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发展多重残疾学生定向与行走技能

2011-11-8 22:57| 发布者: DADAE| 查看: 159| 评论: 0

摘要: 发展多重残疾学生定向与行走技能   视力残疾兼有其他残疾的多重残疾学生是指在盲校就读的视力残疾兼有智力、听力、行为或情绪障碍、学习障碍、自闭症、脑瘫或肢体等其他残疾的学生。这些学生是特殊教育领域中最困 ...
 
发展多重残疾学生定向与行走技能
 
  视力残疾兼有其他残疾的多重残疾学生是指在盲校就读的视力残疾兼有智力、听力、行为或情绪障碍、学习障碍、自闭症、脑瘫或肢体等其他残疾的学生。这些学生是特殊教育领域中最困难、最特殊、最需要帮助的群体。多种残疾的合并综合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独立性,也对他们尽可能的大胆、安全、独立、自如地行走造成一定的障碍和困难。活动和行走等受限制,学生在校园里的活动基本上都是由教师或他人带领,绝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行走的能力。
  视觉障碍兼有其它障碍的多重残疾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社会适应技能以及实用的文化知识技能,劳动技能,为他们获得自我成长与享受社区生活的能力打下基础。很显然,帮助学生尽可能的生活独立、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是教育训练的最终目标。而尽可能的独立行走是尽可能独立生活的前提。针对多重残疾学生开展定向与行走训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尽可能自信、主动、安全、有效地在日常生活中独立行走,提高生活的独立程度和生活质量。
  一、盲校多重残疾学生的特点
  视障学生的视觉缺失大大降低了他们接受外界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而多重残疾学生不仅视觉缺损而且由于智力的障碍,他们各器官的感受性和识别力很低,信息量小,处理速度慢,主动性低使得他们从环境获取信息的能力受到极大影响。
  由于几种残疾作用在一起,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认知发展。学生对自己的身体认识以及身体与所处环境的识别,方位与空间的概念与判定分辨等都存在不同程度学习和发展困难。有些学生从教室到厕所短短十几步路也无法独立行走,更不用说到操场、音乐教室、饭厅和宿舍等地方了。有个别学生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想独立回宿舍,而结果是老师在校园的某个角落将他找了回来——该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校园的什么地方。更有学生独立在校园里行走时,发生了摔倒在灌木丛中,撞在门或其他地方,不会请求其他同学帮助等各种现象。认知发展的迟缓影响着他们定向与行走技能的发展。
  二、盲校多重残疾学生进行定向行走训练的必要性
  定向行走是指视障人士运用各种感觉信息,确定或获得个体在环境中位置、以及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然后行进到目的地。劳温弗乐德说过,行走能力包括两方面,心理上的定向和身体的移动。心理上的定向是指认识周围环境,确定自己与环境的时间与空间关系的能力;身体的移动是身体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定向与行走是互相依赖的。如果一个人的行动没有确定方向,行动就毫无目的和意义,反之,如果他不能行走,即使确定了方向,也不可能到达他想要去的地方。
  多重残疾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享有自由移动的权利,享有参与社区生活的权利。帮助他们尽可能地自信、主动、安全、有效地在日常生活中独立行走,从而扩大社会的接触面和交际范围,丰富生活内容是我们工作的责任。它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有助于提高身体行动的协调性,有助于扩大社会交往与学习,丰富社会阅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多重残疾学生定向与行走技能,为学生最终回归社会,提高生活品质,减轻家庭负担奠定基础。
  三、盲校多重残疾学生进行定向行走训练的开展
  (一)定向与行走技能评估与训练计划
  1、定向与行走技能评估
  评估是实施训练的基础。在开展训练前,我们对学生的功能性视觉在自然环境中的运用如是否能看见道路上的障碍物,所能看见的范围,是否能分辨台阶和平地的地界,颜色的识别等;对功能性听觉在生活环境中的运用如分辨声音的来源,音量的强弱度,听的关注追踪和记忆等等;行走情况、动作的理解与协调,基本的认知发展尤其是环境意识,自我意识,方向、方位概念,基本的行走规则等对学生在定向与行走领域所涉及的各方面进行能力和水平评估。
  2、定向与行走技能训练计划地制定
  在相关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评估的基础上,为学生制定符合其特点和需求的训练计划,确立训练内容,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以便共同配合训练,以期完成训练计划,实现训练目标。
  在计划中,尤其注重在实施训练过程中的心理辅导如恐惧心理、冒失心理、害羞心理、自卑感的克服;站立与步态训练;避险与应急防卫训练。重视静止性和运动性视、听觉追踪技能训练;视觉追踪技能;搜寻技能等等视、听、嗅综合感官的训练;重视社会交往、语言表达、认知发展等各领域能力的综合训练和运用,避免割裂现象。
  评估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训练的过程中更注意进展性评估,重视阶段性评估,以便调整训练方案,评估、训练、再评估调整、再训练的循环能促进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能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喜悦,增强自信。
  (二)定向与行走训练的实施
  根据学生的残疾情况和程度以及学习的特点,单单设立定向行走课显然是不够的,也是不合理的。根据他们需要不断反复运用才得以掌握的特点,并尽可能在真实的环境中教学以避免知识技能迁移泛化的困难,将训练内容有计划地融入到体育康复课、购物课、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区活动中。所有老师以及家长用统一的正确的方式训练,有利于学生尽早掌握。
  1、定向行走训练融于活动型课程
  (1)体育康复课  体育康复课中,教师加强学生的身体概念的发展,空间的定向与定位,行走姿势的训练与矫正,身体的协调性和体能训练;将定向行走的有关训练内容融合在其中。
  (2)购物课  这是为多重残疾学生而特设的课程,学生不仅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实际操作,同时课程也为学生的自我行走安全保护、识别交通状况、寻求帮助的技能的锻炼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3)综合性主题课  是在多重残疾学生教育中,围绕特定的、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实施教学,促进其社会及生活适应能力的课程。如“学校”“邮局”、“银行”、“医院”、“交通”等等这些主题从校园向社会延伸,涉及到社区、接触到社会,学生在学习与主题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了解社会,认识不同环境,熟悉各类公共交通设施的功能和用途,掌握定向与行走的技能、技巧。
  (4)职业训练  学生最终将从学校走进社会,掌握必要劳动技能,为其尽可能的独立,成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将定向与行走技能训练有意识地融入课程中,学生在工作技能得以训练锻炼的同时,定向与行走技能也得到极好的实践机会,如餐厅清洁员、校园卖报员、送餐员、学生商店采购员和废品回收员等,学生在承担这些工作角色进程中可以将定向行走的技能技巧在自然环境和情境中运用、巩固和发展。
  2、自然资源在定向行走训练中的运用
  定向行走的训练是为了让学生自如、安全的行走。行走发生在每时每刻,任何环境和地点。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多重残疾学生的学习训练也发生在随时随地。
  (1)校园  当我们需要带学生从校园的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教室内的移动等,同样也是进行训练的好机会。我们可以用导盲随行技巧带领学生行走在校园的盲道上,在行走过程中,坚持让学生走在盲道上,训练学生探索和运用路标、线索进行定向等。
  (2)家庭  学生的家庭成员最了解学生,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他们可以提供帮助与支持,是可靠的督促、监护和辅助训练人员。学生在家庭及其所处的生活社区如菜场、街道管理处、超市等的训练需要家庭力量配合。为家庭提供咨询和服务,改善环境布置,如家具的摆放、安全的通道、鲜明的标识等等,社区周围环境的认识与识别等等;为家长举办不同形式的培训如培训会、宣传册等,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导盲知识和技巧。建立必要的联系,互通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训练、实践运用的情况。
  (3)社区  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生活中运用。组织学生外出就餐、参加社区的义卖、为社区老年人服务、去各类商场考察、组织春秋游活动等,这些活动增加了学生们行动的机会,有利于在校技能的学习在社会真实自然环境中的实践体验和运用。做到现学现用,避免了学生技能迁移困难所造成的障碍。并加强与街道助残员联络合作,上海各街道都有市残联与我们学校合作培训的助残员。与他们建立联系与服务,为学生在社区生活以及今后步入社会提供独立生活和行动便利于帮助。
  各类资源的合理运用,需要技术力量的支持,我们在运用这些资源时适当提供专业的培训指导,以便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技术,在家庭和社区中帮助学生进行长期的训练。确保训练者训练方法和策略尽可能的一致性,保证训练的顺利实施。
  (三)定向行走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一切训练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2、个别性原则:针对个别差异,循序渐进。
  3、整合性原则:将定向行走训练与其他训练、课程有机整合。
  4、实践性原则:要在真实环境中实践,便于学生掌握。
  5、专业性原则:训练指导者必须经过专业训练,训练必须统一。
  多重残疾学生与普通视障学生在身心特点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各领域的发展都明显滞后于普通视障学生。老师和家长不宜将期望值定得过高,更不能用普通视障学生的尺度去衡量他们。多重残疾学生通过训练,取得极微小的进展和变化都是可贵的,应给予孩子鼓励。其次,若某些多重残疾学生虽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但效果不明显,不能简单的认为是无效而放弃,只要按照科学、系统的方法持之以恒开展训练,并不断分析、总结经验,巩固成绩,学生定向行走技能就会不断进步。尽可能地创设情景和条件,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训练、实践、巩固和发展,以帮助他们尽可能地独立生活,享受生活、享受大自然。
 
