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数学活动“生活中的数据”教学设计

2012-4-16 10:39| 发布者: dayday1| 查看: 210| 评论: 0

摘要: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数学活动“生活中的数据”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次活动是在学生学完有理数这一章知识之后而进行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好数学 ...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数学活动“生活中的数据”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次活动是在学生学完有理数这一章知识之后而进行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好数学的同时,更好地做数学。教材安排本次活动用意有三:一是为学生今后学习方程、概率及统计等有关知识作铺垫;二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寻找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三是经历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决策水平。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成因分析

  1.重点:数据的整理

  2.难点:数据的分析

  考虑到四个活动都与数据有关,而数据的整理是这四个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之所在。只有合理的数据整理才能为数据的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因此,我认为数据的整理应为本次活动的重点。依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考虑到学生处理数据的经历不多,不能很熟练地将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因此数据的分析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利用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协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据的处理过程,学会对数据的一些处理方法,形成自我反思与综合评价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形成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实现自我价值。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法

  自主探究法

  这是一节数学活动课,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仅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所有活动都是学生由自主操作、自主探究来完成的,在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因此,我认为这节课采用自主探究法较为适宜,在学生探索的同时,我将注意展示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努力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点,与学生共同分享数学的乐趣,使数学活动成为再发现的载体。因此我把本节课的基调定为:“自主探究、民主开放、合作交流、师生对话”。

  

  (二)学法

  本次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中心,是活动的全程参与者,他们通过自主实践来参与学习,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有理数有关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会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但学生学法较单一,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数学知识向应用能力转变的时期,学生的理性分析(数据处理与决策)能力有待发展,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运用数学的意识有望提高。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 引入活动

  在引人活动前我曾有三种考虑:第一种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第二种是从复习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引人;第三种是提供数学背景材料让学生去感受。由于第一种太单调,不能激发学生活动的欲望,第二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的引人,缺乏学习热情,形式上缺少自主发现这一重要环节,第三种提供了探索的空间、营造了活动的氛围、激发了活动的兴趣,所以我打算选用第三种方案。

  介绍“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在数学方面也不例外,如在使用负数方面,古代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古代中国很早就开始将负数引人经济生活。在商业活动中,以收人钱为正,以付出钱为负,以余钱为正,以亏钱为负;在农业活动中,以增加粮食为正,以减少粮食为负。

  史料证明,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中国已经开始使用负数,并且对负数已有较深刻的认识,这在世界上是首创。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在不同时期的生活中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求知欲。

  (二)活动开展张扬个性

  教材安排了四个数学活动,我打算用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主要是前两个活动。由于活动所需的数据要求学生在课外收集完成,课堂活动中只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活动I

  1.活动内容

  帮助家庭记录一周的生活收支账目,收人记为正数,支出记为负数。计算当周的总收入、总支出、总结余以及每日平均支出等数据,妥善保存账目,作为日后理财的重要依据。

  2.活动目标

  体验生活中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运用。

  3.活动形式

  集中观看,组建活动。

  4.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师生互评。

  5.活动步骤

  (1)教师演示一个家庭的收支情况;(课件演示)

  (2)要求学生根据所要统计的项目,自己设计一个统计表;

  (3)学生根据课件演示的收支情况填表并计算;

  (4)交流统计表的设计,交流计算结果;

  

  (5)学生拿出自家记录好的数据整理、填表、计算;

  (6)分组讨论,综合意见,交流结果,发表感想;

  (7)演讲会

  ①学生六人一组,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根据自己家本周的收支情况讨论,对今后家庭理财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②每小组推选一名优秀演说者到全班交流;

  ③评选最佳“小演说家”。

  6.活动预测

  (1)可能有些学生不会设计表格,不能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

  (2)可能出现部分学生运算中法则运用不当,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

  (3)可能出现部分学生对表格中的概念不理解,不能熟练地完成表格填写;

  (4)数据收集不一致,出现结果多元化。

  7.措施

  (1)通过教师引领,鼓励合作交流、互帮互助,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对数据的整理;

