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56|回复: 7

转载:条顿悲歌(下)

[复制链接]
commonman 发表于 2010-3-15 16: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盖乌斯?马略出生在罗马远郊的一座村镇里,他的父亲是位破产骑士的后代, 以给地主当佃农为生。贫穷的早年生活打造了马略勤劳直率、吝啬凶残的复杂性格 ,而与名门世族朱里乌斯(Julius)家族的联姻则大大提高了他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他是个非常现实的人,从不特意去讨好部下和群众,对学术毫无兴趣,甚至连当 时西方的通行外交语言希腊语都不学。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真正伟大的民族是不 需要学外语的,公元前30世纪的苏美尔人、公元前27世纪的埃及人、公元前 24世 纪的阿卡德人、公元前18世纪的巴比伦人、公元前8世纪的亚述人、公元前6世纪的 波斯人、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人都不需要学外语,为什么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人需要 学外语呢?希腊文明像夕阳,再灿烂的衰亡也是衰亡;罗马文明像朝霞,代表了人 类前进的方向。只有反复无常的外交间谍、唯利是图的国际倒爷、百无一用的酸儒 说客们才需要花费精力去学习外语,像他马略这样光明正大的政治和军事天才完全 没有必要在这种无聊的事情上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外语盲马略成年后加入军队,曾经在名将小西庇阿帐下服役,最终在朱古达战 争中崭露头角。多年的实践经验使他深知,罗马在布匿战争中形成的军事体系弊端 颇多,早就有意加以改革。公元前107年,马略首次当选为罗马执政官,但是区区 一年的在任期使他难以改变很多东西。阿劳西奥惨败后一个月,他以朱古达战争的 胜利者身份返回罗马,举行了盛大的凯旋式,并以绝对优势当选了公元前104年的 执政官,因为他的竞争对手此时都已魂丧沙场。作为罗马共和国此时硕果仅存的宿 将,马略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推行他的军事改革了。  
      马略军事改革的首要目的是设法为罗马召集起足够数目的士兵。截至到公元前 104年为止,罗马已经与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正面交锋四场,加上因日 耳曼人南迁所直接引发的三次与凯尔特人的冲突,九年内七战七败,三名执政官阵 亡,26个军团只轮不返,再加上同盟部队,损兵折将总计高达二十余万众,比三次 布匿战争所造成的损失总和还要多。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兵源,马略一上台就联合元 老院发布了这样的禁令:所有能够拿得起武器的男子,无论民族和阶级成分,从即 日起都一律不得离开意大利本土,否则杀无赦。当天他们就将两个打算航海去希腊 的商人斩首示众,总算是阻止了潜在的难民潮。 
     虽然意大利人口短缺,但马略还是否决了从各个邻国中召集雇佣军的计划。这 倒不是因为雇佣军太昂贵,而是因为这些罗马自己的手下败将们很难是日耳曼人的 对手。罗马还是应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下去。过去的罗马军队都是以贵族、骑士 和富裕农民为主体,其装备一律由士兵本人购置,行军时还经常有妻妾和奴隶前呼 后拥地跟着提行李,所以士兵的地位也比较高。马略此时已经别无选择,为了获得 足够的士兵,他只好从贫民窟中搜集出大量的流氓无产者和贫下中农,用国库里的 钱为他们统一购置装备,指望把这些社会底层的渣滓们训练成可与条顿武士相抗衡 的精锐之师,罗马共和国几个世纪以来耕战兼顾、兵农合一的临时征兵制度因此被 彻底改变。士兵们不许再携带家属和奴隶,必须把一切都交给组织,而组织当然就 是他马略自己,士兵们的入伍、退伍、晋升、发饷等统统由他以罗马元老院和人民 的名义一手承包下来。这样募集起来的职业军人地位低下,实际上成为将领们的私 人奴仆,只知有统帅马略,不知有国家,史称“马家军”。
