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71|回复: 0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

[复制链接]
泡沫绿茶 发表于 2010-5-10 13: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经济与经济安全形势回望


当今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全球化进程之中,经济相互依赖成了一个基本特征。跨国公司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又是经济全球化得以深入发展的推动力。跨国公司和公平发展问题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以追求利润为最终目标的跨国公司确实引发了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跨国公司的力量,跨国公司逐渐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权力节点。在全球经济利益分配方面跨国公司扮演了重要角色,从而加剧了国家间发展的不平等以及社会各个阶层间的不平等。     


全球化带来了即时性和广泛性的信息和通信平台,这让大多数国家的公民都直接感受到了收入的不平等,这种状况给人们心理带来的冲击是全新的。公平问题的政治和道德意义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再也没有国家和个人把贫穷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了。正统的依附论所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已经不能解释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如亚洲四小龙、墨西哥和巴西的经济腾飞。经验研究也证明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和贸易有利于提升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表面上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能从全球化的进程中受益的事实并不是问题的本质,真正的问题是利益如何才能更加公平地分配。不幸的是利益分配在全球范围内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这种无政府状态让国际的利益分配偏离了公平的轨道。真正的问题并不是穷人们是否同样从全球化当中获得一些好处,而是他们是否得到了公平的份额和机会。


围绕跨国公司的争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新马克思主义者的依附论、依附发展论以及世界体系理论对公平发展有着相似的看法,它们把公平发展的问题主要归结为外生性原因,即发达国家的剥削和掠夺、孤立和排斥政策,即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而新自由主义则与之相对,认为问题出在发展中国家的政策选择上,全球化才是解决全球贫困和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如果说全球化加剧了不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平等,原因不是市场经济的自由运行,而是这些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发展中国家总体上的落后局面更多地与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投资环境、法制环境等密切相关,其中许多发展中国家贪污腐败盛行、投资环境恶劣,有些国家更是充斥着种族冲突和宗教纷争。跨国公司在决定全球的经济利益分配时处在支配地位,显然这不是一种平等的权力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跨国公司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排斥和孤立行为


跨国公司有选择的投资政策不利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但还有一种比经济剥削还要糟糕的结局,那就是经济的排斥。吉尔平也强调说,外国直接投资的罪恶可能不是其“任务”而是“疏漏”。正如迈克尔·曼所指出的那样,非洲撒哈拉南部地区和大多数的中东国家欢迎更多的资本主义剥削!它们正陷入严重的麻烦之中,它们欢迎血汗工厂。为什么大量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不能从跨国公司的全球经济活动都受惠呢?原因不能一概而论,最近20年非洲多数国家在实行了宏观经济政策和贸易政策改革,逐步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之后,还是被排除在国际贸易体系之外。跨国公司实行排斥政策符合自身利益的需要,特别是考虑到它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利润,但这种行为客观上带来了根深蒂固的公平问题。原因很简单,如英国学者胡格威特指出,现在全球体系要实现稳定就要依靠“排斥”政治,把社会中那些弱势群体排斥到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之外,原因是他们没有给全球市场带来任何好处,也就是说他们既不是生产者,也不是消费者。那些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可以从跨国公司全球金融活动的动机来解释,实现利润最大化始终是跨国公司全球投资的一个主要目的。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的统计,1960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向发达国家占外国直接投资总量的67.3%,而发展中国家占32.3%;到了1994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向发达国家占外国直接投资总量的73.8%,而发展中国家下降到了25.3%。从跨国公司全球投资活动来看,多数发展中国家是被排斥在全球化这个过程之外的,即使那些参与其中的发展中国家情况也不尽相同。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如韩国、墨西哥、新加坡、巴西、印度和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有着较好的市场准入条件,政治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同时也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市场潜力。其他多数发展中国家只能听天由命,在这个体系中它们处于“弱势”地位。

