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2011-9-1 13:57| 发布者: bjangel| 查看: 3838| 评论: 0

摘要: 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简介学校简介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松北食堂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敦品励学,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努力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师准则,发扬“敢为人先、 ...
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简介

学校简介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松北食堂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敦品励学,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努力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师准则,发扬“敢为人先、争创一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培养和输送了近30万名各级各类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科学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办学基础条件好,师资力量雄厚。截至2009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495.9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9.9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2.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亿元,图书馆藏书350 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3500人,其中专任教师2036人,教授、副教授97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463人。学校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共66人,有“龙江学者”、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级名师、省级突出贡献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共58人。
  学校专业、学科设置齐全,截至2011年4月,现有26个学院,58个本科专业,106个专业方向,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重点专业;有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群)39个,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有34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130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硕士、博士在校生4.1万人。
    哈尔滨师范大学江北校区体育馆设在学校的国家级及省级基地和研究机构有,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国家汉语志愿者培训和派出基地、全国高师音乐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基地、国家级体育师资培训建设基地、黑龙江省边疆经济与文化研究基地,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省转基因育种中心、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汉语国际推广教师培训中心、中国古代小说与诗歌研究中心、审美文化与龙江文学研究中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俄语教育研究中心。
  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有各类研究所、研发中心51个,有黑龙江省心理学会等7个省一级学会挂靠在我校。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780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47个。由学校主办的13种学术刊物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已和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韩国、南非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
  学校先后荣获“黑龙江省高校文明单位标兵”、“黑龙江省文明单位”、“黑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黑龙江省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高校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四五’普法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和“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2006年教育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哈师大均获得了优秀成绩,得到了教育部评估专家的一致肯定和好评。[1]

历史沿革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创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1946年我党在解放区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命名的行知师范学校。先后经历了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哈尔滨师范学院时期,1980年扩建为哈尔滨师范大学。2000年呼兰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农垦师范专科学校和黑龙江省物资职工大学实质性并入哈尔滨师范大学,组建成新的哈尔滨师范大学。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哈尔滨师范大学师生以对祖国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努力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师准则,形成了“爱国敬业,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为国家、黑龙江省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为年表:
  哈尔滨师范大学创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1946年中国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命名的行知师范学校。校址位于哈尔滨市果戈里大街。
  1949年,校址迁往建国街2号,校名为哈尔滨市行知师范学校。
  1951年,学校分立为松江省省属的松江师专和哈尔滨市市属的哈尔滨师专。1952年,两校又重新合并为松江师专。
  1953年,更名为哈尔滨师专,归教育部所属。
  1956年,更名为哈尔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80年,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址位于和兴路50号。
  2001年,学校主体迁到哈尔滨利民经济开发区师大南路一号。

校训释义

  敦品励学,弘毅致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敦”本为厚重意,引申为奋勉。敦品,等于说砥砺品德。励,也有奋勉、致力的意思。励学,即发奋学习。“敦品励学”,语出清学者梁章钜《归田琐记·谢古梅先生》:“先生敦品励学,实为儒宗。”梁章钜以“敦品励学”来评价可为儒者典范的人,说明它反映了学者致力于自身道德修养、发奋学习的高尚境界。“弘毅”指心胸宽阔而意志刚强。语出《论语·秦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说,一个士(古代指有理想有节操的知识分子)不能不心胸广阔而意志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而面临的路又很长。为什么这样说呢?士把推行仁义作为自己的大任,这任务不是很重吗?要推行仁义直到自己死亡,这路不是很远吗?所以“弘毅”字面上是“心胸广阔而意志刚强”,也自然使人想起了“弘毅之人,任重道远”。“致远”本指达到远方。语出《墨子·亲士》:“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后多比喻人才卓越,可任大事。汉人的书《文子·上仁》说:“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引这两句教训自己的儿子,说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条训词体现了师生追求道德、学问、胸怀广阔、意志刚强的品质和决心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理想。[2]

师资力量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校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的办学思路,大力实施“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上特色、上条件”的“五上”办学方针,使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取得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1997年以来学校的全日制各类学生由不足4000人发展到现在的3万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由52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1万余人。博士学位点实现了零的突破并已增至9个,硕士学位点由18个增至82个,省级重点学科由7个增至16个。
  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授予权,博士学位点9个、硕士学位点82个。截至2005年9月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35000余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硕士及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5200多人,留学生552人,在籍成人教育学生10500多人;现有教职工3695人。学校还特聘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等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顾问或名誉教授。学校以办学质量、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正在向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全国一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迈进。

