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gaogaotao925

大将韩信为何被杀 替刘邦打天下时埋下杀身之祸

[复制链接]
 楼主| gaogaotao925 发表于 2010-8-17 09: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邦和韩信素不相识,仅凭萧何一句话,就拜韩信为大将军,把军事大权交给了他。韩信和刘邦有过一次极为重要的谈话,对时势的出色分析,着实表现了韩信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

从此,韩信如鱼得水,如龙入海。那么,韩信能不能够帮助刘邦夺取天下呢?他是怎样建功立业的?他建立了哪些功勋,又犯了什么错误,从而使自己成为功过皆有、毁誉参半的人物呢?

韩信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以后,很快就表现出了自己的军事天才,他率领汉军定三秦,收韩魏,虏魏王,擒夏说。汉当时是在西边,赵就是河北邯郸这一带地方,刘邦平定三秦、魏这样一些地方以后,就命令韩信出兵去攻打赵国。出兵走什么地方呢?当时走太行山,从太行山的一个关隘出兵,这个关口叫做井陉口,非常险要,路很窄。

当时赵国的国王叫赵歇,他的统兵大帅叫做陈馀,陈馀有一位非常优秀的手下叫李左车——这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军事家。韩信打这一仗风险是非常之大的:第一,赵国是主场,韩信是客队,就像咱们打球一样,你在哪个地方赛球,当地的球队总是要占点儿便宜的;第二,赵国当时的军队号称二十万,韩信的军队只有一万多点,明显是敌众我寡;第三,赵国是在自己的国家迎战,韩信是千里奔袭,这个叫做敌劳我逸。这些情况对于韩信来说应该非常地不妙。尽管如此,李左车还是很谨慎,他跟陈馀说,这场战争明摆着是对韩信不利的,他居然还敢来打,其千里奔袭必定有所准备,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请元帅给我两万精兵,抄小路绕到韩信军队的后方,断其粮草;汉军来我赵地以后,请元帅坚壁勿战,就是不跟他打——我那边把粮草断掉,你这边不跟他打,他就会不战而败。

可是赵国这个元帅陈馀是个书呆子,书生气十足,他怎么说呢?他说,哎,我已经弄清楚了,韩信的军队号称一万,也不过数千,那现在我们就是数十倍于汉军。它能有什么了不起?何况我们堂堂正义之师,怎么可以用你那种阴谋诡计,什么断其粮草呀,什么抄其后路呀?哎呀,这样做太不光明正大了。我们既然要打就要摆开阵势,堂堂正正跟这小子打它一仗,让天下人从此再也不敢小看我赵国!

就这样,他不听李左车的建议。韩信他有情报人员啊,一听说陈馀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喜出望外——这太好了!发令,出兵,过井陉口,只管走,走到赵国边境,安营扎寨。半夜时分,韩信传令,说各部队给将士们发些小点心,垫一垫肚子,等明天早上我们灭了赵国大家再来会餐。

大家一想,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们千里奔袭,人家人多势众,能不能打这一仗都是个问题,你还说我们明天早上把它灭了以后来吃早饭,还大会餐?这不是吹牛吗?但是韩信是大将军,是元帅呀,大家也不敢顶嘴,都说“诺”,然后回去准备。天亮的时候韩信下令出发,部队就向前进,开始布阵。当时战场上有一条河,河对岸是赵军的军营,韩信就把军队调过河来布阵——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阵法。所以韩信这个阵一布过去,赵军看了后是大笑,哎呀,汉军来了一个傻子,背水布阵,等着看他的热闹吧。

这边汉军也是提心吊胆的,说这个事情是怎么弄的?韩信说传令——举大将军旗,擂鼓,进军。什么意思?就是说要把他“汉大将军韩”的旗帜打出来,然后敲着鼓,大吹大擂地进军了。