     在募集到足够的士兵之后,马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改革罗马传统的军事编制。自古 以来,罗马陆军的主力就一直是由大约4200名步兵、300名骑兵及少数辅助部队组 成的“军团”。作战时,军团一般被分为三个马其顿式的方阵,各方阵所用的兵器 各不相同,分别以标枪、剑、弓箭为主。这样做的好处是训练时间短,费用低,见 效快,便于多兵种联合作战;坏处是一旦某方阵崩溃,其它方阵将立即暴露出自己 的弱点:比如弓箭不适合近战,剑和匕首不适合远距离作战,标枪不适合仰攻。一 旦被敌人抓住这个弱点,罗马军往往就会遭遇毁灭性的打击。  
      在总结了历史教训之后,马略授予每个军团一面带有鹰徽的军旗以便识别它们 的番号,把军团的规模扩编到6000名士兵,分成十个大队,每个大队600人,再分 为十个百人队。百人队是“马家军”中最基本的作战单位,百夫长对自己麾下每一 名士兵的基本情况都要熟悉掌握,还必须作到即便军团指挥部被歼,每个百人队也 可以独立作战。在实际战斗中,马略加深了马其顿式方阵的纵深,以三道横排代替 原先的两道。这样虽然方阵的正面宽度受到影响,较难打出痛快的围歼战,但抗冲 击力却得到了提升,发生战斗减员后也比较容易补充新力量。这样的阵型基本上是 为了抵御日耳曼人的强劲冲锋而量身打造的。 
     现在轮到最关键的装备和训练问题了。在汉尼拔战争中涌现出的新式武器“西 班牙剑”曾经把伽太基人和马其顿人杀得落花流水,却在日耳曼人的战斧面前变成 了不堪一击的儿童玩具。罗马士兵力量的不足需要以较高的武器性能来加以弥补, 因此马略决心将自己募集的盲流们改造成精通各种兵器的全能战士。他把贵族、骑 士和平民领袖们都带到角斗场里,向卑贱的角斗士们学习格斗技巧,谁也不许偷懒 ;学成之后,这些人就到军队里去向士兵们传帮带,这样全民皆兵,一传十,十传 百,百传千,千传万。每名重步兵都需要携带一条长矛、两根标枪、一柄西班牙剑 和一把匕首,以便能够按照战场上的不同情况来更换兵器;盾牌被加宽、加长、加 厚,以便摆出“龟甲阵”,抵销敌方弓箭强的优点。以上各项,再加上头盔、琐子 甲、护膝、护肘、护腕、雨衣、油灯、三天的饮食、扎营工具等,一名罗马重步兵 必须携带的随身物品总和超过50公斤,比他自己的体重轻不了多少。与以往不同, “马家军”的将士们不能再拥有扛行李的奴隶,所有装备全都得自己背。这当然严 重影响行军速度,要知道,罗马当年之所以能够战胜马其顿,主要就是靠了罗马军 运动起来灵活快速的优点,它自然不能被随便舍弃。为了兼顾武器和速度两者,马 略让新兵们穿着、背着全套装备,每天以5公里的时速连续行军5小时,然后比武练 阵,以便锻炼他们的体能。不断有体力透支的士兵倒下,马略对此熟视无睹:在操 场上累死,总比在战场上被野蛮人砍死好吧?几个月下来,“马家军”的士兵们连 埋怨的力气都没有了:这哪里是练兵啊,分明是劳改!难怪他们自嘲是“马略之骡 ”。不过,人类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军队也就是这样形成的:他们远离 务农、养殖和经商等一切职业,杀戮是他们唯一的使命,战利品和军饷是他们唯一 的生活来源,战争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在马略的铁血训练下,罗马军的战斗力终 于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实,如果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在阿劳西奥战役后能够及时果断地 向罗马进军的话,马略精心设计的军事改革蓝图根本不可能变成现实。公元前104 年夏天,马略匆忙地带着5万还没有训练好的新兵开往山南高卢前线,却没有在当 地发现任何敌人。不可思议!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竟然没有南下意大利 !马略调集了大量会讲凯尔特语的间谍,让他们戴上红色假发,化装成高卢人,四 地去搜集敌人的情报,这才得知:由于人口过多,后勤补给不足,在阿劳西奥战役 后,日耳曼人决定兵分两路,到高卢各地去收集粮草。按照计划,辛布里人西进加 龙河(Garone)流域,既而南下西班牙;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则北上塞纳河 ( Seine)流域,然后向莱茵河方向开去了。罗马真是洪福齐天!
