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2011-10-7 11:52| 发布者: dadav| 查看: 100| 评论: 0

摘要: 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   各班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二、目的要求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 ...
 
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
  各班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二、目的要求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和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以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使学生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学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的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方法与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本册各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初步拟订如下表
  要求
  内容
  单元教学结束
  期末
  平均错误率
  速度
  平均错误率
  速度
  数学概念
  25%以内
  —
  20%以内
  —
  整数、小数、分数的口算
  —
  —
  5%以内
  85%达到每分4题
  四则混合运算
  20%以内
  —
  5%以内
  —
  综合运用知识解答问题
  30%以内
  —
  25%以内
  —
  三、教学措施
  1、突出比例的概念,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①把比例尺移到比例的概念之后教学,加强比例尺与比例概念的联系,又便于学生运用解比例的知识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②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并增加两个概念的联系和相比。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的理解更好的判断实际问题中哪些量成正比例关系,那些量成反比例关系,即从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数的比值(商)或积一定来定义。一种量是怎样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有鲜明的印象。③在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最后增加了不同知识解的例题和练习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操作,重视研究图形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视加强学生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每一个形体时,都引导学生观察形体的特征,然后进行一些实验,使学生看到一些感性的东西。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不仅对所学的形体特征加深了认识,对周围一些表面具有各种曲面的形体也提高了认识,此外,联系实际方面也有所加强。另一方面也应适当加强实际测量物体再计算表面积或体积的练习题。
  3、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注意要求适当。
  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为此,每个例题中在统计图后面都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看表或看图回答,逐步培养学生看懂统计图表和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安排练习时注意多安排半独立完成的,少安排独立完成的,以免对制作统计图表要求太高。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得数学知识系统化
  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数学内容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了切实达到上述目的要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分为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应用题、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的统计六个部分,依次分别复习。(2)在复习每一部分知识时,注意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复习数的意义时先复习自然数,而后复习整数,在复习分数,最后复习小数。这样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的概念的发展,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3)给出个部分知识的要点,以保证学生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的完整性,而且没有遗漏,由于是复习整理,而不是新授,根据不同的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基础,采取不同的呈现形式,特别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加以再现,整理和区分,这样既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4)在练习中既注意基本的训练,又注意适当加强灵活性和综合地运用知识的练习,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
  5、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
  (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教学圆柱、圆锥等形体的认识时,先让学生看实物摸型,引导学生分析每一种形体的特点。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以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和分析找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例如,教学正比例概念时,通过两个例子,先引导学生分析每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再比较两个例子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在变化时有什么共同点,然后抽象,概括,,用字母公式表示出成正比例的关系。(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百分数和分数互化时通过几个不同的例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分数化成百分数和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的能力。(4)培养迁移类推能力。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指出展开的面是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的规律,再加以归纳总结。(5)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在计算方面继续培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自觉地进行合理的计算,尽量使用简便方法。(6)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册时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后阶段。学生将要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全部学完,这就要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四、具体做法
  1、同年级同科目的教师应经常研讨数学教学中的教材,开展互相听课的制度,共同探讨最佳的教学方法,相互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准备根据教材中的所需的教具与学具,为了学生能比较直观的观察,这样极有利于学生的直观认识,有利于教学。想方设法制作教具,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多制一些口算卡片,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又可以反复的使用。
  3、狠抓“差生”的转化,对于差生的学习不能放松,首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补缺补差,使他们也能跟上班级的学习水平。也可以让好带差,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五、各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
  难点: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的理解及判断。
  关键:通过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2、重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难点:应用本节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关键:充分运用电教手段、直观教具,对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有目的,有步骤、有程序的引导,从而推导出计算公式和有关概念。
  3、重点:使学生会看统计图表,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
  难点:绘制复式统计图。
  4、重点: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混合运算。
  ②复合应用题、分数应用题:几何形体的知识。
  ③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并融会贯通。
  ②能应用所学知识对各类应用题分析,寻求灵活解答应用题的途径。
  ③发挥教材的内在智能因素,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5、关键
  掌握小学阶段基础知识——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以及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
  六、教学进度
  单元
  课目
  起讫日期
  周次
  课时
  节次
  备注
  一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3月1日—4日
  2
  4
  14
  ①三月八日放假半天
  ②五一黄金周放假七天
  ③六月一日开展活动一天
  ④第十周期中考试⑤六月三日至十七日期末复习考试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月7—2月11日
  3
  4
  比例的应用
  3月14日—15日
  4
  2
  整理和复习
  3月16日—17日
  4
  2
  机动
  3月18日—3月21日
  5
  2
  二
  圆柱
  3月22日—25日
  5
  4
  13
  圆锥
  3月28日—4月1日
  6
  3
  整理和复习
  4月4日—8日
  7
  4
  机动
  4月11日—12日
  8
  2
  三
  统计表
  4月 13—14日
  8
  2
  10
  统计图
  4月15日—22日
  8 — 9
  6
  机动
  4月25—4月26日
  10
  2
  四
  数和数的运算
  4月27日—5月10日
  10~11
  6
  23
  代数初步知识
  5月11日—13日
  12
  3
  应用题
  5月16日—5月20日
  13
  5
  量的计量
  5月23日—24日
  14
  2
  几何的初步知识
  5月25日—5月31日
  14~15
  5
  简单的统计
  6月2日—3日
  15
  2
  五
  总复习
  6月3日—6月17日
  15~ 17
  11
  11
 
  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的延伸阅读:如何写好你的工作计划
 
  一、为什么要写工作计划:1、计划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工作有两种形式:一、消极式的工作(救火式的工作:灾难和错误已经发生后再赶快处理)二、积极式的工作(防火式的工作:预见灾难和错误,提前计划,消除错误)写工作计划实际上就是对我们自己工作的一次盘点。让自己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计划是我们走向积极式工作的起点。2、计划能力是各级干部管理水平的体现。个人的发展要讲长远的职业规划,对于一个不断发展壮大,人员不断增加的企业和组织来说,计划显得尤为迫切。企业小的时候,还可以不用写计划。因为企业的问题并不多,沟通与协调起来也比较简单,只需要少数几个领导人就把发现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企业大了,人员多了,部门多了,问题也多了,沟通也更困难了,领导精力这时也显得有限。计划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3、通过工作计划变被动等事做变为自动自发式的做事(个人驱动—系统驱动)
 
  二、怎样写好工作计划:如何才能做出一分良好的工作呢?总结当时会议上大家的发言和后来的一些说话,主要是要做到写出工作计划的四个要素。工作计划的四大要素:(1)工作内容 (做什么:WHAT)(2)工作方法 (怎么做:HOW)(3)工作分工 (谁来做:WHO)(4)工作进度 (什么做完:WHEN)
 
  三、如何保证工作计划得到执行:工作计划写出来,目的就是要执行。执行可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我的方案已经拿出来了,执行是执行人员的事情。出了问题也是执行人员自身的水平问题”。执行不力,或者无法执行跟方案其实有很大关系,如果一开始,我们不了解现实情况,没有去做足够的调查和了解。那么这个方案先天就会给其后的执行埋下隐患。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计划能不能真正得到贯彻执行,不仅仅是执行人员的问题,也是写计划的人的问题。另外,工作计划应该是可以调整的。当工作计划的执行偏离或违背了我们的目的时,需要对其做出调整,不能为了计划而计划。最后,修订后的工作计划应该有企业领导审核与签字,并负责跟踪执行和检查。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初二网络课程榜>>
人大附中
Smart课程
强化班、数学联赛

最新评论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5 02: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