韩信一进军,赵军一看,这不是送死的来了吗?就拿着武器从军营冲出来了。两军交战,打了好长一阵子,韩信下令:撤!把大将军的旗子、中将军的旗子、小将军的旗子都给我扔地上;把那个鼓啊锣啊的都给我扔地上;甚至把武器也都扔地上……咱们跑吧,调头跑,走水上军——水上面还有一个军营——往后撤,全部撤到水上的军营里面去。水上的军营马上把门打开,把后撤的汉军放进来,然后再次准备战斗。

赵军过来一看,汉军已然败得一塌糊涂,于是大家都去捡那些旗子。为什么他们会捡这个东西啊?因为你捡到将军旗拿回去是可以领赏的——古代打仗,这个旗子是很重要的,你把将军旗拿到手上,会得到重赏。这样,赵军这边仗都不打了,都去捡旗子。

此前,韩信早就派了两千轻骑兵绕道埋伏在赵营的旁边,这时一看赵兵倾巢出来抢旗子,这两千轻骑兵就一拥而进,冲进赵国军营里面,把赵国的旗子全拔掉,把随身带的汉军红旗子都插上,然后高声喊:这个地方是汉国的了!

赵军在那边打,往前冲;这边韩信的军队已经没有退路了——不是已经退到水上去了吗——只能殊死作战,拼死战,非常勇猛。赵军打不过,回头一看,发现自己的大本营丢了,于是军心大乱。赵军士兵说,这仗不能打了,咱逃命吧!于是都作鸟兽散,一哄而散。

赵军将领拿刀杀了一些逃兵,但已经杀不过来了。这时候,占领了赵营的两千汉军轻骑兵和水上的汉军夹击赵军,最终结果是将赵军元帅陈馀斩于军中,活捉了赵王赵歇。韩信率军是大获全胜。

这一仗打得是非常之精彩。打完仗以后,所有的部下都到韩信的军帐中来,对韩信表示祝贺,说,元帅您领导我们打的这一仗确实打得很漂亮,但是我们到现在还没想通这个事儿。兵法上是这么教我们的,“右倍(背)山陵,左前水泽”,什么意思呢?就是安营扎寨、行军布阵,我们的后面应该是山,这样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毕竟敌人要从后面的山上翻过来偷袭我们是很困难的;阵前应该是水,毕竟敌人要过水来打我们也是很困难的,一般像这样安排的营寨才是安全的。可是元帅您恰恰完全相反,哎呀,我等左思右想还是不得其解。

韩信听了这些疑问,就笑着说,其实这个道理兵书上也说了,可惜各位平时没有留意。兵书上怎么说的呢?“置于死地而后生,置于亡地而后存”,像我们这种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斗,一定要把我方置于死地才有战斗力。何况诸位想想,我们这支军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不过散兵游勇、乌合之众,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是临时纠集起来的,这叫做“驱市人以战”,等于是在街上临时吆喝一帮人,也没有经过军训就让他们去打仗了,这样他能打仗吗?惟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置于死地,让他们每个人都感到处在生命的险境,然后必然殊死作战,为自己的生命而作战。

大家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么个道理,我们是不如元帅您,服了——他们服了韩信了。

 楼主| gaogaotao925 发表于 2010-8-17 09: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柏杨先生有个说法很有意思,不要认为弯下膝盖就是懦弱,这其中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心胆俱裂,胆战心惊,丢掉了灵魂,“扑通”一声跪下来,这是懦夫;还有一种是先弯一下,然后往上一蹦——因为人只有蹲下来以后才能跳得高——如果是为了将来跳得高些蹲下来一下,这是英雄。如果是别人惹你一下,你就一下扑上去,一口咬住死死不放,这算是什么?是螃蟹。

