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2015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

2015-11-9 09:39| 发布者: bjangel| 查看: 15| 评论: 0

摘要: 2015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课题名称:以 “话题”为核心,整合单元教材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核心概念的界定】“整合单元教材”就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实施的一种以单元为整体 ...
2015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

课题名称:
以 “话题”为核心,整合单元教材
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核心概念的界定】
 “整合单元教材”就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实施的一种以单元为整体进行的备课、教学活动。以单元话题为依托,整合单元教材中的选文,从整体到部分最后在回归整体的综合性教学活动。
【理论依据】
教育提倡“以人为本”,这个“人”则指的是学生。整合单元的教材,就是为了突出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语文课始终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教育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教材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我们这套《语文》教科书,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将“整体构建,注重体验,强化探究,主动发展”作为总的编写思想。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研究的背景】
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以“话题”为核心,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活动,打破以往的一课一课零散的孤立的割据式的教学模式,让语文教学用整体的模式显现在孩子们的视野中。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的语文教学模式就是传统的以“篇”为单位,一篇一篇的学习,各自为阵。特别是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是比较零乱的,教学活动缺乏了整体性与系统性。学生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了这一课又要学习下一课,课与课之间到底有没有联系呢?学生们也是懵懂不知道。只是知道跟着老师一课一课的学习。
一篇课文往往需要两节课去完成,第一课时安排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是不在意的去学习也能够接受,但是第二课时却又因为内容很是饱满,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差异,绝大多数的同学其实是无法接受课堂上老师安排的内容的,这样的情形,无意当中就让老师们成了讲课的机器,不停地说,不停地讲,满堂灌就这样形成了,而最终的结果就是——花费的时间很多,但是效果不一定很好。因为没有学生自己主动的参与,他们接受的就比较慢。
以单元为整体的整合教材,还可以节省时间,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开展课外阅读,或者自定主题进行阅读延伸。站在宏观的角度预设一个单元或者一课的教学,将“篇”和“单元”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和整体性的教学。
【研究的意义】
教师把研究的重点由原来的“篇”转移到“单元”,以“单元话题教师核心,移到学生课前围绕话题找资料,课中,引导学生围绕单元的话题,在字里行间感受“单元话题”所要表现的文字内涵,课后,还可以引导学生拓展延伸与单元话题相关的文章,获取语文教学的整体综合效应。
对于教师而言:整体教学的过程,让教师在课前更清晰地了解本单元的教学知识结构,促使教师在课前必须要提前准备与本单元的话题相关的文字资料以及图片资料,特别是经常反思自己整体教学的效果,在不断地整理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对于学生而言:长期坚持如此循环地坚持着,学生也就慢慢地习惯、接受,并也学会了在课前准备并了解一点与话题相关的资料,对于在“部分”认识的过程中,慢慢地也学会了去抓文章中的重点知识内容,更可喜的是,因为整体教学的模式,也节省了一些时间给学生阅读课外的书籍。读《三国》,读《汤姆叔叔的小屋》,读《爱的教育》,读《名人传记》……刚刚开始,是老师引导他们,扶着他们品读课外读本,随着能力与习惯的形成,他们已经能够养成每一天有计划的看课外书籍,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课题研究的相关文献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最新教育教学研究的成果,整体规划九年一贯制语文教科书。
教科书的编写思想之一——整体构建,其核心是: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语文学习方式及其相互关系,把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语文学习与学生发展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融为一体,贯彻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之中,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认识、理解、体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
追求语文课程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统一,改变以往教材编写逐年或分段推出的做法,缩短语文课程内容更新的周期,加大语文教科书编写和实验的改革力度,改变语文课程中存在的内容重复、观念陈旧以及“繁、难、窄、偏”等问题。
