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读《阿Q正传》有感

2010-12-23 13:03| 发布者: bjangel| 查看: 5321| 评论: 0

摘要: 读《阿Q正传》有感 《阿q正传》看完了,阿q的形象便印在我的心中。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或多或少进入了我的脑中—— 阿q是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既高傲却又卑贱。被别人打时,自我安慰想:“是儿 ...

读《阿Q正传》有感


《阿q正传》看完了,阿q的形象便印在我的心中。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或多或少进入了我的脑中——

阿q是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既高傲却又卑贱。被别人打时,自我安慰想:“是儿子打老子。” 阿q的自我精神疗法可谓世间第一。同时,他却又瞧不起自认为比自己还低贱的人-----王胡、小d。

阿q是悲哀的。阿q并不懒惰,他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阿q也有梦想,他想有一个女人,有一个家;阿q想有名声、有地位,但他在别人的心中永远是卑贱、微不足道。

有人说阿q有反抗精神,因为城里人闹革命的时候,阿q也十分自觉的去参加。有人觉得自己像阿q,拿阿q的行为去对号入座。也有人说阿q是个封建思想的集合体,应该被时代所抛弃。这就是当时人们的想法,鲁迅先生的文章深刻的揭示了这一点,他写的阿q是成功的,他也是成功的。我们已经远离了鲁迅的那个年代,阿q精神的“代入法”似乎依然可行。

一个胆小的人受到了别人的欺辱,口上虽然不敢说,但心中一定是愤愤不平,早将那人骂的狗血喷头、体无完肤了。一位政府内的干部受到了上级的批评,心中也一定是敢怒不敢言, 心中想:“总有一天,你“下”了,老子“上”了,栽到我手里------”心中如是想着,便多了一分慰籍。

阿q的“造反有理”似乎也在现今盛行——某某学生,看到老师吸烟,而自己却受到了老师的管制不准吸烟,便觉得这个社会不公平!不平等!一些成天泡在迪吧、网吧的瘾君子,以颓废为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不如隐于其中!”

可笑却又顽固的阿q精神依然存在,在少年人中------

 

读《阿Q正传》后感(二)

 

  《阿q正传》读完了,《阿q正传》的形象便印在我的心中。阿q是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一无所有,只靠打工度日。尽管他“真能做”,但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使他时时处于生命危机,受尽欺凌。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浑浑噩噩,苟且偷生。被别人打时,他自我安慰说:“是儿子打老子。”他的“精神胜利法”可谓天下第一。  
  阿q是悲哀的。他并不懒惰,他是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的;阿q也有梦想,他想有一个家,享有名声、有地位——但他在别人的心中永远是卑贱、微不足道的。  
  现在,我们已经远离阿q那个时代了,但他那种“精神胜利法”似乎依然可行。  
  一个胆小的人受到别人的欺辱,嘴上虽然不敢说,但心中一定是愤愤不平,在背后说那人的坏话,将那人骂得体无完肤了。  
   阿q的“造反有理”似乎也流传至今。  
  一个孩子看到父亲吸烟,而自己却受到了父亲的管制不准吸烟,便觉得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  
  可笑却又顽固的阿q精神依然存在,存在于所有人心中……  

 

读《阿Q正传》有感三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在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以巴人为笔名在《晨报副刊》上刊载的中篇小说,一共分为9章。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身心受到严重戕害的典型落后农民形象。 
 
            小说一共分为九章,每三章构成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第一部分刻画了阿Q所处的阶级地位、自身的经济实力,重点突出了其以“精神胜利法”为中心的性格;第二部分写阿Q所遭遇到的压迫和剥削,展示了阿Q的处境,揭示了时代的矛盾;第三部分写了阿Q在革命到来之后的性格变化和悲惨命运。  
 
            阿Q无姓、无名、无籍贯,是一个到处以打短工为生的流浪雇农,他上无片瓦,下无片地,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过活,“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也是当时社会中被压迫、被剥削的最最底层的人。现实生活中的失意、失败,却未能激发阿Q的振作,他对来自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竟然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自慰,甚至用欺侮弱者来发泄自己被别人欺压的不平之气,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他穷得娶不上老婆,却自吹“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在精神上鄙视赵、钱两家;进过几回城,却又讥笑未庄人的“不见世面”;“癞疮疤”的故事,写他被欺辱时从怒目而视到自轻自贱;“押牌宝”事件,写他被欺辱后为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而进行自我摧残。阿Q的性格比较复杂,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阿Q就是这样一个人,生活在自己所构筑的幻想世界中。我们不经要问是什么造成了他性格中的奴性?不错,是害人的封建礼教、是当时不平的社会制度。他没有受过教育,没有见过市面,受到了屈辱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去伸张自己的正义,并且在那个年代也无从去伸张自己的正义。阿Q的思想让我们唾弃,但是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后,似乎有更多的事情值得我们去深思。人始终是社会的人,用唯物的观点来说,人的思想是这个社会现实的反映,正是有了当时这样一个社会,才会有阿Q这样一个人,这样一种思想。与其认识阿Q,不如说是要去认识当时这个社会、当时这个社会的制度。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社会要公平、合理、高效的运作,需要有一套合理的社会制度作为保障。所谓的合理就是要能够兼顾到各个阶层的利益,更能保障如阿Q们的利益。显然当时的社会是半封建的社会,维护的只能是地主阶级、官僚阶级们的利益。这也就决定了阿Q注定只能是个悲剧。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则是整个国民劣根性的集大成,先生写作此文的目的也就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启示人们振奋起来,抛弃阻碍自己前进的精神枷锁,并进而改变当时这个社会。  
 
            精神胜利法这个东西是阿Q在遭受到种种挫折、伤害以后所发明出来的一个自我安慰的东西。其实它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鸵鸟心态。也是《阿Q正传》给予我们的现实启迪:遇到困难不能只往地下钻,要实实在在真正去解決问题。在如今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有人希望用这样一种精神胜利法来生存,我想他会如同百年前的阿Q一样,到最后会落得悲惨的下场。用这样一种自欺欺人,自我满足的心态,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不可能成功的。用在工作上,现在的老板不可能会喜欢这样的员工。用在自己学习上,一知半解、固步自封也是不会有多少提高的。精神胜利法是是给那些缺乏自信的人以生存的哲学,但到最后,他们只能生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与现实社会脱轨,逐步的麻痹自己,让自己堕落。这样的思想是要不得的,这样的人是要不得的,许多这样人组成的社会也是要不得的。所以读《阿Q正传》就是要让我们明白,也许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挫折,许多的不顺利,但是至少在我们的内心要积极进取,积极向上,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文化,与这个社会同步,而不是如阿Q般的消极、落寞。阿Q的社会没有为他提供这样的机会,而我们所处的社会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只要我们大家努力,相信我们的社会能够建设得更美好,我们各自的人生理想也能够在这个良好的社会中得到实现,大家能够实现与时俱进,能够共建美好和谐的社会!  
 
3

鲜花
1

握手
2

雷人
1

鸡蛋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最新评论

读后感范文大全热门浏览
读后感范文大全近期更新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4-28 17: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