  敌人已经远去,现在马略可以放心大胆地训练他的军队了。他在公元前104、 103、102年连续三度当选为执政官,改革大业推行得颇为顺利。马略知道,那些野 蛮人迟早是要回来的;罗讷河谷这意大利的门户,决不能再一次向敌人敞开;世界 上又有什么东西,比在当年遭受羞辱的故地复仇更加令人神清气爽呢?为此,他在 罗讷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工事,还特意造了一条运河以连接军营和地中海,保证运 粮渠道的畅通。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罗马士兵们摩拳擦掌 ,就等着日耳曼人送上门来拼杀了。
     辛布里人在西班牙山区遭到当地土著的层层阻击,进展很不顺利,终于在公元 前103年折回高卢;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则横扫了高卢北部的所有凯尔特部落,唯 有莱茵河西岸的比利时人(Belgae,也译作比尔及人)能够抵挡住他们的攻势。有 证据表明,条顿人中的一部分曾经在不列颠岛南部登陆,另一部分甚至还东渡莱茵 河返回中欧,今德国西北部著名的“条顿堡森林”就是因他们而得名的。百年之后 ,那里将成为罗马军的又一块集体坟墓。
     公元前102年春天,马略得到可靠的军事情报: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已 经在塞纳河上游会师,正向东南方向移动。他们同居住在今瑞士地区的赫尔维提人 (Helvetii,也译作厄尔维几人)结成了同盟,打算通过后者的领地向意大利进军 。马略认为敌人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要么沿阿劳西奥战役的原路,顺罗讷河南下 ;要么沿汉尼拔当年入侵意大利的路线翻越阿尔卑斯山。他于是作了两手准备:自 己率领十个军团防御离敌人稍近的罗讷河谷,而把防御意大利北部的重任交给了当 年的另一位执政官卡图卢斯(Catulus),以及跟随自己多年的一位青年贵族将领 苏拉(Sulla)。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样的战略安排险些铸成大错。 
    在罗讷河上游地区,由于人数过多,给养不足,日耳曼人再次兵分两路:辛布 里人选择了汉尼拔之路,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则直接南奔地中海,结果一头撞上了 马略军主力。他们在山丘上用三层牛车圈住自己的家眷,然后全体成年男子猛扑向 罗马军的壁垒。根据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Plutarch)的记载,战斗一连持续了 三天没有分出胜负,“到了第四天早晨,野蛮人突然躁动起来,带着他们所有的财 产,绕过罗马营垒走了。直到现在才可以从行进速度和通过时间来粗略地计算出对 方的巨大数目:那漫长的队伍足足走了六天六夜,才从我军的面前消失。他们中的 一些人甚至跑到我们的营垒前,用嘲笑的口吻询问我军将士:‘胆小如鼠的缩头乌 龟们,是否有什么口信要托我们带给你们留在罗马的女人们啊?要知道,她们很快 就会投入我们的怀抱了呀!’”
  愤怒的罗马将士们纷纷请战,却毫无例外地遭到了马略的回绝。一连数日的防 御战已经使得自己的部下熟悉了敌人的作战方式,而且对方也明显地开始轻视自己 。但在同等条件下,罗马军队依然很难是条顿武士的对手,再一次惨败无疑将意味 着罗马共和国的灭亡,他冒不起这个险,但这当然不意味着他会纵容对方直扑意大 利而去。等到敌人已经走远了,马略悄无声息地把军队从堡垒中拉了出来,紧紧追 了上去。经过多年的体能训练,罗马人现在跑得很快,不久就从侧翼超过了日耳曼 大军,并且在山顶上发现:对方的前哨阿姆布昂人正在河谷中洗澡……  
     初秋的高卢南部干燥而闷热,让习惯寒冷气候的阿姆布昂人非常不适应。饱受 长途跋涉之苦的他们全然忘记了可能潜伏在身边的危险,把衣服和武器都扔在河岸 上,跳进清凉的河水里去嬉戏。这条小河名叫六水河(Aquae Sextiae),因为一 个名叫“六”(Sextius)的罗马人在此处经营过一片葡萄种植园。机不可失,马 略把眼前美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统统抛到脑后,对已经奔跑得嗓子眼冒烟的部下们 简短而冷酷地说道:“你们不是要水喝么?我在山下卖给你们。用血来买吧!”