韩信肯定不是螃蟹,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引用苏东坡一篇文章的观点来说明。这篇文章叫做《留侯论》,论的是谁呢?论的是张良,不是韩信。但是《留侯论》开头的这段话我觉得可以用在韩信身上。这段话是这样说的:“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匹夫见辱,拔剑而起”,就是说那些普通人、小人物,受到一点侮辱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样:拔刀子或者掏拳头。我说这个不算勇敢,这叫什么?这叫鲁莽,这叫盲动,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真正的大勇敢是什么呢?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突然面临一件什么事情,神色不变,并不惊慌失措,别人无缘无故把一个罪名加在你身上也不生气,这才是君子之勇、英雄之勇、大丈夫之勇。为什么这么说呢?“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样的人,他怀着远大的志向和理想,有长远的目标,他不会为眼前的这一点小是小非或小恩小怨鲁莽地盲动,所以有句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韩信这个时候面临的选择是什么呢?要么杀了这个家伙,要么爬过去。杀了这家伙的结果是什么?你也要被杀头,将来远大的理想还能不能够实现呢?不能实现了。而一个怀有远大理想的人是能够忍受的。司马迁就是这样的人,他遭到宫刑——这也是一个男人的奇耻大辱,是一个男人不能接受的东西——他还不是忍下来了?为什么要忍下来?他是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的著作。而韩信同样有一个远大的理想,所以他“孰视之”——盯着那个无赖看了很久——思想斗争很厉害,最后为了自己的远大理想牺牲了眼前的荣辱。我想韩信当时心里面一定有一个声音在对自己说,韩信啊韩信,心字头上一把刀,你就忍了吧!这就叫做忍辱负重。因此我们得出结论,韩信是一个英雄,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和志向的英雄。这样的一个英雄,绝不会满足于那样的生活,蝇营狗苟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一定要有所作为!那么,韩信有着怎样的作为呢?他又是怎样走上了一条新的人生道路呢?

韩信既然是英雄,而且“所挟甚大,其志甚远”,那么他在这个各路英雄大显身手的时代就不会无所作为。韩信是怎样成为风云人物的?他从军后,在项羽和刘邦那里都不得志,他的命运又是怎样发生转变的?

韩信终于成为一个英雄是遇到了一个时势,这就是“时势造英雄”。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面八方的英雄豪杰在陈胜吴广的带动下,全部站出来和暴秦进行斗争。这个时候韩信的家乡同样发生了起义,项羽的叔叔项梁拉起了一支义军,于是韩信“仗剑从之”——韩信拎着他的宝剑参军了。韩信参军以后先跟着项梁,后来又跟着项羽,但是项羽不重视他,韩信这个时候的情况司马迁用了四个字进行概括:“无所知名”——当时韩信还没有什么名气,在项羽那儿他觉得没有发展前途,于是又投奔了刘邦。刘邦让他当什么呢?刘邦让他当个连敖,连敖就是接待员,就是公关先生。韩信这个人长得比较体面,是一个帅哥,做做接待工作还是不错的。这个时候韩信的状态也是四个字:“未得知名”。那么,有一次韩信和几个同事都犯了军法,依法当斩,一个个拉出来杀头。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口气杀了十三个。轮到韩信了,刽子手把韩信叫出来,要杀他,这时候韩信一抬头看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夏侯婴。夏侯婴是什么人呢?夏侯婴是刘邦的哥们儿,从小就跟刘邦在一起,跟刘邦一块儿起义,再之后当了刘邦的太仆,太仆这个职位翻译过来就是车夫,是给刘邦驾马车的——但是大家要知道,按照当时的制度,这个皇帝的太仆是部长级的官员;当然当时刘邦还不是皇帝,是一个诸侯王,那这个太仆少说也是副部级了。韩信看见夏侯婴了,就大喊一声说,我们大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英雄好汉?夏侯婴说,咦!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啊?过来过来。司马迁用了六个字来形容:“壮其貌,奇其行”。夏侯婴一看韩信,呀!一表人才,跟他谈谈话,发现他头头是道,不杀了,就向萧何推荐。由于发现韩信是个人才,所以不但不杀,还给他换了一个职位,叫做治粟都尉,相当于司务长。所以说,韩信他参加工作以后一直是郁郁不得志,先做侍卫官,再做接待员,再做司务长,都是不能施展自己才华的职位。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韩信转变了命运,使他成为西汉初年的风云人物呢?

