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两全其美网校城 返回首页

winwav的个人空间 http://www.lqqm.com/?3483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看《梅兰芳》前可以先看看这个(From PTT)

已有 1581 次阅读2008-12-23 00:50 |个人分类:光影交错|

作者  molisaka (谋哩撒卡)                         看板  movie
标题  [无雷] 建议--看『梅兰芳』要先看这篇
时间  Sun Dec 21 11:22:21 2008
──────────────────────────────────

长篇大论了...
献给想去看梅兰芳、或看过的朋友也可参考
也可以帮我补充说明。

嗯,是这样,从前敝人po过一篇SEVEN<七宗罪>(火线追缉令)有幸被推爆m起
看在这个小小的纪录上,或许大家愿意容许我难得再次分享一下
(= =该篇id是另一枚acrossing。此id竟有劣文无法再po本板)

个人认为,看梅兰芳倒不必先作功课(能作是好,不作没差)
看电影轻松最重要。
只是我忍不住试着"导读"一下,大家先抓到一些点,踩稳了,顺着把片子看下去
才好顺着入戏、入味,充分享受。

刚好我曾经是戏迷,跑过各种传统戏的场子
我家另有成员是这方面专家,浸淫戏曲多年
所以也把我一并蝴蝶效应起来。

离奇的是,我并未看过电影『梅兰芳』,
可正因如此,这篇才有点意思。怎么说呢?..........
我把我的经验,帮大家调气运功,让大家容易进去这片子
也是当作我看本片的心理准备。你准备,我也准备,京戏毕竟有门道的。

在此我仅概论聊天,这不是学术文章
我这方面学问还浅,深入我是不行
这个"导读",与其说要抓什么点,或说门道到底高深莫测吗,
我的想法是,不如说抓的是一个*味*。

这个味你抓到了,门就开了,那你就什么都齐备了,
就这么简单。否则你先吸收、恶补各种知识也白费,还反效果。
他们属于什么派,你一下子记得吗?
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四大须生指的是谁,
干嘛啊,没人背这种,有听戏的人就不用背。没听戏的人也更不必背。

这篇内容,我写得如果不通顺、或重复了,因为原稿丢掉了。见谅。

以下(转贴 作者 张万康):

         标题这样好了--------"一直味来味去也很烦 ps.我好孤寂的滋味"

============================ 嗯 ==================================

梅兰芳,我还没看。身为京戏戏迷,真想看!!
可是又卡在两个点上,就是选角,黎明,章子怡

梅先生是一则传奇啊
孟小冬也是谜样人物啊
从小就听人讲,辜振甫跟她学戏
很奇,一个票友(业余玩玩的人)居然成为她有生之年少数指导过的"学生"
夸张的说法是,唯一的学生....
当然,"夸张"就表示可能只是夸张,
我没写对就请包涵。
应该说,她在香港期间也教了几位学戏吧(?)只是辜老是唯一的台湾人
她来台湾后也没再收学生,继续神秘,有遁入空门的调性....

她怎么会避世避到这个程度呢?肯定有其难以言述的心路
宁教一个遥远小岛上来的戏迷,辜老长那么高,要举着头教他很累的啊,
早期的票友也有登台大红的人是没错,
但当时辜老的实力恐怕连连业余二字也谈不上...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缘份...
而孟小冬很早就退休了,嫁入黑道,看破红尘,黑红一片好奇怪的命运
演员竟然宁可不演了!受过什么、又看尽了什么

附:辜老跟她学戏的经过,但大家事后再看,以免太多吃不下来
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ART_ID=16713

====================================================================

梅先生是伟人啊,从小就听人谈他
看到他的录像带(录像带『牡丹亭』特有名)
听着他的老录音带,以至后来有cd片
戏迷都一定花钱不手软买来
还有各种谈他的书....
我家就有几十年前老戏迷写他的书本
那些书,很神
神在哪?
神在有的人虽一把年纪了,但也根本没直接亲眼、现场亲耳听他唱过
可写起他们这些国宝,好像写自己邻居,熟得不得了,好像没事还跟他们泡茶过
我这两天看电视,
大陆的戏曲专家章诒和(1942年9月6日- )谈梅先生(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
她对梅先生的事儿滚瓜烂熟,如数家珍
可对照时间,她出生时梅先生都48了
人有记忆力大约可上溯10岁前后,而且也只能零碎片断
也所以她具体认识的梅先生应该也在梅先生58岁之后了
梅先生活了67岁,加加减减,那是有赶上梅先生最后9年
可梅先生58~67岁时还在台上演出吗?应该没几次了吧....
这我家老书很多,书名写『梅兰芳』的至少五十本跑不掉
内中一定有写到,但我懒得查了,这不是学术文章(心虚灿笑)
这些书多半不是我买的(没错)。

我意思是,梅先生的艺术最发威的年代,章诒和女士虽没法赶上
多半听师长话当年来着,以及从旁观察梅先生的丰采
就算接触经验有限,那丰采还是丰采,假不来的
老一辈讲故事都比手画脚,栩栩如生,也搀水乱入,话唬烂的人也是有XD
但话唬烂话得让人听出滋味,这就很玄....
这种玄,
在我们中国人来说,就是一个字---味(儿)

======================================================================

讲故事,讲出了一个味儿
味儿对了,故事内容不必计较严格
那是种美。
(注意,这种美是一种绵延的美感,即便腔口豪迈,那是会牵丝的)

真实的梅先生,即便舞台前后言行举止没达传说中那么伟大的高度
但他(被?)塑成了一则典范,
可以被我们传颂和依循的
我们做不到,也要知道,至少也就不离谱
他的故事和为人种种美好/或胡涂?之处,肯定被朋友和后人夸张化
但这种夸张,至多只在于『量度』
『质地』的方面那是不动如山的,我们相信,也乐于相信,而不是花痴那种相信
所谓核心价值,
有这个核心价值在,才有入味的可能
于是故事才能从他身上讲开,并赋予润笔

先有料,才有味。

不然加了酱添了味也白搭。

好比社会记者讲昔日某黑道大哥多有「叫小」
也定有夸张成份啊
台湾一位电影圈具份量的前辈对我讲过:
                      陈启礼身上有一股气,别的人身上看不到的

