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27|回复: 0

第二章第一节:把握招生形势

[复制链接]
五月的天 发表于 2010-4-11 14: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章 知彼篇
  关键字:报考信息 招生形势 录取政策 招生章程 学校历史 专业内涵 就业形势
  《孙子•谋攻篇》中说:“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则各占半。
  在高考这场战争中如果我们想要做到“百战不殆”,知彼与知己同样重要。
  作为高考考生,知彼就是考生要尽可能获取大量的与自己高考报考相关的招生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招生形势、招生政策、学校专业以及就业等方面。
  只有深入的了解了这些信息,才能准确定位自己,避免片面与主观。
  关键点:
  1. 《招生章程》是考生报考学校必需的依据;
  2. 志愿填报需要了解学校历史沿革,客观对待学校排名。
  3. 专业的选择要考虑个人兴趣和就业形势。
  第一节 把握招生形势
  把握高考招生形势主要是要把握好全国各省市区招生总量与考生总量的情况,以及各批次间招、考总量之比;当然还包括近几年招生录取改革的一些重大举措,一些新的管理办法。考生和家长如把握了高考招生形势,就有助于整体把握填报高考志愿的原则和方向,避免主观臆断、草率决策。
  (一) 招生录取改革的一些重大举措
  1.招生需凭《招生章程》
  2002年国家教育部出台了一项重大举措,将以往多年沿用的《招生简章》改为《招生章程》,并强调必须予以公布,还对其主要内容作了详细规定。
  许多考生及家长对此项重大举措,不以为然、漠不关心,仅仅只看到的是一字之改,却不知道这一字之改,与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招生简章仅介绍一般性报考内容,而报考的核心内容(录取规则等)是不公开的,可《招生章程》就不同了,录取规则等招生信息是其必须公开的主要内容。因为通过录取规则中“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对加分或降分投档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这些具体的规定,可以更清楚地让考生了解学校的招生录取需求,从而学会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规避问题。
  因此,广大考生及家长就应充分利用这个原本不公开现在才披露的有利条件,掌握报考新技巧,对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有所帮助。
  2.体检应按《体检意见》进行
  2003年教育部又新出台了一项重大举措,与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以替代使用多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
  《体检意见》进一步放宽了对患有疾病或者生理缺陷者的录取要求,但是家长仍然需要熟读其《体检意见》,很多专业,对疾病患者或者生理缺陷者的考生仍然有很多要求。
  案例分析:不懂政策 高分考生草率选择冷专业
  2008年陕西理科考生张晓伟是一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本来高考592分的成绩处于一本偏上的位置,但最后他却填报了位于湖南长沙的某大学的地矿专业,开学后许多同学问他,那么高的分数怎么选择了这么个“冷”专业。他后悔的表示:当初填报志愿太草率了,在根本不了解招生政策和相关规定的时候,单纯的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就自动的放弃了原来的理想专业。入校后才发现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天真,要是当时熟读一下《体检意见》情况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飞飞导师点评:考生在了解自身疾病与缺陷的同时,一定要了解高招相关政策信息,不能单纯因此而降低自己对录取的要求。其实对于这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考生可以在《体检意见》中找出受限的专业与院校。在避开这些受限因素后,选择合适的专业完全是可以的。
  3.“阳光工程”维护公平
  2005年高校招生开始实施“阳光工程”,进一步规范招生管理,增加招生工作透明度,更好地维护了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平、公正。其具体内容为:“(一)招生政策公开;(二)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三)招生计划公开;(四)录取信息公开;(五)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六)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
  为配合确保“阳光工程”目标的实现,教育部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高等学校和全体招生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招生工作“六不准”,即:准违反国家有关招生规定,不准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不准采取任何方式影响、干扰招生工作正常秩序,不准协助、参与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组织的非法招生活动,不准索取或接受考生及家长的现金、有价证券,不准以任何理由向考生及家长收取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
  4.平行志愿
  教育部在2008年初下发的《关于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并鼓励各省(区、市)采取平行志愿投档,进一步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努力降低新生报到流失率。在2009年教育部又新增了10个省区进行试点,并在《招生规定》中的“投档”和“录取”两个阶段分别增加了对“平行志愿”的相关规定。
  2010年高考,全国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还会增加。广大的考生和家长必须充分了解平行志愿的各种规定,对报考做出合理的规划。
  平行志愿的具体内容请见本书第X章《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待确认一下标题和章节)