院系介绍

  哈尔滨师范大学现有基础教育学院、研究生学院、社会与历史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传媒学院、东语学院、西语学院、斯拉夫语学院、政法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文理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6个学院;有58个本科专业,16个省级重点学科,14个省人事厅资助学科;有16个研究所,3个研究中心,1所附属中学及电化教育中心、计算机教学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1所艺术学校,1个公共英语教研部。图书馆纸质馆藏370万册。学校主办《北方论丛》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黑龙江高教研究》等十余种公开发行的刊物。
基础教育学院(原呼兰学院)
  呼兰学院2009年独立招收最后一批本科生,成立为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区,2010年成立为基础教育学院,不再参加独立招生。基础教育学院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大一新生学习生活的基地,升入大二后,学生将转入校本部(哈尔滨师范大学松北校区)或南校区学习。
    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是2002年6月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其前身是运行二十一年,积累丰厚办学经验的原黑龙江省属呼兰师范专科学校。地处中国三十年代左翼女作家萧红的故乡——哈尔滨市呼兰区(原呼兰县县城),学校的历史可追溯到1970年10月建立的松花江地区“五七”师范学校,1972年6月更名的呼兰师范学校,以及1981年7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呼兰师范专科学校。
社会与历史学院
  社会与历史学院前身历史系创建于1951年,1958年率先在省内招收本科生,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4年成立为社会与历史学院,为省内外培养了大批历史学专业人才,现由历史系、旅游管理系、历史研究所和东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组成,开设历史学、文物保护技术和旅游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历史学于2011年起招生分为师范和非师范两类。
  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文献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五个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其中中国近现代史为省级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在读博士9人。
  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实力雄厚,硕果累累。在教学方面,承担了多项教育改革项目,世界古代史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涌现了一批享誉校内外的教学名师;在科研方面,承担了多项国家级课题和省级、教育厅社科项目,出版了一批专著教材,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学院设有资料室、期刊阅览室,每年订阅期刊、报纸近90种;文博馆内藏珍贵文物3000余件,充分满足了两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
文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是在原中文系基础上扩建而成,由中国语言文学系、高级文秘系、大学语文部、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中国古籍整理研究所等系所组成。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政务文秘专业等三个本科专业。
  文学院有科研实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授22人,副教授23人。在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后资历者6人,获博士学位教师与在读博士生教师36人;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3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有6人。有哈尔滨师范大学唯一的“全国高校名师”(张锦池教授),有省级名师3人。
  文学院在近十年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出版学术专著50部,编写教材15本,整理古籍6 项;发表学术论文612 篇,其中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3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语文》《文艺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一级报刊的文章占有相当的比重。有近50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省级学术期刊上345篇,其他学术期刊206篇,人均论文数8.2篇。课题立项75个,国家级科研课题6个。省部级课题58个,校级课题11个。获奖38人次,获奖数量38个,其中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28项,校级奖励7项。。先后承担了中外合作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以及省社科基金项目等30余项。
研究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东语学院
  东语学院前身为日语系。哈尔滨师范大学东语学院下设日语、韩语、阿拉伯语三个系,现开设有日语教育、实用日语、国际观光日语、韩语和阿拉伯语五个专业方向。学院是在1972年创立的日语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新兴学院。近年来,随着全国小语种教育的发展,学院在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院长王宗杰教授是日语学科梯队带头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治学严谨,专业水平一流,98%以上的教师有留学经历。现有外籍专家共5人。学院教学设备先进,同时具有一批业务素质高、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人员。全体教师以科研为支撑,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优化课程结构,广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得到同行和社会的高度赞誉。东语学院的毕业生基本功扎实,业务水平较高,潜力大,后劲足,能够胜任外事、外交、外贸、金融、新闻、出版、教育等部门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有出色的表现。东语学院的学生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多年来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外语人才,在高端就业领域学院每年都有10余名毕业生进入花旗集团等世界知名500强企业。学院历来十分重视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先后同日本宏前大学,北海道教育大学,上越教育大学,韩国高丽大学,延世大学,中州大学建立了联系,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每年定期选派30名左右的学生出国公派留学。在合作协议基础上学院常年选派教师去对方学校讲学,访学,攻读学位,同时也邀请国外高校的专家、学者来该院讲学。
西语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创建于2008年初,由英语教育系、应用英语系、法语系和西葡语系四个单位组成。上世纪70年代哈师大外语系成立,共有英、日、俄三个语种。1972年英语专业开始招收专业学生,1992年英语系独立建系,1999年随着形势发展,英、日、俄三个系和大学外语教研部组建成哈师大外国语学院。2008年初按照学校的发展规划要求,西语学院成立。
