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金融专业(中级辅导):货币政策与金融宏观调控(二)

2011-10-16 22:56| 发布者: 1992420| 查看: 252| 评论: 0

摘要: 金融专业(中级辅导):货币政策与金融宏观调控(二) var cpro_id = 'u95667'; 本讲考试内容及其理解 第二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学习目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分析货币政策的一般机制及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金融专业(中级辅导):货币政策与金融宏观调控(二)

 

 

 
本讲考试内容及其理解 
第二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学习目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分析货币政策的一般机制及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学习中应把第一节考察的货币政策各要素与本节联系起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以看作是一条纽带,正是这条纽带把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联系起来。掌握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以加深对货币政策各要素的理解。应重点掌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双重传导机制,可用图表的方法,加深直观印象,掌握并记忆。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金融市场传导到企业和居民,对其投资和消费产生有效的过程。 
(一)货币政策的一般传导机制 
1.从中央银行传导到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2.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传导到企业和居民 
3.从企业、居民的投资和消费传导到产量、物价、就业、国际收支的变动。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经历了从直接传导向直接传导和间接传导的双重传导转变,并过渡到以间接传导为主的阶段。具体了解和掌握改革开放以来的双重传导机制。 
1. 传统体制下的直接传导 
    信贷计划指标和现金计划指标→与国民经济实物计划衔接;保证完成财政收支计划、物资供应计划、国际收支计划 
    2.双重传导机制 
(1)直接传导(无操作目标) 
信贷计划和信贷限额→贷款总规模和现金发行量→最终目标 
(2)间接传导 
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同业拆借利率→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最终目标 
备付金率               信用总量 
基础货币                市场利率 
例题:单项选择题 
我国传统体制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  ) 
A. 直接传导机制 
B. 间接传导机制 
C. 直接、间接双重传导机制 
D. 以间接传导为主的传导机制 
答案:A 
解析:很明显,我国传统的货币政策是通过直接传导的方式进行传导的。 
我国自改革开放起至1997年,货币政策双重传导机制中的直接传导所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央行贷款          B.信贷计划与信贷限额 
C.公开市场业务        D.央行基准利率 
答案:B 
第三节 金融宏观调控的组织与实施 
学习目标 
主要考察运用货币政策所进行的金融宏观调控及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发展。在金融宏观调控的组织实施部分,应掌握宏观经济分析的具体内容、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协调及具体的配合形式与适用条件,其中要理解货币当局概览、存款银行货币概览与货币概览的涵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涵义及具体的实施方式与手段。 

(一)宏观经济分析 
货币政策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宏观经济的分析。 
1.总量和结构的平衡分析 
(1)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分析 
GDP=I+C+X-M 
(2)供给与需求的结构平衡分析 
2.货币当局概览和货币概览分析 
(1)货币当局概览实际上就是经过整理简化了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是货币统计体系的基础,也是分析一国货币状况的最重要资料。同学们要了解和掌握概览的资产方、负债方的具体项目。 
货币当局概揽 
资产 负债 
国外资产(净) 
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透支 
对金融机构贷款和再贴现 
          1.对存款货币银行贷款和再贴现 
         2.对非金融机构贷款和再贴现 
对非金融部门贷款 储备货币 
1.流通中现金 
   2.金融机构储备 
      (1)法定准备金存款 
      (2)备付金存款 
      (3)银行现金库存 
   财政存款 
   非金融部门存款 
其他项目(净) 
(2)存款货币银行概揽 
资产:国外资产、国内信贷、储备资产(法定准备金存款、备付金存款、库存现金)、购买政府债券 
负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外汇存款及其他存款、央行借款、其他项目 
(3)货币概揽 
货币概览是将货币当局概览和存款货币银行概览归并,剔除中央银行与存款货币银行之间的信贷往来而合成的。同样,同学们对货币概览中的资产方和负债方的项目必须熟悉。 
我国目前已经编制了货币当局概览和货币概览,并定期公布。 
货币概揽 
资产 负债 
国外资产(净) 
国内信贷 
  贷款 
            财政借款(净) 货币和准货币(M2) 
1.货币(M1) 
  流通中现金 
   单位活期存款 
2.准货币 
     单位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其他项目(净) 
单选: 
根据“货币概览表”的编制原理,当一国的 是9800亿元,流通中现金为2300亿元,单位活期存款为2850亿元,则准货币的数量是( )亿元。 
A.4650           B.7500  
C.10350           D.12650 
答案:A. 
解析:9800-2300-2850=4650  多选 
在货币概览中,下列属于准货币的有( )。 
A.流通中现金           B.单位定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单位活期存款  
E.商业票据 
答案:BC 

