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39|回复: 2

[原创告台湾同胞书——我有一个梦

[复制链接]
赵荣来 发表于 2009-11-20 17: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告台湾同胞书——我有一个梦

                   赵 荣 来

水调歌头

台湾

整部台湾史    离别与奋斗

满纸家仇国恨  延绵不绝休

驱除荷兰归来  甲午悲壮惨烈

又蒙倭寇羞

一勺海峡水  千年思乡愁


云绯徊  雁飞去  水自流

多少骨肉同胞  凭栏叹中秋

再现万里归来  重复滇南女杰

相笑泯恩仇

两岸共携手  欢歌赛龙舟

正值中秋,夜阑人静,偶而从窗外传来几声犬叫和行人的步声。月圆之时我却一人漂泊在外,不免孤寂。想起别离家人,孤云明月独自在外,不禁乡愁顿生。月色透过窗纱,被摇曳的树叶轻轻一敲,洒在幔帐被衾上,斑驳陆离。和衣躺在床上,辗转难眠。遂披衣下床,推开窗扇。但见月光如水,清风扶面.遥想昔日东坡和友人泛舟赤壁,何等洒脱,我却孑然一人,孤衾薄被,冷对孤灯.

我惆怅满怀,无以排遣,便在书柜里抽出一本地志,掌灯翻阅.

不知已是夤夜,正在专注之时,忽闻空中仙乐缭绕,香气氤氲,只见一仙子璎珞顶结,荷袂蹁跹,步步莲华,祥云溢彩,转眼侧立身边。但见面容秀美,神态安祥,宝相庄严。

我站起身来,问道:“你是何人?为何深夜至此?”

“不要问我是谁,见你观看此书,寝食难安,特来相约,是否愿与我同往一处,看一番人间景色”.

我见她面带微笑,雍容华贵,忐忑之心已消大半,便问“去往何处?”

“一去便知,何必多言”,一张五彩斑澜的槎席和着彩云,停留半空。仙子挽起我的手臂,顿觉身体轻飘飘随她而去。恍惚间业已停下,环视四周,触目之处,只见朵朵白云如丝如缕,缠绕身边,宛如仙境。

“为何来此?”

“看你心中所想,梦中所思"说罢衣袖轻拂,眼前白云四散,忽然脚下一片方明。

蔚蓝色的海水,温柔地触摸着东海岸边。大地上峰恋叠错,高峻险峭,雨林密布。小鸟在林中飞匝盘旋,欢快跳跃,剑齿象、犀牛、大角鹿等众多动物在各自营造自己的天地,它们相居其间,生机盎然。

“你看这是何处?”

“不知何处?细看似从相识”。

“你只看山林景象,不曾留意位置,往南俯瞰是何处?”

我往南俯视,见东南海面不远处,有一蜿蜒群岛延伸其间,我惊呼道“这不是菲律宾群岛吗,哪——”

“你未曾注意南海岸的凸出部位”。

我再细看,果然南海岸边凸出部分,如一片绿叶紧紧依偎在华南古陆岸边。

“莫非这——”,我侧身问道。

仙人闻言不语,只是袖袂舒展,万里碧波顿时汹涌澎湃。再看那海岸凸出部位的西侧平坦处,倏忽间被海水淹没,冲出一道海湾,绿叶随着海水潮起潮落,依依不舍。

沧海桑田,高岸为谷,几度变迁。——这不就是我魂牵绕的宝岛吗?万里碧涛中,这片绿叶始终没有飘离故士,在她的四周无数小岛像珍珠般环绕其间,灿烂夺目。

“我想细观宝岛”,意念之中仙槎已至宝岛上空。

此时宝岛全貌清晰可见,由北向南,恒亘在岛中的中央山脉,高俊雄伟,气势恢宏。青翠的山林,松柏挺立,
岩密布;偶见断崖峭壁飞瀑悬挂,更有那澄碧清澈的天池,点缀其间,晶莹碧透;依伏在左右的雪山山脉、海岸山脉、以及傲然的玉山山脉,绵延逶迤山势
,深壑纵横,重岚叠嶂;丘陵处青枫翠竹,绿水碧带;间有百鸟歌唱,群蝶飞舞,万花争艳。

“请让我从北向南细细游览”,意念方动,已在其中。

但见大屯山山林荫茂,泉水潺潺。满山樱花吐艳,百花绽放,绚丽多彩。淡水河如一条银色玉带与古树碧草任意缠绕,纵情言欢;四周群山耸立,郁郁苍苍,山涧泉水,跌落有致,峭壁悬崖,自形瀑布;偶有云雾弥漫山巅,瀑布宛如从云端垂落,汇为一泓寒水。身浮高空,犹见白缎轻挂,触手可及。

目光及东,基隆河如一条丝线把四周群山串绕起来。灵泉寺的钟声恍如敲响,振人发省;东临大海,涛水澎湃,恍见仙人听潮;钓鱼诸岛如珍珠宝玉,翠绿璀灿,岛上棕榈密布,海鸟群飞;峰峦连绵,山林茂密,云雾飘缈;林间溪水欢快流淌,永不疲倦,“帘放竹猗秋水碧,栏扶花亚夕阳殷”道尽此地美景;更有那鸳鸯湖畔,竹安溪口,群鸟戏飞,栖兰蝶舞,龟山转头。

