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北京2014年高考报名呈现“2359”特点

2013-11-6 17:32| 发布者: haha8| 查看: 166| 评论: 0

摘要:   北京2014年高考报名呈现“2359”特点   11月9日起,符合条件的京籍高考生要开始提交报名申请了。2014年北京高考报名有什么特点?报名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高考报 ...

  北京2014年高考报名呈现“2359”特点

 

  11月9日起,符合条件的京籍高考生要开始提交报名申请了。2014年北京高考报名有什么特点?报名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高考报名呈现“2359”的特点,即高考报考考试类型分2类,高考报名有3阶段,5类人员不得报名,9类考生报名时需采集信息。

  报考考试类型有2类

  报考考试类型分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以下简称“统考”)及高职单独招生考试(以下简称“单考”)2种。高考报名时,京籍考生中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只能报考统考,其他考生可任选一种。通过资格审核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能参加高会统招或高职单考单招。

  统考分文史类和理工类,文史类考生考语文、数学(文)、外语、文科综合,理工类考生考语文、数学(理)、外语、理科综合。拟参加本科录取的考生要选择“参加所有科目考试”,如本科未被录取可填报专科志愿,以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总分参加高职(专科)录取;不参加本科录取直接参加高职(专科)录取的考生可选择“只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的考试”。

  单考考试科目的设置采取“3+X”的模式。“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公共文化课;“X”指招生学校根据不同专业要求设定的综合专业课一科或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两科,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由招生学校自主确定,并根据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组织命题、考试和评卷。

  统考和单考的外语考试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一种。选考非英语语种的统考考生报名区县统一为西城区。

  高考报名分3阶段

  2014年北京高考报名包括网上提交报名申请、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和报名资格现场确认3个阶段。其中,网上提交报名申请环节是首次增加的。

  2013年11月9日8时至12日20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10月11日8时至14日20时),考生可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www.bjeea.edu.cn或www.bjeea.cn)提交报名申请。11月17日8时至20日20时,通过报名资格初审的考生要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11月30日前,完成信息填报并缴费的考生,本人要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办理报名资格确认手续,同时采集考生电子照片。

  提醒注意的是,应届毕业生要到学校所在区县高招办指定的地点进行资格确认,具体地点由学校通知。社会青年原则上在户口所在街道(乡、镇)办理资格确认,而在职职工在本单位所在地的区县高招办办理资格确认。

  5类人员不得报名

  在2014年高考报名中,有5类人员不得报名: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应届毕业生;在上一年度参加全国统考中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等被认定为考试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考生;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9类考生要采集信息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负责人提醒,高考报名的同时将采集部分照顾资格信息,符合相关录取照顾条件的考生,要在报名资格现场确认时向所在区(县)高招办提供证明材料,以供审核确认。

  2014年高考报名时要采集的照顾对象有9类: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获得者;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烈士子女;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少数民族考生;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

 

  北京2014年高考报名呈现“2359”特点的延伸阅读— —确定高考目标学校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北京高考报名即将开始。报名之日也是许多考生从内心确定目标学校之时。作为高考过来人,笔者认为,高考不一定瞄准北大、清华,对于多数考生来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首先,考生实力是标准。高考是一次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性考试,每个考生想要考取好成绩都要凭自己的实力。考生目前正处在复习阶段,要珍惜每一天的学习机会,利用每次测试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查缺补漏,提升自己的实力。在学习水平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考生和家长可以大致定好目标高校区间。

  其次,家长期待要适度。高考对于每位考生、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考生和家长对于高考成绩、高考预期有一定的心理期待是很正常的。但是,高考毕竟有一定的不可预知性,家长要客观看待考生的成绩,不要因过高的期待而让考生确立难以完成的目标。当下,正值高考生备考的关键时期,保持平稳的心态努力学习非常重要。这时,如果家长对考生有着过高的心理预期,势必会增添考生的压力,影响考生的备考状态和学习效果。

  最后,名校情结不可取。高考是实现人生梦想的机会,很多优秀考生都希望通过高考来证明自己。近些年,总有一些考生明明成绩很好,却因为自己或者家长要求非清华、北大不去而落榜,令人惋惜。其实,高考并不是考生人生路上唯一的机会。进入高校后,考生依然可以通过跨校考研究生的方式再圆名校梦。如果考生和家长将高考目标定在一两所难以企及的高校上,就有可能影响考生的前程。

  近日有媒体报道,某考入香港高校的学生因认为北大更适合自己而回到高中复习。这并不是个例,近年来,总有少数大学生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放弃已入读的高校选择回高中复习、再次参加高考。这也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考生和家长要根据考生学习的实际状况理性确定高考目标,让考生在平常的心态下静心复习,顺利考取适合自己的高校,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2012高考最新资讯——高考相关论坛话题
2014高考最新资讯近期更新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5 02: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