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gaogaotao925

陈毅被排挤出新四军军部 至抗战结束一直滞留延安

[复制链接]
 楼主| gaogaotao925 发表于 2010-8-13 08: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8月13日 星期五  北京阴24℃~32℃ 公益 | 文化 | 佛教 | 传媒 | 杂志 | 爱玩 | 中医   手机凤凰网加入桌面    站内 站内 站外 证券 汽车 视频   首页 资讯 台湾 评论 财经 汽车 科技 房产 世博 娱乐 时尚 体育 军事 历史 读书 教育 健康 亲子 游戏 城市 论坛 博报 微博 宽频·视点·直播凤凰卫视轶闻秘档 映像室 中国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史学苑 专家论史 民间说史 考古 视频 专题 知青 论坛 邮件订阅 提点意见     •[商讯]皮肤癣--新突破抗复发
·高血压--无毒降压;停服西药
·补肝肾、降三高--杜仲雄花茶
·专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新突破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正文陈毅被排挤出新四军军部 至抗战结束一直滞留延安 2010年08月12日 03:32 人民网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17条
还是在黄花塘饶漱石的住地,会议开始了。饶漱石告诉与会者,陈毅同志过去一贯反对毛主席,不适宜再在军部继续工作,调往延安了。他还具体说明了陈毅的所谓八个问题。饶漱石最后宣布,大家回去后,将此精神向分区、地委、行署负责人传达。?

毛泽东告诉陈毅,中央已电告华中局:陈饶的争论是属于工作关系的性质,不是属于路线的性质,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不应再提。

接到毛泽东的电报,陈毅立刻起程赴延安。1944年元旦前后,陈毅到达位于左权县的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所在地,受到一二九师负责人邓小平、滕代远的热烈欢迎。3月17日,陈毅抵达延安。陈毅到达延安后,受到毛泽东等许多中共中央领导人的热情欢迎。其中许多领导人,自1934年在中央根据地分别之后,已经将近十年未见面了。

在向毛泽东的汇报中,陈毅除了汇报华中抗战形势外,还将满腔的委屈,即与饶漱石的矛盾向毛泽东倾诉。但处于裁判地位的毛泽东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对他说:“如果你谈三年游击战争的经验,谈华中抗战的经验,那很好,我可以召集一个会议,请你谈三天三夜。至于与小饶的问题,我看还是不要提,一句话也不要讲。关于这件事,华中曾有个电报发到中央来。这电报在,如果你要看,我可以给你看,但是我看还是暂时不要看为好。”

陈毅说:“那我就不看,华中的事也就不谈。”毛泽东表示:“我欢迎你这个态度。”经过毛泽东的耐心说服,陈毅心情有所好转,对华中工作颇为挂念。善于知人的毛泽东自然心中有数。3月15日那天,他对陈毅说:“经过一个多礼拜的考虑,我以为你的基本态度是好的。你现在可以给华中发一个电报,向他们作一个自我批评。我也同时发一个电报去讲一讲,这个问题就打一个结,你看如何?”

陈毅诚恳地说:“这样好,我照办。”于是,陈毅向饶漱石和华中局、军分会各同志发了个电报。电报在热忱地叙述了到延安后毛主席等对他的巨大教育帮助后,说:“我自己对于如何团结前进的问题上,我的某些认识和处理方式上常有不正确的地方。由于自己遇事揣测,又常重感情,重细节,不正面解决问题,对人对事不够严正等等陈腐作风,这样于彼此协合工作以大的妨碍,……我自惭最近一年来在华中的工作尚未能尽我最大的努力。这就是我到中央后所获得的教训。”结尾,他表示“七大后再回华中工作。”