  目前,西语学院可在英语、法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四个语种七个本科专业上招生。英语专业已在本科、研究生两个层次上培养专业人才。学院具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英语课程教学论四个专业的硕士授予权,同时具有英语教育和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英语语言文学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英语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英语专业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
  经过50多年的努力建设,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逐渐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1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3人,讲师44人。此外学院还聘任客座教授4名,兼职教授5名。专职教师98人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在读博士2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68人。每年聘任各语种外籍教师12人。
  西语学院拥有一流的外语教学设施和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各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达1000余万元。学院有两个专业资料室。现有中外学术期刊150种,其中外文期刊80种。现有专业图书(不含校图书馆外语专业图书)4万余册,音像资料300多套。
斯拉夫语学院
  学院前身俄语系自2000年至今始终致力于打造中俄联合办学模式,为学校中外联合办学做出了贡献。与俄罗斯普希金俄语学院、莫斯科师范大学、圣彼得堡赫尔岑师范大学、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师范大学、哈巴罗夫斯克师范大学等十余所院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互派学生、教师,进行学术交流。
  斯拉夫语学院设有俄语系、波兰语系、俄语教研部、俄语教育研究中心。目前俄语系本科学生687人、研究生51人。俄语教研部承担学校俄语共同课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教学任务。公外俄语本科生256人,硕士生、博士生61人。波兰语专业于2009年成立,2010年获教育部批准,这使得我校成为我国继北京外国语大学之后全国第二个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该专业现有17名学生(2011.6月数据)。
  斯拉夫语学院俄语系现有俄语师范和非师范专业。俄语专业是校级重点专业;基础俄语是校级精品课;获得学校资助的优秀教材2部;省级教改项目13项,校级教改项目8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校教学优质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教育实习基地4个。
  现有俄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个硕士点,培养8届研究生,共89人,此外还培养了俄语教学论方向同等学历研究生100 余人,已获学位50余人。获省级研究生创新基金2项;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2篇;研究生在校期间每人平均发表1篇论文,其中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共10余篇;已举办2届在校研究生学术论坛。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7年12月,其前身是我校1951年设立最早的四个科系之一的生物系,2002年生物系更名为生物学系,同年与地理系组成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007年7月,原呼兰学院生物系实质性并入校本部,同年12月单独建院成立了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09年9月,原阿城学院生物系全体师生并入我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专任教师67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7人,讲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2人,在读博士9人,拥有博士后教师9人,进站1人。教师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享受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3人获得校宁齐堃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优秀奖。我院教师目前主持在研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省级科研项目19项。近三年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366篇。
  学院现有3个系(生物科学系、生物工程与技术系、园林系),设置3个本科专业(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园林专业)。遗传学招收博士研究生。“生物学”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五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
  学院现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有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专业)。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物学实验室、分子细胞遗传与育种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门省级精品课(生物学教学论、动物学),3门校级精品课(植物学、基因工程导论、遗传学)
  学院有14个供本科生使用的实验室,15个供研究生和本科生研究和创新使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2400余台套,总价值1705万元。用房面积7837平方米。有总面积894平方米的温室,2公顷实验基地和800平方米的标本馆。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的前身是1951年我校初建时期的教育学教研室,是哈尔滨师范大学建校时最早的部门之一。1959年成立教育系并招收本科生,1963年与政治教育系合并。1979年恢复教育系建制并开始招收学校教育专业本科生。2002年3月原教育系与原教育技术系合并成立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08年1月在学校院系结构调整过程中组建为现在的教育科学学院。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院进入了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现设有教育学系、心理学系、教育技术学系和学前教育系,以及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哈尔滨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所、哈尔滨师范大学心理测量与咨询研究所、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等研究机构。挂靠学会有黑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黑龙江省心理学会、黑龙江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研究委员会等。
  教育科学学院多年来致力于学科学位建设和专业发展,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目前,学院教育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心理学科拥有应用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两个硕士学位授予权;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现开设5个本科专业: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其中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比较教育专业是校级重点专业。
