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高中作文:我与阿英

2012-2-14 14:51| 发布者: wwxx| 查看: 90| 评论: 0

摘要: 高中作文:我与阿英  阿英是爸在菜市场捡回来的一个孩子,“以后,她就是你的姐姐了”。爸的话铿锵有力,带着不可抗拒的威慑。   那年,她9岁,我7岁。   阿英长得眉清目秀,有一头长长的乌黑的头发。但可惜的 ...
高中作文:我与阿英
 
   阿英是爸在菜市场捡回来的一个孩子,“以后,她就是你的姐姐了”。爸的话铿锵有力,带着不可抗拒的威慑。
  那年,她9岁,我7岁。
  阿英长得眉清目秀,有一头长长的乌黑的头发。但可惜的是她是个哑吧。所以,关于她的一切我们都无从知晓。
  爸妈原以为我们日后的相处会有问题,想不到我们竟很快就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关系,像亲姐妹一样,整天粘在一起。
  那时,我们最爱到家旁边的田埂去玩儿。落日的余晖把我们相互依偎的小身影拉得老长,蜻蜓在低空中飞着,阿英给我抓了一只,放在我手心里。我快乐地唱起儿歌,阿英就在旁边“咿呀”,“咿呀”地附和,用力拍着手掌给我伴奏。那些动人的黄昏,夕阳的金粉,铺得漫山遍野。
  小时侯的我任性而倔强,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记得最离谱的一次是因为妈妈把我心爱的小猫送给了别人,我就耍性子跑了出来。这个时候阿英总会紧紧地拉住我,眼里满是哀求。
  我恶狠狠地瞪着她,使劲挣脱她的手,不停地跑。阿英亦步亦趋地紧跟在我身后。直到我累得跑不动了,她就在我旁边不停地喊着“咿呀”,“咿呀”。我知道,她是在说:“我们回家吧”。
  后来,我们上小学了。也有了一种叫自尊心的东西,如夏日野草般,在我心里肆意地疯长。于是,我拒绝与阿英一起上学,一起回家,甚至不原叫她一声姐姐。因为,在我幼嫩的心里,害怕别人知道我有个哑吧的半个姐姐。
  但有些东西,失去即永远。
  那天课间上,在与同学们谈笑时,我发现了阿英。她站在教室外的玻璃窗前拼命地朝我招手,示我过去。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躲开她着急的目光,装作没有看见她。
  “不要进教室找我”,“不要进教室找我”。我心里默念道。结果我如愿以偿,因为上课铃准时地响起。
  我偷偷用余光瞥一下窗外的阿英,猛然看见她的眼睛突然变得很沉很沉,像望不到尽头的星空。那双眼睫毛长长的眼眶里溢出泪水来,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晶莹的泪珠顺着她苍白的脸颊缓缓流下。
  那一刻,我真的有一种想跑去跟阿英道歉的冲动。但是,我没有。
  就在那天下午,阿英已随她父母到一个遥远的连我也不知道的地方去了。
  妈说,阿英原来是和父母走散的孩子,今天终于一家团聚了。她是搭4点的火车走的,所以没能等到你放学。
  往事的点滴突然涌上心头。我把自已关在房间里,哭了个稀里巴啦。自私的我其实更希望阿英并没有给她父母找到。
  秋来了,它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不知道在这忧伤的季节,我深深的牵挂,阿英是否心有灵犀。以往,阿英对我的好,我都视为理所当然而不加以重视,从不知道感谢,也不曾懂得。当我转身回眸,抬头凝望时。阿英,原来一直是我最温暖的陪伴。
  依然记得,我们一起爬树摘红艳艳的荔枝,被家人发现后追着满地跑;一起到山上采野果,我跌倒受伤后,阿英瘦弱的身躯背着我,隔了衣服的温热,她额头上细细的汗珠,都一一印在我心底里。
  我知道,那些载着无数快乐美好的水晶珠链,已散落在岁月的河滩上,无法一一串起。但我已拥有这一些美丽感人的回忆,感恩且珍惜。
 

 高中作文:我与阿英 的延伸阅读——高中作文结尾写法
    一、自然收束式
  不论是哪种文体的文章,主要内容写完后都应该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是刻意去设计有哲理性、象征性的语句作为文章的结尾。这样的结尾,我们称作自然收束式结尾。使用自然收束式结尾,不仅可以避免文章的结尾出现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毛病,还可以使文章显得简洁明快、朴素无华。但是,自然收束式结尾讲究自然并不是就意味着结尾可以随心所欲,马虎草率。相反,其必须顺着文章的行文思路与结构安排自然结束全局。例如,《人,又少了一个》通过写一个女乞丐三年前与三年后的不同形象与神态,表现了人格堕落这一深刻的主题。文中,作者未作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用白描手法记述了事情的经过。在文章结尾处,作者这样写道:“砰的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这一不加修饰的结尾,给读者留下的是无限的思考与无穷的回味。
  二、首尾呼应式
  这种结尾的方式,常常是文章的结尾既呼应了文章的开头,又不是简单的重复。使用这种方式收束全文,能产生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唤起读者心中的美感。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开头是“……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结尾是“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开头和结尾无论是写作者的行踪,还是写妻儿的入睡,抑或是写作者的情绪,都前后照应,呈现出一种对称的美。
  三、卒章显志式
  就是文章结束时以主要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这种结尾的方式又称“画龙点睛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使用了这种结尾的方式——开篇即交代写作缘由,接着概括性地描写巴陵胜景,然后详细写景抒情,最后以议论带抒情的语句收笔,突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20 22: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