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74|回复: 1

在网络时代回望胡耀邦的“微服私访”

[复制链接]
星河 发表于 2010-4-17 08: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通信工具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在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民众表达渠道多了,更需要愿意倾听、善于倾听的人。不仅要听,还要把人民的要求变成决策的依据和施政的基础
4月15日,总理在《人民日报》撰文,深情回忆起24年前他随胡耀邦同志在西南贫困地区考察调研的情形,尤其是胡耀邦同志安排他夜访农家,以及下乡时经常临时改变行程,看“没有准备的地方”,与群众直接交流的往事。对此,说,“他的行事风格对我后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带来很大的影响。”(4月15日《人民日报》)
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的优良作风,在胡耀邦同志身上体现得非常突出,也被继任的领导人很好地继承发扬。我们知道,每年的春节,、等领导人都和群众在一起,在基层考察中度过。就在眼下,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不久,同志中断出访行程,提前赶回国内,要“同我国人民在一起”;而总理,也不顾高原反应,已经赶到了地震灾区。
20多年前,交通、通讯还不够发达,尤其是在一些边远贫困地区,领导人更需要亲身实地考察,倾听最真实的声音,掌握第一手材料。领导人的身体力行,不仅可以形成一种风气,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实现正确的领导,减少决策的失误。如今,虽然交通、通信条件早已今非昔比,世界已进入网络时代,但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仍未过时。
但是,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导干部身上,这种风气有些淡化了。一些政府部门“门槛”越建越高,脸难看、门难进,甚至发生保安暴打上门群众、官员跟反映问题群众因琐事大打出手这样的事。基层干部本应该离群众更近才对,但一些守土有责的干部却跟群众越来越隔膜,偶尔下基层,也是前呼后拥,远接高迎,调研行程也多是事先安排好的,只为在电视、报纸上露个脸。前两年,某地甚至还出现了所谓“被慰问专业户”。
在网络时代,民意表达的渠道多了,但面对人民群众高涨的表达需求,很多干部闭目塞听,不闻不问;对“送上门”的群众诉求,也往往“无利不理”。从表面上来,政府部门也纷纷上网了,但很多时候执政理念和行事方式还是老一套。
其实,能否深入群众,有没有“微服私访”的意识,也可以“考”出一个党员干部是否牢记宗旨,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笔者有位同事曾在地方工作,采访中听到当地一位领导要来视察,人还未到,却先传来了一份领导中意的菜单。第一次见识这样的“考察”,同事至今仍记得自己当时的惊诧。不过随后不久,这位曾居高位的官员就被揭出问题,落得个跳楼身亡的下场。
对于党的群众路线在一些地方被弱化的现象,领导同志也有明确认识。同志日前在《求是》杂志发表的文章中说,不少基层党员和群众反映,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通信工具先进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对此,指出,不管通信手段多么发达,有多少了解情况的其他渠道,都不能替代亲自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
当然,我们的领导干部不必也不可能天天下乡,上网听听民声,也是另一种“微服私访”。
今天,我们怀念耀邦同志,不仅崇敬他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更应发扬他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疾苦的优良作风。在通信工具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在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民众表达渠道多了,更需要愿意倾听、善于倾听的人。不仅要听,还要把人民的要求变成决策的依据和施政的基础。
20多年后,人们仍在深切怀念耀邦同志,这表明,群众发自内心地爱戴那些能够真正俯下身子、与群众促膝谈心的领导人。
下一篇:若夷:总理缅怀胡耀邦的启示
缅怀一个人,怀念的既是他的音容笑貌,更是他精神风骨、人格风范,温总理对胡耀邦的深情怀念是如此,我们各级各地的广大干部,面对总理对胡耀邦同志的怀念,是否也能如此——让“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实际”的教诲和嘱托,成为耳畔长鸣的为政警钟
“他对我说,领导干部一定要亲自下基层调查研究,体察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第一手材料。对担负领导工作的人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实际”,4月15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纪念胡耀邦,“每念及此,眼前便不断浮现出耀邦同志诚挚坦荡、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胸中那积蓄多年的怀念之情如潮水般起伏涌动,久久难以平复”。
