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2013年注册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第二章知识点

2012-11-10 10:09| 发布者: bjangel| 查看: 172| 评论: 0

摘要: 2013年注册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第二章知识点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  知识点一:财务报表分析  一、本章概述  (一)内容提要  本章对财务报表分析的指标及指标的运用作了较为全面地阐述,考生应掌握财务比率 ...
2013年注册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

  知识点一:财务报表分析

  一、本章概述
  (一)内容提要
  本章对财务报表分析的指标及指标的运用作了较为全面地阐述,考生应掌握财务比率分析各项指标的定义和具体运用、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熟悉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及步骤。
  本章应关注的考点:
  1.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2.偿债能力比率及其计算;
  3.营运能力比率及其计算;
  4.获利能力比率及其计算;
  5.财务比率综合评价法。
  (二)历年试题分析
年度
题型
题量
分值
考点
2009
单选题
2
2
基本获利率的计算;速动比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多选题
1
2
企业绩效基本指标体系构成;
2010
单选题
2
2
已获利息倍数的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的比较;
多选题
2
4
系列财务指标的计算;流动比率的分析;
2011
单选题
1
1
已获利息倍数的计算;
多选题
2
4
影响基本每股收益的因素分析;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的界定;
计算题
1
8
财务指标的计算;
  二、知识点详释
  2.1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一、财务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1.财务分析的意义
  财务分析是利用财务报表的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的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综合比较与评价的一种工作。
财务分析的意义
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预测企业未来的风险和报酬,为投资人、债权人和经营者的决策提供帮助;
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2.财务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不同财务分析主体的目的
债权人:关心企业资产能否及时变现以及偿债能力。
投资人: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资产管理及使用情况、企业的获利能力,还要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趋势。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作出准确的判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管部门:一方面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人的角度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另一方面,作为国家宏观管理机构,要了解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考察企业是否合法经营;企业是否依法纳税。
财务分析的内容
分析偿债能力
评价营运能力
评价盈利能力
评价资金实力

  二、财务分析的基本步骤
  1.明确分析的目的,制定分析工作计划;
  2.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
  3.根据分析目的,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深入比较、研究所收集的资料;
  4.作出分析结论,提出分析报告。
  知识点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比率分析法

  1.含义

  比率分析法是利用财务比率进行分析、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财务比率是将财务报表及有关财会资料中相关指标比较的相对数。

  2.常用的财务比率

  ①相关比率,是同一时期财务报表及有关财会资料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

  ②结构比率,是财务报表中某项目的数值与各项目总和的比率;

  ③动态比率,是财务报表及有关财会资料中某项目不同时期的两项数值的比率。这类比率又分为定基比率和环比比率。

  (二)比较分析法

  1.含义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

  2.常用的指标评价标准

  ①行业标准,反映某行业水平的指标评价标准;

  ②历史标准,反映本企业历史水平的指标评价标准;

  ③目标标准,反映本企业目标水平的指标评价标准,常采用预算标准。

  (三)趋势分析法

  1.含义

  趋势分析法是利用财务报表等提供的数据资料,将各期实际指标与历史指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2.具体做法

  ①编制绝对数比较财务报表,即将一般财务报表"金额栏"划分成若干期的金额,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②编制相对数比较财务报表,即将财务报表上某一关键项目的金额当作100%,再计算出其他项目对关键项目的百分比,以显示各项目的相对地位,然后把连续若干期按相对数编制的财务报表合并为一张比较财务报表,以反映各项目结构上的变化。一般而言,资产负债表以资产总额为100%,利润表以销售收入总额为100%。

  知识点三: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

  (一)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

  1.流动比率

  2.速动比率

  3.现金比率

  (二)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
指标计算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指标评价
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一般来说,负债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越强,而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反之则相反。
在企业资产净利润率高于负债资本成本率的条件下,企业负债经营会因代价较小使所有者的收益增加。

  2.有形资产负债率

有形资产负债率
指标计算
有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商誉)×100%
指标评价
该指标是资产负债率的延伸,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企业偿债能力。
一般来说,有形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有形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高,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3.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
指标计算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指标评价
该指标表明由债权人提供的资金和由投资者提供的资金来源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
一般来说,产权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产权比率越低,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4.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
指标计算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公式中的利息费用是支付给债权人的全部利息,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和计入固定资产等的利息。已获利息倍数反映企业用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指标评价
一般来说,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应等于1。该项指标越大,说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这项指标越小,说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弱。

 

2013年注册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第二章知识点的延伸阅读——2012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必备四大技巧

 

  1、教材。一定要详细的仔细的阅读教材,先读教材还是先听课,看自己的学习习惯定,因人而异。个人建议最好是先阅读教材,然后再听课,这样做的好处是:在阅读教材时有不懂的,不明白的地方,带着问题去听课,有针对性。无论是在课件中和做题中遇到的问题都整理成笔记,全部记在书上,这样最后总复习时只看一本教材就可以了,很方便的。最好把教材看10遍。

  2、课件。一定要认真的听一遍,有时间的话,可以听是两遍,甚至3遍。可以说老师讲到的没一句话,都可能是考试中的一个小的题目。理论性的文字,切忌死记硬背,要理解记忆,考题千变万化,只有理解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要理解就离不开老师的讲解。比如多选,想拿高分,这个过程必不可少的。

  3、辅导书。一本足矣。小到单选,大到综合,每一题都要认真去做,熟练掌握。辅导书中遇到的问题要在教材中找出相应的知识点,做好笔记。最好做5遍。

4、答疑板。不要小瞧了答疑板的作用,您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在这里,听课件做习题过程中哪里不理解了,可以随时去答疑板查,学员的问题很全面最好都要看一遍,老师的解析记下来,方便自己再次的复习。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注册税务师备考经验热门浏览
注册税务师备考经验近期更新
中华会计网校税务师复习资料汇总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4 07: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