社会/司法记者刘益宏先生电视上也讲过,陈启礼他们当年以寡击众,
拿刀杀退xx帮一大堆人,从哪追到哪又杀回来,真真假假,
但我们听了也不会怀疑挑剔(他总是语气激动到一种临场感...太超过了)
但正是因为那股气,他们见识到了,我们并也从电视片段中的大哥身影来想象
经由他们的演说口才一讲,那就入木三分了

(还有一位名嘴张友骅,他很宝,什么都懂似的,
他常说「我上次在这里不是说过吗」,我顿时都傻住,想不大起来,但又无法纠正哇
但他真的又有两下子,而且连探讨幽浮和美食的节目也可以侃侃而谈
你愿不愿意相信他所说的那件事,这其中有殊胜的趣味....
这衍生成,也不那么重要了,而是有意思!!那就对了~
你欣赏他胜过相信他讲的一切,因为他身上有一种戏感,一种连结力到处乱连
我不是讽刺,我讲的正是欣赏戏曲艺术的境界)

====================================================================

同理
我看我家的老书,常忍俊不禁
那些老头写的话菊坛当年,作者与某大师级演员搞不好交集有限
根本没打入对方的生活圈
可是,他从小泡在戏剧和戏剧话题中,*培养*出一种能力
一种透视眼。
所以听他们讲古,就很值得玩味。
不单是因为硕果仅存的老人没几位
而是那个作者本身的懂戏、想象力
加上我们身为读者的悟性和想象....
这是一种趣味
好比两个物理学家或数学家高谈阔论,格空抓药,旁人听不懂
他们画出几条线,就说行星走这上面,见鬼了
好比古物专家或考古学家,
摸摸、看看、测一下、转过来,就以肯定的语气说这是宋朝的汝窑的什么碗公,
或断言这是侏罗纪的什么机歪龙。
这个,就叫专业,叫....权威。
这其中有他们行家懂的趣味。
可你说趣味,
那像是相声段子,讲到京戏的笑话更离谱了
那不一样。
相声是当笑话讲,摆明胡闹的一种语言艺术
但讲故事的人是很正经的
正经到自欺欺人,形而上把自己也讲去了。
这是不一样的趣味,不一样的可爱。

妙的是,有些事情并非相声段子乱编,好比假装送面到戏院,混进去看白戏
真的有哇,
只是相声会把用简练的语言来说得生动,会铺陈。

艺术总是来自生活。

我记得20年前我还听过相声(可能是侯宝林大师)讲
京戏院歇业,演员们都各自讨生活的段子
好像是大花脸金少山吧,他改行卖包子(完全鬼扯XD)
于是他用花脸的腔口,雄纠纠喊了一声:「卖~包~子!」
笑死人啦。

这则就很瞎啊。
瞎到艺术不来自生活也没差,恶搞就是
但你还是可以说它来自生活啊。
一整个味儿啊。
更瞎的还是有啊,狂轰滥炸到白滥。

==========================================================================

关于这种透视的眼力。
好比,我看过一位老者,现在往生N年
大约30年前出版的书
他写当年上海最红的武生---盖叫天(艺名)
他写了一堆他们台上怎么翻,架式多好,出了状况反应多快
又写大家都称他一声盖五爷,或五爷(在家排行第五)
好像他们多熟
其实很多也都是听来的哇
就像一位作家李晓(已故名作家巴金的儿子)20多年前写了一篇『小楼三奇人』
这短篇有个老头,很爱对小后生吹牛,
讲他见过多少世面、讲当年盖叫天多神
吹了半天,他又补一句:「可提起他师父李春来,那才有两下子。」
我大笑
话唬烂
他见过才怪,那又是上一代了,多少年前的事
可是,懂戏的人,听人讲前人英姿,确实可以揣摩和想象的

(很多人没赶上乔丹当篮球员的时代,
也讲得好像他看过那些比赛,这样解释就清楚了)

很多作者写清朝乾隆、同治、道光年间的京戏祖师爷,写得也好像跟他们很熟
鬼才相信!他们根本没出生吶
只能从口传、一幅水墨工笔画像、至多一张朦胧的照片来发想
但我们读者也乐于相信了,不信的地方也不会骂、不会战,
这就是戏曲的魅力
因为艺术会把人兜在一起,很像歌迷们一起迷歌星/歌手,其乐融融
虽然歌迷(戏迷?)也会吵架,但那也只是更有趣吧(至少回想起来有趣)。

有的老人又写(抱歉,没查作者了,很难一下查到出处),
好比民初,唱花脸的金少山多红啊
说他起床,准备出门到戏院,眼看要动身了
门口就有人喊金四爷(其实我忘记他是几爷?)出发啰))))))))唷吼~
隔个一两百公尺,有个「岗哨」听到了,跟着喊,
百把公尺外的「岗哨」再喊,一路喊到戏院
然后两旁民众夹道看他,恭迎神明起驾出巡
人可以红成这样........喊这干嘛?观众期待他出发进场哇.......
这种酝酿一出戏的过程,到底真的还假的或夸大几分,你计较吗?
中国人是这么三八的哇。

======================================================================

例子太多,这真假虚幻之间
我在台湾拜访过一位老人
他前年97高龄过世
我曾请他回忆当年在上海看盖叫天的种种
大约10几年前常去找他串门子,
但他当年就有点表达不清的倾向
只一直讲盖叫天多有名:对对对!盖叫天!对对对!
我有问过他到底看过盖叫天演出没
他好像说有。
我只能说好像。
他的表情回到一种多么热闹的时光中。
他算是不大会讲故事的人,我们旁观者都能抓到一点痕迹
何况演说大师、说书的能手。

