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想象作文: 穿越千年的掌声

2011-12-18 23:37| 发布者: wx123456| 查看: 228| 评论: 0

摘要: 想象作文: 穿越千年的掌声   作为一个人,他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作为一个使者,他也维护了国家的形象。汉武帝的信任,以及他自己的正直,苏武牧羊的故事被人们千年传诵。在此,我在心底为他所做的一切而鼓掌。    ...
想象作文: 穿越千年的掌声

   作为一个人,他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作为一个使者,他也维护了国家的形象。汉武帝的信任,以及他自己的正直,苏武牧羊的故事被人们千年传诵。在此,我在心底为他所做的一切而鼓掌。
  没有过多的豪迈,手持汉节的他却被一代代的们所铭记。他的身上寄托着一个国家的向往,凝聚着整个民族的精神。在此,我要为千年前的他鼓掌,为他所做一切鼓掌。
  作为一名出使大漠的正使,他以自己的机智与理性忍过了屈辱,忍过了匈奴死亡的威胁,处处维护着一个国家的尊严。他知道,他不可以屈服,他不可以陷入谋害匈奴官员的旋涡,因为在他身后,是一个民族的气节呀!
  但命运并没有让他的目的实现。有了叛徒的审讯与引诱,有了副使的贪生怕死,有了他自己的崇高气节,也有了他在北海牧羊的十九年经历。
  单于的欣赏未能动摇他的意志,他摒弃了一切低回婉转的卑微,尽管没有塞北汉子的勇猛、刚烈、粗犷,但他凭着他的坚毅拼过了十九年的悲哀,终于不辱使命。
  马蹄声由远及近,两名匈奴士兵又来查看他的情况。他们对汉使这么长时间不吃饭还能活着已不感到惊奇。“中原人这么久不吃饭都不会死,莫不是有妖术?”“要不要报告大王……”马蹄声又逐渐远去,而苏武仍在风中坚强地屹立。但匈奴人哪里知道,苏武是怎样和着雪将毡毛吃下?他们又哪里知道,苏武每天怎样抚摸着那一根汉节,思念着长安城以及它的一切?他们哪里知道,他是怎样抚摸着汉节,哪怕只剩下一根竹杆。他们哪里知道,苏武是怎样将自己的生命与国家联系在一起,为了不辱使命而任凭岁月在自己的生活里刻下道道沧桑……他活着,就是为了保卫国家的尊严。
  十九年的牧羊,十九的思念,当汉节只剩下一根竹竿时,才足以见证一位民族英雄拳拳爱国之心的炽热。十九年的时光融入历史没有了踪迹,十九年的酸楚仅有他自己品味。没有人见证他的经历,却没有人怀疑他的心灵是怎样的崇高。
  卑微,低回,婉转,他摒弃了这一切的妥协。尽管他没有塞北汉子们的刚烈,但他的意志却比铁还坚硬,因为在他的身上,有一个国家精神的凝聚。
  当他终于来到了朝思暮想的长安城下,民众们都为他热烈地欢呼。而当所有人看到他手中那根光秃秃的汉节时,又不知会有多少人为之而感动。
  不知道当时有没有人献给他掌声,而我在此要为他鼓掌,掌声献给千年前的苏武。掌声穿越千年,不知在北海伴他十九年的羊群是否也受到了他的感召?他的品质,他的意志,足以代表一个民族的精魂!
  我要为他鼓掌,为他所做的一切鼓掌。掌声穿越千年,寄托着一位少年的敬重与钦佩。
  穿越千年的掌声,献给白发的苏武,为他的气节,为他的尊严,更为他的人格。千年文化的底蕴中,有多少人在为他而鼓掌,献出一片穿越千年的掌声?
 

 想象作文: 穿越千年的掌声 的延伸阅读——作文写作技巧
  慧眼传神的标题
  要在考场中取悦阅卷老师,先用传神的标题去构建作文的佳境,尝言:标题是眼睛。好作文就要有一双迷人的慧眼。现在我们训练了大量的话题作文,大量同学却把标题拟得老气横秋,或者干脆用话题作为文章的标题,让人一看就不愿给高分。所以作为考生的你要充分意识到阅卷老师的疲惫,用尽量新、雅、美的标题去引起老师的注意,标题拟好了,实际上也是在为考场作文创设景致,而独特的标题更是作文独僻佳境的最好体现,会让人为之一震。
 一言九鼎的识见
  对于中学生的作文,阅卷老师尤其看重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观点见解。在阅卷的过程中,老师始终在留意或寻找考生作文中最能代表其识见的内容。因为任何一篇文章总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主题服务的,识见的水平如何,直接关涉到作文得分的高低,因此作为考生应该不断磨砺语言,砥砺思想,尽可能在作文中表达一言九鼎的识见。而实践证明,精要而有深度的认识与见解,会使本来很平常的作文内容为之境界全新,无眼之龙也会因为你的点睛之笔而畅游九天之外。
 千描百绘的特写
  考场记叙文,阅卷老师最看重有没有场面描写,看场面描写时,老师又最看重有没有特写镜头。因为写好特写镜头在阅卷老师看来,就是写好记叙文的最佳境界。什么是特写镜头,即考生借鉴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对人物、景物的局部特征加以浓墨重彩式的描写或精细刻画,从而凸现一个感人的形象,展示一个精彩的细节,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艺术手法。所以为了与一般平铺直叙式的记叙文境界有别,考生应该独辟特写的佳境,让考场记叙文因为特写而牵制住老师的眼球。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2 04: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