    当皎洁的明月升起时,全体幸存下来的罗马军将士们都默默地坐在六水河两岸 的沙滩上,一边望着河水中无数若隐若现的残躯断臂,一边回忆着几个小时前发生 的一切。那是一场混乱的战斗,一个血腥的下午。敌人在毫无军事准备,地形又极 其不利的条件下进行了殊死的拼杀,就连妇女和少年也都奋勇地举起战斧和罗马人 肉搏。可惜,在马略周密的战略部署面前,这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作为一个民族 ,阿姆布昂人现在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此时此刻,罗马人既无心庆祝他们的 胜利,也不敢安心睡眠,因为就在西北方遥远的山谷里,正回荡着条顿人撕心裂肺 的悲歌。那声音全然不像是人类的哭泣,却好似上万头受伤的野狼在怒吼。虽然没 有同声翻译,但谁都能够明白那歌声的含义:复仇!复仇!复仇!惊恐中的罗马士 兵不约而同地把头扭向了主帅马略,看到的却是一张和他们自己同样惨白的面孔。 
      奇怪的是,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让罗马人提心吊胆的条顿复仇大军却并 没有出现。马略定下心来,决定以阿姆布昂人的尸体为诱饵,给条顿人设计一个陷 阱。他派副将马克卢斯带三千精兵秘密埋伏在右岸的山林里,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 大摇大摆地开到六水河的左岸,越走离旧战场越远。果然,次日清晨,条顿人就在 六水河谷里出现了。正当他们痛哭流涕地掩埋阿姆布昂人的遗体时,马略突然率骑 兵快速返回,在早就布置好的山丘上摆开阵势,向对方挑衅。果不其然,条顿人在 近似疯狂的愤怒驱使下,不列什么阵势就立即向罗马军扑了上来。但他们沉重的武 器在仰攻中发挥不了作用,而罗马骑兵的集团冲锋却因居高临下的原因而势如破竹 。条顿人在遭受惨重的损失后被挤压回平原地区,在那里,他们整顿好阵型,在肉 搏战中重新占据了上风。马略军的反复攻击都无法撼动对手那城墙一般坚韧的防线 ,直到马克卢斯和他的三千精兵从条顿人背后突然出现,胜利的天平才倒向了罗马 人一方。双方激战至深夜,条顿军的阵型彻底粉碎了,但他们顽强的抵抗又持续了 一整天。当条顿人的主营陷落时,成百上千的女子在里面举剑自杀:遭受罗马士兵 的蹂躏,对她们来说是一件比死更加可怕的事。
  马略如今总算可以放心地检验自己的辉煌战果了,在他脚下的沙场上倒伏着十 万至十五万具条顿人的尸体,另有数千人被俘。令马略恼火的是,无论是在生者还 是死者中,他都没有发现自己最想看到的人:条顿王条顿伯德。这位武艺超群的壮 士硬是从罗马军团中杀出了一条血路,逃到北方投奔高卢人去了!有道是除恶务尽 ,经过耐心的外交努力,条顿伯德和他幸存下来的少数部下最后还是被高卢人引渡 给了罗马,从此开始自己的铁窗生涯。十余万条顿人的遗体散落在六水河两岸之上 ,那里从此成为山南高卢土壤最为肥沃的田地之一。甚至他们的骨骼都没有遭到浪 费,而被罗马农民用来搭造庄园的栅栏。法兰西的葡萄酒为什么美如画?条顿勇士 们的鲜血染红了它!
     在对待战利品的态度上,马略也不像日耳曼人在阿劳西奥战役后表现得那么笨。他 把最好的战利品留给自己,次等的分发给有功将士,只有已经破损得不能再用的才 被堆起来焚烧,美其名曰“祭天谢神”。当他正在营寨里计算自己在此战中的获利 总额时,一名骑兵突然飞驰到帐前,通知他已经第五次当选为执政官。另外,元老 院还决定为马略举行盛大的凯旋仪式,但他却明智地拒绝了:比条顿人和阿姆布昂 人更加危险的辛布里人依然在中欧某个不为人知的地区内活动,这些野蛮人随时都 有可能突然袭击意大利本土,等到消灭了他们再举行凯旋式不迟。
  辛布里人果然来了!铺天盖地地来了!六水河战役后仅仅两个月,他们就突然 在阿尔卑斯山脉的茫茫积雪里出现,向驻扎在意大利北部的罗马军队发动了迅雷般 的袭击。卡图卢斯和苏拉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得在几天后率领数千残兵败将逃 过波河,波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失守。马略此时依然远在高卢,而意大利本土兵力又 极度空虚,正是辛布里人一举攻占罗马的大好时机。可惜的是,波河平原上宜人的 气候令他们流连忘返,葡萄酒取代了牛奶,温泉取代了冰雪,亚麻取代了兽皮,甜 蜜的生活一点点地消磨着这些野蛮人的战斗力。他们全然忘记了可能来临的危险, 决定就在那里过年,同时等待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从西方前来会师。
  次年7月初,辛布里人没有等来自己的条顿兄弟,却等来了死对头马略。还沉 浸在奢侈和幸福中的辛布里人完全不想战斗,他们又向罗马人派去使节,要求把波 河平原让给他们居住,顺便还想向他打听一下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的去向-按道理 ,他们早就应该抵达此地了,莫不是在半道上迷了路?听到这个问题,罗马将士们 哄堂大笑,只有马略板着脸回答:“我已经给你们的条顿兄弟安排好了永久的居住 地,不必再为他们的未来担心了。来人啊,把条顿王条顿伯德给我拉出来!”