事实上,
京戏(很多别种传统戏也是)的演出呈现,本身就很夸大,
而且还抽象。
你说人在台上那样翻滚,不夸大吗
你说用手一比,就假装把门打开了,这不抽象吗
你说那种哭和笑的方式不夸大吗,有时夸大有时又别扭
别扭中有夸大,夸大中有别扭
所以讲戏的人、说台上台下故事的人,他一定也潜移默化夸大起来
戏会带入生活
你会成戏中人,演员也会演久了谁把自己当谁,生活中也用那个角色的眼光看事物
当然这西方人的表演也会入戏的
但味儿还是不同,中国人有一种俏皮古怪的认真,
他自己也知道真真假假、嘻嘻哈哈、弄到自己哭笑不得
西方人比较偏向会过度认真,没怀疑是假的,而陷入忧郁。
中国戏曲演员的忧郁或许不是跟角色直接相关,而是来自生活冲击。
好比演『黑暗骑士』那位希斯莱杰,他生活没不如意,但可能入戏太深还是出了岔子。
如果讲错,举错例子请勿见怪,他的死叫人遗憾,但死因我不确知。

所以说,中国戏曲的相关一切,基本上是很洒脱的。(这也是个哲学和意境了)
它可能不够精致,但很洒脱,大喇喇的。
台上不必太多内心描写,讲菊坛故事的人也不会用西方的心理分析学
虽然梅兰芳他们也吸收了西方吧,试图把戏剧改造成有个情韵细腻面或张力上紧凑到位
也可以说,搞不好他们这种天才,本身也会作改革,不一定是学西方
就像京戏使20世纪交接那阵子的西方戏剧大师感到震撼
他们从京戏发现戏剧可以这样抽象就痛快了,发展出前卫剧场
这是双向的激荡
但也可能他们本身就想改良,只是从东方得到共鸣和印证,或触想。
关于东西方艺术互相传球得分的部份,若说得不对请见谅或补充。

有点扯远了,总之中国人洒脱或宁静的表演,不复杂,但很难体会那股味儿在哪
也包括说起故事或八卦,却可以说出一种味儿来。

这个*味*整然一体、浑然一体,无所不在,所以叫文化。

只能心领神会,不好言传,也不好用数学证明一则答案给你看。

==========================================================================

这种很会讲故事的能力,从章诒和的上一代长辈,
到章诒和女士她自己,一路传下来
这个味儿传递下来了
不单故事,因为故事人人会编造、汇整、杜撰、乱入、发扬光大
重点还是不厌其烦的那个味儿。

但这味儿不是人人能有。
所以你看章诒和讲话的调调,有一种柔软
和一般北京人的调调,略有不同
这一方面是学戏,浸润在戏文戏曲里的感染,另加上她自己生活遭遇上所修养出的
听她讲话,那可能不是每个梨园的人都有的NICE的质地
那也不是一般北京跩婆妹、二佰伍的那种卷舌耍溜;
那种卷舌音和重音的摩擦,带起讨人厌的粗糙感。
我对她不熟啦,汗颜还没好好把她这几年写的的戏曲相关回忆书籍买来读
只是说我一个直觉。

大陆诗人北岛,在散文集『蓝房子』一书中,写说1990年在美国遇到胡金铨导演
他说胡导的京片子好迷人,是一种为未经革命风暴的口音
跟他在北京四周听到的略有不同了....
这就叫质感。

大陆被共产党解放后,政治运动太多,大家讲话的调门略有变异了....
台湾的文史工作者徐宗懋先生对我说,没错!大陆的京片子后来卷舌音太多
我说是尾音太冲,民初作家老舍的小说中的调性没这么高亢焖爆
他说老京片子是类似李敖那种。
我发现大陆有些电视剧『大宅门』『雍正王朝』还是很古典的北京腔口
比我们现在在北京遇到的各种互动的口音调调来得雅致许多
当然更比政府官员的北京口音好听了
好比『大宅门』剧中的白老三(?),他粗豪时的溜,并没糟糕德行,只是滑稽有趣。
当然也可能我们自己感觉有问题,因为环境不同,看戏时我们心理会转换
也或许是市井中的口音也并不难听,要看人就对了。
他们若听我讲他们现在的口音不大对,他们一定不乐意的XD
所以我只能说这是我的疑惑,不一定对。
但,
我觉得章诒和的口音就很古典的,一种优雅。
而大陆讲电视论语的那位,好像叫于丹?口音就很"后北京"了
听起来就是很解放后的调门。
我这样讲也没不礼貌的意思。

章诒和受过戏曲熏陶,可能有差异
但前面也说过,不是每个学人文/艺术的人都有软柔的文雅腔调。

关于这些微妙的部份,在看『梅兰芳』时,大家可以试着分辨
分辨谁的讲话比较有我讲的那种味
有的演员可能偏「古典北京」(我发明的用语);
那是一种大俗大雅,带点土溜但婉转悦耳的味儿。
有的可能偏「解放后北京」;
比较受政治力长期影响而尚未涤脱去一股刚浊气息。
越说越得罪人,打住。

当然大陆各省口音不同,语言也多种,这里只是单讲北京这一区域。

===========================================================================

回头谈孟小冬、梅先生、及片中梅先生的亲朋好友们
有的戏迷搞不好认为没去看电影,也没差,去了肯定挑剔吧、甚至扫兴怎么办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梅兰芳

或者,去电影院的路上就开始感动了
很多文青去看大师级导演的片子,也是路上就开始感动,进场后乱哭一通乱拍手便是XD
搞不好那部片根本普普,自己发酵过度罢了。

我看了些预告,电视上的片段
基本上我觉得纵有缺点,也值得看

霸王别姬的缺点也很多的
说到这个味儿,就还不太够....有时有,有时弱掉,整个不对
但很多不是戏迷者,看了津津乐道
我有个朋友,当年好爱讲这部,10多年前
那时她还没满18,她说她好难忘这部片,讲到今天还在讲。
(我猜的,早就失联了。囧)

我有位香港朋友也超爱霸王别姬,不在话下。

10多年后陈凯歌又推出京戏主题的电影
肯定更细腻、更有味儿

只是,梅先生在大家心中太伟大了
你看,连我写梅兰芳,都写梅先生,一来礼貌,二来叫得很顺口
好像我跟他多熟来着
没办法,戏迷到一个程度会这样38神经和正经
各位有机会,国内外京剧团演出时,中场休息去剧院外看老人们聊天
他们会聊上半场的戏,
你看他们讲话都带着一股味儿
比手画脚,滔滔不绝,
各位如果和他们相处一阵,你也会有这个味了,这不意外
不光是吸收到很多行话、术语。
你的细胞会像他们一样带戏。

