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多地高考改革 上海暂无高考英语改革时间表

2013-11-5 20:57| 发布者: haha8| 查看: 151| 评论: 0

摘要:   多地高考改革 上海暂无高考英语改革时间表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很少有一门语言能像英语这般拥有完全能和母语叫板抗衡的地位。日前,北京市教委透露2016年高考改革要点: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高考英语由150分 ...

  多地高考改革 上海暂无高考英语改革时间表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很少有一门语言能像英语这般拥有完全能和母语叫板抗衡的地位。日前,北京市教委透露2016年高考改革要点: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中考英语由120分减为100分,提高语文、文(理)综分值。与此同时,江苏、山东等地也相继传出酝酿高考英语改革的讯息,那么,上海是否会“跟进”呢?

  [关注“未变”]

  相关部门:上海目前没有高考英语改革时间表

  各地高考改革纷纷剑指英语科目,引发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尤其是刚接受完学业考新政“打击”的高二考生们最为不安,他们关心的是,北京无疑是国内的一处英语“高地”,眼下高地带头,指挥棒这么一挥,上海随后会否“跟进”?对之后的英语学习和备考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对此,上海市有关部门及时做出了回应,以正视听—上海英语高考改革尚无时间表,明年高考政策暂不会有大的变动。另对有消息称北京在小学三年级前拟不设英语课,上海市教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上海暂时没有调整计划。

  家长学生:有赞有弹,反响不一

  北京的改革新政一出,上海的家长和学生随即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支持和反对声不相上下,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

  赞成派:现在英语学习太难了,特别是对语法这块我觉得没什么必要,一味地让学生重复单调的语法训练只会造成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厌烦性,考分少一点可能会让英语学习的难度也降低一点。

  反对派:孩子有惰性,这样大刀阔斧的减分势必会让学生认为英语学习不重要了,而且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不抓紧学,长大了恐怕更难学了。

  教师学者:“降低英语分值”和“语文得到重视”没有必然联系

  对于北京的高考改革,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此举意在让英语走下“神坛”,掐断其一直以来的“强势”地位;同时抬高母语学习,改变语文目前显得有些尴尬的“小三子”身份。

  对此,上师大附中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认为,语文与英语并非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不会因英语减分、语文加分继而此消彼长。在应试化和功利化背景下,英语教学也是虚假的繁荣。若不能按照语文规律来改革评价内容与标准,语文加分不解决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否认了“降低英语分值”和“语文将得到重视”两个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其实,无需特别关注英语科目的改革,因为各校在自主招生中会根据办学特色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英语要求。这就让英语教学真正回归本质,从全民"一刀切"学英语,转变为学生根据兴趣、职业发展选择性地学英语。”

  上师大附中英语特级教师何林松的看法是,首先英文的难度并不会因减分而降低,为学生减负之说根本无从谈起。只要课程标准不发生改变,光把分值降低是不会影响其难度的。其次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在这个海派都市的人才竞争中,英语向来占有举足轻重之地位。尤其是上海成立了自贸区后,英语这门学科已不单单是一门工具学科,更是作为文化无时不刻地渗透进来。无论是求学还是就业或出国留学,英语永远是不遑多让的优势。第三上海市教委是同意很多学校办国际班的,若高考“与时俱进”地拿英语“开刀”,对过往所取得的成果是一个打击。

  综上,何林松认为,教育制度的改革历来牵动人心,上海应因地制宜。考虑到上海这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将来等特点,大方向的改革需慎重,但例如增加听力、阅读等强化能力考核的微调可以有。比如今年高考的语法题型改变,他认为就是一项值得探索的尝试之举。同时,他笑称:“如若英语分值真的要降低,目前最"坐立不安"的当属沪上几所以外语为教学特色的名校了。”