今天,教师们手中的鄂教版的语文教材也是围绕单元话题编写的,基本上每一个单元的三篇文章都是围绕一个话题组编教材。新《课标》也要求“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国外研究现状】
教育家鲁道夫.斯坦纳早在20世纪80年代创建的沃尔多夫学校就以“整体教育思想”闻名于世界。他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能够赋予自己生活以意义的个体。斯坦纳创建的华德福教育发展至今,其课程已形成突出的整体观,斯坦纳完备的"人智学"理论,提出"身"、"心"、"灵"整体发展,将人看为一个整体;整体教育的理论也将华德福教育纳入其中,并提出整体课程传递、交换和转化的特点。
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研究的目标】
以 “话题”为核心,整合单元教材,尝试开展单元教学体系的模式研究,力争使这样的一个教学体系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推广性。
【研究的内容】                                                                               
1、借助导读,确定单元的话题。
在鄂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的开篇都会有一个专栏,虽然没有署名,但在很多次的教学交流中,老师们都习惯称为“导读”,这个导读部分,一般分为两个自然段。我引导学生朗读这个两个自然的时候,引导他们发现这两个自然段的特点,或许刚刚开始,孩子们用概括的词语高屋建瓴的来说本单元的话题还是有一点的难度,但是,慢慢时间久了,我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本单元的话题是什么,基本上孩子们都能够叙述出来。
这一个话题的把握,在孩子们预习本单元的课文的时候,对他们课前查找相关的资料,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至少他们不会如同原来那样,学习一课查找一课。如今,他们会抓住一个话题,站在话题的角度,对整个单元的相关话题查找相关的话题。
同样的,导读部分的第二自然段,其实就是本单元要着重解决的重难点问题,也是需要学生们慢慢掌握的一种语文学习的能力。起初,我只是引导学生圈画本单元我们要学会的本事是什么?
后来在“部分”教学的活动中,我有有意的将教学的内容牵引到“导读”部分的第二自然段,慢慢地学生们也就知道,这个第二自然段是每一个单元中重要的内容,我们要关注。
2、整体入手,预习本单元的课文。
确定了本单元的话题,老师要引导学生们从整体上预习本单元的课文,要求:读课文,尽力做到音准,句子通顺;圈画自然段;标注生字词;对难懂的句子做记号;查找相关的资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个环节,我真正体会到“单元整体教学”对孩子们是有意的。以前学习一课预习一课,前后之间缺乏联系,学习这一课,可能会对以前学习的知识出现很大的遗忘,但是,在整体教学的过程中,孩子们预习课文,一次将本单元的内容全部预习完,他们不仅能够知道三篇课文之间是有联系的,甚至有时候安排的古诗以及乐园中的小故事也是与话题相关的。这样更容易让学生自主地从整体上把握整个单元的内容。
3、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与话题之间的联系
在第一课时确定了话题,同样是在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因为有课前预习,学生朗读的检测找重点放在能力比较弱和不太自觉预习的学生身上,如果全班基本上能够做到对本单元的课文比较熟悉了。我就依据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每一篇课文的内容,如:这一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这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还有,你认为这一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情?这是从文章的结构上整体把握课文……
4、教学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
整个单元的话题是一样,安排的课文之间必然会有内在的联系。起初,学生只是知道话题是一样,文章的思想很是接近,不是歌颂大自然的美好,就是赞扬英雄们,或者是文学的魅力……
但是,在慢慢地引导中,学生就会感觉到就是连写作的方法,几篇文章中也会出现联系,例如,写景的文章,往往就会在三篇文章中都会出现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写英雄人物的文章,就会出现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在“走进鲁迅”这个单元,甚至还在不同的篇目中都出现了“对比”的写作方法……
或许是孩子们长大了,但是,我还是认为“单元的整体教学”的活动展开,对学生是有意的,至少不会出现以前学习一课丢一课的现象,他们现在懂得了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之间是有联系的,有时候思考问题的时候,还会将前后的内容联系起来思考。
5、回归整体,提升单元内容的内涵。
第一课时整体把握了单元的三篇课文,接下来是“部分”教学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在“部分”这个环节中,如果关注了每一篇课文中重难点的教学内容,就没有时间很好的从整体上把握这一篇课文与单元的话题之间存在的联系。
于是,在一段时间以前,才将整体教学的环节确定为第三个是“整体回归”。上完三篇课文后,再一次站在单元整体的角度来思考每一篇课文与话题之间的联系。
有时候是引导他们抓住文中的句子来理解体会与本单元相关的话题,有时候是引导他们抓住文章的内容来体会与单元的话题想的知识……
这样再一次的“整体回归”,学生们的思路更加的清晰,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的出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为他们课后延伸去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奠定了基础,他们知道该去读什么,该怎样去读。
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研究过程】:
以每一个单元的话题为核心,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一个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首先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单元内容,因为是初次接受整个单元的内容,教学知识结构安排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接受,也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接着,在引导学生一课一课地进行“部分”体验,相对来说,内容集中在重点与难点的把握上,最后,再一次回归“整体”,既是对前面所学习内容的补充,同时也是一个延伸与拓展的机会。
长期坚持如此循环,学生也就慢慢有了整体的意识,如果初期是老师的引导,慢慢地,学生们自己也就会归纳单元的主题,哪怕是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他们也能够感知自己阅读的文章属于那一个话题的内容。如果既定一个话题,让他们自己在课外查找相关的文章,他们也有很好语言感觉。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对传统的教学活动进行质疑的时候,一时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如何去做的时候,我就开始了收集与整体的工作。
有国外的整体教学的思想,也有国内的整体教学的实际教学案例与论文,于是,我就运用、借鉴别人的整体教学的理论以及别人的经验进行提炼,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尝试。
经验筛选法: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学习有整体教学体验教师的案例以及他们自己的体会,进行实践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开始出期,我几乎是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之后,我都会对自己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进行反思,进行筛选,对其中的精华内容进行整理,在下一次课,在下一次的教学活动,在下一个单元的备课活动中进行改进,进行延续。
特别是整体教学的第三个环节,就是在一次一次的反思过后,确定的一个新的环节,开始出只有两个环节.在教学活动,反思、体验筛选,我自己感觉“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已经慢慢有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个案研究方法:
初次尝试单元整体教学活动是在四年级上学期第一篇课文《诗人》,备课的时候,我设计先是从单元的角度整体把握真个单元的课文,读课文,读生字……,再接着整体每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每一篇课文中不太重要的一些知识点,最后还查找了每一篇课文的相关的资料,准备在课堂上补充延伸,拓展学生的视野。
想象是很美好的,但是现实是骨干的。当我将这个设想在课堂上实现的时候,学生都感到茫然,不知道老师的下一步该如何去做。因为是开学第一节课,校领导也很是诧异。下课后,领导们和我商议:一节课的内容安排如此饱满,老师很是辛苦,学生无所适从,教学的有效性不太明显。
有了这一个“个案”的呈现,我开始反思我自己的教学设计。如此这般,我的“单元整体教学”的活动慢慢地找到一点点感觉,亦步亦趋地不断进行尝试,在尝试过后,教师还要不断地反思与提炼,为后面的单元积累经验,开拓并更新更好的教学环节。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研究条件】:
本人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学生是一直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对他们的学习能力知根知底,已经在“单元话题”阅读方面有过多次尝试,在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率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预期成果】:
1、完成课题申报表一份、课题结题报告一份。
2、拟定学生“单元话题阅读”、“单元话题写作”能力的发展目标。
3、形成“单元话题” 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4、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和研究论文。

 

2015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的延伸阅读——申报材料写作注意事项

 

  (1)事实必须真实、可靠。先进典型材料的先进事迹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先进典型的生命力。只有绝对真实才能使先进典型真正具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因此,凡是材料中反映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一定要认真核对清楚,不允许有半点虚假、拔高或拼凑及张冠李戴的情况,不能把道听途说、未经核实的"先进事迹""经验"写入材料。如果确实一时难以搞清楚,宁可暂时不写,也不能勉强凑数。

  (2)观点和提法要分寸恰当。在叙述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和经验时,要注意摆正先进典型和其他群众、集体的关系。许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事迹,都不是单枪匹马干成的,是与周围群众和其他集体、单位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因此,讲先进典型的事迹、经验,一定要注意切不可讲那些脱离群众、脱离整体观念的过头话。否则,就不能起到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

(3)文字要朴实、简明。整理先进典型材料,主要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事实说话。这就要求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一定要善于选择那些实在、贴切的词语。不要过多选用做修饰成分或言过其实的形容词。不要讲空话、套话,硬拉架子做文章。话要说得简洁明了,凡是能用较少的话把事情说清楚的,就不要把话拉长.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申报材料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4-29 15: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