不过可能你离开剧院,咦!你又转换回你原先讲话的方式了~
久了后更随开关任意启动收放。真好耶。

他们很多(当然也越来越凋零)对文武场的板眼也很熟
边看戏会边打拍子/点子,很专业的一套程序
而且这个也不分本省外省、省里省外
你口音是上海、北京、闽南、广东,聊戏一投入都出来一种味儿
而且我们中国人讲话有我们的手势,这时你会发现
这我不举例了(在手势上头我得留一手XD)
就像法国人、意大利人讲话的比手画脚,也有属于他们民族的手势

=================================================================

讲到这个,还有个概念
不得不扩大范围,因为要把桩子整个打对地方
味儿的背景要交待清楚,才涵盖到精神。以下两段比较跳出来谈。

就说京戏,虽大约两百多年的发展(而已),却成为中国流通性最广的剧种
夸张的说,中国人到处有人听京戏(他们可能听自己的地方戏但也爱听京戏)
严格说,汉文化中流通性最广的是京戏
就像国语/普通话,流通最广。
所以国民党就称它是国剧了。
其实没人爱这样讲,顶多写文章附带破题:
「京戏是中国流通性最广的剧种,可称国剧。」诸如此类,
就完了,其它几段写下去,或聊天跟新戏友讲解时,不会再讲,只说京戏/京剧了。
称平剧也是对。
称国剧不是错,只是点一下,自然就好。
不要国剧国剧国剧重复讲/写就好。顺口多讲了两次也没差。

但搞政治的人会钻空子,会质疑:
「那别的剧不能称国剧吗?那别的语言就不叫国语吗?就不是这块土地的语言吗?」

所以搞艺术的人很怕遇到政治动物,后者会把事情搞复杂
把很口语的一段话曲解,挑动什么。
他可能不是故意要曲解,只是他自认很有思想,或只是太认真,也太容易被卢惑。
(被新思想卢一卢就迷惑了---我乱发明的说法)

我刚分明就说了,顶多讲一句介绍词,京戏可称国剧
谁没事一直用国剧当京戏/京剧的代称啊?听的人干嘛无中生有咧。

这种人曾挑战过我:「你说中国流通最广,大家都听京剧,那西藏听京剧吗?」
这就是抬杠了。
口语上,我们讲「都」,而他就不满意这个「都」字。
很聪明的人反而会自误误人,跟你没完没了。

在台湾,有的客家庄的85岁阿婆,国语也不大会讲哩,
国语比闽南阿婆还不灵光。
这类型的可爱乡下客家阿婆,当然也不可能听京剧吧(?)
但也或许她爱听,谁晓得,听不懂语言不表示肯定不爱听、不去听
也或许她听客家戏,或小时候听过,也同时接受京戏或喜欢
也或许她什么客家戏、京戏都没爱过。
这有什么关系。

「都」只是口语「大部份」的意思,聊艺术不宜生硬去套。

那我之前讲「且我们中国人讲话有我们的手势」,是不是要质问我为何不自称台湾人?
就口语哇。
『康康爱说笑』这节目中,康康有时讲笑话先开场白:「我们中国有句俗话,...」
那他必须被纠正吗?
我看过魏德圣导演上谈话节目多次,他常讲『海角七号』有讲到中日关系
所以主持人都要不断纠正他是台日关系吗?
反正,有人要纠正,就让他纠正,我发现他被纠正也没回嘴解释,这很明智
因为越描会越黑,对方要怎么样讲,礼貌包容过了就过了,因为这种问题不值得停太久。

==========================================================================

戏曲圈很小了,谁管你国剧啥的,都全凋零啦
两岸的梨园都很弱的(50步、100步之别)
这是个孤独行业,
戏曲的高峰,无论京戏、歌仔戏、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广东大戏各种地方戏都大不如前
戏曲圈很和睦的咧,彼此还吸收,只有政客才在挑拨,想当思想指导员。

京戏在台湾,除日据时代辜振甫就迷上
同样的,日本时代,掌中戏大师李天禄也会唱,
他并把京戏文武场用进他的表演而定型下来
(也有一种说法,讲京戏是借用掌中戏的文武场为先,但这跳过,很琐碎)

李天禄在侯孝贤导演的『恋恋风尘』『悲情城市』
表现生动天然,是个哲人
深获大家激赏崇拜
他的一生也被拍成『戏梦人生』。
台湾光复后,他去了趟上海作交流,
他描述他亲自聆赏老生周信芳(绰号麒麟童)的京戏演出,
他生前回忆说,全场竟然跟着周信芳一起大声唱,摇头晃脑,真是神了,可以这么红....
不输现代流行乐摇滚乐的天王魅力....
另外,
日据时代,有位李友三,他疯迷上京戏,还组织戏班子,破产倒闭
这人物并也从事社会运动,与日本人对抗过。(『吴克泰回忆录』提及。吴克泰先生本身
是台湾老共产党员,回忆录中写了很多台湾早期风情画,很有意思)

=======================================================================

刚刚讲到京戏,和一些地方戏,其实有的戏迷也全不爱
可能爱的是昆剧,不大听京剧和其它
觉得京戏一般来说土了点,说昆剧雅。
这就对了,梅先生也推广昆剧,他深爱的『牡丹亭』就是昆剧
京剧团一定也要会唱些昆曲,这是加分、是让内力厚起来。

当我们去欣赏京戏演出时,注意,台上有的折子并非京戏耶,
甚至武戏,也必须唱昆曲。
武生、武丑不大专攻嗓子,还是得嗡嗡哝哝吼出一阵怪回音
因为那折武戏起初就是昆剧啊,孙悟空就唱昆曲。

梅先生是有昆剧的底子的,这使他显出非凡雅韵,醇厚功力。

=======================================================================

梅先生形象伟大,找谁来演,都不对劲、不对头、不对味
舞台上他那双手,一把年纪耍剑也超炫,真乃神人
他不像盖叫天,盖叫天之后,武生这个行当,魅力先抛一边不谈
后辈论武功的花俏是胜过他那一代了
且昆剧团的武戏也很强,翻打犀利,多种地方戏(京戏之外的剧种)可能打得还更夸张
像川剧打得火爆,特技也多。