毛泽东阅后,也起草了一份电稿,于3月15日一同发往华中。毛泽东的电报说:“关于陈、饶二同志间的争论问题,仅属于工作关系性质。在陈动身前,两同志已当面谈清,现已不成问题。中央完全相信,在陈、饶二同志及华中局、军分委各同志的领导下,必能协和一致,执行中央路线争取战争胜利。关于内战时期在闽西区域的争论,属于若干个别问题的性质,并非总路线的争论,而且早已正确地解决了。关于抗战时期皖南、苏南的工作,陈毅同志是执行中央路线的,不能与项英同志一概而论。无论在内战时期与抗战时期,陈毅同志都是有功劳的,未犯路线错误的。如有同志对以上两点不明了,请漱石同志加以解释。”

饶漱石收到电报后,在第二天上午以他个人的名义给毛泽东回电,整个电文所反映出的他的基本态度是“顶”。电文主要一段如下:“陈和我的争论,既非属于重大路线,也非简单属于工作关系性质,而是由于陈同志在思想意识、组织观念仍有个别毛玻他对统一战线,对文化干部,对某些组织原则,仍存有个别‘右’的观点。对过去历史问题,存有若干成见,且有时运用很坏的旧作风,这些陈同志来电有隐约说到,所以我去电欢迎。但似乎尚欠清明,故详告与你,以便你给他帮助。”他还告诉毛泽东,他另外给陈毅复电了。饶漱石对毛泽东的电报尚且如此“顶”,对陈毅电报的复电就可想而知了。

陈毅看到饶回复他的电文,非常生气,提起笔来就给毛泽东写了封信,马上派人送去。毛泽东看过陈毅的信,决定给他降降温,让他通通气,4月9日便回信一封,给予开导:“……来信已悉,并抄送少奇同志阅看。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照顾大局,只要不妨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忍耐最难,但作一个政治家,必须锻炼忍耐。这点意见,请你考虑。”

4月10日,毛泽东又找陈毅去面谈。对此,陈毅1954年还记得很清晰:陈毅如实地汇报了这两天的病情和心绪,毛泽东劝他说:你现在在延安,你又不能回去,横直搞不清楚。这个事情容易解决,将来你回去是可以解决的,主要是人家对你有误会,你有什么办法?越解释,误会越大。陈毅听后表示:本来我的气很大,你这样一讲,我也没有什么意见了。

在延安期间,在中央的安排下,陈毅为朱德做七大的军事报告提供新四军战场的素材。这期间,毛泽东多次找他了解新四军的一些情况。陈毅又提起黄花塘事件,毛泽东说:“新四军在大江南北的战斗经验很值得参考,你准备一下专门作一次报告,跟饶漱石的关系不要谈。”

 楼主| gaogaotao925 发表于 2010-8-13 08: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稍微停顿了一下,饶漱石然后更加严厉地说:“我代表华中局责成陈毅重新检查,如果仍然不能正确的认识错误,我们建议党中央重新派来一位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军长来。如果有谁对陈毅的十大错误认识不足,或者同情,或者包庇,则是对整风运动的态度问题,那就要受党纪处分,甚至会有撤职的危险。”
会场仍然是沉默无声。此时天色已经很晚了,饶漱石压住了心中的怒火,外面已是暮色深沉,估计今晚搞不出什么名堂了,再僵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不如延续到明天再开会。饶漱石于是宣布:“天色也实在太晚了。也不能怪大家,很多人没有准备,今天休会,回去都认真准备一下,明天陈毅重新检查后,大家再畅所欲言吧!”

陈毅凭着自己丰富的政治经验,陈毅很快地意识到:饶漱石此次发难的目的,是想赶走自己,所以才利用整风的机会,搞臭自己。这可需要认真对待。事关自己的历史,事关自己的生命,军长当不当倒是小事,不能输在饶漱石的阴谋诡计上。

第二天,整风会议继续进行。整风会又开始了。饶漱石端坐在会议室,其他人也整齐地各就各位。陈毅抬头挺胸,竟无惧色地打开发言稿纸,抬头看了看张云逸,送去钦佩的目光。陈毅说这句话时,脸胀得通红,满脸充满怒气,语调高昂,颇具战斗性。他把帽子往桌子上一摔,用手解开了风纪扣:“为驳斥饶漱石对我的诽谤和打击,在此,我要申辩性发言。”会场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在详尽而如实陈述了在1929年6月22日召开的由政治部主任陈毅支持的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落选红四军前委书记和陈毅当选前委书记的经过后,陈毅质问饶漱石:“你是否知道,毛泽东主席离开红四军后,又是谁把他重新请回红四军岗位的吗?是我陈毅!”