  教育科学学院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3人、讲师36人、助教5人。在编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的18人,在读博士15人。
政法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由原政教系发展而来,并于2007年和2009年先后合并了原呼兰学院和阿城学院的部分专业,是哈尔滨师范大学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学院之一。现有政治系、法律系、边疆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组成。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法学两个本科专业。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
  政法学院所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三个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政治学科教育学九个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黑龙江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黑龙江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学院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有教授13人、副教授21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学院教学、办公场所面积近6000平方米,建有模拟法庭和图书室、资料室,有500余种中外期刊和6万余册图书。
  近两年来,政法学院教师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部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5项,获省教育厅高水平大学特色学科资助1项;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余项。两年来政法学院教师发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数量明显增多,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17部。
  六十年来,政法学院共计为国家培养本专科生、研究生、函授生、进修生11000多名。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7570名,研究生625名。他们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特别是黑龙江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经济学院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开设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
音乐学院
传媒学院
  传媒学院是一个实力雄厚、特色鲜明、肩负着培养高级传媒专业人才任务的教学与科研部门。学院由动画系、数字媒体艺术系、广播电视艺术系、新闻系、摄影系组成,并设有影视制作中心、动漫艺术研究所。现有动画、动画(游戏制作艺术)、动画(摄影)、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等7个本科专业及方向。现有在校本科、硕士学生1600余人。
  广播电视艺术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广播电视艺术学、摄影、动画招收硕士研究生。
  传媒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0人,专职教师67,教授5人,副教授12人,硕士生导师11人,省中青年专家1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0多人。教师队伍年富力强、教学认真、尽职尽责。
  传媒学院拥有国家级艺术示范中心,省级艺术示范实验室,面积10000余平方米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实验设备齐全,总价值1000余万元的传媒实验教学中心。设有音频技术实验室、线性编辑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虚拟演播室、摄影创作室、摄影暗房、电脑动画设计与制作机房、播音实验室、化妆工作室、数字暗房、多媒体机房等十几个实验室及研究生专用机房。
  办学以来,学院坚持“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特色鲜明、就业竞争力强的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实验实践平台,学院师生多次在各级各类展览大赛中获奖。
美术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是由1956年成立的哈尔滨师范学院艺术系和1985年由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发展而来。承担着培养黑龙江省美术与设计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和基础艺术教育师资的双重任务。
  学院目前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一个美术学省级重点学科人才梯队;一个美术学省级重点学科以及黑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群。学院还拥有一个国家级(B类)特色专业;一个国家级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包括9个专业方向工作室。
  学院拥有一支在黑龙江省最高水平的美术与艺术设计学科创作及师资队伍,包括著名国画家卢禹舜教授、高卉民教授;现任美术学院院长、水彩画名家赵云龙教授;著名设计家田卫平教授,以及张子毅、宫建华、王僖山、张泽国、纪连路、张红松、王晓东、黄明波等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知名学者、艺术教育家。同时我院注重人才梯队建设,李岗、孟宪德、刘钻、卢禹君、赵龙等一批青年专家也开始在国内画坛产生影响。学院现有国家级各类专业艺术委员会委员5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7人,省级专业协会副主席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2人。学院专业教师191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42人;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2人;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92人。教师队伍学缘结构良好,学历水平较高,人才梯队建设结构合理。学院设有条件良好的教室、专业实验工作间、资料室、美术馆、多媒体教室等设施,设备齐全,技术含量高,有力地支撑了我院的专业教学和学科建设。
  学院办学定位明确,办学特色明显、教学管理到位。学院坚持以本科教育为根本,注重研究生教育及人才培养,重视应用设计学科的发展,拓展设计类学科实践领域。几十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美术师资和美术专业工作者,他们大多工作在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美术研究以及各文化团体第一线。据不完全统计,我院培养美术师资占黑龙江省各级各类院校美术教师人数的80%左右。同时,学院稳步发展国际艺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俄罗斯列宾美院、韩南大学、韩国大真学、日本浅井学园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关系。