    只到现在,辛布里人才明白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所遭遇的命运。要想获得居住 地,并拯救囚笼中的同胞们,他们除了战争已经别无选择。7月29日,辛布里王波 伊奥里克斯给马略发来了战书,请他选择会战的时间和地点。马略满不在乎地说道 :“我们罗马人从不主动选择会战的时间和地点,都随你们定好了。不过既然你们 求战心切,那我们就明日决战吧,西方那块平原地势开阔,是个不错的战场。”
     公元前101年7月30日,罗马共和国的命运之战在米兰西郊的维尔塞莱( Vercellae)平原上爆发了。辛布里人占据着战场的西面,男女老幼加起来约有20 万;罗马方面则都布置在战场的东面,卡图卢斯和苏拉率20300人居中,马略本人 指挥着两翼的35000人。现代人对此战的了解大都来自于苏拉在事后的回忆,据他 分析,马略执意要指挥两翼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和他抢夺更多的军功。甚至在战前的 祭神许愿中,卡图卢斯和苏拉就和马略发生过矛盾,可见积怨甚深。
       清晨,波伊奥里克斯率领15000名重骑兵进入了战场,身后跟着数万步兵,都 用铁链琐在腰间,组成上百排的连环长阵,这就是辛布里人在战场上有进无退,百 战百胜的秘方。朝阳照耀在辛布里人马的盔甲上,反射起来的光芒比月球还要明亮 。但他们却看不见敌人,因为马略选择在东方布阵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用从东 方升起的阳光掩盖本军的存在,并在战斗中影响敌人的视力。另外,他还早就算好 了当天将刮东风,这个预言在战斗开始后不久就应验了:辛布里重骑兵很快在风沙 中迷失了方向,回撞入本方的步兵方阵之中,成千的步兵被琐在自己身上的铁链拉 倒,或是被战马踩死。然而,即便是当罗马骑兵已经在辛布里骑兵身上取得了明显 优势后,胜利依然遥遥无期:辛布里妇女在后面疯狂地敲着野牛皮鼓,他们的男人 们在这激励下迅速恢复了阵型,重新像海浪般推过来。要不是马略之前对罗马军的 阵型作了改革,卡图卢斯和苏拉指挥的中军肯定就要崩溃了。
     最终战胜辛布里人的不是罗马军,而是意大利夏天的酷暑。这些习惯寒冷气 候的北方人在高温下拼杀了十几个小时后,由于失水过多,体力终于先于罗马人枯 竭。正午过后,马略所指挥的两翼踏着齐膝深的血水,逐渐压向敌军的心脏地带。 黄昏时分,辛布里王波伊奥里克斯在身被数十创后轰然倒地,死在他手上的罗马人 比死在汉尼拔手上的足足多出一倍,可叹很多军事史书上竟然没有他的名字。
  三天之后,战斗总算分出了最后的胜负,罗马军一共杀死了大约12万辛布里人 ,俘虏了6万人。8月2日,最后300名身着白衣的辛布里妇女被包围在一个小丘上, 她们请求马略能够保全她们的贞洁,而这位可敬的执政官却答复说:那样会违反战 争法。不久后,他就看到了这场战争中最令人悲伤的一幕:那些女人在山丘上亲手 刺死自己的父母,掐死自己的儿女,然后全体自杀。罗马士兵们胆战心惊地走过一 辆辆牛车,车轮下压着婴儿的尸体,车厢中躺着老人的尸体,车顶上吊着母亲的尸 体。
  一个多月后,马略满载着无数的战利品凯旋回到罗马。全城的人都跪倒在他的 脚下,欢呼他是可与罗慕路、卡米鲁斯相提并论的“罗马城的第三位缔造者、祖国 之父”。他的头上戴着象征天神朱庇特的金冠,身上披着象征最高权力的紫袍,一 位忠诚的奴隶跟在他的身后,不断地唠叨着:“伟大的国父啊,千万不要忘了,你 还仅仅是一位凡人!”马略很可能没有注意到,在凯旋队伍中,有两对充满嫉妒和 仇恨的眼睛正在恶狠狠地盯着他-那是代表贵族阶级利益的卡图卢斯和苏拉,他昨 日的同事,明日的死敌。相反,他刚在向自己山呼万岁的人群中发现了一位同乡兼 远房亲戚的儿子-年方5岁的马克?西塞罗。除此之外,他还高兴地获知,自己的 小舅子盖乌斯?尤利乌斯也刚刚喜结良缘。一年之后,盖乌斯的儿子、马略的外甥 在罗马诞生了,他的名字叫: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 -罗马共和国未来的掘墓人。(西塞罗与恺撒原来是亲戚!) 