目光右视,老城换新颜,那红色的土壤,葱绿的茶园,一望无际,五指山指峰凌霄,五指连云,鹿场大山的红桧神木,历经4600年的风雨,依旧守卫着这里的一切。雪山脚下,大安溪蜿蜒曲折、溪边树木葱茏,百鸟环绕;狮头山上、云霭笼烟,遍布竹林;中港溪泉水玎玲,梵音寺水帘洞天;大雪山山峰挺拔,山势陡峭险峻,山腰处浮云轻绕,若即若离;大溪谷树林浓阴,泉水清冽,兼有瀑布奔泻,烟雾迷蒙。

此时,已越过雪山主峰,及至宝岛中央。目光右视,彰化平原稻谷飘香,蔗田连片;鹿港古镇依在,繁华却失;浊水溪曲折千里,奔流至海;北港朝天宫,座北朝南,规模宏伟,气势壮观;草岭石壁,幽谷飞瀑,云海变幻迷蒙。目光左视,山峰林立,树叶茂盛,飞瀑清泉,处处夺目。极目东眺,茫茫大海,湛蓝平静。目视前方,我按捺心中的激动,呐呐自语:“阿里山,日月潭,梦里不知千百回,今日终于一见。”

只见十几座山峰参差林立,幽谷飞瀑,溪壑纵横,茂林清泉,芳草萋萋;碧水丛中,蝶翼翩舞,百花烂漫,山光岚影更是千姿百态;山下榕树、槟榔、芒果遍布四野,山上红桧、冷杉松涛澎湃,壮阔无比;偶见白云翻滚,如汪洋之海,涌起万倾波涛,气象雄浑;翠峰碧谷,若隐若现,断崖峭壁,飞流瀑布层叠参差,直泻万丈,声势壮观;溪流随着丘陵起伏,掩映在峰峦苍翠中。林深处古木参天,3000多年的阿里石神木,青翠挺拔,千年的三代木,枝叶繁茂,生机勃勃.2800年的红桧神木,树干中空,内藏奇石,存活4100多年的眠月大神木,更是冠绝古今。身后云端下秀丽的合欢山,恰成是阿里山极景的铺垫。

翠山环绕之中,自成天池。日月潭池水澄碧,波光潋滟;湖中小岛浮现,亮若明珠,犹如仙阙;湖岸迂回曲折,林木葱茏,山水相连;朵朵白云,飘浮绿林山涧,重峦叠嶂,倒影碧水湖中;与水中浮屿,交相互映,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碧绿珠”的美丽景观。

“仙子,古人说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的美丽,今日一见,的确名不虚传,书籍记载阿里山和日月潭都有许多美丽的动人的传说”。

“美丽之处自有美丽的传说”。

“我知道阿里山是一名勇敢的青年变化 而成的,日月潭是仙子感化而变……”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唉!你继续现赏”。仙子说罢眼望湛蓝碧水,沉默不语。

这时已至玉山高空,但见玉山诸峰簇拥而立,横空出世。主峰巍峨挺拔,耸入云端;山顶白云皑皑,玉色粼粼晶莹夺目,“俄而,片云飞坠中峰之顶……游丝徐引诸左,自下而上……微风忽起,影散云流,荡归乌有,皎洁光鲜,轩豁呈露。”四周眺望,北面雪山、南湖大山、中央尖山,南面关山、卑南主山、北大武山尽收眼前,东边秀姑峦山、大水窟等山,西边阿里山脉诸峰以及澎湖列岛更是历历在目,触手可数,更有那海岸山脉,温顺地屈伏海边遮拦那凶涛恶浪;俯视全岛,群山如丘,河溪如带,远眺太平洋,烟波浩淼;回顾海峡两岸,万里河山,一览无余。“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我胸襟激荡,脱口而出。又侧身向仙子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难怪昔日陈梦林先生所云,是寰海内外,独兹山之玉立乎天表”。

仙槎缓缓向南,倏忽过了关山,停留在卑南主山上空。西看台南,那是大陆沿海移民进入台湾最早的地区,是台湾历史的发祥地。

关子林竹林茂盛,绿野碧阴。如若立身火山碧云寺前,登高远眺,晴空碧天,可见海上船舶往来,水天一色;尤为称奇的是寺后灵风动石独自耸立,观之摇摇欲坠,数百年来仍屹立山顶;更有那蝙蝠洞天,群蝠飞舞;珊瑚潭池水清澈,碧光粼粼。面对如画美景不免心中叹息,想当年郑成功战舰千万,气震云霄。不知鹿耳春潮是否记住那昔日的辉煌,安平港硝烟散尽,赤嵌楼夕阳依旧,只有那“一钩新月浅,几幅溪帆轻”。

目光西移田寮,在这山清水秀的岛上竟有这奇特的地形景观。矮矮的山脊,连绵不断,偶尔冒出几丛翠竹,平添几许生气。传说在月光下,置身其中,点点荧光隐隐约约,如入广寒,满目苍凉;而相邻的泥火山更是奇异,从地层裂缝开出的泥浆气泡遇火即燃,真是天地之造化神奇。

