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税务专业介绍

2012-3-5 16:05| 发布者: as2113711| 查看: 98| 评论: 0

摘要: 税务专业介绍  税务专业是硕士学位授予点。主要设有税收筹划、税务代理、税务管理、国际税收等研究方向。税务专业是以全面学习和研究税收理论和政府税收政策为基础,侧重于与税收业务相关的会计、财务、法律的学习 ...

税务专业介绍


  税务专业是硕士学位授予点。主要设有税收筹划、税务代理、税务管理、国际税收等研究方向。税务专业是以全面学习和研究税收理论和政府税收政策为基础,侧重于与税收业务相关的会计、财务、法律的学习与研究,使学生全面而熟练地掌握税收稽查、税务管理、税收筹划、国际税收等税收业务的基本技能和高端业务操作能力。主要培养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税务专业知识,熟悉我国税收政策和税收管理实践,了解国际税收动态,通晓相关法律,能够独立从事税收政策分析和解决税收征纳问题,实践应用能力强的高层次、复合型税务专门人才。

  税务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既有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陈共、王传纶、安体富等着名财政学专家,又有谭荣华、郭庆旺、朱青等在本学科有着突出贡献的国内着名中青年学者,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有教授、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有:陈共、王传纶、安体富、谭荣华、郭庆旺、朱青等教授。

  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韩国江南大学、日本一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关系。

  主要专业课程:税收理论与政策研究、国际税收研究、税务管理、税收筹划、税务代理、避税反避税、高级会计学、高级公司财务、税收信息化、税收法律基础、中国税制研究。

  毕业生就业去向:大型公司、企业高级税收筹划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高级税务人员;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及其他政府部门的高级税务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师资和研究人员。

  陈共 教授

  教育背景:

  1948年10月毕业于东北大学;

  1951年12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部;

  1998年8月赴韩国与城市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1998年12月赴越南与财政部科研所进行学术交流;

  1999年10月赴德国与汉堡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工作经历:

  1950年3月至1969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教员;

  1972年11月至1978年8月北京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兼党支书记;

  1978年9月至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 曾任系副主任、主任;

  1997年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

  学术和社会兼职:

  中国财政学会历届常务理事;

  中国税务学会历届常务理事;

  中国税务咨询协会常务理事;

  代表性学术成果:

  1954,《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964,《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1,《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4,《财政学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1987,《税收基础》,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3,《财政理论探索》,中国审计出版社出版;

  1994,《财政学》(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4,《证券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5,《财政理论与财政改革》,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8,《财政学》(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2,《美国财政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2003,《积极财政政策及其财政风险》,10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学术奖励:

  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

  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全国第一届人文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安体富 教授

  教育背景:

  1956年9月至1960年7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

  工作经历:

  1960年9月至1979年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任教;

  1970年1月至1978年6月在清华大学任教;

  1978年6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任教;

  主要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

  学术和社会兼职:

  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

  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

  北京市税务学会副会长;

  北京市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

  全国财政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全国工商联经济技术委员会委员;

  代表性学术成果:

  着作和教材10多部,论文170多篇。

  其中有代表性的教材和着作有:

  《社会主义财政与信用》(1984年)、《财政金融教程》(1987年)、《财政金融概论》(1991年)、《财政基础知识》(1994年)、《财政与金融》(1996年)、《税收负担研究》(1999年)、《当前中国税收政策研究》(2001年)、《税收负担与深化税制改革》(2002年)、《税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2003年)等。

  主持的科研课题主要有:

  国家教委博士点项目:《教育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效益研究》(1992年);

  “九五”国家社科项目:《税收流失及对策研究》;

  “九五”国家教委重点社科项目:《国家财政“两个比重”问题研究》;

  “十五”国家社科项目:《“十五”期间财政政策转型研究》;

  “十五”教育部、北京市社科项目:《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问题及对策研究》;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税收负担与税收政策问题研究》等;

  学术奖励:

  1999,《关于宏观税率与税制结构问题的思考》,获全国第三次税收学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9,《关于税收负担问题的研究报告》,获全国第三次税收学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本质》,获第三次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特别奖;

