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高中成绩“冒尖儿”为何大学“亮红灯”

2013-10-9 22:11| 发布者: haha7| 查看: 179| 评论: 0

摘要:   高中成绩“冒尖儿”为何大学“亮红灯”   中学时代“好学生”在大学里还是很冒尖吗?高中数学成绩拔尖,大学高等数学却“亮红灯”,为什么?高三学生高中读完了,却对大学专业设置一无所知,怎么办?高中只会埋 ...

  高中成绩“冒尖儿”为何大学“亮红灯”

 

  中学时代“好学生”在大学里还是很冒尖吗?高中数学成绩拔尖,大学高等数学却“亮红灯”,为什么?高三学生高中读完了,却对大学专业设置一无所知,怎么办?高中只会埋头啃书,大学却和同学格格不入,哪里出了错?

  1.高中需引入大学专业知识介绍课

  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脱节”表现之一是专业学习,许多高中生高考后成为选专业“困难户”。复旦大学湖南招生组长刘宪高表示,由于高中老师和学生对大学院系专业设置了解太少,大多数同学在高考后填报志愿“随大流”,选择专业时盲目追求“金融和经济热”,没有正确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反映自己本来对数学很感兴趣,但大学进入数学系后很失望,发现学的东西根本不是自己所想的,然后就失去兴趣,在专业学习上也失去动力。”来自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纪一鹏老师表示,高中生不能误把兴趣爱好混同于专业学习,选报专业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要根据家长的爱好、社会的爱好选专业。

  中南大学招生办主任付刚华老师认为,大学的专业取向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他建议在高中教学中引入对大学专业知识解读,让高中老师了解大学专业,对学生做好大学专业“提前”教育。

  2.高中谈成绩,大学讲能力

  北京大学驻湘招生组长崔建华老师表示,中学教育应该要找到“均衡点”,兼顾当前教育体制和学生个性化特质发展需要,提前做好大学学习的准备课,搭建好大学和高中对接的桥梁。

  南开大学驻湘招生组长姚江宏老师表示,不少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方式,高中成绩“冒尖”的学生走入大学后考试却会“亮红灯”的现象并不少见,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模式存在“脱节”。要解决此问题,中学应该让学生在高中阶段提早训练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以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大学新环境。

  进入大学后,学生需要尽快适应自主式学习生活,因而判断学生综合能力的指标从相对单一的成绩扩充为包含成绩在内的综合素质指标。上海交通大学驻湘招生组长马伟敏老师表示,“如果两位学生的分数差在20分以内,根本就不能简单断定谁更优秀”。他认为,大学培养的是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高中也应该向大学输送具有鲜明个性、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持类似观点的中国人民大学驻湘招生组长罗建晖老师表示,高考是大学选拔优质学生的一个途径,但不是惟一标准,“校长实名推荐”、学生自荐和其他选拔通道也能选拔出创新拔尖人才。

  3.未来英语或一年多考

  “也许未来,大家考英语不是一考定生死,高考英语考试可能像美国SAT、ACT一样,一年多考,学生拿一次最好的成绩报考大学。如报考物理专业,可能就是考一门属于选考科目的物理,再加几门必考科目。”这些重大改革需要时间,现在的高中生可能亲历不到。

  在谈到选拔创新型人才时,不少高校表示看中学生的竞赛能力、创新能力,以“校长实名、学校实名或者自荐”的方式接纳优秀学生。中国人民大学驻湘招生组长罗建晖老师表示,愿意在湖南增加更多的机动名额。“呷得苦,霸得蛮,耐得烦”是湖南人的特点,也是不少高校对湖南学生的突出印象。“湖南学生中如果有特别优秀,极具个性又符合学校培养理念的,即使成绩没有那么突出,我们也愿意给予优惠待遇。”南开大学的老师笑着说。

 

  高中成绩“冒尖儿”为何大学“亮红灯”的延伸阅读— —高中“好学生”考不进好大学 成绩能力不划等号

 

  重点大学中,在高中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学生多,不足为奇。但四批二高校里,“好学生”的比例和重点大学几乎一样,这是为何?

  9月份,武汉各大高校相继开学。记者在武昌职业学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查询新生“电子档案”时发现,里面有大量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其中,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的3104名新生中,这样的“好学生”有652名;武昌职业学院的4000多名新生中,“好学生”有642位。

  高中评选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在一般人眼里,都是“好学生”的代名词。四批二高校为何能招到这么多“好学生”?

  “好学生”没进好学校

  高中校长不太理解

  既然这些信息都是学生的“电子档案”显示的,那就先从“电子档案”说起。

  钢城四中校长梅国平介绍说,“电子档案”是每个高考学生都有的,跟随学生一起参与录取,高校也是凭借着这份档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等。

  “评语那一栏是老师填写的,学生不可能知道账号和密码。”梅国平说,从这个角度说,学生电子档案造假的可能性不大。再说,一所高校录取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即使有学校造假,也不会是全国都造假吧?

  不过,为什么高职高专(二)学校能录到这么多“优秀学生”,梅国平也觉得有点费解。“按照我的理解,三好学生首先要学习成绩好吧?不至于高考考300多分。”

  采访中,多位高中校长都表示不理解这个数据。

  “好学生”有标准

  并非一定要成绩好

  带着疑惑,记者在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的新生中随便找了两位“优秀学生”。

  小龙(化名),黄陂人,高考分数300多。他的“电子档案”信息中,有一条是“2011年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武汉市一等奖”。

  “我的地理成绩非常好,就是有点偏科,其他成绩一般般。”小龙告诉记者。在学校里,他是学生会干部,平时多次组织活动,深得老师器重。

  “我不认为我是差学生,起码我在语言表达、社会活动等很多方面都强于一般成绩好的。”小龙说,他也很清楚自己读书不行,但做别的事情,一样可以成功。

  小兵(化名),天门人,他的“电子档案”里显示的是“五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多个荣誉称号。小兵说,自己在高中除了学习成绩不行外,其他都“没有话说”。

  “这些其实都很正常。”武汉市十五中学德育校长刘绍萍介绍说,现在高中在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时,都在逐渐淡化学习成绩这一标准。

  “过去我们说的‘三好学生’,首先就是要学习成绩好。”刘绍萍说,如今的学校都提倡鼓励学生,加大奖励面。所以很多学校都会设置很多奖励,以前不可能得奖的学生,现在都可以当“三好学生”了。

  另外,即使是现在的“新三好学生”,也是分档次的。一般学校自己评的“三好学生”含金量不大,由市区、省评选的才是“正宗的三好学生”。

  成绩和能力不划等号

  专家表示是“好现象”

  “其实这是一个好现象。”湖北省教育学会秘书长谭细龙教授评价说:“新课改后,很多高校都在转变过去评选优秀学生的思路。对学生主要以奖励、激励为主。所以会加大优秀学生评比的面。”

  谭细龙说,从现实看,不少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社会活动能力强,到了大学乃至以后毕业到了社会后,适应能力比成绩好的学生更强。

  “现在不能用过去精英教育的眼光来看学生了。”谭细龙说,学习成绩只能测试一个人的一个方面,如果仅以这个标准来确定他是否优秀,是不科学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2012高考最新资讯——高考相关论坛话题
2014高考最新资讯近期更新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1 14: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