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4|回复: 0

必须吼出来的心声。

[复制链接]
anjinping 发表于 2009-12-19 21: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怒火,必须吼出来


  

上帝要让一个人疯狂,一定会先夺走他的理智
                   ——果戈理《钦差大臣》

一、

1923年6月8日,大流氓曹锟的部下雇佣一些小流氓,组成“公民团”,在天安门举行大会,要求黎元洪“即日退位,以让闲路”。9日,曹锟命令其所部军官到黎宅索饷。10日,军警罢岗,市民请愿,摇旗呐喊,散发传单,把东厂胡同的黎宅围住。6月13日,黎元洪被迫离开北京,直赴天津。

当然驱走黎的目的在于曹锟自己想当总统。其实此事曹完全可以撇开那些个议员,直接登上总统宝座。但为了欺骗舆论,顺应民意,符合所谓的“宪政”潮流大流氓曹锟对议员进行了贿买活动。因人而异,每张票给五千到一万元不等,收买了五百余人。

10月9日,留美的胡适博士不无悲鸣的说:“一觉醒来曹锟已当选作总统了。”表达了对议会成为“猪仔”议员们赚钱场地的绝望与无奈。10月10日曹锟终于当上了总统。



自法国大革命以降,统治人类千百年的“君主**”被“人民民主”置换了,只有经过“人民”的同意,统治者的权力才能称得上是政治正确。所以我们看到清王朝灭亡之后,民国史上那些个大流氓诸如袁世凯、曹锟等都要披着“人民”、“民意”的外衣来行事,袁太子克定作假也要搞个报纸来给大头审阅民众是多么的支持他做皇帝。就连混蛋透顶的小流氓蒋介石搞掉自己的对手也只是采用暗杀手段,为什么?就是为了保持对“人民”的尊重!



随着法律的逐步完善以及人民的不断争取,很虚的“尊重”民意被体现在“财产权”的保护上。而最能体现这一要义的就是伟大的英国首相威廉·皮特说的那句振聋发聩的名言:“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


二、

主权在民之理念已成为时代之主流,私有财产之神圣不可侵犯已成共识。



但是我们看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的土地上,距离皮特时代300年,据民国差不多80年,华漕镇政府悍然用铲车推翻了“人民”潘蓉四层小楼,原因是他们拒绝在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拆迁协议签字。“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句被民主国家奉为圭臬的治理名言在女业主潘蓉的惊恐与泪水中成为对她已成废墟的480平米四层小楼的悼词。刚刚颁布2年的《物权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但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面前形同虚设。

高宝金,华漕镇政府副镇长,在事后极其淡定的说:“当然这是少数,因为五千户人家,不可能都,有的人脑子别住了,你怎么说也,做了一百多次工作也转不过来,这么个情况。”似乎在谈论一个极其平常的事情,一场对公民财产肆意践踏的侵略只不过是个别钉子户的“脑袋坏了”。他的淡定与从容显然是源于对上亿元资产的“保护”,潘蓉的一个小小的汽油燃烧瓶怎么抵得住巨大的利益诱惑?(整个虹桥机场的拆迁总费用高达148亿元,但是政府补贴到农民手中的征地款是每亩地38万元。)



可能有人会说,华漕镇为何不答应曹蓉的条件呢?比商人还精明的政府老爷们当然知道,如果答应一个曹蓉,那么会有千千万万个曹蓉要求他们的正当权益,到时候“红利”还能分多少?那一点点的红利当然抵偿不了日益上涨的油价、菜价、A片价、二奶价……既然有《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这一漂亮的外衣,为何不借用一下呢?

众多拆迁案中,“与民争利”已是事实并被披上合法的外衣,美其名曰“为了公共的利益”,这种公然的掠夺与强盗有何区别?一个把“人民”看作敌人的政府,怎能不让人怒火冲天?所以我很是欣赏潘蓉仍汽油瓶的勇气,暴力只有用暴力才能制止。



在一个无法保全公民财产的社会,奢谈所谓的“和谐”显然是让人恶心的事情。只有更多人的怒吼,才能确保真正的和谐。


三、

“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的罪恶很大,终日思想的尽是恶,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面对人类的**,上帝都毫无办法,只能以毁灭来终止人类的罪恶。



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论是思想界还是政治领域都突然宣扬所谓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领袖甘地被称为“圣雄”具有了世界性意义,但是我们翻开历史,就知道哪一次的进步是“非暴力”的结果?没有莱克星顿的枪声,能有美利坚合众国吗?



李敖说的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是用血在证明“改良”之路无法行的通,既得利益者为什么要放弃目前的主宰性地位呢?“改良论“只不过是既得利益者用来糊弄人民的借口,改良么,谁说了算?不还是高宝金们吗?在华漕镇政府面前,已经通过的《物权法》都如同废纸一般,博弈双方都不是一个级别的,如何改良呢?面对铲车,除了汽油弹,谁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

历史的进步从来都不是在温室中“清谈”出来的,只有“剑与火”的硝烟中,我们才能看到微明的曙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5-29 03: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