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2013年考研政治冲关必看资料76

2012-12-12 09:57| 发布者: bjangel| 查看: 114| 评论: 0

摘要: 2013年考研政治冲关必看资料76考研政治冲刺 认识论考点概括认识论考点概括  一、认识的本质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①任何认识都是 ...
2013年考研政治冲关必看资料76

考研政治冲刺 认识论考点概括

认识论考点概括

  一、认识的本质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①任何认识都是以观念的形态再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

  ②客体是认识的出发点。没有客观对象就不能产生认识。客体规定着认识指向和内容。

  ③反映论(把认识看成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2.反映是能动的创造性过程

  ①认识包含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主体具有复杂的认知结构。必然会运用其所有功能,对对象信息进行选择和重构。

  ②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

  不仅直观,而且抽象;不仅反映当下,而且反映未来;不仅是“摹本”,而且是“蓝图”。

  ③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反映在创造中实现;创造受反映制约。

  3.能动性与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统一

  ①实践是能动性与反映性统一的基础。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通过实践实现的。

  ②实践是联系主客体的真正中介。

  通过实践,主体借助工具与客体发生实际的、物质的相互作用。

  ③实践把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统一起来。

  实践把客体提供给主体作为认识内容;实践又为主体提供加工客体内容的认识模式。

  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二、解放思想与更新思维结构的原理

  1.能动反映过程中的信息变换。

  (1)信息是同物质、能量过程联系的普遍现象,是事物属性和含义的表征。

  (2)主体反映客体就是获取客体信息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主体通过信息变换在头脑中建构出一个与客体异质同构的观念系统。

  转化过程:①实物信息;②客体特征信息;③编码信息;④观念信息。

  2.能动反映过程中的选择机制

  (1)选择是反映者在接收对象信息时①根据自身的需要,②由于客观条件的决定,只反映被反映者的某些特性。

  (2)选择表现为主体①感觉器官的选择;②思维对知觉、表象中信息的选择。

  (3)认识的选择机制和反映特性并不矛盾,本身就是能动反映的表现。

  3.重构是实现能动反映的内在机制

  (1)重构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建构过程。重构就是主体把经过选择、加工的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的体系。重构的观念体系与对象之所以能够一致,不仅在于内容来自对象,而且在于主体的认知模式是客体主体化的结果。

  (2)重构同反映并不矛盾,而是实现能动反映的重要环节和内在机制,是认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

  4.解放思想,更新思维结构

  (1)由于主体的思维结构、认知定式是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认识应向实践开放,主体应以实践为基础不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思维结构,从而实现主体对于客体的相符性反映。

  (2)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鲜明地体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作为政治理念的“解放思想”,其认识论内容就是更新思维结构,即“换脑筋”。

  只有更新思维结构才能使认识跟上不断发展着的客观实际。

  必须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三、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指导实践。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

  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

  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四、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

  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和经验论又各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五、认识的辩证过程原理及其意义

  1.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2)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以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是更重要的一次飞跃。从实践的角度,以认识指导实践。从认识的角度,以实践检验认识。

  (3)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反映一般,实践针对个别。二者有区别,必须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只宜“量体裁衣”,不可“按图索骥”。

  ②形成合理的实践观念。形成符合实际的“预案”是变理论为现实的决定性环节。

  ③理论被群众掌握,化为自觉行动,付诸社会实践。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是理论创新的哲学基础

  (1)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是理论创新的哲学基础。

  ①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由于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永无止境的。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③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六、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

  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反对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

  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七、真理标准及其确定性的原理

  1.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

  ①真理的本性是主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主客观的符合度。纯粹的主观和客观都不能检验真理。

  ②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能够将主客观相比对,从而达到检验目的。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①绝对性:凡经过实践证明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②相对性: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

2013考研政治冲刺 历史观考点概括

  一、有关社会基本结构原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含着三项物质性的要素,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前二者是物质实体;后者是物质力量(生产力)和物质性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统一。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区分为社会意识形式(文化结构)、社会心理以及风俗习惯。

  2.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原理

  ①含义。

  社会关系是指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区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物质的社会关系是指经济关系(生产关系)。