接着,陈毅开始逐条反驳饶漱石列举的其他“罪状”。没等陈毅反驳完,早已惊慌不安的饶漱石打断了陈毅的讲话。“现在让你重新检讨,重新作自我批评,不是让你再次摆功劳。你的态度很成问题!我是政治委员,有最后决定权,我又是华中局的书记,我有权代表华中局和军部,向中央揭发你的问题,有权建议中央另派一位德才兼备的军长来。”饶漱石说完,将目光转向参加会议者:“你们变哑巴啦?有什么意见大胆讲,怕什么!”迫于饶漱石的淫威,大家被迫对陈毅展开了违心的批评。

会后,饶漱石利用华中局、军部主要领导成员的名义,写了一份长达1500字的电报,报给毛泽东、刘少奇,罗列陈毅十大错误,要求中央派人主持新四军军事工作。饶漱石这份电报首先挑拨毛泽东、刘少奇和陈毅的关系,接着歪曲和捏造一系列的事实,如说陈毅“以检讨军直工作为名召集20余名部、科长会议来公开批评政治部、华中局及我个人”等等。电报的结尾是“但望中央速决定物色才德兼全的军事政治负责干部来帮助我们。”并说自己在德的方面“可保证无愧”。(饶漱石在十一年后阴谋败露后承认这是要中央把陈毅调走。)饶漱石估计,仅仅由他个人发电报给中共中央负责人,还不够有力,便煽动一些干部联名向中共中央打电报批评陈毅。

陈毅一贯富于自我批评精神,他向中共中央发电报报告了事情的经过,并着重检讨了自己随便说话等错误和缺点。但结尾是力求团结的:“漱石、汉年和我三人之间,思想业已打通,可保证继续顺畅为党努力工作。”陈毅的报告,很快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回复:“陈毅同志,并告饶:(一)来电已悉。此次事件是不好的,但是可以讲通,可以改正的。

(二)我们希望陈来延安参加七大。前次你们来电要求以一人来延,那时我们不知你们间不和情形,现既有此种情形,而其基本原因,因为许多党内问题没有讲通。如陈来延安参加七大,并在此留住半年左右,明了党的新作风及应作重新估计的许多党内历史上重大问题,例如四中全会是错误的,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王明宗派的新立三主义,1938年武汉长江中央局时期王明宗派的新陈独秀主义以及其他问题等,如对此问题充分明了,则一切不和均将冰释,并对党有极大利益。……陈来延期间内职务由云逸暂行代理,七大后仍回华中,并传达七大方针。

以上提议请考虑见复。

毛泽东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八日

陈毅在会后,也致电中央,简单陈述黄花塘事件的大概经过,要求赴延安学习。不久收到延安回电,命令陈毅到延安协助毛泽东、朱德起草和讨论党的七大政治报告和军事报告。

1943年11月25日,陈毅告别了妻子张茜,满怀惆怅地离开了生活战斗了达四年之久的淮北大地,奔赴了不知前途如何的西行延安的路程。

陈毅走后,余波尚未平息,黄花塘又起了事端。1943年底,陈毅离开了军部还到一个月,饶漱石便召集华中各战略区主要负责人开会。由于通知上没有注明主要开会内容是什么,再由于陈毅去延安其中必有缘故,各战略区的主要领导不愿意再卷入这场是非,所以各战略区的一把手们如粟裕、谭震林、黄克诚、邓子恢等都没来,只是派了第二把手,有的甚至派了个参谋长来参加会。

alarace 发表于 2010-8-13 22: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shuxiong 发表于 2010-8-15 12: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是最好的批判石
kaoyan24 发表于 2010-12-6 21: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自有公正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2 10: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