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2011年GCT语文阅读理解模拟练习题4

2011-10-18 10:49| 发布者: bjangel| 查看: 533| 评论: 0

摘要: 2011年GCT语文阅读理解模拟练习题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四题。(1)数学界引为自豪的是:在现代科学中,只有一种统一的数学符号系统。不同民族的数学家可以很方便的交流成果。从最简单最基本的阿拉伯数字到最复 ...
2011年GCT语文阅读理解模拟练习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四题。
(1)数学界引为自豪的是:在现代科学中,只有一种统一的数学符号系统。不同民族的数学家可以很方便的交流成果。从最简单最基本的阿拉伯数字到最复杂最深奥的公式,尽管各国的读法不同,然而意义却是互通的。语言学界则完全相反。古今中外各种语言的多样性恰恰是他们研究的主要对象。 
  (2)的确,数学跟语言学之间的距离是这样遥远,他们好像构成了人类知识宝库的相对的两极。直到本世纪的上半叶,人们还是普遍认为:只有天文学、物理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才使用数学;而文学艺术、人文科学以及跟社会有关的各行各业,只能使用日常语言来表情达意。大学的“文科”和“理工科”泾渭分明:学理工的不在语言文字上下太大工夫,学文科的则把数理化视若畏途。在文明史中,能一身兼为数学家和语言学家的极少,更少有人想到过要把这两者融会贯通为一个新的有机体。 
  (3)近百年来,数学方法不仅在天文、物理学领域获得惊人的发展,而且渗透到生命科学、人文科学领域中来,首先在生物学,然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等方面,数学方法取得一次又一次巨大的成功。于是,数学家的目光愈来愈频繁地注视着语言现象。如俄国大数学家马尔柯夫就曾用概率方法统计过普希金的史诗《欧根·奥涅金》中的俄文字母的序列,来说明自己随机过程数学理论;速记学家和字母打印机的发明者们,曾大规模统计英文字母的频率,用来设计速记符号和打字键盘。这些人都是尝试运用数学工具来研究语言的先驱者。 
  (4)把数学和语言学这两门差别悬殊的学科紧密联系起来的纽带,是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前者实现了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后者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语言。科学的发展使数学领域空前扩展了,语言学的领域也空前的扩展了。它们都扩展到以符号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就发现了共同的边界,并且彼此渗透。于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数学语言学”就应运而生了。 

1.从第1段内容看,语言学界引为自豪的是什么?下列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科学中,只有一种统一的数学符号系统,而各国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语言。 
B.不同民族的数学家可以很方便的交流成果,而各国的语言学家不可能这样交流。 
C.各国数学家使用的数字及公式,意义是互通的,语言学家使用的语言文字各不相同。 
D.数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明确单一,语言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则丰富多彩。 

2.下面最能体现“在文明史中,能一身兼为数学家和语言学家的极少”的原因的一项是 
A.数学跟语言学之间的距离是这样遥远,它们好像构成了人类知识宝库的相对的两极。 
B.人们错误地认为,数学和语言学无关,只有搞社会科学的才需要用语言来表情达意。 
C.大学的“文科”和“理工科”泾渭分明,学生不愿在不相关的学科上耗费精力。 
D.人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还没有人想到过要把这两者融会贯通为一个新的有机体。 

3. 对第3段开头一句使用“渗透”一词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前面“获得惊人的发展”来看,这里用“发展”一词承接关系更为明显,语脉更为连贯。 
B.天文、物理学领域属于理科范畴,生命科学、人文科学属于文科范畴,用“涉及”更能反映发展过程中的主从关系。 
C.用“渗透”一词,准确而形象地反映了数学方法与生命科学、人文科学产生联系的渐进过程。 
D.从后面所举事例来看,只有马尔柯夫是数学家,其余的人与数学关系不大,用“渗透”一词准确地反映了不同的人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4.纵观全文,不属于数学语言学“应运而生”必备条件的一项是 
A.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要求。 
B.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理”不该分家。 
C.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产生。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GCT相关更多文章
    GCT相关更多新主题
      GCT相关更多热门主题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4-29 12: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