  (二)跨国公司不断扩大自身的政治经济影响


跨国公司地位的上升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大体上是一致的,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是更为整合的全球市场。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两大阵营孤立的市场体系逐步结束了相互对立的局面,这给跨国公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公司能够利用自身的影响谋求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仅从可以控制和利用的经济资源来看,一些大的跨国公司确实要比许多国家更富有,这提升了跨国公司与国家讨价还价的能力。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如果把公司的销售额和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放在一起比较,那么在世界上100个最大的经济体中有51个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充分利用了自身的权力,作为一个整体,它比以前更加强大了。对世界金融、生产和贸易活动干涉能力的增强使它成为世界权力网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决定这个体系中“谁得到什么”方面已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是跨国公司不断上升的权力和地位,对财富和资源的占有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在决定谁能获益方面和国家权威并驾齐驱。“这一转移已经引起了某些与公民社会相关的权力从领土国家转移到非领土的跨国公司手中。”虽然和国家相比,跨国公司并没有警察、军队和监狱这样的暴力机关,但它也有自己的权力实施方式。斯特兰奇认为,新型投资、生产和服务的国际性以及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化是三个重要的趋势,而这加剧了权力从领土国家向世界市场的转移,这样权力也就间接地转移到这些市场上的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利用自身的财力和影响,与很多国际组织甚至是一些国家的政府职能机构形成互助或交易关系,并利用这种潜规则为自己服务,以便获得某种许可、特权。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在国际机构开设自己的代表处,或者没有交纳会费,甚至无力负担雇用国际法律公司的成本。数目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追求的目标不同,这使得它们很难在国际机构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今天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政府和各种公共机构代表着跨国公司进行谈判,它们已经能够击破发展中国家身上的这几种保护层。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说,围绕这个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设计总体上是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是倾向于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在这个有利于跨国公司支配的全球经济体系中,许多国际规则正在被用来削弱国家和政府的权威。

  (三)跨国公司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的经济政策形成威胁


跨国公司已经成为现代国际关系中的一种重要权威,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国家独立自主地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能力和选择,进而直接影响了国家的政治决策。弗里德曼认为国家必须认识到这个现实,即自由市场的规则是套在每个不想被全球化的世界市场边缘化的国家身上的“金色紧身衣”。他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选择自由资本主义是唯一的但却是痛苦的模式。“金色紧身衣”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的主要部门实行私有化、较低的通货膨胀、高效的官僚机构、自由的资本竞争的规章制度等等。里根和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的美英国家也都采取了解除管制和私有化的政策,这有利于它们更好投入到全球竞争中去。跨国公司迫使国家在全球经济效率和地方利益之间寻求平衡,西欧一些福利国家如瑞典和英国对此深有体会,高工资率和高成本的生产投入使得跨国公司承担了较多的生产成本。为了保持国家和企业的发展潜力,这些国家不得不改变福利政策以适应全球竞争的需要。

国际营销经济环境 论文

(一)经济发展阶段


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居民收入高低不同,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同,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际市场营销。例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分销渠道偏重于大规模的自动零售业,如超级市场,购物中心;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则偏重于家庭式或小规模经营的零售业。因此,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应采取不同的市场营销策略。

  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大致可归纳为下列五大阶段。

  1.传统社会

处于传统社会阶段的国家,生产力水平低,未能采用现代科技方法从事生产,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很低,大部分人为文盲或半文盲,甚至有些地方尚处在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中。这是一个十分有限的国际营销市场。

  2.起飞前夕

起飞前夕阶段是经济起飞阶段的过渡时期。在此阶段内,现代的科学技术知识开始应用在工农业生产方面,各种交通运输、通讯及电力设施逐渐建立,人们的教育及保健亦受到重视,

只是规模还小,不能普遍施行。这些国家通常会出现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均,贫富悬殊,中产阶级不多。因此进口产品的种类和档次差异很大。


3.起飞阶段起飞阶段的经济,大致已形成了经济成长的雏形,各种社会设施及人力资源的运用已能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农业及各项产业逐渐现代化。这类国家工业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比较快,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些国家往往需要进口先进的机器设备等,以完善自己的工业体系,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逐渐限制、减少。

  4.趋向成熟阶段

起飞阶段的后一个时期就是趋向成熟阶段,在此阶段内,不但能维持经济的长足发展,而且更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也应用于经济活动中,同时,在此阶段的国家,都能多方面地参加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在这些国家中,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注重产品特性和质量,喜欢高质量、毋需修理、

高档定型的产品。这些国家出口大进口也大,进口产品各种各样,包括原料、半成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奢侈品等等,是国际营销规模较大的市场。


