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网校讲义[4]

2011-10-16 21:32| 发布者: 1992420| 查看: 218| 评论: 0

摘要: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网校讲义 第四节 通货膨胀   考纲内容:   1.通货膨胀的定义、原因和类型。   2.熟悉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的破坏作用。   3.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并能具体掌握控制需求、改 ...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网校讲义[4]

 

 

第四节 通货膨胀

  考纲内容: 
  1.通货膨胀的定义、原因和类型。
  2.熟悉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的破坏作用。
  3.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并能具体掌握控制需求、改善供给的具体措施。
  4.了解我国出现的三次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5.了解近期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要从根本上治理通货膨胀我国金融业必须实行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和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在纸币流通的当今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免遭通货膨胀的困扰。资本主义国家是这样,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也未能幸免。通货膨胀导致经济秩序混乱,引起社会分配不公,破坏社会生产,酿成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西方学者的解释、前苏联学者的观点、我国学者的传统定义。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后,经济理论界解放了思想,实事求是地对通货膨胀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地探讨,取得了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通货膨胀是在货币符号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量(现金+存款)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大于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与类型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
  西方学者的见解:
  (1)凯恩斯主义的见解:需求决定论。包括需求拉上说和成本推进说。
  (2)货币主义的见解:完全是货币现象,货币数量的增加超过了生产增长幅度。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是唯一原因,减少货币供应量是医治通货膨胀的唯一药方。
  其实,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拉上说”、“成本推进说”,还是货币主义的学说,只是揭示了通货膨胀的表层原因或直接原因,而没有揭示出引起需求膨胀,货币供应量过大,导致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
  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生产关系问题。货币是生产关系,是政府调节经济利益,协调经济矛盾,改善生产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家利用货币干预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货膨胀是国家为了解决政治经济矛盾,滥用货币发行权力的结果。
  我国,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两次出现通货膨胀,都是与政府急于求成,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高速度,利用发票子搞建设等“左”的指导思想分不开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通货膨胀愈演愈烈,除了物价改革、工资改革、经济比例失调等客观因素外,也与国家的赤字预算,货币超经济发行,借以刺激经济增长的思想分不开。
  总之,通货膨胀与国家一定的政治经济状况相联系,都是一定生产关系的反映。不过有些国家是政府有意识地执行通货膨胀政策,而我国主要是在急于求成思想指导下计划工作失误造成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经济原因:
  1.银行发票子弥补财政赤字
  财政有了赤字,用直接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的办法弥补,使中央银行增发货币,导致货币的财政发行,引起通货膨胀。 2.银行信用膨胀
  含义:指银行系统向社会提供的信用量超过了有物资保证的客观需要量。
  银行信用膨胀实质上就是通货膨胀。
  3.基本建设投资过度
  基建项目投资多,建设周期长,短期内不但不能为社会提供商品和劳务,反而要吸收大量的商品和物资。基建规模必须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否则,就会导致基建材料供应紧张,引发结构性通货膨胀。
  4.国际收支长期大量顺差
  外贸顺差意味着商品出口大于进口,既减少了国内市场的商品供给量,又要投入大量本国货币购买外汇,国内市场货币流通量过多。
  同时,在投资方面,外资大量流入,外汇收入增加,投入本币增加,加大了国内货币流通量。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分类方法:
  根据表现形式:隐蔽性通货膨胀与公开性通货膨胀。
  根据物价上涨程度:爬行的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货膨胀。
  根据原因: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体制型通货膨胀。
  按第三种介绍: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这种通货膨胀是产生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通货膨胀理论。
  观点: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
  我们知道,流通中的货币都是支付能力的需求或有效需求,都要完成货币向商品的转化。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较多的货币追逐相对少量的商品,必然引起物价上涨,引起通货膨胀。
  社会总需求是由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是国民收入超分配的结果。所谓国民收入超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分配额超过国民收入生产额。国民收入分配包括企业初次分配、财政再分配、信用再分配三个环节。企业初次分配一般不会产生超分配问题;财政超分配比较普遍;银行信用调控不当,出现信用超分配,最终导致通货膨胀。
  只要国民收入超分配,必然引起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导致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家把需求超过供给划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经济尚未达到充分就业和生产能力尚未被充分利用时,货币数量增加,从而总需求增加,则只能促使就业增加和产量增加,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第二种情况是,当社会处于充分就业和生产能力已经被充分运用时,货币数量增加会,总供给不变,因而诱发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生产成本上升,是生产成本的上升“推进”了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成本上升的原因:一是强大的工会组织,他们强有力的活动使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二是垄断组织为追逐高额利润,通过制定垄断价格人为抬高物价,或者通过控制生产数量达到抬高商品物价的目的。
  分类: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主要为凯恩斯学派所倡导。很明显,要控制通货膨胀,就必须限制货币工资的增长以抑制生产成本上升。
  3.结构性通货膨胀
  含义:由经济结构因素引起的通货膨胀。
  首创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的经济学家是斯屈里坦、鲍莫尔等人。该理论成型于北欧学派,故称“北欧模型”。
  北欧模型:核心思想——不平衡增长模型。将经济划分为两部门:进步的工业部门和保守的服务部门。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不同,货币工资增长率相同。
  工业部门的劳动增长率要远远高于服务部门,但是他们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却相等,这两个同时都代表着一种生产中的成本因素
  在成本加成的定价规则下,必然出现一个由工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北欧模型”以实行开放经济的小国为探讨背景。其基本思路是:(1)把一国经济划分为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2)开放部门的产品接受世界市场价格,它的通货膨胀率取决于世界的通货膨胀率;(3)开放部门的通货膨胀率和劳动生产增长率决定该部门的工资增长率;(4)开放部门的工资增长率影响非开放部门的工资增长率,并趋于一致;(5)非开放部门的产品按成本中利润定价,从而它的工资增长率和该部门的劳动生产增长率之间的差,决定这个部门的通货膨胀率。
   4.体制型通货膨胀
  含义:指某些国家(如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中国)在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通货膨胀。
  这种通货膨胀是由市场机制不健全,产权关系不明晰等前提,造成总供给极度萎缩和总需求的过度膨胀。需求的过度积累导致通货膨胀。
  2004真题:单选
  1.在通货膨胀理论中,“北欧模型”探讨的是( )。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C.结构型通货膨胀 
  D.体制型通货膨胀
  答案:C
  考察:通货膨胀的类型。 三、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的破坏作用
  1.通货膨胀破坏生产发展
  (1)通胀是企业的各项专用基金贬值,使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难以进行。
  (2)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快,出现投机、囤积。生产萎缩——短缺;囤积原材料——积压。
  (3)通胀解除了竞争压力,不利于提高企业素质和产品质量。
  (4)不利于促进生产者勤奋努力工作,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
  2.通货膨胀扰乱流通秩序
   