  一线教师:最应调整的其实是英语学习的方向

  作为长期执教高中英语的一线教师,建平中学英语老师沈弘的观点较有代表性。她认为,上海可能不会有这么大的改革,毕竟对上海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大家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可小觑。而且在她看来,各学科的学习是相通的,语文好对英语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如果上海也要实行英语降分,沈弘建议不妨改革得更彻底一些,减少语法甚至笔试的分值,对英语的听力和口语加大力度,因为既然作为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就要体现出它的特性。

  沈弘补充说,如今学生的哑巴英语还是很厉害的,就算是重点中学理科班学生的口语也令人担忧,课堂上少有学生能流利地用英语回答提问,更别说说出自己的想法了。

  外语特色学校:没有“坐立不安”,相反会更具优势

  英语降分是否会大大影响那些外语特色学校的学生们的竞争优势?上外附中英语骨干教师俞亮表示,上海是一座海派气息浓郁的城市,对于英语变革尤需慎重。既然目前上海英语高考并无改革,学校也不会降低对英语的教学投入。学校本就是一个语言特色学校,很多学生具有广泛的国际视野,他们进入这个学校的目的就是把英语学好,以满足日后就业或者出国的需要。反之,如果英语高考分值真的降低,那么从应试角度而言,其他学校可能会降低投入,放松对英语学科的要求。对于真正要掌握这门语言的学生来说,外语特色类学校的优势反而会被更加凸现出来。

  上外浦东附中英语教师徐宇琴也指出,学生们其实更多的还是将目光放在已经出现的变革上,如今年的高考英语语法题改革。而针对减少高考中英语分值是否能减轻学习压力,她带教的多数学生都表示影响不大:“英语仍然是高考科目之一,仍然有分值,哪怕变成等第制,为了进好学校还是得努力学习。而有留学意向的学生对此的反应就愈加“平淡”,上外浦东附中的一名高一学生表示:“即使高考降低对英语的要求,但到了大学还是要考四六级,出国也还是要考英语。我的目的是掌握并运用这门语言,这是不会变的。”

  [聚焦“已变”]

  2014年高考英语语法题型有变

  与那些未知的政策变革不同,2014年高考英语已确定在语法题型上有所改革。

  何林松提醒各位考生注意,高考英语的语法题型多年来一直以单项选择的传统题型来考查,而2014年将全面取消语法选择题(16题*1分=16分),替换的新题型为语法填空,通过2个语篇共15道题(15分)的填词来考核,可能有提示词,进行词性转换、时态、语态、非谓语变化等考核;也可能没有提示词,以连接词、或代词、冠词、介词、固定搭配等为考察点。

  读懂文本、扎实基础是关键

  相较语法选择题,新的题型鉴于没有可供排除的选项,不少老师认为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考生有更扎实的语法基础。对此,徐宇琴解释道,此项改革表现出高考英语考试淡化纯语法、强化理解运用的趋势。要求学生能在读懂整个文本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的理解,判断并写出句子所缺的部分,考察的是学生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该题型和中考英语的一个题型相类似,所以刚升入高一的学生对此并不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理解运用能力的强化多了,而对于那些选项排除法等应试技巧的锻炼肯定是要少了。对于基础不扎实的同学来说,以后不能投机取巧了,可能会相比以前的题型和优秀的同学间拉开更大的分值。包括由于要书写出来,拼写错误等失分的可能性也会有所加大。

  但是,考虑到题型的改变,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来说,纯语法考察难度不会大于以前的选择题,无需过于紧张。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相对于选择题的唯一性,填空的答案可能并不是唯一的,只要符合语法、意思准确的可以都算作正确,这就对阅卷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探究“将变”]

  还有哪些持续发酵中的“连锁反应”

  北京中、高考英语降分同时带来了新的争议,众多网友列举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些问题的出现值得引起教育界的深思。

  第一,数学滚蛋论。谁曾想到中高考的英语降分使得数学成了网友们集体吐槽的对象,认为数学除了数钱从来用不着,多数建议降低中高考数学的难度。

  第二,降分后的英语考哪些知识点?既然北京教委的改革已经宣布,那究竟降分后的中高考英语将以何面目示人呢?这点也引发了关注,大家都希望能尽快出台详细的考试标准,不要让焦急的家长和学生等候太久。

  第三,英语降分后,是否会缩减英语的课时?