5.高度消费时期

高度消费时期的经济阶段,注重永久性消费产品及各项服务业的发展,个人收入猛增,公共设施、社会福利设施日益完善,整个经济呈现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状态。在这些国家中,整个社会“富有”和“贫穷”的人数极少,大多数消费者属“中产阶级”。消费者偏重理智动机,极少情绪动机,因此产品必须既经济又可靠。


大致说来,凡属前三个阶段的国家可称为发展中国家,而处在后两个阶段的国家则称为发达国家。当然,不是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须依次经过这五个阶段,有的会跳过一两个发展阶段。并且各个国家每一发展阶段持续的时间长短也不尽相同。

(二)人口和收入


考察一个国家市场时,首先要考虑市场规模。市场是持有货币且有购买欲望的人组成的,因此,研究市场规模首先要看人口和收入资料

  1.人口

人口的各种特征,如人口规模、人口分布、人口结构、家庭状况等,对市场营销产生多方面影响。

  (1)人口规模

各国的人口规模决定着世界的潜在市场。许多产品的消费与人口直接有关

。而人口的增长率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人口继续增长,意味着世界市场继续发展,市场需求总量将进一步扩大。如果人们有足够的购买能力,人口增长就意味着市场扩大,而另一方面,人口增长可能导致人均收入下降,市场吸引力降低,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

  (2)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状况对产品需求、促销方式、分销渠道都产生不同的影响。人口密度越大的地方,对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相反

,人口稀少的地方,对商品的需求量就少。例如,美国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是大西洋沿岸、

五大湖边缘和加利福尼亚沿海地区,这些地区也是美国最大城市的所在地。该地区对食物的消费相对较少,对汽车的需求量却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且还是贵重皮货、化妆品和艺术品的大量集散地。

  (3)人口年龄结构  

消费者的年龄对市场营销来说,意味着收入的多少、家庭大小,以及对商品的不同价值观和不同需求。不同的年龄层次对商品有不同的需求,从而形成了婴儿市场、

青年人市场和老年人市场等。

  (4)人口性别结构 男性和女性的差别,不仅给市场需求带来差别,而且两性的购买动机和购

买行为也有所不同。由于女性多操持家务,大多数家庭生活用品经女性采购,而且儿童用品也可归入妇女用品市场。而男士则是汽车、人寿保险等的主要购买者。

  (5)家庭结构

一个国家或地区家庭单位的多少、家庭成员平均数量、家庭成员结构和家庭决策方式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很大。近2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非家庭住户的迅速增加,必须引起国际营销人员的足够重视。非家庭住户主要有三种形式:单身成年人住户、几人同居户和集体住户。

  2.收入   


消费者收入是衡量市场规模及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单纯的人口数字本身为市场营销者提供的信息是不充分的。衡量市场潜力需要两个收入指标——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

  (1)个人收入。


个人收入是指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所得税等间接税和公司盈余,以及各种社会保险等的余额。一般而言,个人收入是以工资、红利、租金形式以及从其他来源所获得的总收入。个人收入决定了消费者个人和家庭购买力总量。


个人收入又可区分为“可支配的个人收入”和“可任意支配的个人收入”。可支配的个人收入是指扣除由消费者个人直接缴纳的各种税款和其他非商业性开支后,用于个人消费和储蓄的那部分个人收入。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和其他方面的固定开支。


我们要注意收入的分布情况。在许多国家,少部分人的收入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数,而大部分人则低于这个平均数。在这些国家中,人均收入会引起一定的误解。在这种情况下,营销人员就必须做具体分析,而不能过分依赖人均收入这个指标。

  (2)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是经济统计中一个衡量经济发展的十分重要的综合性指标。评估国民收入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比较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购买力的重要指标,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

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和速度。一般来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越快,对工业品的需求和购买力就越大。

论文国际营销经济环境来自


要用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的对比来测定市场潜力。例如,1983年科威特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8 ,

000美元,而印度约为260美元。通过这一数字的比较,可以断定科威特市场的吸引力应为印度的70倍。但是,本年度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又比科威特大7倍,人口比科威特多600倍。

这一例子虽然过于特别,但也说明了评估市场潜力时,应对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进行对比分析。

(三)消费结构


1.消费支出和消费结构 


消费者支出模式主要受消费者收入的影响,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消费者支出模式和消费结构就会发生相应变化。用于考察消费支出和消费收入之间关系的最著名的定律就是恩格尔定律,它指出:“随着收入的增加,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例下降。”