      被五花大绑的条顿王条顿伯德也同样出现在马略的凯旋式上,罗马人把他拉到 体育场里,逼迫他表演田径项目以娱乐大众。这位近两米高的巨汉不负众望,在那 里创造了一项世界记录:他从并排站立的七匹马背上一跃而过,也就是说:跳过了 一座大约1.4米高,5米长的长方型障碍物(当时的马比较矮)。现代学者估计他这 一跳起码有1.8米高,7米远,在两千年前堪称奇迹。不过世界记录并没有给条顿伯 德带来金钱、荣誉、鲜花、掌声,或者自由乃至于生命:当天他就与全体部落贵族 一起被罗马人斩首祭神,其余同胞全部被变卖为奴隶,曾经震撼全欧洲的辛布里、 条顿、阿姆布昂三大民族至此全部宣告灭亡。罗马就这样挺过了自己历史上最艰难 的一关,现在它才是真正的地中海之王!然而,今日之罗马已经不再是昔日之罗马 ,共和国在民主自由与国家安全之间选择了后者,从此将无可挽回地走上独裁** 的帝国之路。 
     解铃还须系铃人。日耳曼人的民族大迁徙催生了罗马帝国,也将把它送入坟墓 。在比辛布里人、条顿人、阿姆布昂人的故乡更加遥远的北方,战斗力更强的一个 又一个日耳曼民族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于公元前58——51年征服高卢的恺撒,为 日耳曼人的战斗力和数量所震撼,多次提醒元老院要注意他们的危害。但和300多 年后东方的邓艾将军一样,他的担心最终在他死后变成了现实:辉煌无比的东西两 大帝国最终都被野蛮人夺走了半壁江山,罗马、伽太基、洛阳、长安等名都相继沦 陷,后人只有在它们的遗址废墟上为神州陆沉而无奈地仰天长叹。
盖乌斯?马略出生在罗马远郊的一座村镇里,他的父亲是位破产骑士的后代, 以给地主当佃农为生。贫穷的早年生活打造了马略勤劳直率、吝啬凶残的复杂性格 ,而与名门世族朱里乌斯(Julius)家族的联姻则大大提高了他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他是个非常现实的人,从不特意去讨好部下和群众,对学术毫无兴趣,甚至连当 时西方的通行外交语言希腊语都不学。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真正伟大的民族是不 需要学外语的,公元前30世纪的苏美尔人、公元前27世纪的埃及人、公元前 24世 纪的阿卡德人、公元前18世纪的巴比伦人、公元前8世纪的亚述人、公元前6世纪的 波斯人、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人都不需要学外语,为什么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人需要 学外语呢?希腊文明像夕阳,再灿烂的衰亡也是衰亡;罗马文明像朝霞,代表了人 类前进的方向。只有反复无常的外交间谍、唯利是图的国际倒爷、百无一用的酸儒 说客们才需要花费精力去学习外语,像他马略这样光明正大的政治和军事天才完全 没有必要在这种无聊的事情上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外语盲马略成年后加入军队,曾经在名将小西庇阿帐下服役,最终在朱古达战 争中崭露头角。多年的实践经验使他深知,罗马在布匿战争中形成的军事体系弊端 颇多,早就有意加以改革。公元前107年,马略首次当选为罗马执政官,但是区区 一年的在任期使他难以改变很多东西。阿劳西奥惨败后一个月,他以朱古达战争的 胜利者身份返回罗马,举行了盛大的凯旋式,并以绝对优势当选了公元前104年的 执政官,因为他的竞争对手此时都已魂丧沙场。作为罗马共和国此时硕果仅存的宿 将,马略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推行他的军事改革了。  
      马略军事改革的首要目的是设法为罗马召集起足够数目的士兵。截至到公元前 104年为止,罗马已经与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正面交锋四场,加上因日 耳曼人南迁所直接引发的三次与凯尔特人的冲突,九年内七战七败,三名执政官阵 亡,26个军团只轮不返,再加上同盟部队,损兵折将总计高达二十余万众,比三次 布匿战争所造成的损失总和还要多。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兵源,马略一上台就联合元 老院发布了这样的禁令:所有能够拿得起武器的男子,无论民族和阶级成分,从即 日起都一律不得离开意大利本土,否则杀无赦。当天他们就将两个打算航海去希腊 的商人斩首示众,总算是阻止了潜在的难民潮。 