  思想的社会关系是指政治关系(社会的政治结构)。

  ②区分标准。

  是否通过人的意识而形成是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区分依据。

  由于经济关系是不须通过人的意识而直接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是物质性,第一性的。

  而政治关系则是通过人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是思想性的,第二性的。

  ③方法论意义。

  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这一区分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的深化。对于我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具有重大意义。

  3.社会有机体与社会结构

  (1)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含义。

  ①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社会关系的总体性范畴。

  ②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特征(同生物有机体相比)。

  ①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

  ②社会有机体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③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三种生产(物质,精神和人自身)的统一。

  (3)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①把社会看作处于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

  ②从对社会的总体研究中说明各个部分。

  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

  

  4.政治上层建筑的原理

  ①政治上层建筑即社会的政治结构,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政治法律设施(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因素)、

  另一部分是政治法律制度(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等规章与准则构成的系统)。

  ②政治上层建筑的性质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

  政治上层建筑这两个部分都是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从其归根到底由经济关系决定、并且总是一定的思想意图的贯彻来说,它是通过人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因而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5.社会意识、文化结构与意识形态的原理

  ①在社会意识中,根据反映社会存在的层次,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文化结构)。

  社会心理是自发的、不系统的、浅层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形式(即文化结构)是自觉的、系统的、经过思想家加工的社会意识。

  ②在社会意识形式中,根据是否具有阶级性,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包括哲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等内容在内的社会意识形式。由于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因而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并具有阶级性。

  而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语言文字、形式逻辑等,由于不反映经济和政治,因而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具有阶级性。

  ③作为社会意识一般地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意识形态的一般本质。

  作为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直接和自觉地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是意识形态的特殊本质。意识形态还具有相对独立性。

6.文化的本质和社会功能的原理

  (1)文化的涵义。

  文化有广狭二义:

  ①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文化、政治文化和精神文化。

  ②狭义的文化则指精神文化,即观念形态的文化。一般地说,文化是包括各种意识形态及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在内的复合体。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2)文化的本质。

  文化的本质即人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以人化形式的特殊活动,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形式。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即意识形态)。

  (3)文化的特点。

  ①人化的形式。体现了人的特点,包含着人的取向。

  ②社会的性质。文化具有客观性,可解释性和可转换性。

  ③多样的形态。任何文化都是历史的、具体的。

  (4)文化的功能。

  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文化作为自觉的社会意识,它对社会经济和政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多方面的特有功能。

  ①信息功能。文化传递实现了由生物遗传机制向社会遗传机制的飞跃。

  ②教育和塑造功能。文化由人所创造,又反过来塑造人。

  ③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

  ④认识功能。文化提供人的认识背景和思维传统,制约和引导着人的思维过程。

  (5)先进文化的定义。

  先进文化是指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

  (6)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参见十七大报告)。

  ①当今时代,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

  (7)文化建设的内容。

  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②建设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③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④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创新。

  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系统中的智能性要素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①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和经济增长中占有首要的地位。

  ②它从本质上体现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内在结构的根本变化;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形成了以科学为起点的科学――技术――生产双向运动过程。

  ③它反映了从科学向技术和生产转化的周期大大缩短,以至可把科技看做直接生产力。

  ④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生长点、突破口和决定因素。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杠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先进生产力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

  ②先进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历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③我们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的核心,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参见十七大报告)

  二、有关社会发展规律原理

  1.社会历史规律的特点

  (1)社会规律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

  ①从形成机制上,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②从作用方式上,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③从表现形式上,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统计学规律揭示的是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2)恩格斯关于平行四边形历史合力的思想说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表现为它是无数创造历史的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2.两大社会历史基本规律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

  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其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发展,生产关系是否需要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

  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3.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交往的含义。

  交往是①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是②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③中介(互动),是④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⑤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2)交往形式。

  物质交往(物质生产中的合作分工)和精神交往(知识,经验,技能,观念,情感)是两种最基本的交往形式。还可以从多种角度划分。

  (3)交往的社会作用。

  ①交往促进生产力发展 推动生产力各要素的合理配置,发挥最佳功能。

  ②交往推动社会关系变革和改善。

  ③交往是传承科学文化的重要途径。

  人类依赖同代人异地交往和不同代人代际交往传承科学文化和创新发展。

  ④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人们通过交往扩大活动的范围,拓宽视野,获得全面发展。

  ⑤全球化时代的交往活动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

  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广泛使用,我国对外开放与世界广泛交往,促进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1)发展的实质。