澄清湖烟波浩荡,岸边古木参天,树影婆娑。人若漫步其中,清风徐徐,鸟鸣阵阵,与林赖、轻风、流水声不绝相应,心旷神怡。

万寿山林木葱茏,绿草如茵,柴山内猕猴跳跃,相戏树间丛中;相邻不远处有一水潭,潭中荷叶摇曳,翠绿无穷;池潭旁一座嶙峋的孤山最为奇特,山虽不高,一侧山壁如被刀削般挺立齐整。

我侧身道:“仙子,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听说这半屏山还有一段凄美的传说。原本一座南屏山,却被那**的龟神劈成二半,隔海相望,好好一段美满姻缘却被生生拆散,痴情的石花姑娘至死不渝,变成一座望夫石,遥望对岸的情郎。”

“从古至今,有谁执意分离?”仙子微微一叹。

目光南视,北大武山巍峨耸立,北侧丘壑连延,林深谷幽。屏东平原田野碧绿,溪流清漪,成片的香蕉林、甘蔗林一望无际;西南海面上小琉球岛在潮起潮落中起伏不定,岛上珊瑚岩石状如花瓶,煞是奇特。

最南端的恒春半岛,丘陵起伏,草木茂盛,微风吹过,荡起层层绿波,牛羊在悠闲吃草,蜂蝶在欢快展翅;更有林间苍老巨大的榕树、银叶树等热带树木,枝繁叶茂;龙銮潭水碧绿,四周草青林盛,半空中群鸟戏飞,蓝天白云,湖光山色,相映成辉。

目光由南向东,宽阔的海面上兰屿岛四周被珊瑚礁包围,奇幻无比;玉女岩神圣耸立,不可侵犯;绿岛上石笋观音,惟妙惟肖;卑南溪畔,花草摇曳,群鸟齐飞;林间瀑布飞泉,目不暇给;三仙台的传奇,八仙洞的仙迹,更有那石雨伞的神奇,构成了如梦如幻的景致。

我深深呼吸一次,感叹宝岛美景,数不胜数,千姿百态。正如高拱乾先生所写“山山含紫,树树凝青,层峦叠嶂,戴月披星。或琼飞而皓皓,或体洁而盈盈;时微云以肆抹,忽巧鸟兮一声…….雷鸣海底,雾失天隅。涛仓皇而山立,浪怒激而箭趋…….”

“正是,大龟之寿三万岁,蝴蝶之重八十斤,非此邦之物产,盖在乎南海之滨。又如蜃楼飘渺,海市高低,碧云拥日,沧海为梯……”仙子接语言道。

“既是美景,方才赞叹日月潭,仙子又何故叹息?”

“唉,那是我的眼泪。”

“仙子何出此言?”我惊愕道。

“你只顾贪恋美景,何曾知道她的苦难。”仙子转身说道,面色沉重。“是否想看看这几百年来的风风雨雨?”

我点点头,只见她双袖齐展,缓慢而沉重,顿见岛上人喊马嘶,烽烟四起。

台南赤嵌城内炮火连天,附近村寨的村民高举竹杆、木棒、锄头和荷兰人拼命厮杀。城头成排人群被炮弹击中,后面的人又涌上一群,高举石头、棍棒刺杀敌人。首领郭怀一身先士卒指挥作战,最后终于寡不敌众,数千人在敌人炮头中丧生。城里城外尸横遍野,肢离体碎。有的死者临死时双手紧插敌人脖颈,身上遍体弹孔,有的头颅被砍,身首异处,嘴里还紧咬敌人的皮肉。硝烟未散,一群荷兰兵又开始在赤嵌内外,进行半个月的血腥屠杀。凡是汉族男子一律处死,被俘被杀之人近万。田野遍满尸骨,河流尽染鲜血。起义的首领被活活烧死,痛苦声响彻云霄,惨不忍睹。焦尸拉回城头,游街示众然后五马分尸,头颅砍下高挂竿上,以警民众。

台湾民众在痛苦和绝望中度日如年,当他们看到郑军的战舰驶进港湾,靠岸从天而降时,大喜过望。人们奔走相告,争先恐后在家里拿出货车、箩筐及其他运输工具,帮助祖国军队登陆作战。人流连绵百里,人数几万,场面壮观。荷兰兵分两路向郑军进攻,枪炮声彼此起伏,郑军利用迂回战术,分兵侧后,夹击荷兵。敌人虽有火炮、火器,仍溃不成军,一败涂地。郑军士卒不顾枪林弹雨,挥刀杀敌。在海上,几十艘战舰向敌船开炮,只见敌船起火,士卒争相跳出逃命,不时有炮弹落下,激起冲天巨浪。当战舰相互交错时,郑军士兵挥舞刀枪,不畏生死,与荷兵展开肉搏。几经交战,郑成功率部终于战胜荷军光复台湾。当荷兵退走台湾后,全省士民男妇壶浆、迎者塞道。

斗转星移,几许春秋,清晨的基隆巷轻雾弥漫,涛水不时拍打着岸边。守城的士兵,发现海面上隐约有一艘大型运输船,遂上报。这艘英军船只炮轰沿岸炮台,当地军民齐心协力,立即还击,英舰中炮、触礁沉没,守军出城追逐敌人,拉开了台湾抗英的序幕。同年10月19日英军又进攻二河湾炮台被击退,次年3月11日,又一艘英舰被守军击败。中英鸦片战争,台湾取得的三连捷,建立在台湾军民团结,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中。