(1)导致市场信号失真,引起资源浪费。
  (2)使商品需求变态。烫手的货币,人人都希望尽快把手中的货币换成商品。
  3.通货膨胀引起国民收入盲目分配
  通货膨胀使实际工资水平下降,冲击按劳分配原则,使收入不公正地从买者手中向卖者手中转移,加剧了分配不公。经济学上称之为铸币税。但是,这种“征税”不仅十分有限,而且会导致财政支出更大幅度增加。   4.通货膨胀会引起货币信用危机
  (1)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有损于债权人。
  (2)通货膨胀使货币符号的价值储藏功能丧失。

  四、反通货膨胀的对策
  通货膨胀破坏社会生产,扰乱流通秩序,引起分配不公,导致社会动乱和政局不稳,因而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寻求治理通货膨胀的良策,并且,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
  (一)控制需求(03考题)
  1.紧缩性货币政策——抽紧银根(银根理解为基础货币)
  货币当局的手段:
  (1)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减少货币存量;
  (2)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缩小货币乘数;
  (3)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和市场利率,抑制货币需求,增加货币供给,达到减少货币流量的目的;
  (4)控制政府向银行的借款额度,适当减少或控制国际收支净支出,以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
  2.紧缩性财政政策
  (1)增加税收:提高税率和增加税种。
  (2)减少政府支出:削减财政投资的公共工程项目,减少各种社会救济和补贴。
  3.紧缩性收入政策
  (1)温和办法:政府劝说工会降低工资要求或者限制企业提高商品价格。
  (2)强硬措施:政府制定法令冻结工资和物价,或把工资和物价增长率固定在一定水平上,严禁哄抬物价和乱涨价。
  4.指数化方案(04考题)
  (1)含义:指将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同物价水平的变动直接挂钩,以抵消通货膨胀影响。
  (2)范围:工资、政府债券和其他货币性收入。
  (3)功效:一是借此剥夺政府从通货膨胀中新获得的收入,打消其制造通货膨胀的动机;二是借此抵消或缓解物价波动对个人收入水平的影响,克服分配不公。
  早在20世纪20年代,比利时等国就实行过收入指数化政策。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也曾全面实行过此种制度。
  对收入指数化方案,也有许多否定意见:①全面实行收入指数化会遇到很高的技术性要求,因此,任何政府都难以实施包罗万象的指数化政策;②造成工资、物价的螺旋上升,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二)改善供给
  治理通货膨胀的根本办法: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一般措施:
  1.降低税率,促进生产发展
  2.实行有松有紧、区别对待的信贷政策:产业倾斜政策。
  3.发展对外贸易,改善供给状况:调供给总量,改善供给结构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两大难题。对于前者,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于后者,我们还比较陌生。1997年以来,国外一些权威人士和机构不断发出“全球通货紧缩”的警告,并指出今后“威胁全球经济的不再是通货膨胀,而是通货紧缩。”因此,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深入研究通货紧缩问题。
  2004考题:多选
  62.在治理通货膨胀中,收入指数化方案可以收到的功效有( )。 A.避免工资与物价螺旋上升
  B.剥夺政府收入,打消其通胀动机
  C.抵消对个人收入影响,克服分配不公
  D.提高企业素质与产品质量
  E.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答案:BC
  考察:治理通货膨胀的办法及功效。
  第四节例题
  单选
  倡导“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是( )。
  A.货币学派 
  B.银行学派 
  C.凯恩斯学派 
  D.合理预期学派
  答案:C
  多选
  1.通货膨胀根源于( )。
  A.分配领域 
  B.消费领域 
  C.流通领域 
  D.交换领域 
  E.生产领域
  答案:AE
  2.改善供给的一般措施有( )。
  A.增加货币供给 
  B.调节货币供给结构 
  C.降低税率、促进生产
  D.实行区别对待的信贷政策 
  E.发展对外贸易
  答案:CDE