  我院是黑龙江省学科最完备、规模最齐整的高等美术学院,现设有美术教育系、中国画系、油画系、雕塑系、版画系、史论系、装潢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服装艺术设计系、工艺美术系等十个教学系;涵盖美术学、艺术设计学2个一级学科,6个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中国画、书法、雕塑、绘画),26个专业方向(美术教育、综合艺术、艺术学理论、美术学理论、设计学理论、中国画、书法、油画、版画、雕塑、冰雪雕塑、壁画、漆画、水彩画、综合绘画、材料媒介与表现、平面设计、出版艺术设计、工艺品设计、服装设计、服装表演与整体形象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城市景观、公共艺术、玻璃与陶瓷工艺、金属工艺)。学院招收专科生(成人教育)、本科生(包含全日制教育及成人教育)、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各类进修生。
体育科学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于1999年12月成立,是由原体育系和公共体育部合并而成。在二十一世纪到来之际,为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注入了活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几年来,全院师生员工团结拼搏,奋发进取,在教学、科研、学科学位建设、群体、训练、竞赛、学生思想教育、后勤管理等诸项工作中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院现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三个本科专业;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课程教学论、民族传统体育三个硕士点,同时招收高等学校教师、教育硕士、体育专业硕士及同等学力研修班等形式的在职研究生。
  学科学位建设是提高办学层次的生命线。2000年6月,我院申报硕士点工作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填补了黑龙江省没有体育硕士点的空白;2000年12月,省政府决定在“十五”时期全省高校建设100个省级重点学科,并有配套资金支持,我院经严格评审后跻身于100个省级重点学科之列,改写了黑龙江省体育学科建设的历史。2001年哈师大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学校体育学科重点建设基地。
  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发展。目前,学院现有教职工131名,专任教师110名,其中,教授18名,副教授44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学缘结构趋于合理;现有国际级裁判5名,国家级裁判5名;2003年院长刘忠武教授被教育部聘为第三届全国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并在2008年当选第四届全国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技术组副组长;2005年1月刘忠武教授被省教育厅聘为黑龙江省高校体育研究会理事长。同年被教育部聘为评审专家参加了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审工作。
  体育科学学院的办学规模创历史新高,现有本科生1180名,研究生72名、研究生班学员近100人。2001年7月,教育部在我校举办了全国高校体育部(系)主任培训班;2002年7月我校又承办了全国学校广播体操培训班,我院在全国高校体育工作中的成绩被充分肯定。2001年,哈师大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学校体育重点建设学校之后,投入了专项配套经费进行建设,作为我省唯一由教育部建设的体育学科基地,我院多次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进行体育文化交流。2003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经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哈师大成为全国仅有的二十一所可同时招收运动训练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高校之一。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科定位准,研究方向上选择了强化本科生教学,突出研究生教学;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强调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教师教学、科研成果显著,先后有18人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3人承担了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30余人承担了厅局级和校级科研课题。聘请了季克异、邓树勋等五名全国体育知名专家为我院客座教授。2002年3月,邀请日本中京大学著名体育学者首能信次教授作专题讲座,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学术交流。教学成果显著,《田径》、《体操》被先后评为省、校级精品课程。为了保证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学院全面改善了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学院现有406平方米的实验教学中心一个,实验仪器设备94台套,在原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新购置了先进的人体综合测量仪、运动员训练后疲劳检测恢复仪、艾里尔运动录像解析系统、酶标仪、电子按摩床、MoNAK功率自行车、乳酸盐分析仪等仪器,以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
  在环境与条件方面,在原有江南校区体育场馆的基础上,在江北校区新建了12000平方米的现代体育中心一座,其中包括400米塑胶田径场一个,体育竞赛馆一个,游泳馆一个,教学训练馆包括网球馆、篮排球馆、体操馆、武术馆,400米火山岩田径场一个,室外沥青篮、排球场30片,体育教学、办公楼一座,教学环境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公共体育工作继1992年、1996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后,2000年又被教育部、卫生部评为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2000年5月,哈尔滨师范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水平运动队基地高校;2004年被黑龙江省评为体育工作先进高校,并报全国表彰。
文理学院(原阿城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阿城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原黑龙江农垦师范专科学校,后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大学阿城学院)始建于1973年,2002年6月5日经教育部(教发函[2002]141号文件)批准整建制并入哈尔滨师范大学(实质性合并,非二级学院)。本、专科学生毕业颁发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证书,本科生同时发学位证(毕业证、学位证落款无文理学院字样)。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地处哈尔滨市阿城区,校园与金朝开国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发祥地、金朝四代皇帝执政的皇城只有一道之隔,学院东侧100米是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南侧300米是中国唯一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步出学校正门即是直达哈尔滨,长春、沈阳的省级公路,学院以北一公里处是301国道。
  目前,学院设有:数学、中文、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四个系和一个共同课教学部。开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英语、英语(商务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六个本科专业,其中英语(商务英语)为非师范专业。开设有:数学教育、语文教育、英语教育、商务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五个专科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商务英语两个专业为非师范专业。学院现有来自黑龙江、宁夏、浙江、山东、湖北、新疆等20个省(自治区)的本、专科生5000余人。