基隆西南海面上出现几十艘半军战舰,法军炸毁炮台,轰击民房,军民死伤无数,全岛军民不畏生死,冒着枪林弹雨,短兵击杀终于击退法军。

屏东县恒春镇村乡火光四处,哭声连天,日军纵火焚烧村舍,进行屠杀。面对日寇的残暴,村民手执大刀、长矛、弓箭奋死抵抗。最后日军竟对躲藏在深山密林中的妇女儿童也不放过,搜山后发现有人立即射杀。

新竹城内火光冲天,日军在城外用火炮毁城。大批房屋在倒塌燃烧,街旁路边到处有烧焦的尸体、挣扎呻吟的居民。经过一天激战,日军攻入城内,开始在城内进行血腥屠杀,妇女被奸淫后刺死,孩童被挑到刺刀上取乐,被砍头烧死,活埋者不计其数,整个城内是个人间地狱。城外各村居民也誓死抵抗,房屋被烧就躲藏山里、林里,无论妇女儿童,手里不管是石头、镰刀,一面呼喊,一面向敌人冲杀。

海面上不时有船只从福建一带赶向台湾,他们大都自愿组成,支持台湾人民抵抗日军。日军开始从本土抽调大批部队,对宜兰进行残酷**。凡是家里有人参加抵抗运动,全家处死;村里有人参加抵抗运动,全村屠戮杀光。一村一寨被烧为焦土,整个宜兰平原大半化为灰烬。云林地区近百个村庄完全被毁,无论男女老幼三万多人被残酷屠杀,山林在呜咽,苍天在流泪!

彰化城八卦山漫山遍野尽是日军,日军用火烧、炮轰向守军进攻。台湾军民利用山林地势和敌人殊死搏击,子弹打光用石头,石头砸完用牙齿。整个山上炮火连天,杀声震野,战斗异常惨烈,最后几千军民战死。日军攻占山头后对没来及撤走的伤员枪杀火烧,手段残绝人寰。并在山头架设火炮,轰击彰化城,城里数千老幼妇孺逃出西门,准备去山林避难,尽遭日军残杀。哭喊声嘶裂云霄。

台南噍吧哖上空黑云密布,三、四千人在日军刺刀的威逼下,挖掘壕沟。当人们忍辱做完后,日军的魔爪撕裂了他们。四周突然枪声四起,人群纷纷倒下,婴儿在哭啼,人们在悲喊,狼犬狂吼地扑向在挣扎呻吟的人们,几千人被坑杀,血流成河,一声响雷,下起瓢泼大雨,却难以冲刷掉无尽的血水。

南头县雾山,本是人间仙境。它左依能高山,右临日月潭,山清水秀,却已变成人间地狱。日军开始砍伐森林,逼迫居民修路搭桥,日夜运输。妇女被侮辱奸淫,痛不泣声。压仰终难持久,忍耐总有限度!一日清晨,愤怒终于爆发,人们冲入警局、宿舍、公司向倭寇讨还公道。日军调动飞机大炮,把各村各寨炸成一片废墟。活着的人们依靠断墙残壁与日军殊死战斗。在退进山林时,日军又焚烧轰炸,向手持棍棒的村民投放上千枚毒气弹,无数村民尸体糜烂,在痛苦中死亡。凄厉呼喊化为悲愤,老弱病妇为了不拖累亲人坚定奋战的决心,依据本族风俗,纷纷在林中自缢。那一排排垂吊的尸身在狂风中摇摆,在暴雨中控诉。不仅如此,日军又对参加起义的村庄,逐一烧光,并对没来及逃走的妇孺老幼进行屠杀,几千人惨死,整个雾社地区各少数民族都被灭绝。

基隆警署爆炸声起,日军全城搜捕,终于在城外搜出“元凶”,让他们吃惊的是竟是一个弱冠青年。日军威逼投降,青年拔刀与日寇搏杀,最后势单力薄仰天长啸,盘坐自杀,壮烈殉国。日军胆战心惊,许久都不敢走上前去查看。

“别让我看哪,我不想再看、不想再看”。我双手掩面,泣不成声。

“没有过去,何有未来,不观过去,何知未来。”仙子转身,冷冷说道。

“这么凄惨悲绝,你让我如何看得下去”。我声嘶力竭说道。

“这只是部分,你就不忍目睹,多少悲欢离合,人间悲剧,无穷无尽,延续不止”。

“纵观这一切,如同人间地狱,简直就是一部血泪史。难道这就是她的宿命。我不信,现在台湾经济发达,物产丰富人们不都是安居乐业吗?”我反诘道。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暂时怎能永久,等你通观历史,不难发现”。

“我不明白”。

“没有依靠,何来繁荣。其中原委,你慢慢体味,咳,外夷入侵,恍如昨日。离别只是暂时,相聚才能永恒”。仙子说话转身欲走,

“请等等,仙子何人,能否相告”。

“日后自然知晓”,只见云彩趋淡,香气渐散,仙袂飘飘,转眼没入云端。

“仙子、仙子——”。

我睁眼四周一看,但见灯火依旧,窗外月色如故,凉风习习。我站起身来,合上书本,推门而出,初秋的夜晚很凉,颇觉寒冷。月光如水,我抬头看着半空的圆月,倏忽即逝的云烟绯徊左右,依依不舍。