梅先生他不搞翻来扑去那种。但他有一手,那一手是巅峰化境,后无来者(?)
当然,也可能我故意或无意中夸张了梅先生。

唱作上不勉强
气质上,要找对,才更重要

但这个问题就像:「谁来演陈启礼?」
是无解。
你找不到有那种英气的人物了
把陈启礼的画面调出来,大家一目了然。

谁来演梅先生,这是不可能的任务
黎明来演,我是失望的
两腮颊那么胖
眼睛也没那个神
气质、气宇、眉宇差好几个等级
这最好找一个新人、更年轻的人来扮老也可行的
好好培养、调教一个新人或不够红的年轻人,可以较趋近成功

新人有一种更净的气质,像是作陶艺,手拉胚,导演可以把这个胚子拉出
出道的人来演,或已经红的人,这个气质就很难
但可能顾及商业营收,必须找个已经有知名度的大咖
于是放眼中港台,最文气秀气的是黎明。
这很可惜
相信导演和制片团队做了多方考虑,必须让他来演才保险了
甚至二合一,中庸之道,两个梅先生,一少一长一起出现。

学戏的人,就算是演文戏者,还是有运动员的精气神
可是又与运动员气质气韵不同
黎明也不以灵活见长
但或许片中没这个缺点,四大天王都会点舞蹈的,这也可以操

===================================================================

总之整个就不对不对不对
光比清秀也差太多
黎明的气质很怪
他不MAN,却又不是GAY,毁就毁在这点

我绝不是说非要找GAY演的意思
GAY不GAY无关演戏或任何
只是说他若是GAY反而可能比较有型
是说黎明的气质,四不像
不阳刚,也谈不上娘,说他软趴趴又显苛,不至于
马英九不是GAY,但有点娘,肢体动作怪怪的
黎明不是GAY也不娘,肢体举止不怪中有怪,简单讲,没淘出个型,
黎明很像天生/从小就灵魂恍神少了一块什么。说不上来。
对啦,就是没魂。或说不够。
李可染写过四个大字『所谓者魂』。魂,重要。

还有,我也不敢想象
梅先生极有名的「蓄须明志」
到时候黎明又该怎么办........
梅先生那胡须哇,就好比白先勇大师写的『玉卿嫂』
一个叫庆生的美男子,一个小孩(容哥儿)好爱看、好爱摸他的胡须...那么美眩抖手
梅先生那胡须说粗不粗,十分柔软,却又不稀疏,
整个气质是一种,我给五个字,一种「清逸的威风」。
这是寄托在整个人的神韵上所长出的「梅毛」哇。
我也没摸过梅先生的胡子,只是想象!
但我说过了,梅先生是值得我们这样38想象的大大大人物。
他根本是神仙下凡。

=======================================================================

黎明和孟小冬谈恋爱,和对戏
我也很怕....
不是不信任他们的表演能力,而是梅孟俩早被我们神圣化
说神格化也可
但讲神圣化,我比较赞成
(作家骆以军很爱把天才形容成「神物」,这也蛮棒!!)

片段中,章子怡,那个老生的身段,很不老生
可能肩膀天生宽了点?我不知道
可能我进戏院看就好多了

倒不是坤生(即女老生,但称女老生好像怪怪的)的问题啊
而是老生本来就很难阿,
京戏行家喜欢讲,京戏这门艺术,主要还是看男性的表演
(并且唱工戏又胜过武戏,小说『玉卿嫂』中就开玩笑讲小孩才看武戏)


(『玉卿嫂』谈戏班子谈了很多,非常值得看,很有那个味儿,
那是讲桂林的『桂戏』,但应该和京戏很通,味儿可说读起来一样够味
网路就有『玉卿嫂』 http://www.haodoo.net/?M=book&P=245 )

女人的戏,相形弱下,那是梅先生他们四大名旦才把旦角的艺术地位拉抬起
这使以后的女演员也比较被重视。(其中有个『程派』我特别喜欢)
但基本上至今搞不好连老旦都比青衣更动听。
京戏是男人的艺术,所以演老生、花脸是那么的难
尤其老生,要非常稳,好比诸葛亮,也被神化成永远那么稳稳潇洒
章子怡能胜任吗?我存疑。
而且她的脸我太熟了,没新鲜感
加上章子怡比较给我精明过度的印象,不适合孟小冬
如果孟小冬被定位成厉害的女人,那或许可以找她。
不过章子怡如果可以演出各款女人,那也是种演技上的成就。
(当然,孟小冬搞不好也很厉害,只是没斗争对手厉害,或客观条件打不赢战争罢了)
或许也是考虑章子怡的国际知名度吧...
艺术这玩意,其实都是妥协出来的。(叹)

不过这样想吧,梅先生的戏曲之路也曾面临艺术的创造突破和妥协守旧的挑战
所以找黎明、章子怡不也是一种挑战和妥协的拉锯反照。
这样想,这戏的缺点就比较被包容。也有了意思。

=============================================================

张国荣来演梅先生
一样不妥
张国荣的侧面,人中(嘴)太突
可以看当年『英雄本色』的海报,三个主角的侧面,他的嘴突,比较显土
虽然我欣赏张国荣的演技、认真、才情
也很爱听张国荣的『追』和听他和陈百强合唱『喝采』
(这首 http://tw.youtube.com/watch?v=7U2yxqPiMrQ 好珍贵 要点吗?)

但他来演还是不适合
而且他皮肤黑了点
或许是黑白照,我们更认为梅先生是白皙美男子

如果真的要选
或许我还是倾向张国荣演多一点(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了)
因为他有经验,且他对生命的体验能力可能胜过黎明
(或许他比黎明更需要一份新的肯定,这对戏有帮助)
张国荣非常感性也爱耍酷的,随年龄也必更发内敛。
如果黎明的眼睛不要太没神,导演把他的眼神激发出,那也可行。
也可能我进电影院后会发现黎明表现不俗。

至于身段上,张国荣也....普普。
我想黎明也普普。或....

