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报考填报:投档比例的制胜技巧

2012-4-30 19:02| 发布者: vv15| 查看: 192| 评论: 0

摘要: 报考填报:投档比例的制胜技巧   了解高校投档比例的作用   关于高校的具体投档比例,作者认为,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模糊的。由于教育部在每年的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的招生章程的主要内容中没有关于高校投档比例 ...
 
 
 
报考填报:投档比例的制胜技巧
 
 

  了解高校投档比例的作用

  关于高校的具体投档比例,作者认为,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模糊的。由于教育部在每年的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的招生章程的主要内容中没有关于高校投档比例的这一条规定,故而绝大多数高校在招生章程中是不涉及投档比例的。同时由于教育部在每年的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中还明确要求“各省级招生委员会和高等学校要结合本省(区、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录取投档办法,正确处理好考生成绩与志愿的关系。在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高等学校一般应在本校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省级招办按高等学校的调档要求向其投放考生电子档案。”于是,这120%就成了高校投档不可逾越的比例上限;但是,具体究竟是多少?不知道。

  很显然,……这就是知道高校具体的投档比例对于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个作用对于那些准备“首选学校”的考生和家长来说会更大。

  可惜,这一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几无用武之地,因为公开具体投档比例的高校实在太少。只有这样少数几所学校才一直在招生章程中公开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1)招生计划小于200人(含200人)的省(市、自治区)为计划数的120%;(2)招生计划200~500人的省(市、自治区)为计划数的110%;(3)招生计划大于500人(含500人)的省(市、自治区)为计划数的105%。”

  这样“以考生为本”来确定学校投档比例并且公开的现象,在最近两年有着很大的改观。为什么?这是因为教育部在大力推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改革试点,而推行平行志愿如果不减小高校的投档比例,可以说起不到什么作用,甚至是负作用要大于正作用。这么说的道理何在?

  的确,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作者总结有五大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此种投档、录取方式,也伴随着潜在风险和负面效应。平行志愿是非常不利于考生的上线落选和进档后的退档。由于平行志愿填报方式的程序设置是在平行志愿录取完成以后,就将直接进入征集志愿阶段,加之平行志愿的投档率及录取率均较高,尤其是名牌院校。因此,进入征集志愿的院校中名牌院校是少之又少,甚至于完全没有,这时你纵然有天大的本事和技巧,也没有了用武之地。所以说未被平行志愿录取的考生(主要是被退档的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面临的境况可能会比以前的排序志愿“更惨”。这是因为,如果排序志愿的第一志愿未被投档、录取,只要你第二志愿填得好、报得巧,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进个“211工程”院校,乃至“985工程”院校都是有很大可能的。两相对照,平行志愿的风险就显露无疑了。

  这就是为什么在实施平行志愿的地方,需要高校配合减小投档比例,通常都从120%降低到105%左右的基本原因。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知道高校具体的投档比例对于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作者将优先选择投档不退档或者是投档比例比较小的院校,作为填报平行志愿的一大技巧的依据之所在。

 

  报考填报:投档比例的制胜技巧的延伸内容:如何看待热门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胜经》的作者张艺执老师是这样看待热门专业的:

  (1)许许多多的人都去争报热门专业,说他们全都是盲目跟风、赶潮流是不客观的,群众是有辨别力的。

  (2)为什么有许许多多的人冒着风险去争报热门专业呢?因为热门专业不仅有利于就业,而且工作环境好、薪资待遇高、社会地位优越,对考生的职业、人生都有莫大的益处。

  (3)说专业的冷门与热门是经常变化的,几乎一年一个变,是不科学、不符合事实的。真正的热门专业是多少年都不会大变的。

  (4)在市场经济下,专业决定就业,重视专业选择,首先是就业的要求,也是个人成才与发展的要求。

  (5)进了热门专业,未必都是前程似锦;入了冷门,未必都是命运不济。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2012高考志愿填报指南——高考相关论坛话题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7 01: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