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用ABA来管理孤独症孩子的问题行为1

2011-11-10 21:41| 发布者: DADAE| 查看: 231| 评论: 0

摘要: 用ABA来管理孤独症孩子的问题行为1   孤独症孩子出现问题行为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能处理得很到位。要学会管理孩子,首先要明白孩子的问题行为是什么。   有的家长在描述自己孩子的行为问题时说“他语言发展缓慢, ...
 
用ABA来管理孤独症孩子的问题行为1
 
  孤独症孩子出现问题行为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能处理得很到位。要学会管理孩子,首先要明白孩子的问题行为是什么。
  有的家长在描述自己孩子的行为问题时说“他语言发展缓慢,表达很简单,不理解你我他,不和别的小朋友玩。”其实这位家长描述的是孩子的缺陷性行为而不是问题行为,两者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需要分清楚。对于问题行为我们希望它消失,而对于缺陷性行为我们是希望孩子习得原­来没有的能力或比现有能力提高。
  也有些家长在描述时用“有时兴奋/抗拒为他擦脸擦屁股/强迫和他对台词/过分热情地和人打招呼/不上床睡觉……”
  实际上以上描述的这些问题行为我们都是看不见的,拿兴奋来说,兴奋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是什么呢?孩子低着头一边拍手一边尖叫,拿着他喜欢的东西在他眼前也无动于衷。同样,“抗拒”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是孩子推你,抢你手里的东西;“强迫”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是他反复要求你说正确的台词;“过分热情”我们看不见,能见到的是孩子在路上或电梯里不管认不认识的人都要跟别人问好,如果没有得到回应还会去À­别人一下再招呼别人;“不上床睡觉”我们看不见,能见到的是当妈妈要求孩子睡觉时,孩子会闹着“不睡,睡不着”,À­他上床开始哭闹,抱住他会挣扎,非要开车去大街上兜风才能在车上睡着。
  描述问题行为时要描述行为的细节,不要用总结性的、评价性的、判断性的语言,而且一定要是看得到的。问题行为不是说孩子不做什么,而是做了什么,也不是孩子有什么样的内心体验。有人说行为分析就是把人当猴子一样训练不看重人的内心体验,其实行为分析不是不看重这个,而是看重他(她)怎么表达出他(她)的内心体验。
  描述问题行为的细节时最终会落脚到这几类:
  1、攻击——击打,掐拧,扯头发,撞头,抓扯,咬人,踢踹,推人,吐唾人,把物体砸向某人或者任何武力性的身体接触;
  2、自伤(SIB)——指向自己的任何武力性的身体接触,比如通过击打,捶,咬,挖,扯头发,掐拧皮肤,抠眼睛,撞头或使用物体伤害自己;
  3、破坏——从事毁坏财物,砸向硬物,跳起,蹦跳,站在家具上,尖叫,扔东西,踢物体,脱衣服或漫骂;
  4、逃跑——跳离座位,走或跑开房间;
  5、自我刺激——重复性的语言或身体反应:摇摆, 扑翼样拍打手或胳膊,凝视,搓手,玩涎液,手淫,吮吸物体, 异食僻,或重复性呻吟或尖叫。
  自我刺激的行为多表现为以上这些形式,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形式的问题行为的功能都是自我刺激。因为一般我们遇到这些行为的时候都会矫正,这样就必定会加入一些吸引社会注意的成分。
  给大家举两个问题行为的例子。