==============================================================

气质、神采到底可否修炼出?
以前加拿大的名著『清秀小佳人』拍成电视剧,为了选角也很难
女主角起先被导演拒绝,好像一年后吧,她把自己真的修行成仙女的灵质
导演傻眼。
让她演了。
这套影集当年我电视上看了,10几年前还买了录像带收藏。

也不能说陈凯歌太急着拍,而没再好好选角或好好训练改造男女主角气质各面向
他定有他难为之处,拍这部离霸王别姬也那么久了...
是我我也很难在再等吧。而且再等下去,记得梅先生的人可能更少
再等下去年轻人会以为他只是个古人!

对我们戏迷来说梅先生不算多古的人,
对不少非戏迷来说,抗战、解放后也不太远,不算陌生。
这是对时间的感觉,有时近、有时远,看你怎么去感觉,都会发生。
尽量使观众还能容易共鸣,不受时空距离的拉扯也是赶拍的考虑吧...

======================================================================

我想,『梅兰芳』还是值得去电影院看的
虽人型选角的局限是一回事
但拍得好,我们看得就是整体的美
会看到缺点的同时也忘记缺点(这就是戏迷和影迷的可爱)

简单讲,看电影,不看人。
看导演能不能把这个梨园行的味儿、老时代的味儿拍出一种fu
那种就算夸张了也叫人拍掌叫好的fu。
走出电影院会想为这部片抽一根烟的fu(ps.大家戒烟吧,大环境不允许了,惨)

至于梅先生的精神独到之处,那种天生加粹炼出的神仙品相
在江湖场如何还能这样练就脱俗的韵致
保守的中国诞生诡异的乾旦(男扮女装),却成就出艺术的精彩
以及他传说中种种懂文艺、懂品味,作人处世,
义气、悲壮、甘苦....
我想观众是要鼓励自己放大来想象的
这种放大,不是夸大
而是你若不先放大去承认真的有这样神奇的人物存在过
你就会多少产生隔阂,顶多抱着搜猎观奇的角度去看了

这一切都在一个味(儿)字上,
各位看这篇很冗长,但一路看下来,相信还是可以把戏曲的味儿注入您体内
中国戏曲,气质上大同中有小异,你不是北京人/北平人一样可以进入京戏
京戏起初也不是京城发明的
那是来自湖北、安徽一带(地点这部份我老弄不懂明确,什么『徽班进京』来着),
戏班子进京演出,爆红,加上乾隆皇深爱而推广开来
而湖北那边也受陕西传来的音乐而影响(说错可补充)

你们听演员念白,叫『韵白』,跟湖北话很像
但丑角必须讲话流利,就讲『京白』(京片子)
但上海的丑角常规上就改讲『苏白』(苏州话)。
一样的道理,台湾的京剧团,丑角若80%讲闽南话/台语也成立,完全合理也自然。

这个味儿,也会贯通流露在中国人夸大的忠孝节义上头
不是说外国人之间不讲义气
而是我们华人来看京戏(或看很多地方戏亦然),里头有一种炽烈的表现
有一种极度固执和万分卑微的落差同时存在
这很难言喻,我来讲这个我还办不到、点不出。
只好请阿基师帮我提味。(这句超烂)

这也跟音乐、土地有关
是音乐影响出我们这个民族的风格
还是我们创造音乐
或什么地理诞生什么音乐、习俗、历史?
你们看老戏迷、或梨园行的人讲话时身上的戏味,其实隐然带着中国特殊的音乐风
所有的艺术,琴棋书画,和戏曲、民间说唱曲艺,都源自同一个土地脉相.....
中国音乐十分特殊....这个点抓到,入戏就有韵味
当然你也可以讲中国人看摇滚乐很特殊就是。

=============================================================

梅先生台上台下的雌雄莫辨
这在艺术上很有趣,我们明知演员(他)是男的
换个角度,恶意嘲笑他们阴阳怪气,加以歧视的人一定也有耶
然而你却会感受到他表演的魅力
这也是京戏的伟大和特点,
颠覆、打破了人对实像/实相的认知,
复杂的是这又牵涉了早期女性不能当伶人,或说不能男女一起同台演
伶人地位低,伶人+女人又更低(双重的低),
于是男人必须演起女人,女班也必须有女人扮成男人
风气与美学、条件与意愿,混在一起演变,假如梦,梦如真
一切都是假象、抽象,它可以台上任何都是假的
然后我们却当真、更逼真、更胜真,
前面说了,演员手一比,就是开门,你不会站起来骂说:「哪有门!」
马鞭一挥,杨四郎就骑马赶路了,挂TURBO来着。

也就是京戏的"太假"
和人生的"真到残忍/残忍到真",形成中国式戏剧性的对比
所以我们中国伶人受的那种激虐巨苦很容易使我们动容
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至今要练功,虽比上一代吃的苦少,那终究是皮肉和精神的承受
这不是一般自怜自艾的摇滚青年能想象的
而且传统戏的高峰早过,现在的传统戏演员更孤寂,不像搞摇滚至少很方便唬妹哇

梅先生的俊美和体度,宛若观音
浊世中可以有这样一尊观音
但他和我们一样,泥菩萨过江,要怎么保,这是我们要见识的
当然还包括他那一代的人,不止他。这片很多配角人物似已牢牢印记于观众们心里。

=============================================================================

比『霸王别姬』要早,徐克拍过『刀马旦』,讲女班的喜剧故事,蛮轰动,好看!!
后来霸王别姬则红到国际,得到坎城大奖(最佳影片)
这片虽缺点多,但蛮清澈的
我想『梅兰芳』可能拍得更清澈动人(?应该是的吧)
其实霸王别姬就已经用到梅兰芳的影子了,记得也有日本军官深爱戏曲一段。
以及其他借镜于梅先生的地方,或也借镜别的旦角或说整个旦角这个行当。

