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由药家鑫案看家教 送他上绝路的正是父母

2011-11-4 23:33| 发布者: DADAE| 查看: 233| 评论: 0

摘要:  由药家鑫案看家教 送他上绝路的正是父母   如果说药家鑫这个案子有某种代表意义,有分析的价值,那么着眼点也应该在他的家庭教育上。那些既不懂教育,自身性格有一定缺陷,同时又很自以为是,粗暴地管理孩子的 ...
 
 由药家鑫案看家教 送他上绝路的正是父母
 
  如果说药家鑫这个案子有某种代表意义,有分析的价值,那么着眼点也应该在他的家庭教育上。那些既不懂教育,自身性格有一定缺陷,同时又很自以为是,粗暴地管理孩子的“强权家长”最具破坏性,他们正是产生罪犯的“温床”。可以确定地说,几乎所有的混蛋背后都有一个混蛋家长。不能因为他们没有主观恶意就认为他们没有过失,不能因为他们自身也是悲剧主角就去同情他们,不能因为他们没有直接犯罪就轻轻地放过他们——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是为了更多的家长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为了社会上少一些坏蛋,为了我们大家的安全和幸福。所以,剖析一下药家鑫的父母如何以错误的教育一点点扭曲他的心灵,让那些正在犯同样错误的家长看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对孩子有什么样的损害,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尹建莉
  把药家鑫送上绝路的,正是他的父母
  像其它涉及青少年的案子一样,药家鑫案自发生到现在死刑判决出来这段的较长的时间里,在探究药作为一个大学生何以如此愚蠢而残忍的根源时,总会看到人们在指责“教育”、“社会”、“时代”.虽然也有个别的声音,指出他家长对此负有责任,但这样的声音并不能形成气势,且颇受反讥。
  前几天,我在上海“机场弑母案”刚发生后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当时大家都还不清楚上海汪丁丁行凶的动机及具体原因。但我当时对记者说,可以猜测,汪的家庭教育和药家鑫的一定很相似,一定都充满了简单粗暴。后来赴上海的记者小杨给我晚上打来电话,说她采访到的结果印证了我的猜测。
  “教育”、“社会”、“时代”,如同空气,我们须臾不能离开也不能躲避的,谁不是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和“社会”中,谁不是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难道大家都有行凶的潜质,都是潜在是凶手? 把药家鑫的罪行算到“社会”、“时代”上,无异于堂吉诃德战风车,简而化之的谈论教育也无任何意义,这是思维懒惰的表现。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肯定无法找到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也就不能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也有人认为是源于药家鑫“人性泯灭”。但人天生向善,没有人生来就是罪犯。人性如同种子,正常情况下都是要生根发芽的,没有外力破坏,如何会“泯灭”呢?一个人的“人性”如果真泯灭了,一定不是他自己的主观行为,而是遭遇了不良外力。这个破坏性的外力,改变了其正常生长走向,使心理和道德发生“基因突变”。
  教育是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大环境其实很少能影响到一个人的本能和天赋。一个人的成长更多是由“小环境”决定的,即每天具体和他接触的教师和家长,后者是构成“小环境”的主要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家长的每一种正确或错误的教育方式都会在孩子身上留下痕迹,正是所谓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从媒体上我们可以看到,药家鑫的父母亲为了练琴经常打骂他,这样,他练钢琴的过程其实一直也是个心理畸变的过程。可以猜测,为练钢琴而打骂孩子,甚至把他关到地下室,肯定只是他家中错误教育的冰山一角,日常生活中药的父母又有多少吹毛求疵的行为?尽管家长主观意图也不想坑害自己的孩子,是想让他出色,但病态的教育必会导致病的成长,长期以来的苛求、责难、体罚,客观上却制造出一个心理和道德的变态者。
  虽然不忍心,但还是要说出这句话:导致药家鑫暴力行为的,就是他家长的“教育方式”;把药家鑫送上死路的,正是他的家长的粗暴和自以为是。
  作为一个大学生,药家鑫的行为只是个案,不具有代表性,他不是“大学生”的代表,跟一代人的思想情操无关。请不要再把板子打到空气中,大而化之地指责“教育”或“时代”,等于谁都不要为此负责。这样的分析和归因不但没有意思,反而制造出思维的迷雾,一方面激起人们对“社会”和“时代”的怨气,强化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反社会人格心理;另一方面使一些正在犯类似错误的家长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继续对孩子施行伤害教育。
  如果说药家鑫这个案子有某种代表意义,有分析的价值,那么着眼点也应该在他的家庭教育上。那些既不懂教育,自身性格有一定缺陷,同时又很自以为是,粗暴地管理孩子的“强权家长”最具破坏性,他们正是产生罪犯的“温床”。可以确定地说,几乎所有的混蛋背后都有一个混蛋家长。不能因为他们没有主观恶意就认为他们没有过失,不能因为他们自身也是悲剧主角就去同情他们,不能因为他们没有直接犯罪就轻轻地放过他们——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是为了更多的家长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为了社会上少一些坏蛋,为了我们大家的安全和幸福。所以,剖析一下药家鑫的父母如何以错误的教育一点点扭曲他的心灵,让那些正在犯同样错误的家长看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对孩子有什么样的损害,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药家鑫痛哭的样子,想到他年轻的生命就此结束,内心也是遗憾而疼痛的。他死得有些冤,不是法律判决不公,而是也许到死,他都不知自己是如何变成一个坏蛋的,不知是谁一步步把他推到绝境。
 
  由药家鑫案看家教 送他上绝路的正是父母的延伸阅读:自闭症儿童如何与其他孩子沟通
 
  自闭症儿童因为学习上的困难,往往会占据父母大部分时间,很容易会忽略了其他子女。此外,其他子女也未必能了解自闭症儿童的困难,因而对他产生误会,破坏彼此关系。父母应注意时间的公平分配,给其他子女机会与爸爸妈妈单独相处,分享与他们平日生活的喜与乐。     他们发生争执时,也应公平处理,不可硬性要求年纪大的孩子一定迁就年龄小的,亦不可要求其他子女一定要迁就自闭症孩子。另一方面,父母亦应找机会让其他子女明白自闭症儿童的问题和困难。如带他们参加有关的讲座,与其他子女一同观察自闭症儿童上课的情况,这些方法都可促进沟通。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特殊教育家长网校——特殊教育相关论坛话题
特殊教育相关话题热门浏览
    特殊教育相关话题网友热议
      特殊教育相关话题近期更新
        特殊教育相关话题网友推荐
          特殊教育相关更多文章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16 22: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