我漫步在花径甬道上,整个身心都溶于月华中。想起梦中惆怅,那淡淡的相思和连横、林景仁、许南英等人忧国丧土,追思怀乡之痛相比何等自私渺小。我只不过被世俗羁伴,琐事缠绕,而前人们却有家难回,客死异乡。至此,心中不觉释然,而唏吁感叹前人那凄悲的痛苦和遗憾。

沧海变桑田,蓝田玉生烟。思绪又透过历史发黄的纸页,仿佛看到了在冰盛时期,成群的古菱齿象、四不象、野马等动物以及原始人类,沿大陆架平原南下迁居;仿佛看到了大陆的古人类历经风雨,长途跋涉来到台南左镇,生息繁衍;从长滨文化遗址、大坌坑文化遗址、圆山文化遗址、凤鼻头文化遗址中我更看到了大陆古代居民冲破台湾海峡的狂风恶浪,迁居台湾开支散叶,形成台湾诸多民族。从台东、台北发现出土的石碑、钱币等古物,唐、宋就有大陆汉族移居台湾。明清两代,大陆汉族移民更是纷至沓来。他们不畏险阻,披荆斩棘化草莱为良田,把台湾开发成富饶的宝岛。人口的迁入便是文化的传播,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建立孔庙,开府办学,选育人才。到了清朝一统江山后,台湾的书院学府大多按福建书院建制而成。岛内的语言也是以闽南语为主,台湾学者连横剖析说:“夫台湾之语,传自漳泉,而漳泉之语,传自中国,其源既远,其意又长。民俗、信仰更是如出一辙,时至今日,台湾传统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和大陆一样,一脉相承。台湾的保生大帝庙、关帝庙、妈祖庙等庙宇的建起,也是台湾居民认同祖籍的文化标志。连横先生说的很透彻,“是皆有追远报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也”。台湾的戏曲剧种中大、小梨园、京剧、乱弹戏、潮剧、采茶戏,德儡戏、皮影戏、歌仔戏等等无不传自于大陆。

文化的传播又是文学的传衍,三国时沈莹所撰写的《临海水土志》和唐朝的施肩吾的《澎湖屿》是最早描写台湾的诗文,连宋代的陆游也作诗感叹。一次海上飓风改变了大陆文人沈光文的命运,却给台湾带去了文化的曙光。他在台湾的三十六年间,写下了许多关于台湾地形、风土民情等文章,这些作品成为台湾作志者的有备资料。全祖望推崇沈光文并美誉为“海东文献,推为初祖”,他对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播的确具有开创之功。一些怀念故国及家乡的诗作也开创了台湾乡愁文学的先河。从沈光文到后来的徐孚远、卢若腾、沈
期、季麒光、陈元图、郁永河、孙元衡、蓝鼎元、秦士望、钱琦、姚莹等,他们“怀挟图书,奔集幕府,横经讲学诵法先王”,在台湾开启中华学风,对台湾文学的蓬勃发展都具有推动传播之功。他们诗文影响、培育了台湾本岛一些文人士子如章甫、郑用锡、林占梅、陈肇兴、施士洁、丘逢甲、许南英,林朝崧、林资修、庄嵩、洪弃生、蓝鼎元、连横等。

文化来自一处,血脉共同一体。不难看出,不管是去台的大陆人和台省本土人士,他们文化意识里都有一种怀乡爱土,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产物,也是民族形成的基础。记得斯大林曾经说过,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中华文化只有一种,中华民族只有一个。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通过各民族部落的相互交往和融合,凝聚形成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华文化。就是这中华文化象一根无形的纽带,把一次次分裂合为整体。纵观五千年历史,无论春秋割据,楚汉争霸,三国鼎立以及长达几百年的南北大分裂,五代十国的战乱,还是宋辽、宋金的对峙,都无法阻止统一的趋势。朝代的变更与嬗递反而促进了各民族部落的文化兼容和发展,台湾文化其实就是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延续。陈昭瑛曾经说过,“中国文化就是台湾的本土文化。在追求本土文化的过程中,台湾不仅不应抛弃中国文化,还应该好好加以维护和发扬。如果硬是切断台湾和中国文化的关系,那分裂之处必是血肉模糊的”。不仅如此,黄呈聪在《论普及白话及使命》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就是我们的祖国,不论中国有发生什么事情很容易传到台湾。若就文化而论,中国是母,我们是子,母子生活的关系情浓不待我多说,大家的心理上已经明白了”。

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国家衰萎,则民不聊生。不仅大陆,台湾也是如此。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康熙大帝一统中华,台湾和大陆一样,“看不尽武山苍翠,流不尽溪水清漪,春满千家,花红四季,蔗田果圃,洒满黄金地”。两岸统一,带动了商业繁荣。海峡之间舳舻相望,络绎于途。当时“农无火耕水耨之瘁,商有冰纨毡裘之华……即厮役牧竖衣曳绮罗,虽贩妇村姑妆盈珠翠”。齐体物任台湾海防同知时写道:“酿密波罗摘露香,倾来揶洒白如浆,相逢岐路无他赠,手捧槟榔劝客尝”。郁永河在诗中也赞美台南的蔗田风光,“蔗田万倾碧萋萋,一望茏葱路欲迷,捆载都来糖蔀里,只留蔗叶饷群犀”,说不尽田野风光,看不尽繁华似锦。