  2002,《评析台湾地区实施的“两税合一”税制》,获全国第三次国际税收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2,《当前中国税收政策研究》,获全国第四次税收学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5,《当前世界减税趋势与中国税收政策取向》,获中国财政学会第四次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特别奖;

  郭庆旺 教授

  教育背景:

  1984年7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9年6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4年7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6年1月至1996年7 月于荷兰蒂尔堡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2002年8月至2003年1月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84年7月至1994年6月东北财经大学税务系,教研室副主任;

  1994年7月至1995年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1996年1月至1997年底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工作;

  1998年1月至1998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1999年1月至2006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

  2007年1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兼分党委书记

  主要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学术和社会兼职:

  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税务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财政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民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

  代表性学术成果:专着、译着、教材数十部

  专着:

  1993,《财政赤字经济分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5,《税收与经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6,《公司税制国际比较》,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7,《财政政策导论》,(台湾)五南出版公司;

  1999,《财政理论与政策:当前若干重大问题探讨》,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世界税制改革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积极财政政策及其与货币政策配合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及淡出策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家级教材:

  2003,《财政理论与政策》(教育部研究生推荐教材),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财政学》(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公共经济学》(普通高教“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项目:

  1999,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财税政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00,积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教育部重点项目;

  2004,积极财政政策效果评估及淡出策略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2005,中国财政金融安全:预警系统与风险控制体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与陈雨露教授共同主持)。

  主要论文:

  1993,《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制改革》,《财贸经济》第10期

  1993,《论财政赤字对资本形成的影响》,《经济研究》第11期

  1994,《论财政赤字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经济研究》第10期

  1997, China:Tax Sharing Reform and Its Impacts,Asia-Pacific Tax Bulletin(IBFD),No.7.

  2004,《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经济研究》第5期;

  2004,《中国周期性赤字和结构性赤字的估算》,《财贸经济》第6期;

  2005,《中国全要素生长率的估算:1979-2004》,《经济研究》第6期;

  2006,《地方政府行为、投资冲动与宏观经济稳定》,《管理世界》第5期;

  2006,《稳健财政政策的非凯恩斯效应及其可持续性》,《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2006,《政府公共资本投资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分析》,《经济研究》第7期;

  2006,《资本性支出分权、公共资本投资构成与经济增长》第二作者,《经济研究》第12期;

  学术奖励:

  1995,《当代西方税收学》,国家税务总局第一届税收类优秀教材中青年奖;

  1998,《税收与经济发展》,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1998,《论公债融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0,《公共经济学大辞典》,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2,《财政理论与政策》,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朱青 教授

  教育背景:

  1984年7月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财贸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8年10月至1989年8月于欧盟预算司及关税司进修实习;1996年8月至1997年8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2001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5年8月至10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系高级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87年7月至现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 税收制度及国际税收

  学术和社会兼职: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税务学会理事,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北京市财政学会常务理事。

  代表性学术成果:

  1.《国际税收》(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独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

  2.《企业转让定价税务管理操作实务》,合着,中国税务出版社,2003年8月;

  3.《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运作分析》,专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3.《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专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4月;

  4.《欧元与欧洲经货联盟》,主编兼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2月;

  5.《税收经济学》,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年8月;

  6.《财政与市场经济》,合着,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版;

  另在《财贸经济》、《财政研究》、《税务研究》、《涉外税务》、《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学术奖励:

  《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运作分析》2004年12月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谭荣华 教授

  教育背景:

  1978-1982年7月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财政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曾任财政教研室副主任、财政金融系副主任。现任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财税电子化研究所所长

  主要研究方向:财政金融信息系统研究

  学术和社会兼职:

  国家税务总局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

  财政部“金财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税务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学术委员;

  代表性学术成果:

  论文有:

  “论税收数据分析的五项核心要素”,《税务研究》,2007年5月

  “现代评价方法在纳税服务评价中的应用”,《税务研究》,2006年2月

  “国内增值税税收收入能力估测:方法与应用”,《涉外税务》 2005年1月

  “关于税务‘大集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税务研究》,2004年10月

  “我国网上银行安全认证体系架构的理性选择”,《金融研究》,2003年第12期

  “电子税务局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税务研究》, 2002年12月

  “联合发展:21世纪中国银行卡的惟一选择”,《金融电子化》,2001年5月

  “对未来几年内我国电子商务是否征税的思考”,《涉外税务》 2000年11月

  “中国财政金融系统信息管理用中文词语库及其相关输入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微电脑世界》,1996年11月。

  代表性着作有:

  《财金信息化的思考和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

  《税收信息化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税收信息化简明教程》(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通用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

  《中国税务汉字输入系统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财政税收电算化教程》,(1995年获第三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税收类优秀教材二等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

  学术奖励:

  近年来多次参与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重大论证、咨询和学术会议。

  因参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战略研究工作“作出重要贡献”,于2004年7月获得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荣誉证书。

  连续4年在全国税收理论研讨会上被指定为大会发言。

  1986-1993年主持《财税金融电算化课程建设与模拟银行的创立及综合利用》项目,获1993年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级)。

  1992-1995年常务主持《中国税务汉字输入系统》通过国家税务总局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1994-1996年常务主持《中国财政会计系统信息管理用中文词语库》及《中国财政会计汉字输入系统》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刘振亚 教授

  教育背景:

  1982至1986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系获工学士学位;

  1986至1989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6至1987年经济学研究生班 在中美经济学培训中心学习西方经济理论,(福特班)获西方经济学研究生班证书;

  1990至1993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4至1995就读于美国普渡大学Krannert管理学院做经济学博士后研究;

  工作经历:

  1988年--1994年应中美经济学交流委员会的邀请,为中美(福特班)经济学培训中心担任中方助教;

  1991年--1992年 国际货币基金总部华盛顿亚洲局 经济学家;

  1993年--1994年 香港万裕集团副总裁;

  1995年--1998年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 副教授;

  1998年--1999年 英国兰凯斯特大学管理学院访问教授、意大利拿波利大学访问教授;

  1999年--2001年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兼研究总部主任、核心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教授;

  2000年--2003年 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计量财政 宏观财政金融政策

  学术和社会兼职:

  1999年至今英国伯明翰大学国际金融与跨国银行项目讲座教授、博士资格审定委员(Ph.D. External Examiner);

  代表性学术成果:

  1997年《计量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宏观经济分析方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 译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岳树民 教授

  教育背景:

  1987年毕业于吉林财贸学院财政专业 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9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 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专业 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7年7月至1992年5月 吉林财贸学院财政系教师

  1990年5月至1991年5月 吉林省财政厅预算处实习

  1992年5月至2001年9月 长春税务学院税务系讲师、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系副主任

  2001年9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任教

  主要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 税收理论与实务

  学术和社会兼职:

  中国财政学会理事;

  中国税务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理事;

  中国财税法教育研究会理事;

  代表性学术成果:

  着作:

  2001,《财政学教程》教材 主编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税收筹划》 主编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中国税制优化的理论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公共财政学》副主编 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7,《优化税制结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论文:

  2004,《“囚徒困境”、“囚徒梦想”与税制建设》,《财政与税务》第8期;

  2004,《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中的公平问题》,《涉外税务》第7期;

  2004,《关于物业税的几个问题》,《税务研究》第9期;

  2004,《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财政与税务》第12期;

  2005,《近年来税收政策手段运用的回顾与分析》,《税务与经济》第1期;

  2005,《关于个人所得扣除额问题的探讨》,《财贸经济》,第2期;

  2005,《房地产课税的作用分析》,《税务研究》,第5期;

  2006,《完善税收激励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与动力》,《税务研究》第6期

  学术奖励:

  2001,《我国目前的税费关系及其规范》获国家税务总局一等奖;

  2003,《促进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的若干思考》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学会三等奖;

  2003,《当前中国税收政策研究》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学会一等奖;

  王小龙 教授

  教育背景:

  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并获天体物理专业学士学位;