韩信的推荐者、他事业上的恩人就是萧何。萧何也是刘邦的故旧,跟刘邦一起起义的,而且一直掌管着刘邦的所有杂事,实际上是刘邦的大管家,是丞相嘛。这个时候刘邦的情况并不好,屡战屡败,看不出有什么前途可言,因此刘邦手下的人一个一个地都离开他,投奔到别的地方去了——或者投奔项羽,或者自立山头——刘邦手下的将军一下子跑了很多。韩信想,哎!我这个人也是命不好啊,我投奔项梁没什么出息,投奔项羽没什么出息,投奔刘邦我还是没什么出息,现在那些官职比我大的人都走了,我在这儿待着干吗啊?而且我的想法已经拜托萧何多次向刘邦提交了,一直也没有理睬我,我在这儿待着干什么啊?所以韩信他也走了。

韩信一走萧何就着急了,甚至来不及向刘邦报告,自己马上就追了过去,连夜去追韩信。这个时候,有手下人就去报告刘邦,大王,不好了,丞相跑了!刘邦当时大惊失色,萧何怎么也跑了啊?萧何是他的大管家,所有事情都是萧何管着的,别人跑了就算了,萧何也跑了……刘邦急得在家里团团转。过了两天萧何回来了,刘邦一看萧何气就不打一处来,你他妈跑哪儿去了?干吗去了?你为什么要逃跑?萧何说,我没有逃跑,我去追逃跑的人去了。刘邦说,那你追谁去了?什么?韩信,扯淡!那么多将军跑了你不追,一个韩什么信的,有什么好追的?你明明是撒谎!萧何说,不对,其他人是一般人才,一抓一大把,哪儿都能找得到,有什么好追的;韩信与这些人可不一样。

萧何用了四个字来评价韩信,叫做“国士无双”。什么叫国士呢?国士就是一国当中最优秀的人才,如果加上无双呢,那就是独一无二的最优秀的人才。萧何说,这个事儿看大王您怎么考虑了,您如果打算一辈子就待在汉中这个地方当个汉中王,这个韩信是没什么用得着用不着的。韩信是干什么的呢?韩信是打天下的,是帮助您得到整个中国的这样的人才,如果你有那个想法的话,非韩信不可。刘邦说,我当然也想出去,哪个愿意一辈子待在这个鬼地方?萧何说,真的是这样吗?那你就一定要用韩信。刘邦说,那好吧,看你的面子,也让他当个将军。萧何说,那不行,让他当将军他还是要走的。刘邦说,当将军还要走?那当大将军好了。萧何说,那就太好了——“幸甚”。

大将军是什么?是三军总司令,是最高军事统帅。我估计刘邦当时是脱口而出,当个将军都不行,那就当大将军。谁知道萧何说那太好了,刘邦也没有办法回转了。刘邦说,那好好好,你去把那个韩什么信的,给我把他叫来,寡人就让他当个大将军。萧何说,就这么着可不行。刘邦问,怎么还不行?萧何说,你这个人啊,就是这个毛病,没礼貌,不懂得尊重人才——你看看,一个大将军、三军总司令,你要任命这么一个职务,却像叫阿猫阿狗一样呼来唤去的,成何体统?所以像韩信这样的人就不愿意在你手下干。刘邦问,那你说要怎么办?萧何说,四个条件:第一择吉,你要选一个黄道吉日;第二斋戒,你要把什么酒、肉、女人先放到一边去,先吃三天素再说;第三筑坛,你要专门建一个拜将坛;第四具礼,你要把所有的礼仪都准备好,香汤沐浴,换一身干净衣服,恭恭敬敬地拜他做大将军。刘邦说,好吧。

suxiaohuan 发表于 2010-12-7 03: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完了
junzilang 发表于 2010-12-7 09: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不错
有点像易中天哈~~
但是好像还没有完阿?
kaoyan24 发表于 2010-12-6 21: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太长了,不好读啊
jdkx 发表于 2010-12-9 08: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没完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2 08: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