  第一章例题:
  案例分析题
  下面是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简表

  资产  负债
  Aa对金融机构贷款  La金融机构存款
  Ab购买政府债券  Lb财政存款
  Ac金银外汇占款  Lc自有资金与当年节余
    M0流通中的货币
  合计:  合计:

  整理可得:M0=(Aa-La)+(Ab-Lb)+(Ac-Lc)
  1.从上表可知,影响基础货币供应的因素有( )。
  A.信贷收支 
  B.外汇收支 
  C.财政收支
  D.贸易收支 
  E.国际收支
  答案:ACE
  分析:从M0公式可以看出,共有三类因素。B、D项都是片面的。
  2.如果商业银行倒逼央行增加贷款,则货币供应量( )。
  A.增加 
  B.收缩 
  C.不变 
  D.波动
  答案:A
  分析:联系我国货币发行状况,曾经出现过。
  3.在外汇储备大量增加的情况下,要使货币供应量不变,央行可采取( )。
  A.本币、外币对冲 
  B.相应减少对金融机构贷款
  C.相应减持政府债券 
  D.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E.相应收回对企业的贷款
  答案:ABC
  分析:涉及国际收支调节内容,第七章中详细讲解。A项属于外汇缓冲政策工具;B、C项属于财政货币政策工具。D项属于政策的目的。E项是商业银行层面的业务。
  4.财政若出现赤字,采用( )办法弥补,则不会引起货币供应量扩张。
  A.发行政府债券 
  B.动用结余 
  C.向央行透支 
  D.向央行借款
  答案:A
  分析:Ab-Lb项赤字。C、D办法必定导致货币供应量扩张。B项可以不引起货币供应量,但是条件客观上难以达到。A项虽然有可能扩张货币量,但是在政府的窗口指导等辅助措施的实施后,可以不引起货币量扩张。最佳答案。
  5.( )部门认购国债,通常不会扩大货币供应量。
  A.中央银行  B.工商企业 
  C.居民个人 
  D.商业银行
  答案:BCD
  分析:中央银行认购将扩大Ab。 

 

 

中级经济师考试延伸阅读2011年经济师考试速成记忆法

  1.理解记忆法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记忆。

  2.快速诵读法在初步理解后,要始而反复朗读,继而反复默读。

  3.提纲挈领法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将每章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教材中各个部分都是相联的内容。这样互相联系思考更能有效的掌握每章的知识点。

  4.求同存异法例如一些原则,作用,要点等内容。都会有一定的相关联性,这样结合理解进行记录,寻找其共同点,会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5.关联词提示法及时把握关联词这个“语言轨迹”。对理解记忆是有很大帮助的。

  6.听录音记忆法生理学家认为,让视觉和听觉共同参与记忆。

  7.分层背诵法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

  8.图表背诵法图表是一种直观的简化的表达方式。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中级专业知识与实务资料热门浏览
中级专业知识与实务资料近期更新
经济师考试复习资料汇总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5-11 01: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