  近几年,世界各国恩格尔系数,以及与此有关的消费支出和消费结构,表现出以下特点


(1)西欧、北欧、南欧、北美、日本、澳大利亚和中东石油富国的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许多国家降到25%以下,而发展中国家的恩格尔系数几乎都超过45%,其购买力仍集中于食物消费

(2)发达国家消费者新建改建住房,逐步加强室内现代化,这方面开支比重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住房建设、衣着开支也有所增加。


(3)用于小汽车、奢侈品、旅游、娱乐等方面的支出,发达国家的增速高于发展中国家。


(4)居民消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比重上升,许多国家的消费者甚至大量提取个人存款或举债购物。多层次的消费风潮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四)消费者储蓄 

  消费者收入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支付手段,用于当前开支;另一部分则暂不开支,

作为储蓄。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家庭的储蓄状况,通常有三个指标:储蓄额、储蓄率和储蓄增长率。

储蓄额是消费者储蓄的绝对数量,反映一定时期的储蓄水平;储蓄率指储蓄额对消费者收入的比例;储蓄增长率则反映某一时期的储蓄增长速度。通过这三个指标,可以分析一定时期消费与储蓄、消费者收入与支出的变化趋势。开展国际市场营销,必须了解影响消费者储蓄的多种因素,以便分析、判断消费者需求、支出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1.收入水平。收入水平高低是决定储蓄数量的首要因素。只有当收入超过一定的支出水平时,消费者才有能力进行储蓄。随着收入的增长,储蓄额一般会绝对上升,储蓄率会相应提高,高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

2.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因素。若物价上涨超过或接近储蓄存款利率的增长,货币贬值将会刺激消费,抑制储蓄,形成所谓的“储蓄存款出笼”或“挤兑风潮”。市场抢购风迭起,需求过旺。


3.市场商品供给状况。国际市场商品短缺,产品质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则消费者往往有两种可能的选择:或者把钱储存起来,储币待购,持币选购,力求购买到适合自己需要的产品

;或者强制替代,用相关产品代替自己初始希望购买的产品。后一种情况下,尽管商品短缺 ,产品不佳,但并未导致储蓄的增加。


4.消费偏好和储蓄动机差异。储蓄目的不同,往往影响国际市场消费者的消费模式、消费偏好、消费内容和消费发展方向。消费者的储蓄动机一般有以下几种:后备、储币待购、获利

增收、崇尚节俭、安全保险、经济约束、便于理财、社会习惯等。

国际贸易方式之---对等贸易 论文


进出口贸易中的对等贸易,是以出口所得支付进口应付款项的一种交易。也称反向贸易。把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结合起来,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交易,交易双方都有进有出,并在进出中求平衡或基本平衡。   

对等贸易有多种形式,其基本形式有如下三种:   

一、易货贸易,传统的易货贸易是买卖双方各以等值的货物进行交易,不涉及货币的支付没有第三人的介入,贸易双方签订相互换货,相互抵偿的合同,在合同中约定,货物及规格、数量、品种在指定的港口交换货物。   

这种贸易是一次性交易,履约期短,但由于交换的货物必须是双方需要的,所以局限性大,实际运用较少,只有在边境贸易中常见。现代易货贸易都通过对开信用证的方式进行易货,在签定易货合同时,约定各自出口的商品均按约定的价格以信用证方式付款,有第三人介入,不但可以以货币结算,而且可以以货币支付货款的差额  

国家间签定的换货清算协定,根据规定任何一方的进出口由双方政府指定银行记帐,在协定规定的时间抵冲结算,差额转入下一年。   

二、互购,是一方向另一方出口商品,同时承担向对方购买一定数量或金额商品的义务,也叫相对采购或回购。在互购中,可以不用现汇而在信贷基础上一方向另一方出口货物,然后由另一方用双方约定的与进口商品无关的商品进行吧清偿。  

三、补偿贸易,补偿贸易是在信贷的基础上进行的,又称产品返销。是由进口一方以直接产品或相关产品偿付进口货价,这种交易方式的期限往往较长,一般在5-10年或更长。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可以全额以货物相抵,也可以部分以货物相抵,部分以现汇偿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3-29 15: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