     虽然意大利人口短缺,但马略还是否决了从各个邻国中召集雇佣军的计划。这 倒不是因为雇佣军太昂贵,而是因为这些罗马自己的手下败将们很难是日耳曼人的 对手。罗马还是应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下去。过去的罗马军队都是以贵族、骑士 和富裕农民为主体,其装备一律由士兵本人购置,行军时还经常有妻妾和奴隶前呼 后拥地跟着提行李,所以士兵的地位也比较高。马略此时已经别无选择,为了获得 足够的士兵,他只好从贫民窟中搜集出大量的流氓无产者和贫下中农,用国库里的 钱为他们统一购置装备,指望把这些社会底层的渣滓们训练成可与条顿武士相抗衡 的精锐之师,罗马共和国几个世纪以来耕战兼顾、兵农合一的临时征兵制度因此被 彻底改变。士兵们不许再携带家属和奴隶,必须把一切都交给组织,而组织当然就 是他马略自己,士兵们的入伍、退伍、晋升、发饷等统统由他以罗马元老院和人民 的名义一手承包下来。这样募集起来的职业军人地位低下,实际上成为将领们的私 人奴仆,只知有统帅马略,不知有国家,史称“马家军”。
     在募集到足够的士兵之后,马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改革罗马传统的军事编制。自古 以来,罗马陆军的主力就一直是由大约4200名步兵、300名骑兵及少数辅助部队组 成的“军团”。作战时,军团一般被分为三个马其顿式的方阵,各方阵所用的兵器 各不相同,分别以标枪、剑、弓箭为主。这样做的好处是训练时间短,费用低,见 效快,便于多兵种联合作战;坏处是一旦某方阵崩溃,其它方阵将立即暴露出自己 的弱点:比如弓箭不适合近战,剑和匕首不适合远距离作战,标枪不适合仰攻。一 旦被敌人抓住这个弱点,罗马军往往就会遭遇毁灭性的打击。  
      在总结了历史教训之后,马略授予每个军团一面带有鹰徽的军旗以便识别它们 的番号,把军团的规模扩编到6000名士兵,分成十个大队,每个大队600人,再分 为十个百人队。百人队是“马家军”中最基本的作战单位,百夫长对自己麾下每一 名士兵的基本情况都要熟悉掌握,还必须作到即便军团指挥部被歼,每个百人队也 可以独立作战。在实际战斗中,马略加深了马其顿式方阵的纵深,以三道横排代替 原先的两道。这样虽然方阵的正面宽度受到影响,较难打出痛快的围歼战,但抗冲 击力却得到了提升,发生战斗减员后也比较容易补充新力量。这样的阵型基本上是 为了抵御日耳曼人的强劲冲锋而量身打造的。 
     现在轮到最关键的装备和训练问题了。在汉尼拔战争中涌现出的新式武器“西 班牙剑”曾经把伽太基人和马其顿人杀得落花流水,却在日耳曼人的战斧面前变成 了不堪一击的儿童玩具。罗马士兵力量的不足需要以较高的武器性能来加以弥补, 因此马略决心将自己募集的盲流们改造成精通各种兵器的全能战士。他把贵族、骑 士和平民领袖们都带到角斗场里,向卑贱的角斗士们学习格斗技巧,谁也不许偷懒 ;学成之后,这些人就到军队里去向士兵们传帮带,这样全民皆兵,一传十,十传 百,百传千,千传万。每名重步兵都需要携带一条长矛、两根标枪、一柄西班牙剑 和一把匕首,以便能够按照战场上的不同情况来更换兵器;盾牌被加宽、加长、加 厚,以便摆出“龟甲阵”,抵销敌方弓箭强的优点。以上各项,再加上头盔、琐子 甲、护膝、护肘、护腕、雨衣、油灯、三天的饮食、扎营工具等,一名罗马重步兵 必须携带的随身物品总和超过50公斤,比他自己的体重轻不了多少。与以往不同, “马家军”的将士们不能再拥有扛行李的奴隶,所有装备全都得自己背。这当然严 重影响行军速度,要知道,罗马当年之所以能够战胜马其顿,主要就是靠了罗马军 运动起来灵活快速的优点,它自然不能被随便舍弃。为了兼顾武器和速度两者,马 略让新兵们穿着、背着全套装备,每天以5公里的时速连续行军5小时,然后比武练 阵,以便锻炼他们的体能。不断有体力透支的士兵倒下,马略对此熟视无睹:在操 场上累死,总比在战场上被野蛮人砍死好吧?几个月下来,“马家军”的士兵们连 埋怨的力气都没有了:这哪里是练兵啊,分明是劳改!难怪他们自嘲是“马略之骡 ”。不过,人类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军队也就是这样形成的:他们远离 务农、养殖和经商等一切职业,杀戮是他们唯一的使命,战利品和军饷是他们唯一 的生活来源,战争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在马略的铁血训练下,罗马军的战斗力终 于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实,如果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在阿劳西奥战役后能够及时果断地 向罗马进军的话,马略精心设计的军事改革蓝图根本不可能变成现实。公元前104 年夏天,马略匆忙地带着5万还没有训练好的新兵开往山南高卢前线,却没有在当 地发现任何敌人。不可思议!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竟然没有南下意大利 !马略调集了大量会讲凯尔特语的间谍,让他们戴上红色假发,化装成高卢人,四 地去搜集敌人的情报,这才得知:由于人口过多,后勤补给不足,在阿劳西奥战役 后,日耳曼人决定兵分两路,到高卢各地去收集粮草。按照计划,辛布里人西进加 龙河(Garone)流域,既而南下西班牙;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则北上塞纳河 ( Seine)流域,然后向莱茵河方向开去了。罗马真是洪福齐天!
