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我国应加快建立商品指数体系

2013-2-20 15:52| 发布者: bjangel| 查看: 105| 评论: 0

摘要: 我国应加快建立商品指数体系 商品期货交易所作为主体单位开发商品指数体系拥有先天优势。国内各期货交易所可以采取“小类单独开发,大类合作推进”的模式加快商品指数开发步伐。 商品指数是对不同商品的价格按照 ...
我国应加快建立商品指数体系

      商品期货交易所作为主体单位开发商品指数体系拥有先天优势。国内各期货交易所可以采取“小类单独开发,大类合作推进”的模式加快商品指数开发步伐。
      商品指数是对不同商品的价格按照一定原则进行赋权加总后得到的综合价格指标。这些商品价格可以参照现货,也可以参照期货。赋权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有的是算术平均,有的是几何平均;有的参考商品产量数据,有的参考消费数据等。
      商品指数发展概况
      商品指数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期货市场发展仍不完善,指数选取期货和现货价格为基础编制;第二阶段则完全以期货商品价格为基础编制。CRB指数的发展是商品指数发展的一个写照。1957年商品研究局(CRB)创立了CRB商品指数,初期包括26种期货商品和2种现货商品。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从1973年起,CRB指数全部参考期货商品价格,成为完全的商品期货指数,并于1986年在纽约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到目前为止,全球主要发达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商品指数主要有RJ/CRB、GSCI、SPCI、RICI等。依托这些指数,金融市场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投资。
      与国际市场相比,国内商品指数的发展较为落后。目前虽然有不少机构已经编制了一些商品指数,但由于缺乏权威性,受众面低且不是可投资指数,仍未形成被广泛认可的有影响力的商品指数。
      商品指数的价值与意义
      实际上,商品指数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宏观经济预测、投资及行情研判的重要工具。
      研究表明,运行良好的商品指数如RJ/CRB,与宏观经济走势有着高度的相关性。此外,商品价格的涨跌也会逐步传导到工业产品及最终消费品,故商品指数也是PPI和CPI的领先指标。政府可以通过监控商品期货指数,提前对经济及通胀走势作出判断,为宏观调控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
      各类期货产品与股票和债券的组合有明显的不相关性,不易受到市场涨跌走势的影响,这一特性对投资者对冲风险相当重要。所以,在传统的资产组合中加入期货组合,会使投资组合有良好的收益分布和优秀的风险收益比。商品期货指数由于其现金交割及与其组成的商品品种价格高度相关的特点,成为重要的对冲工具。此外,投资者也可以根据不同商品指数走势的差别,调整期货投资的头寸和方向。
      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创新步伐加快,期货行业相继获批投资咨询和资产管理业务,期货公司的业务开展对期货品种的多样性需求更加迫切,特别是随着基金、保险、券商等专业机构的加入,我国期货市场将迎来专业投资者的对冲时代。但是,相比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国内期货市场品种体系仍不健全,特别是仍没有一个可以交易的商品指数期货,更缺乏一个完整的商品指数体系。可以说,商品指数是机构投资者、大型综合类企业集团对冲风险的需要,是我国期货市场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健全我国宏观经济价格指标体系的需要。
      开发以期货商品为基础的商品指数的意义除提供宏观分析及对冲、投资的工具外,还有很多其他现实意义。比如商品指数采用现金交割,且是多品种或多合约综合指数,有利于避免“逼仓”和操纵市场行为的发生。同时,商品指数建立后,可以开发更多在指数基础上的金融创新产品,有利于金融市场工具的丰富和规模的扩大。一个广受认可的商品指数往往会成为市场关注的风向标,有助于扩大市场影响力,获得一定的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
      我国商品指数体系发展模式
      在商品指数体系建设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必要条件。
      第一,国外商品指数的长期发展为我国商品指数的编制提供了宝贵经验。目前国外商品指数各具特色,在权重设计、调整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外,在基于商品指数的衍生品设计上,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第二,我国期货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更加规范、更具规模,并且有色金属、能源化工、农产品各门类都有品种的成交量排在全球前列。这为我国商品指数的金融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流动性基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贸易全球化的发展,也使得国内期货市场价格能与国际相关期货价格联动,使商品指数更具有国际化基础。
      第三,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基础数据已经较为丰富,为商品指数的编制提供了数据基础。
      商品期货交易所作为主体单位开发商品指数体系拥有先天优势,同时也相较其他机构更有权威性,更容易在市场上推广和获得认可。
      国内各商品期货交易所可以采取“小类单独开发,大类合作推进”的模式加快商品指数开发步伐。
      “小类单独开发”是指各交易所可以根据其上市品种特色,开发相应门类的指数。如上海期货交易所可以先行开发有色金属期货商品指数、沪铜指数、沪胶指数、螺纹钢指数等,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可以开发谷物指数、白糖指数、棉花指数等,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则可以开发油脂指数、玉米指数等。通过各交易所先行开发小类指数可以填补期货市场无商品指数的空白,并为市场提供更多投资、对冲的工具。
      “大类合作推进”主要是因为不同交易所在金属、农产品、能源化工乃至整个商品覆盖面上各有侧重,难以单独完成大板块指数编制。同时,在利益分配上也难以协调。各商品交易所可以合作开发大品种综合商品指数,还可以合资成立一个商品指数研发公司。该公司可以共享各股东交易所的数据资源,编制农产品期货指数、能源化工期货指数、中国综合商品指数等需要跨交易所品种的商品指数。指数开发后可以同时在各大交易所以相同代码上市,交易所可以按照交易量获得盈利,也可以将盈利全部返还到合资公司,然后按股权分配利益。
      综上所述,我国建立商品指数体系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并且目前编制指数的条件已经具备,加快推出的时机在期货行业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也日趋成熟。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期货从业者终身学习网校——期货相关论坛话题
期货相关论坛话题>>
★期货从业者终身学习网校——期货相关更多新闻报道!(每5分钟更新1次)
期货相关最新新闻资讯
期货从业者终身学习网校热门浏览
期货相关更多文章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1 00: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