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儿童自信才能打开“潜能大门”

2011-8-17 16:25| 发布者: dadaone| 查看: 164| 评论: 0|原作者: 王雯|来自: 昆明日报

摘要:   儿童自信才能打开“潜能大门”   速读:   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力的支柱,也是打开一个人生命潜能大门的钥匙。没有自信心,就无法开发人的潜能,因而也不能使人成长为有用之才。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往往 ...
 
  儿童自信才能打开“潜能大门”
 
  速读:
 
  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力的支柱,也是打开一个人生命潜能大门的钥匙。没有自信心,就无法开发人的潜能,因而也不能使人成长为有用之才。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孩子掌握的知识上或训练技能上,往往忽略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这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的做法。孩子不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具有善良品性、具有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完善的人,也就是说,他应该是一个有尊严和自信的人。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意志品质,而自信心则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表现:害羞和胆小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妇女儿童精神病科主任杨丽介绍,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现很明显,家长稍加留意就能看出来。孩子缺乏自信心会变得害羞,胆小,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老师问问题不敢回答,有的孩子不敢出去与人交往,做事情比较犹豫。
 
  杨丽表示,孩子都有先天的气质,这种气质表现的方式不同,有的孩子先天气质偏斯文、内向,则表现为话少;有的孩子先天比较热情、外向,则表现得更有勇气、胆子大,因此看起来自信心要充足一些。但所有的孩子都可能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自信心缺乏的状况,无论哪种气质的孩子,要有良好自信,都离不开家长对其各方面的鼓励和培养。
 
  原因:
 
  人际冲突易致信心受挫
 
  不自信是怎么形成的呢?杨丽表示,人的自信心更多来自于自尊心的满足,人从“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中,就能逐渐培养自尊。比如,幼儿不会走路、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衣服,就会产生学习走路、吃饭、穿衣服的欲望。
 
  她引用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观点谈到,不自信是人的自然本性,当人降生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其基本的生存不得不依靠父母,这在儿童的潜意识中扎下了“我无能”的根。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父母不重视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就无法克服这种不自信,一旦遇到问题,它就会如影随形,从潜意识之中跳出来。因此,不自信固然受先天因素有关,但更多与后天因素有关。
 
  对于已入学的孩子,两类事件最容易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心:
 
  一是人际冲突。学生间发生冲突、打架,孩子受到欺负,或者在一个事件中感受到自己被欺负了,自尊心就可能受挫,很多孩子会变得退缩,突然变得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
 
  二是学业考试。一些孩子将考到一个好学校、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当作理想的状态,这本无可厚非,但由于在成长过程中一帆风顺,有的孩子期望值过高,并且难以正确面对失败。一旦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状态,就非常容易受挫。有的孩子行为会突然改变,可能会不上学,放弃读书,甚至怨恨学校、老师,要求转学等。此外,部分成绩优异的孩子在进入更好的学习环境后不能适应新环境,学习成绩下降,在与更优秀的学生竞争中落败,或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也可能会导致其退缩、厌学、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这些表现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孩子的自尊心受挫了。
 
  转变:
 
  自信受挫需家长陪伴
 
  很多对成年人来说微不足道的事,却会对孩子造成很大影响。杨丽介绍,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她经常碰到一些因为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而发生很大变化的孩子。她说,父母教育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家里的环境稳定,相比较下,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更易形成孩子心理落差。而学校是孩子除家以外停留的最久的地方。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共同帮助孩子调试心理落差,恢复自信。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给予孩子更多关注,了解他们不自信的原因,给予肯定。家长则要更多的陪伴在孩子身边,给予他们温暖和鼓励。杨丽提醒,孩子自信心的恢复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家长和老师都要有耐心。对于一些情况严重的孩子,如长期情绪低落、消沉,甚至出现攻击行为等,家长应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
 
  专家建议
 
  父母不该说的话
 
  关键词1:不行、不可以
 
  许多家长主观认定不好的事,都会直接跟孩子说“不可以”,却并未告诉其原因。杨丽提醒各位父母,在说“不可以”前,应先清楚说明为什么“不可以”,或者以聊天的方式引导孩子相互讨论、共同解决。家长不妨用正向提醒来代替负面的禁止。
 
  关键词2:等一下
 
  在和孩子说过“等一下”之后,父母往往就没下文,而且也不会留心自己说过这句话,但孩子却是满心期待。如果经常使用而又没有下文,这种前后不一致的说话方式就会让孩子失去信任感。因此,在忙碌时不妨先重复孩子的语意,然后表明自己在忙。这样的方式能让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觉,他自然也会尊重妈妈有事情要处理的状况。不过,忙完后一定要记得去做刚刚允诺孩子的事情。
 
  关键词3:你看你,你再看看人家
 
  在幼儿中使用横向对比不利于孩子自尊心的成长。家长都期望自己孩子比别人强,当他们看见别人的孩子比自己孩子好,他们就会对孩子说:“你看人家多能干,比你强多了,你怎么都不争气。”这种教育方式是对幼儿自尊心伤害最直接的。长期对幼儿采用这种教育方式会给幼儿形成“我比别人差”的潜意识,使幼儿自尊心处在一个受伤状态。
 
  关键词4:你一定要,你必须
 
  当父母经常说出“你一定要”或“你必须要”的话时,不妨先反省自己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将自己的期待加诸于孩子身上?如果是,那么父母就要矫正自己的想法。因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并非附属品。控制与责骂虽然可得到即时性的效果,却会产生最大的后遗症影响孩子的判断力,只知道盲从或因为反对而反对。
 
  专家支招
 
  四招培养孩子自信心
 
  杨丽认为,自信心培养更大程度上是要满足孩子自尊的需要,这需要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入手。家长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自信。
 
  其一,点滴进步都要鼓励。
 
  点滴表现在孩子自己会吃饭、穿衣服、系鞋带,甚至独立上卫生间、洗手、帮家长做家务等各个方面。孩子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进步,家长都要及时给予以肯定。被肯定后,孩子就认为自己有能力把事情做得跟别人一样好,或符合别人的要求,自尊心得到满足后,自信心就会产生。反之,如果家长不给予孩子肯定或鼓励,他会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觉得别人的要求太高,自己不可能达到,从而使自尊心得不到满足,慢慢就会不自信。
 
  其二,发掘孩子的优势。
 
  每个孩子先天能力不一样。父母要注意发现孩子某方面的优势,发现优势后要鼓励、肯定,还要帮助孩子将他的优势发挥出来。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切忌用单一标准衡量、要求孩子,而要注意到孩子各个方面的才华和闪光点。
 
  其三,切忌肯定少,要求多。
 
  传统教育中,有种观念认为孩子理应把一些小事做好,即孩子做得好的不表扬,做得不好的就指责。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这种观念影响,对孩子要求多,肯定少。其实,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对于孩子做得好的方面常常不表态,对孩子形成良好的自信是不利的。
 
  其四,帮助孩子调整目标。
 
  在学习生活中,家长协助孩子制定适当的目标很有必要。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超出了孩子能达到的范围,孩子常常感受失败的滋味,经常如此孩子便会会产生挫败感,导致信心丧失,特别是学业方面。作为家长,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能力、长处和不足,辅助孩子设定调整目标,使孩子朝着一个合适的目标努力,达到后就会有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幼儿园家长网校近期更新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1 18: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