  有一个例子是妈妈和姥姥两个人管一个孤独症的孩子。姥姥在向我陈述孩子的问题行为时说“这孩子太爱玩水”,玩水本身并不是问题行为,所以我说“那就让他玩呗”,“那怎么成啊,一天到晚地玩,别的事情都不能干了,吃饭都玩水”。“那你怎么制止他呢?”“我开始大老远地就叫他不要玩水,他不听,我便上前拽他,他还是不听,我只得使更大的劲,结果孩子开始发脾气咬人,我只好退后,教育他咬人的行为。过一会儿又去À­他,又咬人!”事实肯定是这样,“反正我一咬你就撤,你说你的我玩我的”,实际上孩子不一定能有这么清楚的意识,但是一张嘴咬人就能继续玩水的结果他是得到的。不让他玩水就咬人挖人,又不能打他,所以姥姥就觉得这个孩子不可教,把孩子交给他妈妈。妈妈也不会让孩子玩水,À­他的时候孩子照样咬人,妈妈厉害,一个嘴巴把孩子打哭了,但孩子边哭还边玩水,妈妈再À­的时候不敢咬了,使劲往回À­,这一À­结果脑袋撞到水龙头上了,这下妈妈心疼了,赶紧安慰孩子。这次孩子只顾着痛不玩水了,但下次还照样玩,而且À­他的时候自己主动去撞头,为了避免孩子受伤,妈妈也动不了他。最终的结果是孩子继续玩水,而且在姥姥面前就咬人挖人,在妈妈面前就自伤。
  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一个特别喜欢玩大便的孤独症孩子。这个孩子趁人不注意就去搅和自己的大便。这确实是个问题行为,既不卫生又不雅观,孩子这样做是为什么呢?对于有的孩子来说,有这样的行为可能是喜欢搅和大便的那种感觉,如果真是这样,这个行为就很难矫正了。孤独症孩子的的问题行为大概有四分之一属于这种自我刺激的范畴。我问家长:“你们让他得逞过吗?”“那怎么成啊?只要孩子一上厕所,家里在的人都会高度警惕,两三个人跟着,互相对峙,眼睛盯着眼睛”这是很大的注意啊,虽然孩子没得逞,但一转身家人的那种慌张神情会支持他继续这种行为,我告诉家长就算这原­本只是孩子的一种自我刺激的行为,你们这样的高度紧张也会加入一些引起注意的成分。面对这种引起注意的问题行为的时候,一定不能惊慌失措,也不能显得对孩子无能为力,处理办法就是不加任何注意的制止并带他离开现场。下面我还会具体地讲到。
  以上讲的是ABC中的B、A就是理解行为出现的背景。
  1、该问题行为通常何时出现?(这个何时有两种理解,一是像早晨、中午等的自然时间,二是像对孩子提出要求这样的背景)2、该问题行为通常在哪里出现?3、当行为发生时谁在现场?4、在行为发生之前有什么事情或活动发生?5、紧跟行为之前别的人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6、在该行为出现之前他在做别的事情吗?7:何时,何地,与谁在一起,什么样的环境下他的问题行为最少?
  如果问题行为确实和第七个问题有联系的话,90%这个行为不是因为自我刺激,而是和环境中的人和事有关系。
  孩子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最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呢?第一就是被提要求;第二是等候,在看到喜爱的东西时不能马上得到;第三是受威胁,威胁以后没有结果问题行为就会增加,不可能用的威胁千万别说,“像不听话就用针扎你”,孩子对你的畏惧应该是来自你的表情、手势、语言和动作;第四是终止喜欢的活动,第五是遭到忽视,我们的孩子也会寻求注意,但如果他是通过问题行为而不是语言引起了你的注意,那他就会对这样的方式乐此不疲;第六是受到挫折,所有的人都是干一件事不成功,干两件三件也不行,到后来挫折感就会使我们把手上的东西一摔,不干了,孤独症的孩子也是这样,而且因为他们的能力低,得到满足的机会少,所以更容易受到挫折。以上可以帮助大家理解问题行为出现的背景。
 
  用ABA来管理孤独症孩子的问题行为1的延伸阅读:什么是儿童自闭症(孤独症)
 
  儿童自闭症(或称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也是广泛性发
 
  育障碍中最为常见和典型的一种,它不是由一般的单一的原因造成的,而是来自多数原因的障碍症候群。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特殊教育家长网校——特殊教育相关论坛话题
特殊教育相关话题热门浏览
    特殊教育相关话题网友热议
      特殊教育相关话题近期更新
        特殊教育相关话题网友推荐
          特殊教育相关更多文章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5-18 09: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