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高中作文:雨中的约定

2012-2-14 14:56| 发布者: wwxx| 查看: 166| 评论: 0

摘要: 高中作文:雨中的约定  你还记得吗?我们在雨中的约定,那是一辈子都不能忘却的约定,因为它,使我等你等到现在。    ——题记   可能是因为我出生的那天正好下雨的缘故吧,我对于有一种很特殊却又说不出来的 ...

高中作文:雨中的约定

 

   你还记得吗?我们在雨中的约定,那是一辈子都不能忘却的约定,因为它,使我等你等到现在。

                                                                                                                                                ——题记

  可能是因为我出生的那天正好下雨的缘故吧,我对于有一种很特殊却又说不出来的感觉。

  “婷,快出来看呀,它来了!”欢兴高采烈地对我说,然后把我拉出门外。

  “是啊,终于下雨了,它终于来临了!”此刻的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每到下雨的季节,我都会准备好一切去迎接它,而它,总是特别神秘,不等我准备好,就“哗啦啦”地落到我身上。

  我不喜欢打着雨伞站在雨中,我和欢都喜欢被雨淋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是我忘了所有的烦恼,因为雨水可以冲刷掉我所有不开心的记忆,使曾经迷失过的我重新找回信心和勇气。

  “婷,你说,如果雨可以永远地下,永远都不要停,那该多好啊!”

  “是啊,可以永远地生活在雨的世界中,是多么惬意啊!可是,雨就和我们的生命一样,总有它停止的那一刻,而我们也总有一天会失去它们。”

  “既然这样,那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此时此刻,就像珍惜我们的生命一样,好不好?”

  “好啊,那我们相约明年一定还要牵手共同淋一场雨!”

  可是,没过多久,欢就去了南方,临行前对我说:“明年的雨季,我一定会来到你的身边!”

  时间一直不停地过,下雨的季节终于来到了,可是欢却食言了,欢没有回来,甚至连一个电话也没打。

  我知道,南方是多雨的地方,欢那里一定经常下雨。可是,在下雨的时候有谁陪在欢的身旁?欢还记得曾经陪你一起淋雨的那个女孩吗?还记得我们在雨中的约定吗?

  转眼间,三年过去了,可我依旧没有欢的音讯。三年来,没有欢的陪伴,我更加喜欢淋雨的感觉,因为,在雨中,我可以看到欢,看到我们曾经嬉笑玩闹的那一幕幕。

  欢,你到底在哪里?你还会遵守陪我一起淋雨的约定吗?

  北方的雨,一场接一场地下着,南方的雨,也依旧不停地下着,可北方与南方却没有一场属于我们两个人的雨。

  我每天都在等待,等待有一天欢会回来,等待再次体验两个人淋雨的感觉,因为我知道,欢一定会遵守我们雨中的约定,一定会早日回来的!

 


 高中作文:雨中的约定 的延伸阅读——高中作文结尾写法

    一、自然收束式

  不论是哪种文体的文章,主要内容写完后都应该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是刻意去设计有哲理性、象征性的语句作为文章的结尾。这样的结尾,我们称作自然收束式结尾。使用自然收束式结尾,不仅可以避免文章的结尾出现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毛病,还可以使文章显得简洁明快、朴素无华。但是,自然收束式结尾讲究自然并不是就意味着结尾可以随心所欲,马虎草率。相反,其必须顺着文章的行文思路与结构安排自然结束全局。例如,《人,又少了一个》通过写一个女乞丐三年前与三年后的不同形象与神态,表现了人格堕落这一深刻的主题。文中,作者未作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用白描手法记述了事情的经过。在文章结尾处,作者这样写道:“砰的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这一不加修饰的结尾,给读者留下的是无限的思考与无穷的回味。

  二、首尾呼应式

  这种结尾的方式,常常是文章的结尾既呼应了文章的开头,又不是简单的重复。使用这种方式收束全文,能产生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唤起读者心中的美感。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开头是“……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结尾是“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开头和结尾无论是写作者的行踪,还是写妻儿的入睡,抑或是写作者的情绪,都前后照应,呈现出一种对称的美。

  三、卒章显志式

  就是文章结束时以主要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这种结尾的方式又称“画龙点睛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使用了这种结尾的方式——开篇即交代写作缘由,接着概括性地描写巴陵胜景,然后详细写景抒情,最后以议论带抒情的语句收笔,突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16 16: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