  (二) 全国及各地招生与考生的情况
  1.了解全国的招生形势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950万人,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为530万人,其中本科生260万人;2007年高考生达1010万人,而2007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增长率仅为5%,总数为567万人,其中录取率仅为56%;2008年报名人数共计1050万名,比前一年增加约4%,考生人数是历来最多的一年。招生计划599万名,比去年增加5%,录取率为57%。2009年报名人数较2008年有所下降但仍超过千万,达1020万人,计划招生629万人。
  从上述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全国的招生形势依然严峻,广大考生和家长都务必要清醒地看到这一点,不要片面地、草率地进行志愿填报。
  2.了解当年本地区的招生情况
  为什么强调详细了解当年本地区的招生情况,比之全国的要重要一些,这是因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在教育部统一领导下,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实行属地化管理并负责组织实施。所以必须详细了解本地区今年共招生多少人、其中各类别各院校招收多少人、往年(至少前3年)的录取率是多少。
  “上大学与上好大学”,加之考虑就业的因素,可见招生形势将会越来越严峻。这个严峻的招生形势虽然在全国各地有所不同,但也是广大考生和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必须充分加以关注的。
  3.了解往年录取分数线
  目前,全国填报志愿的时间安排主要有三种:一是在高考之前估分填报;二是在高考之后,高考成绩公布之前估分填报;三是在高考成绩、分数线公布之后填报。
  考前填报志愿的考生至少会面临自己究竟能考多少分,在全省考生中会有怎样的排名,志愿院校的调档线是多少等问题;第二种考生会碰到其他考生考的如何和怎样预测志愿院校的调档线等问题;第三种考生则会面临在信息透明后,怎样避免高分“撞车”和志愿扎堆的现象。
  了解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院校每年的录取分数线可能相差较大,所以选报志愿要参考三年以上的录取分数线,这样还有助于规避志愿填报大小年现象。
  志愿填报课堂:大小年现象
  所谓大小年现象就是说由于某一年的某个学校报考人数特别多,分数线增高,成为大年;第二年报考的学生会担心不被录取而纷纷改报其他学校,从而导致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降低,成为小年,并以此循环反复。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分析几年来这个学校的录取比例的改变趋势,合理利用大小年,有时候还能得到异乎寻常的成功。
  由于每年省控线不同,如果简单地以考生分数与院校往年录取分数进行对比是不科学的。“录取难度系数”与“分差”都是比较常用的分数转换方式,但“录取难度系数”的误差更小,且适应面更广。
  录取难度系数的具体内容请见本书第8章《实例篇》
  当然在大家参考往年分数线的过程中还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1、重视分专业录取分数线:由于专业冷热程度不同,同一院校不同专业录取的分数线可能相差较大,所以要重视分专业录取分数线。
  2、不能以录取最低分作为参考依据:由于断档等原因,并且有特长生、少数民族加分等情况的存在,院校公布的最低分可能比较特殊。即使是非特殊情况的最低分,将其作为参考依据也是较危险的。所以除了参考平均分外,还要关注某个分数在录取考生中的位置。
  很多家长和考生往往不注重招生形势的变化,直观的认为只要考生的成绩好,学校和专业就可以随便选择了。但其实不然,招生形势代表了教育部与院校的态度,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学校与专业的录取变化。
 第二节 解读招生政策
  招生政策主要指与填报志愿密切相关的政策和规定,比如高校招生录取体制和办法、录取批次的划分、优录照顾政策、定向招生政策等等。
  由于招生政策的规定,高考录取的流程大体为:划分录取批次→划定录取分数线→投档形成院校调档线→分批录取与调剂录取→征集志愿及录取→通知考生→补充录取(高职高专)。
  (一) 高考志愿填报
  填报高考志愿是指考生在选择自己希望就读的高校与专业时,按规定的形式向招生部门和招生院校就自己的决定所表达的书面意见。一般采取填涂志愿卡(表)的形式,北京、广东等地已开始采取网上填报的方式。
  考生所填报的高考志愿既是省(直辖市、自治区)招办投档的重要依据,又是招生院校录取新生的必要条件。现在各地一般所有批次的院校全部以考生统一填报的志愿(含征集志愿)为录取依据,省市区招办按考生填报的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没有按省(直辖市、自治区)招办统一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填报志愿的考生,不可能被院校录取。在招生政策范围内,只有考生与院校双方都同意的选择,才会圆满实现。因此,填报高考志愿从实质上来说,就是考生与院校之间按招生规则进行双向选择所签署的“大学录取协议”。
  (二)报考学校必需的依据——《招生章程》
  大家是了解教育部和当地的招生政策多,还是了解相关高校的招生章程多?或者说您是以教育部和当地的招生政策为重点,还是以相关高校的招生章程为重点?甚至可以说,针对高考志愿填报,哪个更为重要?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这是因为目前有一种本末倒置的倾向,即大家过于关注上级的政策、考试分数,而对高校的招生章程过于忽视。
  广大考生和家长要以高校的招生章程为重点,是因为——
  其一教育部的招生政策代表着国家的声音是宏观政策,各省市区的招生政策代表着当地的声音是中观政策,而高校的《招收章程》则代表着本校的招生要求是微观政策。
  其二,国家的招生政策和各省市区的招生政策都需要高校的招生政策反应和体现出来,换句话说,也就是国家的招生政策和各省市区的招生政策都需要通过高校的招生章程得以贯彻落实。
  其三,教育部在连续七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均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
  简言之,高校凭招生章程录取新生,而考生就应该根据高校的招生章程填报高考志愿。
  案例分析:仓促上阵,无奈复读