  学院于200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与英国赫尔大学格林威治管理学院、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师范大学、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师范大学本、专科层次联合办学。
  学院占地面积60.35公顷,固定资产总额20779万元,校舍面积13.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9万平方米。校园辖区宽阔、环境幽雅,分为教学区、生活区、风景区三个区域,六年前就被评为省级庭院绿化先进单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8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13名,硕士学位教师(包括在读)165名,博士学位教师(包括在读)22名。共发表论文300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38部,编写教材161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2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奖5项。获省、部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奖励8人,国家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奖励4人。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傅道春教授曾在学院执教并任副校长职务多年,其主持的世界银行贷款改革课题“准教师行为分解训练”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6年,我院外语系学生参加第三届全国高师英语学生师范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二名、优胜奖2名的优异成绩。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以多年来雄厚的办学实力和良好的办学信誉受到了广大考生和家长的青睐,我们相信会有更多殷殷企盼的家长和莘莘学子与我院结缘。
  敬请考生和家长注意:我院对各表考生的录取,原则上只招收第一志愿的考生。为防止非法的招生中介,期望考生和考生家长与学院直接联系。
地理科学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前身为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系,始建于1958年。50年来,已为祖国培养输送了3000余名全日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2500余名本、专科函授毕业生和进修生,如今桃李遍及龙江大地,扎根于白山黑水之间。地理科学学院现有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由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45岁以下的年轻教授、副教授为主体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10人,其中龙江学者1人,省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在读博士4人。至2007年底,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000余人,研究生120人。 地理科学学院现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自然地理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地理学为一级学科硕士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三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自然地理学科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地理科学为国家特色专业和省重点建设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信息工程系、信息软件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建立了智能教育与信息工程研究室、人工智能研究室、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室、嵌入式系统研究室、软件理论与工程研究室和数字图象处理研究室实验室等6个研究室。2001年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被批准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学科,2002年被批准为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授予点,2002年被评为省人事厅计算机应用省级重点学科,2005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智能教育与信息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2006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信息技术教育省级重点实验示范中心,2006年被评为黑龙江省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学科,2008年被评为教育部考试中心职业技术NIT-Pro考点。目前本学科共有教职工8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0人、讲师24人,助教10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22人,平均年龄33.6岁。本学科研究方向稳定,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学科优势明显,并已形成了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素质优良、富有创新能力和敢于挑战的学术队伍和学科梯队。
化学化工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系创建于1951年,是我校最早设立的四个科系之一。2002年与物理系合并,组成理化学院。2007年独立建院,成立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956年开始招收“化学专业”本科生;2003年招收“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2009年招收“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2002年获得“材料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哈尔滨师范大学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院校时,化学系成为首批招生单位;2005年招收农村教育硕士,2007年承担高校教师教育硕士培养工作。六十年来,已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为龙江大地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化学化工学院现由化学系、材料化学系、制药工程系、材料化学研究所、化工新技术研发中心、《中学化学》、《中学生理科应试》编辑部等部门组成,是集教学、科研、开发、管理为一体的理科教学科研单位。学院现有实验室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各种实验设备约1800台件,价值2369万元。