  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就读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并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就读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并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7年7月至1990年9月,于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担任助理研究员;

  1993年7月至2002年7月,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事西方经济学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2002年7月至2004年7月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西方经济学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2002年7月至今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从事公共经济学等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1998年1月至1998年7 月,赴荷兰蒂尔堡大学经济系访学进修;

  2000年2月至2000年8月,受中国—欧盟高等教育合作项目资助,赴英国萨里大学经济系做访问学者;

  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2006年7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财政与公共政策设计、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治理结构设计

  代表性学术成果:

  1995,《论中国市场化改革中的市场失效》发表于《人文杂志》第1期;

  1998,《对商业道德行为的一种经济学分析》,发表于《经济研究》第9期;

  2000,《我国公共部门的劳动契约和敬业激励----一个存在委托人道德风险的理论模型》,发表于《经济研究》第11期;

  2000,《雇员敬业选择与激励机制设计》,发表于《人文杂志》第5期;

  2000,《企业会计行为中的道德风险》,发表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第5期;

  2000,《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合作的道德契约》,发表于《西北大学学报》第3期;

  2000,《博弈论在宏观货币政策研究中的最新应用》,发表于《经济学动态》第2期;

  2002,《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契约性阻挠与社会福利损失:一种代理理论分析》,发表于《经济研究》第1期;

  2002,《地方保护行为与政府角色定位》,发表于《经济管理》第5期;

  2004,《经济发展、地区分工与地方贸易保护》,发表于《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3期;

  2004,《退耕还林:私人承包与政府规制》,发表于《经济研究》第4期;

  2004,《经济成本与公共组织设计:公共部门改革的效率逻辑》,发表于《财贸经济》第7期;

  2004,《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一种财政视角的分析》,发表于《人文杂志》第3期;全文转载于《新华文摘》2004年9月第17期;

  2006,《县乡财政解围与政府改革:目标兼容与路径设计》发表于《财贸经济》,2006年第7期;

  学术奖励:

  陕西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岳希明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农村贫困;国民经济核算

  学术和社会兼职

  1999年4月-2000年9月:日本一桥大学副教授;

  1999年6月-2000年9月:日本政府经济企画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2004——2005年:亚洲开发银行国内咨询专家,中国国家统计局——亚洲开发银行“改进中国服务业核算”项目;

  2005年8月-2006年7月:西安大略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Canada)访问学者。

  代表性成果:

  中文论文:

  1999,《收入转移和地区间收入差异》,《管理世界》第6期;

  2002,《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的核算问题》,《经济研究》12月(与张曙光合作);

  2004,《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查》,《财经》,第3/4期合刊(与李实合作);

  2005,《我国现行劳动统计的问题》,《经济研究》3月;

  2008,《测量中国经济的劳动投入:1982-2000年》,《经济研究》3月(与任若恩合作)。

  中文着书、编书:

  2004,《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研究与争论》,中信出版社(与张曙光、许宪春合编);

  2007,《透视中国农村贫困》,经济科学出版社(与李实、王萍萍、关冰合着)。

  英文论文:

  2008, 'Explaining Incomes and Inequality in China,' in Gustafsson, L., Li, S., and Sicular, T., ed. Inequality and Public Policy in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inted with Bj?rn Gustafsson, Li Shi, and Terry Sicular)

  2008, 'Income inequality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in China, 1988, 1995 and 2002,' in Gustafsson, L., Li, S., and Sicular, T., ed. Inequality and Public Policy in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inted with Bj?rn Gustafsson, Li Shi, and Terry Sicular.

