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90|回复: 18

哈工大博士生刘铭:我的导师王晓龙教授

    [复制链接]
dudu 发表于 2009-12-5 13: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导师王晓龙教授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一名普通而特别的教授。他普通,是因为他和哈工大所有的教授一样,生活在哈工大的校园内,履行老师应有的职责;他特别,是因为他的文章的独树一帜,因为他的言行认真负责,因为他的成果闻名天下,更因为他用他的行动指引着所有的学生,教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导师是一个外表严厉,内心热忱善良的人。在不苟言笑的外表下,不管是在学术上还是在生活上,导师都真诚关注、引导、激励并帮助我们。
      导师平时不怎么召见我们,见了面也不说很多话,常常是他一一解答完了我们的疑问之后,问一句:“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没有问题,他就会说:“你们要多看资料,多动手。”我们这个师门的同学在导师的影响下都比较自觉,大家都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事,所以我们的问题其实很少,我们每次见导师基本上都在半个小时以内。导师珍惜他自己的时间,也极度珍惜我们的时间,他总觉得大家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为了讨论而进行的无聊讨论。
      在学术上,导师对我们的指导从来都是整体方向性的,他从不具体干预我们的学术研究,也不会硬性的给我们指定方向。导师总是向我们这些新入学的博士生或硕士生列举出实验室的各个研究方向,然后仔细的说明各个方向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和今后的工作去向,之后就会和我们仔细的讨论,根据学生的意见去确定研究方向。
      记得2007年年底,那时我正处于博士入学的选题阶段,面对实验室纷繁的研究方向,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入手,对博士生涯充满着恐惧和疑惑。此时,导师细心的发现了我的疑惑,他将我叫进他的办公室和我聊了整个下午。在那次谈话中,导师并没有告诉我应该去怎样读博士,如何去做课题,他只是将他的经历和经验传授给我,与我一起分享他当初读博时的心得。他耐心和循循善诱的讲解使我觉得自己是在和一位知心的师长在讲话,让我读博的疑惑和烦恼也随之烟消云散了。同样,在学术论文上,导师只是告诉我们写论文要以学者的态度认真负责,强调了论文的学术规范问题,至于其它的一切,他都没有过问。导师认为,我们选择的这个领域一定是自己感兴趣的,也一定是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我们比其他人更具有发言资格。当然,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他也会认真地提出修改意见。导师的做法让我们感到了信任的力量,他的“放任”反而让我们多出了责任感。导师总是把最无保留的信任送给我们,给予我们最充分的自由。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导师认为,学术上的成功来自于个人安静的探求,而不是外在的机械的训练,真正的人才一定是一个自主发展的人。然而,看似“宽松”的导师对我们的论文质量确是无比关注,每当我写完一篇论文,导师总要从头到尾细致的读上几遍,甚至连标点的错误都不放过。很多时候导师比作为论文作者的我更清楚论文的内容。记得前段时间我曾将一篇自认为优秀的论文传给导师审理,由于这篇论文经过我一整天仔细的修改,因此我觉得这篇论文应该能一次性获得老师的肯定,所以当我满怀信心的将论文电邮给导师之后就心安理得的躺下休息了。当我在第二天早上打开邮箱时,竟意外的发现了老师回复的邮件,查阅时间,发现是晚上10点发出的,说让我明天去他办公室讨论一下。当我急急忙忙跑到老师办公室后,导师将仔细批改过的论文递给我,我发现论文中就连细微的标点错误都被标识出来了,同时导师指示出了我论文中明显的推导错误,并且如数家珍似的将该领域的算法列举出来,并要求我仔细查证一下。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已经能让我体会到导师的工作是多么的认真和辛苦啊!
      我的导师是自然语言领域中全国知名的教授,其设计并开发的微软拼音输入系统已经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电脑输入方法,并且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而这套知名的系统是导师在其30岁的时候完成的。想想我现在也正处于这个年龄段,对比于导师的成就,我所完成的工作真是令人汗颜。虽然导师有着辉煌的过去,但是他从没停止前进的脚步,他不断的率领着我们去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完成一个个国家重点项目。导师的工作废寝忘食,早上很早就来到实验室,中午由于忙的不能回家,就到学校食堂打饭吃,所以在食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王老师的身影,许多学生对此感到非常惊讶,而晚上导师更是直到实验室关门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办公室。导师虽然已年过半百,但是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让我们这些年轻人都自愧不如。
      在生活上,导师对我们的关心是具体而实际的。入学第一次见面,导师就说不赞成我们出去做兼职。他认为,做兼职是得不偿失的,读书期间就应该抓紧时间好好读一点书,出一些成果,个人发展充分了,以后才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导师说如果有经济上的困难,他可以帮忙解决。导师之所以主动帮助我们是因为他担心我们觉得尴尬而不好意思向他开口。他不想自己的学生因为一时的经济困难而影响长远的发展,所以他主动开口,他让学生接受帮助时不会有任何的难堪。导师总是尽他自己的力量最大程度地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后顾之忧,让学生们能够保持安静的心去读书。王老师对学生有着深沉的爱和严格的要求,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他不仅对自己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关爱有加,而且对其他老师指导的学生,也都给予热情的帮助,只要能帮忙的他总是有求必应。他对学生既重学问,更重人品。记得在研究生刚入学时的导师见面会上,王老师就曾经教导我们:“做学问很重要,但做人更重要,做学问要先做人。一个人学问做得再好,如果不会做人,那么他也是失败的。”
      导师平时很少笑,表面上我们因为导师的严肃而和导师很疏远,但是心理上我们都非常亲近导师。听已毕业的两个师姐说,她们在找工作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王老师,她们说想到导师就觉得充满了力量。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导师是我们很有力量的支持者,我们的疑惑或问题,导师都能帮我们解决。
      导师以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就是我们的守护者,他支持着我们,保护着我们。他从容淡定,大气优雅,用智慧与真情,用理想与信念,用使命与责任来认真地为人师表、认真地为人处事。我为能够成为导师的学生而骄傲。
导师简介:
      王晓龙,男,教授,语句输入原创者,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信息处理、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生物信息学、声图文智能计算、商业智能等。1989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1991年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表彰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3年起指导博士生,2005年 IEEE ICMLC Program Chair。负责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863重点/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20多项,在中国科学、IEEE Transaction 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和会议上发表了论文近百篇,获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发明专利二项。
作者简介:
      刘铭,男,博士研究生,2005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智能技术及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攻读硕士学位,同年申请硕博连读,于2007年3月攻读博士学位至今,攻读期间发表论文6篇,其中EI会议两篇,国内一级刊物3篇,国内核心刊物1篇。
xddjx 发表于 2009-12-19 12: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日为师!
Zexy 发表于 2009-12-26 11: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以为又是揭发贴……
luhongliang 发表于 2009-12-27 11: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问题太多,一看这就感觉像是揭发帖了
happycn 发表于 2009-12-29 10: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loyaltyer 发表于 2010-1-23 11: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羡慕你能有这么好的导师
现在大学里的搓倒师真的太多了
学术水平一般,人品更一般的多得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4-26 11: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