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

2012-3-14 10:32| 发布者: daday| 查看: 684| 评论: 0

摘要: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   一、说教材   1、 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56页《角的初步认识》。   2、教材分析:   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应用广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
 
  一、说教材
  1、 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56页《角的初步认识》。
  2、教材分析:
  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应用广泛的学科。本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掌握知识,是应用数学的一个体现。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能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编写,但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用三角板比角的大小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教学目标的确定:
  从学生认知水平来看,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在教学中,这就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几何图形的抽象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怎样去解决这一矛盾呢?我认为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因此,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素质教育的三个方面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方面: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思想情感方面: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4、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二、说教法和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鉴于此,我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以下几方面考虑:。
  1、分借助形象直观,运用多媒体的特殊功能,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因此,要解决数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具体的操作与观察。教学中必须重视形象直观的作用,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学生通过找角、折角、做角等操作实践,及观察电脑的动态演示,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动脑过程中,得到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让他们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2、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在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说明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除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功能,通过它的形、声、色、动、静的变化,形成鲜明的表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还想方设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整堂课都处在"好奇"、"好学"的高昂学习情绪中,
  按照观察感知、操作成象、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这一模式进行,使教学过程始终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3、重信息反馈,坚持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根据信息反馈的理论,在学生接触新知时通过巩固练习、辨析练习及时反馈,在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解决新矛盾,使认识得到深化、升华。
  4、坚持面向全体,发展为本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将根据问题的不同难度,教学时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设计练习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练习,也有发展性练习,尽最大努力体现因材施教。并通过教法、学法的使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时间、空间诸方面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多媒体应用分析及设计思路
  〈一〉激趣导入
  (媒体应用)屏幕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的实物图。引导学生回顾复习,依次回答出各个图形的名称。
  教师指着三角形说,谁愿意告诉大家三角形是由几条边组成的呢?——三条边。早晨上学的时候,粗心的“小马虎”却把一条边忘在了家里,(媒体应用)〈计算机将三角形的一条边移走〉大家看这还是一个三角形吗?——不是。这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的——角。
  教师指着角问:关于角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A:我想知道怎样画角。
  生B:我想知道角的组成。
  生C:我想知道角的用途。
  〈……〉
  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这些问题,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逐渐解决。
  〈揭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引导探究
  1、影像激趣,整体感知。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角。
  (媒体应用)〈屏幕依次出示:红领巾、三角板、钟面和折扇实物图〉。
  仔细观察,红领巾上的角在哪里?数一数有几个?其它物体的面上有角吗?
  学生讨论找角。
  (媒体应用)在学生找到实物图中的角后,屏幕上出现闪动角。
  (2)举例
  其实在你身边就有很多角,仔细观察,你发现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也有角?
  生A:桌面上有角。
  生B:书本上有角。
  生C:地面瓷砖上有角。
  (……)
  (3)启发学生用纸片折角。
  (媒体应用):利用计算机的动画功能教学折角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对折的含义。
  学生讨论折角,(媒体应用)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说折角的过程并指出角所在的位置。然后同桌两人互相比较角的大小。
  你能折得再小些吗?用这种方法可以折出多少个角?
  (4)做活动角