  2008, 'The Redistributive Impact of Taxation in Rural China, 1995–2002: An Evaluation of Rural Taxation Reform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in Gustafsson, L., Li, S., and Sicular, T., ed. Inequality and Public Policy in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inted with Li Shi, and Hiroshi Sato)

  2007, 'Changing Borderlines between Government, Non-financial Corporations, and Non-profit Institutions Severing Households,' in Bishnu Dev Pant Edit. The National Account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

  2007,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Inequality in China,'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Volume 53, Issue 1, 93-126. (Jointed with Bj?rn Gustafsson, Li Shi, and Terry Sicular)

  日文论文:

  1995,《战后日本分县人均收入差异的缩小和要素赋存变化》、《日本经济研究》、No.29,10月;

  1997,《日本电器厂商的区位选择》、《三田学会杂志》(庆应大学)、90卷2号;(与深尾京司合作)

  1998,《中国地区间收入差异和收入转移》,《ESP》(前日本经济企画厅经济研究所,现在内阁府经济和社会研究所)、3月刊;

  1998,《日本地区间生产要素赋存的差异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日本经济研究》(日本经济研究中心)、No.37,9月;

  2000,《战后日本国内经济收敛和生产要素的投入——索罗成长模型能够适用吗?》《经济研究》、第51卷第2号,4月;(与深尾京司合作)

  2000,《厂商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对日本地区间的研究》、《日本经济研究》(日本经济研究中心)、No.41,9月;

  2000,《产业结构变化和战后日本地区收入平均化》《日本经济新闻》通俗经济学栏目连载,6月30日—7月5日。

税务专业介绍的延伸阅读——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复试建议

  人民大学的复试基本内容主要有:

  (1)外语和专业课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其中外语笔试时间为1小时,满分为50分;专业课笔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为100分。
  外语笔试题型为:四篇传统的阅读理解,一篇7选5!难度低于考研英语。达到30分即可合格!专业课笔试题型和初试时相同包括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具体为:名词解释6个题目,每题5分;简答题3个题目,每题15分;论述题1个题目,25分;总分100分!达到60分即可合格!答题时间2小时。

  (2)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满分为50分。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口试题目,每名考生口试时间为10分钟左右。
  主要通过抽签确定题目,然后老师用英语直接和考生交流。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由人大的外国语学院老师单独组织考察。例如:你的名字;你的本科院校;你觉得你将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碰到什么困难等等。

  (3)专业课与综合素质面试。由专业课与综合素质面试两部分组成,采用考生当场抽签、当场回答题签所列问题和复试小组教师现场提问、考生当场答问的形式。每名考生面试时间为30分钟左右。满分为150分。

  专业课面试采用抽签的形式,老师根据考生抽中的题号念出对应的题目,考生按照题目作答。面试的题目一般也比较基础,但是老师会在你回答的时候不断的提问你,将这个问题发散,抽到的题目如果不会可以抽第二次、第三次,只是要分别降10分、20分。综合素质面试问的问题各种各样,主要考察考生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兴趣爱好和心理素质等等。比如你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什么;参加过哪些公益组织或者公益活动。

  针对这些复试要求,两全其美网校城为2012年的考生们提供以下复试建议:

  英语方面。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建议大家可以选择托福的听力练习作为听力材料或听英语广播、看中央电视台的英语新闻等。其次要持之以恒。每天要保证1个小时以上的听力训练,每天坚持听英语广播、英语新闻,英语听力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最后要对法律英语有所准备,毕竟是法学专业的复试。

  专业课方面。人大的专业课无论从初试到复试都非常重视基础知识,专业课复试题量很大,所以一定要不断温习前面复习过的内容。

  综合素质面试部分。综合素质面试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面试时考生与老师面对面,紧张是在所难免的。大家尽量放松,保持清醒的头脑,听清楚老师的提问,稍作思考,清晰地、有条理地作出回答。平时可以做这方面的练习。准备一些问题,把同学或家长当做考官,发现当中的问题及时调整。

  最后两全其美网校城提醒2012年的考生们要调整心态,准备复试礼仪。现在成绩还没有出来,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考的不好,就没有准备复试,等成绩出来的时候发现复试名单中有自己的名字,此时再准备复试就晚了。无论觉得自己考的怎么样,都要对复试进行准备,不轻敌、不放弃。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人民大学相关论坛话题
人民大学相关话题热门浏览
    人民大学相关话题网友热议
      人民大学相关话题近期更新
        人民大学相关话题网友推荐
          人民大学相关更多文章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5-16 07: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