  发展多重残疾学生定向与行走技能的延伸阅读:怎样做好盲童的心理康复
 
  视力残疾人的心理康复主要针对先天性残或幼年残者,盲童的心理康复至关重要。在人们的印象中,盲童的形象常是个子矮小、行动笨拙、不爱活动等等。确实,以上现象在一些盲童身上是存在的,而且有的表现还比较严重。有的盲目童不敢跳,也不会跳,甚至不会正确走路,行走时手脚的动作不协调,身体软弱,脸部表情单调。这些表现被人们叫做“盲相”。有的国家做过调查,在身体发育上,自幼失明的儿童比同年龄正常儿童迟缓2-4年。“盲相”和身体发育迟缓不是失明的必然结果,而是一种可能性。受过很好学前教育的盲童,可以在行动时不带或少带“盲相”,身体发育也可以正常。如果为了避免摔伤,把盲童长期关在屋子里,不让他自由活动,那么,这种担心摔伤的“周到”关怀,一定会导致“盲相”的出现。只有通过各种活动,各个器官及其功能才能得到发展。如果让盲幼儿像其他幼儿一样在游戏、作业等活动中得到发展和补偿,那么他们的肌肉、骨骼、内脏等都会在正常范围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育、成长。 在盲童成长的过程中,要抓紧其心理康复,并使听觉能力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逐步达到完善,最大限度地在代偿视觉缺陷中发挥作用。因此,要尽可能地让盲童在运用听觉时配合其他保存的感觉,既听,又摸,又闻,甚至亲口尝一尝。要教育盲童利用一切代偿功能的特殊训练,努力赶上正常人的社会功能,达到“残而不废”。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特殊教育家长网校——特殊教育相关论坛话题
特殊教育相关话题热门浏览
    特殊教育相关话题网友热议
      特殊教育相关话题近期更新
        特殊教育相关话题网友推荐
          特殊教育相关更多文章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5-18 11: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