  引导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活动角(两人为一组)。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边讨论: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角?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大的角?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小的角?
  (媒体应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
  组织学生讨论角的大小与纸条张开大小的关系,角的大小与纸条长短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媒体应用)多媒体演示制作过程、讨论过程及结论。
  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找出最终结论:角是有大有小的,但角的大小与纸条长短没有关系。
  2、通过感知并利用媒体,建立概念。
  让学生用刚才所折角的顶点扎手心,感知角的顶点是尖尖的;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感知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从而揭示了角的本质属性。
  (媒体应用)屏幕出示:四个实物图的角。
  四个图的角闪动,淡化实物外形,留下闪烁着的角。
  让学生尝试归纳出角的组成。
  教师订正,讲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学生练习,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3、指导学生正确的画角。
  我们刚才看到了许多实物上存在的角,若要把它画下来,该怎样画呢?
  让学生讨论: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学生尝试画角。
  (媒体应用)展示作品,讲画法。
  学生交流角的画法,讨论后老师归纳:画角的时候,一般都是先画顶点,再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线。
  (媒体应用)计算机出示画角的全过程。
  学生在本子上练习画角。
  ( 媒体应用)展示作品,说画法并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4、归纳角的本质特征。
  用学生所画的角,引导学生讨论、归纳,这些角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学生讨论。
  学生归纳:这些角大小不一样,但它们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5、练习:(屏幕出示练习)
  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角?
  A B C D
  〈三〉归纳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些什么?
  生 :怎样折角
  生 :怎样画角
  生 :怎样比较角的大小
  (……)
  学生回顾小结。
  〈四〉巩固练习
  1、找出下列图形中的角:
  2、比较角的大小。书58页
  学生先观察得出初步结论。
  (媒体应用)用三角板上的角去比第一个角。
  学生自己用三角板比一比,得出结果。
  (媒体应用)两个角慢慢重叠。
  引导学生找出比较的方法
  3、要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媒体显示)
  4、(发展思维)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剩下几个角?
  四、评议:
  由旧知过渡到新知,采用激趣法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一切客观事物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启蒙教育。
  用计算机辅助由“三角形”到“角”的转换过程,变“静”为“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更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活跃起来。学习的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只起“桥梁”作用,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到了“我要学”。
  由学生身边熟悉的实物图过渡到几何上抽象的直观图,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理解。计算机对实物图中角的显示效果在这里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闪动时变换为较醒目的色彩,并加上声音。)
  从生活中不同物体表面上找出角,使学生更好地初步感知角。
  利用计算机的动画功能,展示“对折”的含义,直观、易懂。
  纸片的大小要不同,颜色要醒目。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便于比较所折角的大小。
  让学生到讲台上展示作品,说折角过程,以便全体学生观看,可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教师的教学思路是探求——研讨——汇报——结论。学生在边操作、边思考中从认识静态中的角过渡到动态中的角,观看纸条的张合产生大小不同的角,纸条的长短对角的大小没影响,由此渗透角的本质特征,学生轻易掌握难点。并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使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克服了纸片小的缺点,便于学生观察和比较,同时再次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
  用多媒体展示探究过程,即便于学生观看,又便于学生比较、归纳出结论。
  充分利用媒体优势,由实物直观过渡到抽象直观,突破重点。
  巧用媒体的动画、声音等特点,从实物过渡到图形,为后面的画角打下基础。
  通过前面对角的感知,逐渐过渡到“画角”,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过渡,完成了“物——形——初步认识”的过渡,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利用计算机对“顶点”、“边”的闪烁及相应的声音,直观、形象,学生对画角加深了认识。教师适时给予讲解指导,如画边时要强调边要画直、均匀。
  在学生画角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找到角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再次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再次活跃起来。
  在学生对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让学生做该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增强分析、判断能力。
  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所学到的知识,再让学生小结,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复习,加深了认识。 巩固练习紧扣知识点,对知识基础知识起了巩固作用。
  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时,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用动画演示结合学生动手操作,不但更形象生动地说明两个角一样大,而且也教给了学生比较物体大小的不同方法,蕴含了数学学法的指导。
  设计思考题以本节知识为基础,具有趣味性、思考性.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人单位讨论,意在因材施教,提高智能,开发智力,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的延伸内容:小学生考试考场答题技巧辅导
 