胡耀邦的“诚挚坦荡、平易近人”以及勤于“体察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的工作作风,不仅为温总理所难以忘怀,也是所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广大群众所熟知的。据悉,在他任中共中央主席和总书记的7年间,全国2112个县,有1600多个县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有6个春节他是同基层人民群众一起过的。更重要的是,如所说,“耀邦同志下乡时,经常临时改变行程,与群众直接交流”,并常常要求“看看你们没有准备的地方”。
显而易见,温总理对胡耀邦领导和工作作风的怀念,并不停留在文字口头上,而是灌注于他多年的身体力行中。用总理自己的话说,就是“从2003年算起,我已经8个春节没有在家里和家人一起过年了”。在矿井深处、在田间地头、在艾滋病患者家里、在低保户的炕头,都留下总理过年的身影。更难得的是,每次下基层调研,总理都再三要求群众“讲真话”、“说实话”。
“对担负领导工作的人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实际”。正是因为要尽可能地防范避免这种危险,我国历代领导人都格外重视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并提出了一系列宝贵而经典的论述,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工作不能落实,关键在领导干部是不是以身作则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邓小平),“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江泽民),“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然而,不得不说,与这种重视下基层、深入实际背道而驰,却热衷形式、浮华不实的工作作风,在当今的现实社会中,也并不罕见。正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朱振中、张维庆等委员所尖锐指出的:“许多人干事只搞形式,贯彻中央指示也好,抓工作也好,不从实际出发,而是给上级、给领导看”,“他们不怕做不到,就怕别人看不到、听不到。最后是报喜不报忧,更恶劣的是弄虚作假”。实情遮蔽、假话流行,下级、基层官员的刻意蒙蔽、敷衍固然是一个重要方面,但归根结底,还是领导工作作风虚浮不实,没有真正去重视“体察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充分意识到“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实际”的缘故。此前,《人民论坛》杂志组织的一次“党政干部如何能听到真话”问卷调查显示,对于“领导干部有时不能听到真话的主要原因”,64.5%的认为是由于“有些领导干部不愿或不善听真话”。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缅怀一个人,怀念的既是他的音容笑貌,更是他卓然长存的精神风骨、人格风范,温总理对胡耀邦的深情怀念是如此,我们各级各地的广大干部,面对总理对胡耀邦同志的怀念,是否也能如此——让“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实际”的教诲和嘱托,成为耳畔长鸣的为政警钟?
下一篇:张森林:要看就看“没有准备的地方”!
总理撰文《再回兴义忆耀邦》,回忆胡耀邦同志经常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亲自下基层调查研究,体察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第一手材料,并且他自己在下基层调研时经常临时改变行程,与群众直接交流,不和地方打招呼,用他常说的话就是“看看没有准备的地方”。
“看看没有准备的地方”,不仅彰显了老一辈领导人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和求真务实的高尚品质,也点出了领导下基层能否取得实效的“秘诀”所在。毫无疑问,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的目的在于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完善政策、推动工作,因此就应该不露声色、想方设法地去看看那些“没有准备”的地方,这样才能原汁原味地掌握到第一手资料。倘若人马未到、电话先行,或前呼后拥、兴师动众,势必很难采集到最准确的信息和最真实的民意,甚至还极可能会在下级的“精心安排”之下,所到之处形势“一片大好”,如此,显而易见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时下某些领导干部喜欢被“众星捧月”般重重包围,也不怎么爱看“没有准备的地方”,究其因恐怕主要有三:一是图个“心情”。领导来了,下级自然少不得鞍前马后,“伺候”得面面俱到,领导只要“客随主便”,就尽可看得称心、听得顺心、吃得舒心、玩得开心,岂不美哉。二是图个“省事”。群众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问题,既可能事关一些具体利益,也可能涉及当地官员的作风和作为,何必要去“自寻烦恼”呢?三是图个“形象”。大张旗鼓地下基层,既可以树“官威”、显“派头”,也可以“秀”作风、促“宣传”,干嘛要“出力不讨好”地“默默”行动呢?
由此可见,愿不愿、能不能去看“没有准备的地方”,其实不仅是个方法问题,更是个态度和责任问题。毋庸置疑,领导下基层要看就看“没有准备的地方”。胡耀邦同志的言传身教值得我们反思,更值得领导干部学习。
swanqqx 发表于 2010-4-17 08: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行事风格对我后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带来很大的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5-2 08: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