(四)一国的货币概览如下 
             资    产             负    债 
国外资产 1000亿元 流通中现金 500亿元 
国内信贷 7000亿元 单位活期存款 1000亿元 
贷款 6000亿元 单位定期存款 2000亿元 
财政借款 1000亿元 储蓄存款 4000亿元 
  其他项目 500亿元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96.货币概览中的M1为( C   )亿元。 
  A.500.    B.1 000 
  C.1 500     D.3 500 
97.货币概览中的M2为(  C  )亿元。 
  A.3 500    B.5 000    
  C.7 500    D.8 000        
98.既包括在货币概览中,也包括在货币当局概览储备货币之中的为(  A  )亿元。   
  A.500        B.1 000     
  C.2 000      D.4 000     
解析:在货币概揽和货币当局概揽中都包括流通中的现金。 
9 9.假设货币概览中资产方的国外资产增加1 000亿元,贷款增加3 ooo、亿元,财政借款减少500亿元,负债方的其他项目不变,那么M2应为(   D )亿元。 
  A.6 000    B.7 000 
  C.8 000    D.11000 
1 00.下列属于准货币的是( BCD   )。 
A.单位活期存款 
B.活期储蓄存款 
C.单位定期存款 
D.定期储蓄存款     
3.经济周期波动分析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的发展呈周期性波动的状态。 
古典循环:经济总量的增减变化  增长循环:经济增长趋势中增长率的增减变化 
经济周期与货币需求的关系是 