乾隆年间扬二酋巡视台湾,不仅建学育才,面对人们丰衣足食,生活安逸,也写诗歌咏,“连畴宿雨润如膏,太守亲推湿锦袍,梨破碧云开万倾,自今岁有属贤芳”,“……村烟间篱落,耆老欢相迎,烽消省烦役,赋薄无苛征,复此兆有年,谈笑尝君羹……”;巡台御史六十七也欣然写道:“……绝好
餐红脚早,天然蓠落绿珊瑚。花无寒燠随时发,酒有琼浆不用沽。最是良畴耕作易,欣然饮醉乐唐虞”。如此描写太平盛事,生活写照,不一而足,“战后时平生计足,绿畴春雨长禾麻”。

国势衰微,百年耻辱。两岸人民都落入同样的命运,饱受欺凌,受尽苦难。荷兰在与西班牙争夺台湾的战争取胜后,对当地的居民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在经济上,对台湾人民征收繁重的苛捐杂税,7岁以上者每月必须缴纳人头税。更有名目繁多的狩猎税、渔税、稻作税、酒税、房屋税、杀猪杀牛税等等;在政治上实行“结首”制度,把数十家居民编在一起,指定一人为头目“结首”,对台湾人民实行严密控制;军事上实行高压政策,凡是反抗,不管几人参加,整个村寨,男女老幼全都屠杀,并采取许多“车裂”、“五马分尸”等酷刑来对付反抗者;在精神上更是奴役台湾人民,他们折除庙宇,建造教堂,强迫台湾人民做礼拜,学荷兰文。侵略者饮甘食肥,任意掠夺,人民却衣不蔽体,果不饱腹,连荷兰远征队头目宋克本人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对待中国人的手段确实是非常刻薄和残酷”。

才脱虎口,又落狼穴。当台湾人民还没医好蹂躏的创伤,倭寇又侵占了台湾。为了达到长期霸占,倭寇又采取比荷兰更加残酷的手段。在政治口,在台湾实行总督独裁统治,通过“六一法”,总督集军政、行政、司法、立法等权力于一身,掌握台湾人民生杀大权,设立宪兵警察区和各专职警察来控制和奴役人民,并且制定颁布《保甲条例》实行“连坐责任”制度来维持安宁;在经济上进行殖民剥削和掠夺,通过土地林野调查制定《土地收买规则》和《官有林野取缔规则》,三分之二的土地、山林被倭寇侵吞掠夺;为了控制台湾经济命脉,倭寇实行食盐、烟酒、火柴、煤油等生活用品专卖制度,并委托自身的三井物产会社代理经营,任意控制产量,提高售价,谋取暴利;在税利上更是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征收50多种苛捐杂税。台湾学士施士洁在诗中写道“……未向楚师加矢一,似闻秦赋罚锾千。红毛楼上空回首,十万人家冷灶烟。”表达对割台的激愤和对台湾人民的悲悯;被彭国栋誉为“篇篇为史”的台湾诗人洪弃生写道“……旁人嘶声向我诉,沿途贩卖例罚布。鞭扑尚觉施小征,重则科条须禁锢。市上有门门有亭,小贩须从此中停,牟利之夫蝇头聚,公徒敛线一一经。此钱为汝谋卫生(日本法:市上所敛钱谓卫生费),民愚不知自犯刑。日斜市远无人过,肉味蝼漏鱼郁腥。我闻斯故三叹息,营求锚铢比盗贼……”,“一盏沾唇费十千,无人敢作醉中仙。大家小户皆征榷,惟有睡乡未税钱”,以简洁质朴的文字痛斥倭寇无处可免的苛税及其贪婪的嘴脸;梁启超应台湾文人志士的邀请到访台湾,耳闻目睹人民的苦难,奋笔疾书“麻衣病嫠血濡足,负携八雏路旁哭。穷腊惨粟天雨霜,身无完裙居无屋”,“入冬北风起,饿殍阆路歧。会社大烟突,骄作竹筒吹”,字字血泪,让人潸然泪下。不仅台湾,整个华夏风月嗟肠断,山川对泪流。

在文化教育上,推行同化和奴化政策。倭寇制定发布《台湾公学校会》、《台湾教育会》,在全省各地设立学校,规定“……对台人子弟施行德教,教授实学,以养成日本的国民性格,同时使之精通国语为本旨”。倭人伊泽更是说的露骨:“以国语教学而使台人变成日本人”。不仅如此,为了加速同化,强迫改变台湾人民的语言、风俗习性及宗教信仰,改日本姓氏,说日语,穿日服等等。

在军事上采取残酷征压和怀柔招降、诱杀政策。台湾从南到北,无论东西,都燃起反抗的烈火。新竹、屏东、彰化、台南、南投雾山等地大屠杀,并没有压倒台湾人民,他们前仆后继,奋勇杀敌。日寇越血腥**,愤怒之火愈星火燎原。三貂岭、狮球岭、大甲溪、三角涌、曾文溪,铁国山等战斗更证明不管日寇多么凶残,台湾人民都毫不畏惧,不屈不挠。没有先进武器,就利用山势地形、地雷、陷井,只要能杀敌,日月山川皆成利器。国难当头,两岸军民携手谱写一曲曲壮烈之歌。沈葆桢、刘铭传、丘逢甲、刘永福、罗福星、姜绍祖、徐骧、吴汤兴、吴彭年、杨泗洪、柏正才、蔡清琳、余清芳、莫那道、郑清水、曾宗等等,这些两岸抗日志士,为了反抗侵略,为了光复台湾,他们以自己的爱国行动,向敌人吹起战斗的号角。