不想得太高,梅兰芳这片至少可以像霸王别姬再次提醒我们上一代是受过这样的苦。
伶人地位的坎坷路,几乎从小都是不幸(现代只是稍好)
贫穷、势利眼、黑暗面X$︿&*(@~#
大时代的冲击、被迫卷入政治国事,
小儿小女的复杂,各种斗争权衡,
中国人那种家族/家庭习俗的锁链...
男女不平等时代的悲欢离合(或者也跟男女不平等无关,而是个性的突出而注定撞落)
做什么事都拼一气,赌气也赌到底的魄力
艺术的革命和早期的民风....
身为大人物之后的自我要求....
师生朋友间忠义耿烈的价值...
还没看都可以想到很多。
这部片太让人期待了。 谢谢。

=============================================================

前天,以一个戏迷的角度(应该说曾经是戏迷...囧...这些年比较没听戏)
po了原始文章。

当时还没看过这部电影,写了不少亢奋的期待

如今电影已观赏完,自己发落(follow)一下自己,算是完整报告
(一部分内容也po在原文底下了)

以下可能有一点小小小小的雷而已(转贴 作者 张万康)

==============================================================

本片
优点:

人物说话 高来高去 飘飘渺渺耍酷的调调(那种中国人讲话的含蓄诡斗的玄机)
有些内心戏的片段不错 演技也好
气氛还不错!!

缺点:

气氛不够好- 有点矛盾吗...这真的很难讲清楚
硬塞- 好比前辈的训话 内容(台词)很好 但塞的地方怪怪的
八股- 抗战期间 编导颇八股
(不是说涉及民族大义和抗日就一定八股,而是编导弄得八股)
肥皂爱情设计- 梅孟之间 弄得比琼瑶戏还...

黎明的问题- ...
章子怡的问题- ...孟小冬好像唱样板戏 囧

京戏的各种风味还不够- ....应该要多几笔来点出
孤寂/输赢/怕不怕的主旋律- ...这主旋律把片子整个给罩住,少了一股活性和生气。
                             少了活、少了气。

---------------------------------------------------

可以这么说
预告片比较好看~
梅先生的专辑节目(前几年好像东森台制播过)比较好看~
日前陈文茜访问章诒和谈梅孟的片段也比较好看~

这篇文章或许也比电影好看:
 http://magazine.sina.com.hk/lifeweek/507/2008-12-08/ba64840.shtml

还有这篇(有图):
http://udn.com/NEWS/READING/X5/4645458.shtml
(ChineseOpera板3951同一篇)
光看这图,就比电影好看。图中人物的特殊灵气足以给你莫大想象和倾倒了...

电影我给75~80分
(如果你对梅兰芳不熟,不是戏迷,也无法感到专辑节目、访谈或那些文章的好看)

值不值得进戏院看,很难讲
对京剧迷和非京剧迷而言感觉会有差异
也或许京剧迷之间也各有看法和评价(有点像废话)

是我我还是鼓励大家看!!
(是说进电影院)

也是可以给85分啦。
分数很难打。因为这种关于传统戏曲的电影,编导难度更高,
所以也可以说拍到这样算很棒了!!
也可以给90。
75~90都可。

==============================================================

梅、孟:

黎明、章子怡的局限都一如预期
但黎明有时候还是有演出稳重、内心烦忧的什么什么样,也是不错
但整个来讲,表演还是...木了点
这是黎明一向给人的印象
黎明眼睛少了一种神
说话少了一股气
人少了一个魂

但在导演的气氛推拿下,我觉得他还是差强人意了
他也是有努力

章子怡...
她好像以前学过舞蹈
但对戏曲,整个人还是没那个味
黎明当然也是没有
燕十三站上舞台唱戏时也露馅儿了,也没这个味儿

不是说孟小冬不能青春俏皮
但老生演久了,人穿上时装也会有一种特殊气质
好比辜振甫,他玩票,但他也常把自己想成诸葛亮了
诸葛亮的稳重、飘逸会影响辜老。

章子怡唱戏时,举手投足简直是唱样板戏。
(样板戏,简单讲是共产党新编的戏曲,用戏曲来演唱主义,很宣传味道,僵硬)

不过章子怡的演技还是有的
使电影中梅孟一段也还过得去

不过编剧实在粗糙又琼瑶...
借伞、搭伞都来了,不象话XDD难不成是白蛇传
许仙和白素贞当时不就是搭伞吗
还有好几小段情愫、两女相斗、分手的那些,也都很鸟
很幼稚。
也见多了。
欠缺新意。感觉不知道怎么编,只好这样来了。
那真的还不如照实来演。
「照实」是说把梅孟真实相遇、相处、毗离的过程,照老人、老书的回忆来呈现
而不必自己乱弄什么雨伞和其它一大堆了。
史实上,孟小冬光是登报抗议梅兰芳,就万分精彩
也或许必须考虑梅先生的后代,有尊重的问题,不得不隐晦和重编
但也不能编成这样可笑,或说草率。

编剧的努力和创造的亮点,我们可以看到
但梅孟、抗日这最失败的两处,很难视而不见...

=================================================================

抗日一段
日本军阀头目的嘴脸,也蛮刻意
不是说日本军国主义没有那种嘴脸的人
很多!
但,很多归很多,这部电影没必要这样弄
这样一弄就很像很一般的连续剧,人物就刻板化

还有那个谁(长得很帅那个,是一个文明文雅的日本人)还自杀了?
也很连续剧啊。洒狗血

蓄须明志,被人传颂至今
那种苦闷,电影有拍出
但豪气不大够,
也不大清逸。
苦归苦,悲壮豪壮很屌之外,
这还有一种清逸洒脱加幽默才更有味道啊,可惜没往这个层次上来表现
试想,演旦角的梅兰芳,居然留起胡子来了,多搞笑的抗议手法啊
他用这种搞笑方式拒演,很有意思的!所以我说这有味儿、又潇洒到家,你拿他没办法!
所以我说编导过于把片子朝「孤寂」来走,忘记梅先生的鲜活有趣。

记得,史实上,哪一本书还是专辑影片中讲过
抗战胜利隔天还是当天吧,梅先生的朋友XXX去找他
梅先生拿把扇子,遮着脸,笑咪咪出来见客
忽而扇子移开,嘿,胡子刮了!