  ①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运动。

  ②发展凝结着事物运动、变化的成果,反映着事物的新陈代谢的规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在社会领域,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发展过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坚持历史唯物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所决定的。发展是硬道理,社会发展归根到底首先要解决好生产力的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又好又快)。

  从客观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所要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正是回答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参见十七大报告)。

  (3)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的发展观的哲学依据就是矛盾学说。本质上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②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观点。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③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

  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④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辩证法的发展过程性思想。

  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过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是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具体体现了辩证法的过程论。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创造性应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关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原理(建设生态文明)

  ①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而也必须协调发展。

  ②社会和自然界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

  ③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参见十七大报告)。

  3.科技社会作用的两重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理

  ①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人类开辟了广阔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全球问题。

  ②“全球问题”的实质。“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自然问题、科技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

  ③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内容: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资源环境。

  ④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它也表明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

  4、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原理(第四章第三节)

  (1)两大主题。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

  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

  (2)两大原则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各有侧重点:真理原则强调主观符合客观,价值原则强调客体满足主体。而主体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对不合理的需要的满足便会与真理相悖。

  (3)三个内在:

  ①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

  ②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并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追求真理和价值统一的体现(参见十七大报告)。

  ③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真理与价值在当代实践基础上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四、人的价值实现和人的发展

  1.价值和价值评价原理(第四章第三节)

  (1)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对人与社会的积极意义。

  (2)价值的客观性和主体性。

  ①价值的客观性:价值必须以客体属性为基础;

  ②价值的主体性:价值还要以主体需要为基准。

  (3)价值评价。

  ①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本质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

  ②价值评价虽然也以价值的客观性为基础,但更主要地是体现主体需要,因此侧重于价值的主体性,可能导致偏差。

(4)价值尺度。

  ①科学的价值尺度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合理的主体需要。

  ②个人、群体、社会、人类作为主体社会结构的四个层次是确定价值尺度的依据。

  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会、人类主体生存发展,又对个人和群体有意义的需要,才是真正符合主体利益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需要。

  ③全人类根本利益是价值评价的最高尺度。

  2.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原理 (第四章第三节)

  ①价值选择是多样的,但不是主观任意的,要受到客观因素制约。所以,人的价值选择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②在特定的社会中,人们的价值选择必然是在众多的价值取向中保持一种主流的价值导向(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引领价值选择的正确进行。

  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价值的首要前提,价值实践是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

  3.人的价值原理

  ①人的价值是以人本身及其活动作为价值客体的一种价值关系。

  ②人的价值的二重性。

  人的价值具有目的性和工具性。即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③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关系。

  二者存在矛盾。但本质上统一。社会价值是主导方面,个人价值在社会中才能实现。

  4.以人为本与社会发展原理

  ①作为历史观,“以人为本”的“人”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是指处于特定社会关系下的实践着的现实的人。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所说的人,就是指正在从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主体,即广大人民群众。这种人,在其现实性上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②作为价值观,“以人为本”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的中的“人”是人民,本是“本位”。以人为本就是人民本位主义,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位。“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作为思维方式,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又要确立人的尺度。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建立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对客观规律的运用服从于以人为本的目标,充分体现了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5.必然和自由的关系

  ①必然和自由的涵义。

  必然与自由是揭示客观规律与人们自觉活动的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必然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规律。自由指在必然基础上人的积极自觉活动。

  ②必然与自由的关系。

  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限制条件),也是自由的根据(获得自由的基础)。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认识到客观规律)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在实践中驾驭规律)。

  ③从必然到自由。

  自由是人的一种活动状态,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两全其美网校城,荟萃了著名网院和网校的超过10000门免费和收费网络课程!

新东方2016考研网络课程>>

考研直通车

导师全程班

考研全程班

专业硕士全程班

最新评论

2013考研政治复习资料热门浏览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5-13 20: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