林幼春从事抗日活动,被逮捕监禁,虽然身陷囹圄,丝毫未改抗日决心,他在诗中写道:“……志业谁能悔,寒心强自溢,移山愚计在,传语望儿孙”,并希望后辈继承抗日志业,为民族奋斗。

台湾人民不仅在政治武装斗争中反抗倭寇占领,更在文化上进行抗日。留台文人结社联吟,致力保荐汉文化“保存国粹以延一线斯文于不坠”。许南英、丘逢甲、林朝崧、连横、胡南溟、蔡玉屏、庄嵩等,他们以延续中华文化的命脉为己任。爱国保种,抵抗异族,期使台湾人民不忘根本。连横先生明确指出“凡一民族之生存,必有其独立之文化。而语言、文字、艺术、风俗则文化之要素也;是故文化而在,则民族精神不灭,且有发扬光大之日,此征之历史而不可易者也。台湾今日文化之销沉,识者忧之,而发扬之,光大之,则乡人士之天职也。余虽不敏,厚从其后”。

他们不仅传承中华文化,更号召台湾人民奋起反击,光复故土。连横在诗中写道“满腔热血忍消磨,壮志犹有夜枕戈”,丘逢甲道:“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黄遵宪于割台时赋诗一首,表达心中的悲愤,并鼓舞台流人民抵抗侵略“……成败利钝非所睹,人人效死誓死拒。万众一心谁敢侮,一声拔剑起击柱……将军曰来呼汝曹,汝我黄种原同胞……今日还我天所教,国家仁圣如唐尧,抚汝育汝殊黎苗,安汝家室毋  
……”。

黄朝琴在《汉文改革论》中呼吁道“我们台湾的同胞,亦是汉民族的子孙,我们有我们的民族性;汉文若废,我们的个性我们的习惯,我们的言语从此消灭了……”并且在另一篇文章中论及此文的用意就是“希望台湾同胞相互间均能使用中国文字,使白话文逐渐普及,这样不仅中华文化在台湾将以继续保存,而且因简单易学的白话文的推广而能发扬光大,借以加强民族意识,间接的使日本对台湾的同化教育,无法发挥他预期的效果”,把民族情感寄于中华文化的延续中。就连台湾的殡歌也反映出中华意识和民族精神“我头不载你天,脚不踩你地,三魂回唐山,七魄归故里”。

台湾作家钟肇政更是借他的作品人物之口表达心声,“吾儿,你晓得你的祖国吗?他不是日本,而是中国。我们的祖先都是从中国来的,我们的血液都是中国人的血液,骨头也是中国人的骨头”。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我抬头看着半空的圆月,思绪久久难以平静,多少王朝旧恨,转眼云烟。明月无语,继续它那亘古不变的规律。今晚的月亮既是二千多年前镇守汉关将士心中的圆月,也是一千多年前李白对影成三人的那轮明月;既是苏轼把酒问青天的明月,也是丘逢甲对月书怀的思乡之月。明月相同而物事皆非,不知是否有人和我一样堪叹时光的流逝,古今的嬗变,世间的轮回。一水之隔,竞成云水渺茫。万里明月,竟成两地相思。

遥想当年林鹤年立于海边东望台澎泣而赋曰“海云燕云涕泪多,擎天无刀奈天何,仓皇赤壁谁诸葛,还我珠崖望伏波……”,怀念台湾发自肺腑。被连横誉为“有报秦之志,故其为诗,语多激越”的丘逢甲更是饱含对台湾的情感,他在诗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又如“……丧乱山河改,流亡邑里客,相思只垂泪,顾影愧归鸿”,“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度鲲洋”,日日思故里,夜夜梦台湾;许冠英在诗中写道“……血枯魂化伤春鸟,茧破丝缠未死蚕。今日飘零游绝国,海天东望哭台南”,字字血泪,声声悲愤,望国回乡之痛,时刻缠绕心头。从沈光文的“故国山河远,他乡幽恨重”,“望月家千里,怀人水一方”,徐孚远的“乡梦迷梦春树杳,天涯一别几时逢”,到张世昌的“云物乡心何处是,一衣带水共潮生”,詹澄绪的“无奈归帆迟不发,枉教游子泪沾襟”,无一不催人泪下,更有那以传授中国文化,宣扬民族思想的庄嵩,以春燕为喻,宛转倾诉时乱依人之痛,旧巢故国之思,“依依犹恋主人恩,争肯噙泥入别门,莫怪天涯栖不稳,杳梁春暖故巢存”。


记得十几年前我在报刊上看到一篇文章。讲叙福建厦门一对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站在大海之边,遥望远方,盼望去台的儿子早日归来。盼来盼去,最后只剩下一个失眠的老婆婆。虽然盼走了一个,却还持之以恒,时常在亲戚的搀扶下,拄着拐杖,颤颤畏畏立在海边,听那浪涛的声音,海鸟的低鸣。临终前要求入土时面向大海,盼子归来。当时看完这篇文章,泪流满面,难以自抑。当时我想不知这位老母亲是否知道对岸的儿子也在日夜远望对岸的桑梓旧地,独酌乡思愁云。