  如缩减那减少的课时如何安排?这些课时是否会相应的增加给语文、数学等学科,那这些学科学习的难度是否会上升?

  第四,这项政策是否对男生更有利?众所周知,英语学习一直是女生的优势,那是否可以说减分后会对男生更划算呢?

 

  多地高考改革 上海暂无高考英语改革时间表的延伸阅读— —高考改革方案 语文高考比重占定头把交椅

 

  10月21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根据此方案,从2016年起,北京市高考英语科目分值由150分减为100分,语文科目分值由150分增加至180分。中考英语科目分值由120分减少为100分,语文科目分值由120分增加至150分。此前,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也对高考英语考试进行调整,取消了听力考试,放在平时考。

  这些举措的出台,一时间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

  改革方案出台 各方观点不一

  改革方案一出台,就有不少人表示认同:“英语早就该降降温了”。的确,相对于语文,目前国内英语教育几乎被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中考、高考,英语是必考科目,考研、考博,不论是什么专业,英语也是必考科目。很多学生表示,受了这么多年英语的折磨,这回总算是减轻些负担了。

  对于语文分值的增加,许多人表示拥护。他们认为,面对提笔忘字,连最常用的汉字都写不利索;不了解中国重阳节的文化习俗,却对外国节日如数家珍等种种现象,其实早就应该加大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了。要让中小学生了解并重视中国文化和传统,语文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人的语文水平、会背诵的古诗词、古文永远停留在了高中毕业时,由此可见中小学语文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考、高考是“指挥棒”,这次语文分数比重的增加无疑具有极大的导向作用。

  当然,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在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其在高考中分数比重的降低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对语文的重视程度固然可行,但不应该建立在降低对英语的重视之上。

  语文扬眉吐气 英语不应忽视

  笔者电话采访了北京某教育培训机构的招生部门负责人马老师。她表示,“目前英语辅导班的报名人数并没有减少,预计也不会发生太明显的变化”。

  孙女士家中有一个正在读初二的孩子,她表示,虽然现在英语分数减少了,但毕竟学好英语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大有益处,所以还是会给孩子报英语补习班。至于语文学习,会在平日里加强对孩子的督促,让孩子课余多看些书籍充实自己。

  北京第十五中高二语文教师王老师介绍说,他们学校的高二学生每周都有5节英语课、5节语文课,暂时不会进行调整。但是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的确对语文教师是一种鼓励。以往在高考时,许多学生和家长甚至老师都认为,只有“数学和英语才能拉开分数”,因而对于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投入的练习时间也少于其他学科。如今语文分值的提高,是对语文重视程度的提高,是对我们的母语——中文重视程度的提高。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马博认为:“汉语作为母语,连带着中华文化,理应受到格外的重视。英语虽然在当今社会十分重要,但终归只是一门语言技能,分值和语文之外的其他科目相当才是比较合理的设置。”

  国学渐成风尚 英语回归工具

  日前,一些主打文化牌的节目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在各大卫视热播,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开始关注汉字书写,关注古典诗词背诵,关注那些似乎被忽略的中国文字、文学以及文化。“汉语热”、“国学热”在当前渐成风尚,人们对中文的自信心日益增强,对中小学乃至全民的语文教育日渐关注,这些都反映出人们对本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的再次审视,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希望它能持续下去。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在谈到此次中、高考改革时表示,要使英语回归到语言工具的学科地位。语文和英语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不是两条平行线,而是相交线,共同作用在学生身上体现其综合素养。希望培养出的学生既具有深厚的母语素养和传统文化积淀,又能通过国际交流把中华民族最美好、最鲜亮的东西传递出去。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2012高考最新资讯——高考相关论坛话题
2014高考最新资讯近期更新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4 20: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