  化学化工学院现有1个省级重点专业(化学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物理化学学科)、1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先进功能材料与激发态实验室)、1个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材料物理与化学实验室)、2个省研究生创新基地(功能材料与绿色化学基地、美东生物材料基地)、2门省级精品课程(物理化学、化学教学论)和1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美东生物材料研发中心)。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成立于2007年12月,前身为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系。学院下设物理系和光电信息工程系,现有物理学、通用技术、光电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凝聚态物理为省级重点学科,物理学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物理学为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特色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纳米功能材料合成及其应用研究”团队为省教育厅首批重点支持的十个科技创新团队之一,“低维体系与介观物理”实验室、“先进功能材料与激发态”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14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人,博士后3人。拥有国家级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龙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在校本科生约1900人,研究生约100 人。
数学科学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成立于2007年12月,她的前身是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学系和信息科学系。学院下设数学系、信息科学系、统计学系三个教学单位和系统科学与数学研究所、曾远荣泛函分析研究中心两个研究单位。开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师范类本科专业,并可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中招收统计学(非师范类)方向的本科学生。数学科学学院拥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学论方向)硕士学位点,可招收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与统计、运筹与控制以及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基础数学为省级重点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
恒星学院(已更名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是由省政府批准成立、经教育部备案、由哈尔滨师范大学申办,以新机制和新模式创建和发展起来的本科独立学院,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111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多元质量观,确立“给学生和社会最需要的”办学宗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模式,吸纳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适度控制发展规模,以改善办学条件和内涵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院坐落在环境幽雅的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利民开发区,与哈尔滨师范大学新校区毗邻。欧式风情的校园占地48万平方米,风格各异的教学楼、图书馆,独具特色的外籍专家公寓,现代风格的学生公寓,绿茵环抱的标准田径场等现代化的学习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学院现有5个系、22个本科专业方向,在校生7006人,其中本科生6650人,占94.9%;专科生356人,占5.1%。自2007年起停招专科生。到2009年7月,全日制在校生将全部为本科生,在校生规模将稳定在7200人左右。恒星学院以现代大学制度为根本,以中外文化为背景,打造中西文化交融的校园文化特色;以外语类专业为平台,以外贸类专业为核心,打造涉外专业为主的专业特色;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根本,以多元质量观为指导,打造个性化人才培养特色;以外语教学为依托,以汉语言国际推广为契机,以国外课程资源为基础,大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打造国际化开放式办学特色。 在未来发展中实施“三步走”战略:在“十一五”期间,是按照《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标准,以实现学院“转设”为目标的关键阶段;在2011—2020年的10年间,是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综合实力有所增强,走在省内民办高校前列的创业阶段;在2021—2043年(建校50周年)的22年间,是学院核心竞争力基本形成、优势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走在国内民办高校前列的腾飞阶段。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是哈尔滨师范大学专门从事外国留学生教育与科学研究的机构,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基地,是教育部设黑龙江省唯一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的报名点和考试点。学院设有应用语言学系和汉语言文化系,专门负责留学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和坚实的对外汉语教育基础。目前,哈师大留学生教育已经形成长短期语言生,汉语言文学本科生、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为一体的留学生教育培养模式。学院自1984年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以来,共培养了来自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加拿大、阿根廷、越南、蒙古、印度尼西亚等17个国家的各类留学生6500余人,目前年接收长、短期留学生600余人。学院硬件设施完备,现有两栋留学生专用的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供留学生使用的床位500余个,留学生专用教室40间,为留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现状

    哈尔滨师范大学承传半个世纪之辉煌,凝聚师大传统之精华,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哈尔滨师范大学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五上”办学方针,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松北新校区已经成为哈尔滨师范大学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一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崭新的大学城已在松花江北岸落成。哈尔滨师范大学将继续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教育人才和经济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力争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管理水平、办学效益等方面跻身全国同类高校的前列,把该校建设成为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全国一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两全其美网校城,荟萃了著名网院和网校的超过10000门免费和收费网络课程!

新东方2016考研网络课程>>

考研直通车

导师全程班

考研全程班

专业硕士全程班

最新评论

高校研究生院近期更新信息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4-28 03: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