  一、自我暗示、消除焦虑 考试一旦怯场,面对试题就会头脑空空,平时熟悉的公式、定理回忆起来也变得困难,注意力不能集中,等到心情平静下来,已浪费了许多时间,看到许多未作的题目,则会再次紧张,形成恶性循环。这时要迅速进行心理调节,使自己快速进入正常应考状态,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调节焦虑情绪:①、自我暗示法。用平时自己考试中曾有优异成绩来不断暗示自己:我是考生中的佼佼者;我一定能考得理想的成绩;我虽然有困难的题目,但别人不会做的题目也很多。②、决战决胜法。视考场为考试的大敌,用过去因怯场而失败的教训鞭策自己决战决胜。
 
  二、整体浏览,了解卷情 拿到试卷后,在规定的地方写好姓名和准考证号后,先对试卷进行整体感知,看看这份试卷共多少页、总题量是多少、分哪几大部分、有哪几种题型。这样不仅可以要防止试卷错误,尽早调换,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而且通过对全卷作的整体把握,能尽早定下作战方案。重要的是初步了解下试卷的难易度,以便自己合理安排答题时间,避免会做的没有做,不会做的却浪费了时间的情况出现。
 
  三、“两先两后”,合理安排 试卷的难易、生熟占分高低大体心中有数了,情绪也稳定了,此时大脑里的思维状态由启动阶段进入亢奋阶段。只要听到铃声一响就可开始答题了。解题应注意“两先两后”的安排:①、先易后难 一般来说,一份成功的试卷,它上面的题目的排列应是由易到难的,但这是命题者的主观愿望,具体情况却因人而异。同样一个题目,对他人来说是难的,对自己来说也许是容易的,所以当被一个题目卡住时就产生这样的念头,“这个题目做不出,下面的题目更别提了。”事实情况往往是:下面一个题目反而容易!由此,不可拘泥于从前往后的顺序,根据情况可以先绕开那些难攻的堡垒,等容易题解答完,再集中火力攻克之。②、先熟后生 通览全卷后,考生会看到较多的驾轻就熟的题目,也可能看到一些生题或新型题,对前者——熟悉的内容可以采取先答的方式。万一哪个题目偏难,也不要惊慌失措,而要冷静思考,变生为熟,想一想能不能把所谓的生题化解为若干个熟悉的小问题,或转化为熟悉的题型。总之要记住一句名言:“我易人易,我不大意;我难人难,我不畏难”。
 
  四、“一慢一快”,慢中求快 一慢一快,指的是审题要慢要细,做题要快。题目本身是解题方法、技巧的信息源,特别是每卷必有的选择题中的题干中有许多解答该题的规定性。例如:选出完全正确的一项还是错误的一项,选一项还是两项等,这些一定要在读题时耐心地把它们读透,弄清要求,否则是在做无用功。考卷大多是容易的,在大家容易的情况下就看谁更细心,而细心最主要的就是审题时要慢要细心。当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后,答题时速度应快。做到这一点可从两方面入手,一、书写速度应快,不慢慢吞吞。二、书写的内容要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噜嗦重复,尽量写出得分点就行了。
 
  五、分段得分,每分必争 考试中经常有的同学答案是错误的,但依然得了分,这说明写出了得分点,而有的同学甚至一点解题思路都没有,只是将公式进行了罗列,也依然得到了分,都是同样的道理。尤其是有问的解答中,如果第一个不会千万不要放弃,一定要浏览完全部的问题,做到每分必争,切忌出现大量空题的情况。“分段得分”的两种情况:对于会做的题目。对会做的题目要解决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如果出现跳步往往就会造成丢分的情况,因此,答题过程一定规范,重要步骤不可遗漏,这就是分段得分。对于不会做的题目,这里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大题分几小题的,一种是一大题只有一问的。对于前者,我们的策略是“跳步解答”,第一小题答不出来,就把第一小题作为已知条件,用来解答第二小题,只要答得对,第二小题照样得分。对于后者,我们的策略是“缺步解题”,能演算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不强求结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得到分数。
 
  六、重视检查环节 答题过程中,尽量立足于一次成功,不出差错。但百密不免一疏,如果自己的考试时间还有些充裕,那么根不可匆忙交卷,而应作耐心的复查。将模棱两可的及未做的题目最后要进行检查、作答,特别是填空题、选择题不要留空白。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二年级家庭作业网校——二年级家庭作业相关论坛话题
二年级家庭作业相关话题热门浏览
    二年级家庭作业相关话题网友热议
      二年级家庭作业相关话题近期更新
        二年级家庭作业相关话题网友推荐
          二年级家庭作业相关更多文章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5-16 21: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