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让高考改革引领教育核心价值回归

2013-12-10 22:32| 发布者: haha9| 查看: 185| 评论: 0

摘要:   让高考改革引领教育核心价值回归   包括高考在内的招考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将在明年发布。在顶层设计的总框架下,招考制度的改革方案包括小升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和高考改革办法等多个配套实施意见,有条 ...

  让高考改革引领教育核心价值回归

 

  包括高考在内的招考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将在明年发布。在顶层设计的总框架下,招考制度的改革方案包括小升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和高考改革办法等多个配套实施意见,有条件的省份将先行试点,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招考是教育制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招考制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理念与内容,不仅影响到学校教育,也深刻影响着家庭教育。而在当下,高考招生制度又俨然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要在教育领域深化改革,招考制度必须率先改革,而招考制度的改革,又必须以高考招生制度为重点。

  长期以来,关于高考制度的争议,本质是公平与效率之争。维护大一统的全国统一高考,可有效地维护考试与录取的公平,使得社会阶层之间能有序流动,尤其是身处底层社会的人有机会向上流动,令寒门仍能够保持出“贵子”的希望,从而维护社会公平。从这也可看出,高考制度从来不是单纯的教育制度,也是一项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承担着多种功能。

  但回归到教育本身,高考制度的弊端也是明显的。由于现行高考招生制度的引导,基础教育变成了蔚为壮观的应试教育,其规模在历史上也是空前的。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被灌输“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为了那一场考试,奋斗十几年。千百万青少年共同经历这样单一的成长历程,能是合理的、健康的吗?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能符合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吗?能够承担起全社会创新的要求吗?

  如果说,以前因教育资源稀缺,人们有理由更担心公平问题的话,现在这一担心可以稍减,毕竟,接受高等教育已不是那么难的事,而上大学改变命运的效应也在递减,所以我们有理由也有条件更多地关注教育的效率问题了,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教育的本质:教书育人。之前,政府牢牢控制了高考招考的所有权力。而现在,则需要向社会放权,向各高校放权。诸如进一步推动考招分离,由专业机构负责进行多元化的学生素质测试;进一步推动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最终实现高校的自主招生;高考录取标准的多元化,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相结合,改变“一考定终生”的不合理状况。

  高考招生问题解决好了,说教育的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或显夸张,但至少扫清了一个最大障碍,相关问题也可渐次解决。比如说对基础教育的改革而言,高考对于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引导,就会由一元变为多元。从而使得各方能够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教育诉求和教育模式,学校、家长和学生就会有更大兴趣进行素质教育,百花齐放,各得其所,进而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一些基础教育中的老大难问题,也会得到缓解,如择校问题,如果不是为了那决定性的一考,谁又愿意费那么大的劲,挤破头去择校呢?

  高考改革,对于高等教育也是一个利好。高校能够以自己的办学特色为依据,招收适合自己学校的学生,这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都是有利的。另外,高校迎来的学生将会素质更高,更具有创造力,也便于高校开展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当然,注重效率,并不意味着忽视公平。高考制度的改革,或会带来一些腐败、诚信等问题。有关方面须未雨绸缪,通过制度建设,将改革的不利影响,压缩到最低限度。

 

  让高考改革引领教育核心价值回归的延伸内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七大亮点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亮点:

  1、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已经完成制定,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2、“小升初”将实行阳光招生、不断减少特长招生

  3、19个特大城市逐个破解择校热,坚持一市一方案

  4、鼓励中考招生以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

  5、高中学业考“一门一清”、允许考两次,采用合格和等级制

  6、综合素质评价面向社会公示,做了什么就写什么

  7、减少高考科目,增强考试内容的综合性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教育部已经完成制定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之后,修改完善,印发实施。

  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关系到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命运。小升初免试入学如何实现?高考改革、减少统考科目、不分文理科如何实施?对于这些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刘利民副部长都作出了相应的回应。

  1、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已经完成制定,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记者: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专门提出了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目前教育部在考试招生总体方案的设计方面进展到什么地步了?

  刘利民:《决定》明确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是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一次改革,将显著扭转应试教育倾向,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科学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彰显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理念,为亿万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成长途径,搭建符合基本国情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近期,教育部已经完成制定了考试招生的总体方案,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之后,修改完善,印发实施。

  2、除总体方案,还要出台中考、高考等多个配套方案

  记者:能透露一下考试招生总体方案的一些情况吗?

  刘利民:在总体方案的框架下,要陆续出台包括小升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和高考改革办法等多个配套实施意见。

  考试招生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学生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3、“小升初”将实行阳光招生,19个特大城市逐个破解择校难

  记者:要说招生考试,现在中小学的择校热问题可能是社会比较关注的。这在“小升初”的制度设计中会有怎样的解决方案?

  刘利民:按照《决定》提出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要求,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近日,教育部已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即将印发。在合理划定入学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全面实施阳光招生、不断减少特长招生、大力推进均衡发展,实行学区化办学等方面对各地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择校问题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相对来讲比较突出。我们也加强分类指导,拟专门就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规范入学工作提出指导。坚持一市一案,要求各市要抓住主城区、抓好热点学校、抓住关键环节、抓实重点时段,完善相关政策,提出有针对性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攻坚克难,努力破解择校难题。

  4、鼓励中考招生以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

  记者:初中升高中呢?

  刘利民:要适应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条。要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引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5、高中学业考“一门一清”、允许考两次,采用合格和等级制

  记者:现在提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这使得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显得就比较重要了。这方面有哪些考虑?

  刘利民:要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这一点很关键。要增强考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考试内容主要要考察学生高中学业完成情况,促进学生学好每门课程,身心全面发展,分别采用合格和等级方式来呈现考试成绩,不再百分制,避免“分分计较”。这也是个导向。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自觉选择部分等级性考试科目来参加考试。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并减轻考试竞争压力。每一门课程学完即考,这叫“一门一清”,避免毕业时,一次考三年学习的内容。一次考三年学习内容,会使得学生压力很大,要把所有内容都要复习到,我们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一门课程可以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同时计最好的成绩。

  6、综合素质评价面向社会公示,做了什么就写什么

  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客观真实准确地记录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情况。着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公示等诚信机制,确保材料的真实可靠。实施这一点上,大家不是没有顾虑,校长们也有顾虑。综合素质评价怎么评,这个学生好还是不好,一个班学生这么多,怎么评出一个优良中差。按现在有些地方实行的情况就是写实性的。这个孩子做了什么,学了什么,做了什么公益的事情记录下来,给招生的院校作为一个参考。

  7、减少高考科目,增强考试内容的综合性

  记者:高中之后是高考。高考改革的思路是什么?

  刘利民:要改革统一高考,要建立普通本科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机制。改革的重要基础,就是统筹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自的功能定位。在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增强考试内容的综合性,侧重考察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外语科目,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2012高考最新资讯——高考相关论坛话题
2014高考最新资讯近期更新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5-16 03: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