  考生李晓燕2007年参加高考。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因仓促上阵,准备不足。对所报志愿的原则了解不够,主要是没有看招生章程,结果虽然总分够了所报院校投档线,档案被投进所报的招生院校,但她所报的几个专业都是热门专业,分数比较高,而且所报学校在分专业录取时,实行志愿优先,设了专业级差。李晓燕的分数不够所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且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因此被退档,最终选择复读。
  飞飞导师点评:除去高考成绩影响,单纯的由于对《招生章程》的了解不够,而造成落榜复读的现象屡有出现。《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公布的法规性文件,高校依据此章程进行招生。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招生章程》是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熟读内容规则往往在录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考生和家长对于《招生章程》的各项要求一定要全面的了解,尤其是要弄明白其中的录取规则。各院校的录取规则不同,因此就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三节 了解学校信息
  高考志愿填报,说简单非常简单,只须知道9个字,即“凭实力、选学校、择专业”,4个关键词,即“实力、选择、学校、专业”,凭想当然在高考志愿表上填写几个学校几个专业就算完事;可要说难也非常难,要做到将自己的高考竞争实力与所报考学校的竞争实力之完美结合,也不是轻而易举、一朝一夕之事。
  (一)了解学校历史和沿革,避免低级错误
  为什么要专门了解高校的历史沿革呢?这是因为在部分学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向社会各界的客观评价的同时,也不乏一些学校隐藏自己的缺点单纯的向外界展示优点。现在更有一些学校热衷于合并更改校名,以此来解决棘手的生源问题。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凭想当然填报志愿无疑是会吃大亏的。
  磨刀不误砍柴工,考生及家长不能只看校名,而应理性地对高校的方方面面做一番深入浅出地调查与了解。只有这样,才不会被“靓名”所蒙蔽、迷惑,也不会为图一时之省事,而将十年含窗的艰辛所得付之东流。
  案例分析:不知高校合并 理工考生无奈改学医
  2000年4月,xx交通大学与xx医科大学及xx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新的xx交通大学。9月招生时,在某些省份招生报考指南上仍用原来的介绍,只字未提合并,只不过专业有了医学相关专业,当然大家也都没太在意,结果录取通知书下来,好多人因服从调剂而被调剂到医学专业。其中一部分同学刚开学时就回去了,还有一些读了两三个月就走了。
  留下的这些人中想学医的很少,但无奈也只好硬着头皮学下去。五年过去了,到了保研的9月,学校不给开推免证明,好多同学望名校兴叹,在选择保本校时也是历经磨难。
  飞飞导师点评:高校通过合并、改名等方法,快速的解决了招生问题,但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这却是个无奈的选择,在没有对所填报高校深入了解的情况下盲目的贪图光鲜亮丽的校名,造成的结果可能就是终身的遗憾。
  (二)识别高校优劣和特色,把握内涵类别
  如何识别高校特色和优劣呢?许多考生在选择大学时往往只是从一个学校的名称、地理位置、录取分数、甚至以往的名声上去决定的,这其实是比较片面的。在选择大学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看重的是学校的内涵、学校的类别,从内涵、类别去正确的认知一所大学。
  对于学校的内涵,我们可以通过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是属于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属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学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和课程有哪些;是否有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如何;总体就业率怎样;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况怎样等方面进行了解。如文理均衡就可以使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全面发展;重点学科是职能部门对学科的认可度,国家级重点学科则表明是本学科的最高水平;院士、长江学者、教授的水平和数量是大学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如果你报考的学校或学校的专业师资力量强大,你在大学的几年就可能享受到质量较高的教学服务,而学到更多更扎实的东西;就业率高、就业层次和就业地域的差别即将直接关系到你未来的去向。
  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我们并不仅仅是选择学校,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落实在专业上。因此,通过类别认识高校很重要。目前,我国的高校基本上都向着综合类院校或者说多科类院校快速发展;但是部分院校的传统优势、特色学科也都保持了下来。有些院校在中国大学的综合实力排名中很靠后,但他的传统优势、特色学科却很强。
  所以,想要正确识别一所大学,不仅要看内涵也要看类别。惟有如此,我们的学校才能选得好,专业才能报得巧。
  学校的具体填报技巧请参考第四章《手把手教你报学校》。
  只有深入地了解学校的历史、特色及真实实力,考生和家长才可以避免盲目,不被表象所蒙蔽,准确地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成长及未来发展的学校。
第四节 破解专业密码
  按教育部1998颁发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国大学的本科学科分为学科门类、学科类、专业三级。学科门类是最大的学科,学科门类下设学科类,学科类下设专业,专业是学科的最小划分单位。高考招生填报志愿中的专业,指的就是学科的最小划分单位。
  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需要及大学本科教育发展的需要,加上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目录外专业,本科目录内、外专业已共达560种之多。
  如此之多的专业,家长和考生如何挑选呢?