  (2)通过学生对课件演示收支情况的计算,使学生经历一个对运算法则的复习过程。

  利用多媒体演示,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学生进行数据整理提供学习平台,为学生处理自己家庭的数据提供参考。通过学生自主计算更好地锻炼学生利用法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今后科学理财、学会生活的意识。

  活动Ⅱ

  1.活动内容

  记录本地一周的气温情况(可根据天气预报提供的资料),计算每天的温差以及这周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温差。

  2.活动目标

  体验有理数减法法则在生活中的运用。

  3.活动形式

  集中观看,小组合作。

  4.评价形式

  学生自评,师生互评。

  5.活动步骤

  (1)教师课件演示武汉市一周的天气预报情况;

  (2)数据整理: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统计形式,并根据课件演示的数据完成统计与计算;

  计算:星期一至星期五每日温差分别为,这一周的平均温差为这周的平均最高气温为,这周的平均最低气温为

  (3)交流统计形式,比较每种统计形式的优势,交流计算结果;

  (4)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本地一周的天气预报数据,完成数据的统计与计算;

  (5)数据分析

  要求学生根据计算结果对本周天气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6)师生互评

  对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方法的评价。

  5.效果预测

  (1)法则运用不熟练,导致计算错误;

  (2)计算正确且统计形式多样化。

  6.措施

  加强组内分工合作,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对法则运用更加熟练,让学生从计算中更好地理解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温差的概念,为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数据进行合理的整理提供思路。通过学生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让学生在极大的参与度中提高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回顾反思拓展思维

  1.学生回顾(知识、方法、思维、能力)

  (1)本次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2)本次活动你学会哪些数据的处理方法?

  2.学生相互交流、评价,体会活动感受,形成共鸣。

  通过活动的回顾与整体感受,让学生对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有更清晰的认识,使学生的思维结构得到完善。

  (四)作业布置活动延伸

  下表列出了几个城市与北京的时差(带正号的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早的时数,如现在北京时间8点,则东京时间为9点)

  1.如果现在的北京时间是7点,那么现在的纽约时间是多少?

  2.小明现在想给远在巴黎的姑妈打电话,你认为合适吗?

  通过这道习题,让学生对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有一个综合的运用。让活动延伸到课真正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五、评价分析

  教案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两个体现

  1.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2.体现活动课的课型特点(活而不乱)。

  (二)两个侧重

  1.侧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2.侧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三)两个希望

  1.希望通过生活中丰富的数据去体味数学的魅力;

  2.希望学生通过活动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数学活动“生活中的数据”教学设计的延伸内容:尖子生经验谈:日常学习该如何安排

 

  很多学生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绩总是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学习效率太低。同样的时间内,只能掌握别人学到知识的一半,这样怎么能学好?学习要讲究效率,提高效率,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时就寝。中午坚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我学习的时侯常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脑与课本交流。

 

  三、坚持体育锻炼 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因而,再繁忙的学习,也不可忽视放松锻炼。有的同学为了学习而忽视锻炼,身体越来越弱,学习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这样怎么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四、学习要主动 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学基础不好,学习过程中老是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寡欢,心不在焉,从何谈起提高学习效率。这时,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请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进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 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六、注意整理 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学生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我认为,没有条理的学生不会学得很好。

 

  评:学习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习之外的其他因素,这是因为人的体质、心境、状态等诸多因素与学习效率密切相关。

 

  总结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可以这样认为,学习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言外之意,学习成绩好未必学习效率高)。因此,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提高学习效率就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直接途径。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初一网络课程榜>>
人大附中
Smart课程
强化班、数学联赛

最新评论

★七年级家庭作业网校——七年级家庭作业相关论坛话题
七年级家庭作业相关话题热门浏览
    七年级家庭作业相关话题网友热议
      七年级家庭作业相关话题近期更新
        七年级家庭作业相关话题网友推荐
          七年级家庭作业相关更多文章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5-21 14: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