货币政策应该是反经济周期而动,起到熨平波动的作用。 
例题:单选 
根据货币政策的反周期功能原理,当一国经济周期处于谷底或过冷阶段,其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应是( )。 
A.增加货币需求量         B.增加供应量 
C.减少货币供应量         D.减少货币需求量 
答案:A. 
(二)正确把握调控的时机和力度 
1.货币政策的时滞及其特点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到生效需要花费时间,这种情况就是时滞。时滞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必须予以考虑。 
2.超前于经济波动把握货币政策的实施时机和取向 
在预测经济周期时,常用的方法有三种:经济增长速度预测、先行指标预测和瓶颈分析。 
3.根据货币流通速度短期变化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力度 
(三)货币政策与其它宏观调控政策配合协调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但是它不是唯一的手段,必须要关注与其它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协调:松紧搭配 
货币政策与收入政策的配合协调以及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第四节  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发展变化 
学习目标 
在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发展变化部分,考生应比较分析不同时期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不同手段与措施,从而在了解我国实际的同时,加深对金融宏观调控基础知识的掌握。 
(一)传统体制下的金融宏观调控 
     经济工作总方针: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信贷机制高度集中统一 
(二)改革开放来的金融宏观调控 
具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差额包干阶段(1981) 
2.实贷实存阶段(1985) 
3.限额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阶段(1994) 
4.取消贷款限额管理阶段(1998) 
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 
(三)“逆风向”的金融宏观调控实践 
在我国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过几次情况,一种是1993年到1994年的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具体采取了逐步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主要控制信贷规模转向调控货币供给量、灵活调节利率、协调运用本外币政策、实行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发展货币市场,规范市场行为等措施。 
在1998年以后,我国采取了反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采取的措施有下调利率、改变存款准备金制度、运用中央银行再贷款增加货币供应、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控制、加大贴现力度、活跃货币市场、启动消费者信用控制和不动产信用控制工具、加强窗口指导、紧密配合财政政策等。  稳健货币政策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从2002年开始实行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新增加的内容)。 
例题:单项选择题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3年9月21日起,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等有关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为(  ) 
A. 4% 
B. 6% 
C. 7% 
D. 8% 
答案:C 
解析:这是对最近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实施的考核,从2003年9月21日起,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等有关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为7%。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贷款总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两者的关系是(    )。 
  A.不相关    B.负相关 
  c.相关性增强    D.相关性减弱 
答案:D 
案例分析题一 
2003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投资增长加速(尤其一些地区房地投资过大),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现象,形成煤、电、油、运等供应紧张,物价增长加快的趋势。对此,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货币政策措施加以调控,并已取得良好成效。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96.针对2003年的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可采取的政策措施有(BCD )。 
A.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B.抑制不动产信用量  
C.窗口指导          D.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97.2003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央行票据,此举是为了(D )基础货币。 
A.发行          B.投放  
C.平衡           D.回笼 
98.针对2003年上半年我国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的势头,为保持基础货币的平稳增长,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加以调控,其操作方式有(BC )。 
A.现券买断         B.现券卖断  
C.债券正回购         D.债券逆回购 
99.2003年12月21日起,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1.89%下调到1.62%。若某商业银行2004年第一季度在人民银行的超额的准备金存款积数为86000,则该商业银行应获取的利息是(A)元。 
A.3.87         B.4.52  
C.46.44         D.54.18 
解析:86000×1.62%/360=3.87 
100.2004年初,中国人民行宣布再次在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上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下限保持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不变。若贷款基准利率为5.4%,则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上下限分别是( C)。 
A. 7.1%,6.3%          B.8.1%,7.3% 
C.9.18%,4.85%          D.14.58%,10.26%  案例分析题二 
为了防止通货膨胀抬头,A国中央银行提高了再贴现率,国际金融市场随之作出反应。A国货币的利率由2.5%上升到3%,即期汇率变为1单位B国货币兑1.2000A国货币,B国货币的利率保持5%不变。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1.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BCD  )。 
A.货币乘数效果    B.借款成本效果 
C.宣示效果      D.结构调整效果 
82.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再贴现率提高之前A国货币对B国货币的即期汇率(  A  )。
 A.大于1.2000    B.小于1.2000 
 C.等于1.2000    D.不能确定
83.利率提高对A国货币远期汇率的影响是A国货币远期(  A  )。
A.升水减少    B.贴水减少
c.由升水转为贴水    D.由贴水转为升水
84.A国货币对B国货币的6个月远期汇率为(B  )。
A.1.1760    B.1.1880
C.1.2120    D.1.2240
85.假设A国实行浮动汇率,并且允许资本自由流动,根据蒙代尔一一弗莱明模型,提高再贴现这种货币政策调控对国民收入(  BD  )。
A.没有影响    B.有影响
c.比资本不能流动时的影响小    D.比资本不能流动时的影响更大

 

 

中级经济师考试延伸阅读2011年经济师考试速成记忆法

  1.理解记忆法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记忆。

  2.快速诵读法在初步理解后,要始而反复朗读,继而反复默读。

  3.提纲挈领法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将每章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教材中各个部分都是相联的内容。这样互相联系思考更能有效的掌握每章的知识点。

  4.求同存异法例如一些原则,作用,要点等内容。都会有一定的相关联性,这样结合理解进行记录,寻找其共同点,会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5.关联词提示法及时把握关联词这个“语言轨迹”。对理解记忆是有很大帮助的。

  6.听录音记忆法生理学家认为,让视觉和听觉共同参与记忆。

  7.分层背诵法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

  8.图表背诵法图表是一种直观的简化的表达方式。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中级专业知识与实务资料热门浏览
中级专业知识与实务资料近期更新
经济师考试复习资料汇总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5-5 18: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