  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专业内涵,这是因为:一要明白自己将要学什么,毕业以后做什么;二要将自己最无兴趣甚至是厌烦的专业淘汰掉,也就是尽可能不选择这样的专业;三要避免或减少凭想当然、望“名”生义对填报志愿带来的后悔与无奈。
  案例分析:锅炉专业变身热能与动力工程,航天梦破碎
  晓曦是某省物理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业余时间非常喜欢航天火箭,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他抱着将来一定要从事航天事业的幻想,而填报了某著名的以工科为主的综合大学中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大学入学后才发现该专业就是过去的锅炉专业,与自己的航天梦相差甚远,后悔不及。
  飞飞导师点评:现在,随着人才与市场的挂钩,一些新专业也应运而生,专业名称都很有吸引力。此外,也有许多大学为了改变招生困难的状况,将一些传统的专业悄悄改名,变的很“前卫”、“动听”,从而吸引考生的注意。在不去了解专业历史和内涵的时候,单纯的凭专业名字去选择,是很容易被“靓名”所迷惑的。
  其次,我们还要了解与掌握备选高校的相关专业的历史录取资料,这也非常重要。尤其是近3~5年来分专业的招生计划(人数)、欲报考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等其它条件与要求。多做些前期信息收集,将自己喜欢的专业在不同学校之间作横向对比,在不同专业方向之间作纵向对比,这样才能得到完整的专业和学校信息。
  专业的具体填报技巧请参考第四章《手把手教你选专业》。
  目前,选择专业的重要信息有四点:
  1、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名单;
  2、全国80个一级学科评估排名;
  3、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4、2006~2009年全国本、专科专业就业率分布。
  专业的选择往往决定着考生以后的发展方向,所以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我们了解专业内涵是基础,掌握专业的历史录取资料是关键。
  第五节 了解就业形势
  随着金融风暴给经济带来的动荡,也对人才市场带来不小影响,许多企业缩减招人计划甚至被迫裁员。与此同时,09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却再创新高。
  据统计,2007年高校毕业生比2006年增加了75万人,总量达到413万。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2007年高校毕业生约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2008年高校毕业生559万,其中约有168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2009年高校毕业生592万人,其中约有178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
  为了能够顺利就业,拥有良好的工作机会,考生与家长在填报志愿之初就期望得知未来三五年后就业形势,然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速度非常快,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风云变幻,哪些专业会热、什么专业会冷没人可以准确预测。
  但是还是一些被大家忽略的但非常有价值的简便实用的资料,能够让我们窥视该专业的发展方向——
  按照“十一五”规划选专业。通过“十一五”规划,我们可以知道,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产业是国家确定的作为加快发展的高技术产业。
  按照国家重点紧缺领域选专业。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等六部委就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意见。
  从增加投资四万亿中选专业。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实施这十项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按照这些需求来预测就业的趋势!
  从大都市的发展看专业就业机会。北京和上海作为我国两大繁华都市,带领着国内的经济发展,从这里我们来看未来三到五年内最紧俏的人才集中在哪里?答案是:IT、文化、金融、生物、环境、物流、机械、航天和公共事业管理。
  背景案例:热门专业遇冷,法学毕业生遭尴尬
  小刘就读于一所知名大学的法学专业,2007年毕业的他,找了很久工作还是没有着落。“我们学校是理工类院校,人家看了我的简历都会问,你们学校还有法学专业啊?”这让小刘既懊恼又无可奈何,“当时报考这个专业,主要是因为学校的名气不小,法律还特别热,没想太多。”
  当初高考填报时的热门专业在毕业时却遇冷,这让小刘觉得很尴尬。一味趋热的小刘上了一个理工大学的法学专业,在毕业后遭到人们的质疑,这充分说明选择专业和学校的重要性。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的今天,家长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专业一定要考虑到以后的就业问题,因此更要慎重一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4-29 11: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