各位,你们说多有意思的人。
大家可以故意想象,他是以旦角儿的身段走出来见客
『牡丹亭』的杜丽娘就有拿扇子,不是吗?
我不是说梅先生真的会这样走台步出来,或一定不会这样出来
但光用想的,就很好笑
这种「想」,就是戏曲泛出的光泽。

我也不是说编导该把这段拿扇子/刮胡子拍进去
梅先生有太多大事情或小花絮,编导肯定读过比我们多
要取舍,很累
但编导不必老把自己往「孤寂」去推
推自己
也推梅兰芳
推得太明了,就少了留白的意境和趣味
哪个梨园行的人不孤寂呢?不是吗?
别的小演员不孤寂吗?
琴师不孤寂吗?捡场不孤寂吗?
孤寂一定要有,要拍出,只是不要走入死胡同。

整部片,把孤寂味定调了,想加入我讲的「扇子遮脸」这类活泼片段
就会不搭。
只好忍痛删去或说不加考虑。
编导很辛苦,必须消化很多史料、回忆录、七嘴八舌来工作,
这我们必须体谅,我们来做不见得比他们行
只是我这个意见还是得提出了。
意见如上,说过了----别往苦闷孤寂的死胡同去描写人
只因人有很多面的。
且人在一个镜头中就藏着很多面、藏着各种复杂心情
好比扇子遮脸,移开...这镜头说是有趣,可又充满各种感慨啊
但梅先生用他独特的一种人生境界去把所历之苦给幽默化、戏剧化,
你说他是不是非凡之人。
别人放鞭炮庆祝抗战胜利吵闹中,他悄悄静静的刮了胡子。

这刮胡子还有一种气概在,就是---我复出了。
我跟你们日本人撑八年,我撑过来了
我可以演戏了耶,啾咪!

可想当初又是什么状况下留的胡子...
可以这样拒演....他办到了
八年来又死了多少军民...我这又算得了什么...我只是渺小的人啊....

这仅一个镜头就是多么复杂的心情。层次很多重的。

一直强调孤寂过多,这牵涉到陈凯歌本身的个性面,编剧们也可能是这样,
或彼此影响着。
所以他们对戏曲的处理,从霸王别姬到梅兰芳本片,
都很少用鲜活有趣的味儿来拍。
虽然他可能可以说:你要听京戏的笑话去听相声咩
但我刚已经讲了很久,「味儿」是很多层次的综合。不宜只有一道味儿走死。
这之中有「趣」,有一种妙趣、傻趣、甚至灵趣。这个,才叫京剧(的精神)。

同理,这片也一直强调「输/赢」「怕/不怕」
一两次就可以的
片中编导讲太多次这个了
你这样就把梅先生窄化了。

这么说,用画画来讲
这部片像是用油画技巧来画梅兰芳
油彩上太厚而不收。
少了好比齐白石那种水墨的灵巧和趣韵

也少了遒健的力道,和少了一道虹彩之气。
诚所谓「浩气贯长虹」。梅兰芳演旦角,无论是演『牡丹亭』或『抗金兵』,
那都是又女性化又有气势的烈性女人。
因为是女人,这股气,像彩虹那样水净,却又能一笔奔腾。

不过,话说回来,
也因为编导朝『孤寂/输赢/怕不怕』这个方向前进
很容易感受到编导的诚恳,有着对梅先生的那种同情和爱惜
包括与梅先生亦师亦友的配角们,给了梅先生压力却也是爱惜的
所以我不是说这样来拍就是错,这也是一种角度,一种成功
而我更希望看到的不是油彩的来回堆栈,
墨分五色,水墨画一样可以层次丰富的啊

另外,片中两封信"桥"得都太老套
一封是大伯的信、一封孟小冬的。
纸枷锁倒是很妙!!
那个「梅兰芳已到」的大板子也很傻。(所以妙)
袁世凯的卫兵叫大家坐下的手势也很驴。(妙)
这些妙点要多一点,而且不要前面有、后面没;头重脚轻。何况前面还嫌不够。
后面剧场的戏少,所以自然妙点会少,错!
我刚已经讲了扇子遮脸,诸如此类戏曲与生活的融合呼应,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如梦
很多地方还可以做。
要做活。

可你妙,不能荒谬离谱到突兀,
燕十三突然翻筋斗连翻13下来着....(还是我看错?)
京戏文武老生会翻是没错,但你突然来了一段武侠片还是卡通片的风格
这就十三不搭了。

这燕十三的死法也老套了....
好多文学、电影的老人都是坐着讲一讲话就坐化了、涅盘了
燕十三死前虽没啥快乐,但也算走得从容,坐化成份很浓。
智能老人坐化的模式都太常见。好像电视剧『大宅门』的白老爷子也这样死
记得小说『咆哮山庄』也有人这样死。
『教父1』的马龙白兰度虽不是坐着死,是陪孙子游玩时猝死
但也是一种涅盘极乐、寿终正寝,而免去一般人死前的巨苦。
有部上海话发音的连续剧,某老人唱京戏『锁五龙』唱完暴毙(也是安然的死)
中外例子太多。
不是说老套就不行,老套中必须让人不在意你用老套,那就好。
而老套中有新意,那更好。

还有一些地方,也可能是受限于演员。或倒掩面临各种困难。
好比唱戏的部份,好像没有一场很优的。
对嘴是没关系,
但演员看起来都成呆子。
传统戏的演员,站着不动演唱时,其实也不是那么一根大木头。
脸部、身体、呼吸上,会微微韵律着。
这个"微微"出不来,就死板了(音乐性就是零)。
此外叫好的顿点,也出不来。

最后题外话,字幕的「鬚」常误植为「须」,简体/繁体转换校正很不认真。
我在东南亚戏院看,院内光线也不够暗,老是被天花板的一些小星星的灯光给弄分心。
(是说屏幕亮,同时四周应该极暗)
那个厅54个座位,除了我,
三个北方老人(二男一女),听口音听不出哪省
两个用广东话交谈的老头,
另外一对中老年夫妇,比较晚进来,听不到他们说话
其它10几人大约都30岁以下。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23.193.64.167
1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casiozboy 2009-2-19 01:45
读完了,我快睡着了
回复 winwav 2009-2-19 09:13
casiozboy: 读完了,我快睡着了
我当初也是看到半夜两点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4-26 15: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