“东风一梦千里程,故乡云送故乡声,独自孑然归期远,材头伫立两老人”;“日夜听潮水,老母盼儿归,别离几十载,雁还人未回”,我用两行泪水写下对老人的哀思。一曲《故乡的云》,《龙的传人》,唱出了多少台胞的心声,乡思如井,点滴情深,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家国情愫,无时不索绕在台胞心头。

别再让老母等了白发,别再让妻子又添银霜,别再让儿子梦里叫爹娘;别再让妻儿老母倚闾望断无涯路,别再让水隔一方的亲人难过是清明。“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望兮,永不能望!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从咏黄鹤楼痛哭神州到飘泊流离抱憾而逝,于右任先生不仅对国事螗蜩而悲愤,也对难回故土而遗恨玉山之顶。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的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的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更是把对祖国故乡的追思化作一泓碧血,天地分离。抑郁的叹息,变成凝重的情结。玉山之巅,望断故乡飘渺,海峡之水,隔离两地相思。

我月下徘徊,月儿也久久不肯西去,伴我左右。“离别只是暂时,相聚才能永恒”,此时此刻我才领悟仙子的苦心。几百年来,每逢遭遇侵略凌辱,两岸都能携手相助,义无反顾。从明朝的倭寇入侵,荷、西的殖民统治到近代的反抗日本占领,发生了多少悲壮的故事。台湾不仅是“南洋门户、七省籓篱”,也是中国第一门户;“不特屏藩中土,而实所以控制外彝者也”,而大陆也是台湾的坚实依靠;两者相依则盛,相违则衰。

我们是兄弟,我们是姐妹。与子同袍,与子同仇。一个破碎的家庭,怎能昌盛;一个分裂的国家,从何兴起。不要再固执,不要在执迷,为了将来,不要忘掉过去。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反复诠释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牢牢地印在我国人民的意识这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被保存下来”。凡是励精图治,积极推动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人物都青史流名。从秦始皇到唐宗宋祖,一直至康熙、孙中山、毛泽东以及岳飞、文天祥,就连国民党前主席蒋介石也曾说过,在中国历史上,虽间有卖国贼敌寇叛乱之事,但中华民族不久终归于统一;而那些分裂割据,丧权辱国的历史人物如秦桧、慈禧、袁世凯、汪精卫等之流则遗臭万年。

遥想历史上那些杰出人物,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付出了巨大的艰辛,而正是由于这些艰辛的付出,才有那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南越王赵佗归附汉室,东瓯举国内徙,冯夫人平定叛乱,钱保吴越归地,无不求归本道,江山一统;更有那洗夫人深明大义,率部归一;最为悲壮惨烈是土尔扈特部族的回归,他们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不惜万里风尘,遭受围追堵杀,灭族之灾,也要回归祖国,从出发的十七万人到达故里时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难道我们没有古人的勇气?难道我们没有古人的大义?台湾志士丘逢甲在《谒明孝陵》诗中深情写道“江山一统都新定,大
鸣笳谒孝陵”,强烈渴望祖国统一。

一个家庭,首先必须坚持家庭和睦,同心同德;一个国家,任何党派,首先必须坚持国家统一,民族利益至上,维护人民的权利为已任。只有面对历史,才能创造历史。

既然历史问题历史没有解决,那就让我们来创造历史;既然有责任,就无所畏惧。遥想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四社士民男妇壶浆,迎者塞道,发自肺腑;遥想当年光复台湾,全省各户悬挂国旗,张灯结彩举行祭祖,奔走相庆;更有那狮龙遍舞,锣鼓鞭炮,响彻云霄,何等欢庆。从前的一幕让我们一起来重复,从前的欢乐让我们再次来分享。我仿佛看到了两岸骨肉同胞,相拥喜泣,共庆妈祖生辰;我仿佛看到了两岸骨肉同胞老幼新装,携手同伴,共祭黄陵、炎陵;仿佛看到了两岸骨肉同胞在海峡海面上劈风斩浪,共赛龙舟;仿佛看到了神州大地,宝岛全境,一片沸腾;更仿佛看到了中华儿女从宇宙遨游归来,在珊瑚潭洗去太空的风尘。让玉山之巅的座像不在叹息,让日月潭里的泉水不在冰冷,让海峡上空不再乌云遮顶!同胞们,让我们把梦想变为现实吧!

本人简介:安徽和县人,鲁迅文学院毕业,省作协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山那边有条河》,第二部长篇小说《你就是我千年等待的天使》目前发表在网络上,计划今年出版。现在发表网上的文章文章《告台湾同胞书——我有一个梦》,《我们还要忍耐多久》,《中国期盼奥运,但决不乞求奥运》,《当代垃圾作家,无耻的李银河,请你们放过孩子》,《我是中国人》,《必须建造中华民族英雄纪念馆(祠)》,《过度发展体育,国家可能衰落》,《中华民族只有一个,中华文化只有一种》,《“国富民强”还是“官富民穷?”

 楼主| 赵荣来 发表于 2009-11-20 17: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获得香港、台湾举办“两岸统一征文”一等奖,详见香港大公报,敬请朋友们指正
 楼主| 赵荣来 发表于 2009-11-22 11: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朋友们的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3 20: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