  敌人已经远去,现在马略可以放心大胆地训练他的军队了。他在公元前104、 103、102年连续三度当选为执政官,改革大业推行得颇为顺利。马略知道,那些野 蛮人迟早是要回来的;罗讷河谷这意大利的门户,决不能再一次向敌人敞开;世界 上又有什么东西,比在当年遭受羞辱的故地复仇更加令人神清气爽呢?为此,他在 罗讷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工事,还特意造了一条运河以连接军营和地中海,保证运 粮渠道的畅通。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罗马士兵们摩拳擦掌 ,就等着日耳曼人送上门来拼杀了。
     辛布里人在西班牙山区遭到当地土著的层层阻击,进展很不顺利,终于在公元 前103年折回高卢;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则横扫了高卢北部的所有凯尔特部落,唯 有莱茵河西岸的比利时人(Belgae,也译作比尔及人)能够抵挡住他们的攻势。有 证据表明,条顿人中的一部分曾经在不列颠岛南部登陆,另一部分甚至还东渡莱茵 河返回中欧,今德国西北部著名的“条顿堡森林”就是因他们而得名的。百年之后 ,那里将成为罗马军的又一块集体坟墓。
     公元前102年春天,马略得到可靠的军事情报: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已 经在塞纳河上游会师,正向东南方向移动。他们同居住在今瑞士地区的赫尔维提人 (Helvetii,也译作厄尔维几人)结成了同盟,打算通过后者的领地向意大利进军 。马略认为敌人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要么沿阿劳西奥战役的原路,顺罗讷河南下 ;要么沿汉尼拔当年入侵意大利的路线翻越阿尔卑斯山。他于是作了两手准备:自 己率领十个军团防御离敌人稍近的罗讷河谷,而把防御意大利北部的重任交给了当 年的另一位执政官卡图卢斯(Catulus),以及跟随自己多年的一位青年贵族将领 苏拉(Sulla)。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样的战略安排险些铸成大错。 
    在罗讷河上游地区,由于人数过多,给养不足,日耳曼人再次兵分两路:辛布 里人选择了汉尼拔之路,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则直接南奔地中海,结果一头撞上了 马略军主力。他们在山丘上用三层牛车圈住自己的家眷,然后全体成年男子猛扑向 罗马军的壁垒。根据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Plutarch)的记载,战斗一连持续了 三天没有分出胜负,“到了第四天早晨,野蛮人突然躁动起来,带着他们所有的财 产,绕过罗马营垒走了。直到现在才可以从行进速度和通过时间来粗略地计算出对 方的巨大数目:那漫长的队伍足足走了六天六夜,才从我军的面前消失。他们中的 一些人甚至跑到我们的营垒前,用嘲笑的口吻询问我军将士:‘胆小如鼠的缩头乌 龟们,是否有什么口信要托我们带给你们留在罗马的女人们啊?要知道,她们很快 就会投入我们的怀抱了呀!’”
  愤怒的罗马将士们纷纷请战,却毫无例外地遭到了马略的回绝。一连数日的防 御战已经使得自己的部下熟悉了敌人的作战方式,而且对方也明显地开始轻视自己 。但在同等条件下,罗马军队依然很难是条顿武士的对手,再一次惨败无疑将意味 着罗马共和国的灭亡,他冒不起这个险,但这当然不意味着他会纵容对方直扑意大 利而去。等到敌人已经走远了,马略悄无声息地把军队从堡垒中拉了出来,紧紧追 了上去。经过多年的体能训练,罗马人现在跑得很快,不久就从侧翼超过了日耳曼 大军,并且在山顶上发现:对方的前哨阿姆布昂人正在河谷中洗澡……  
     初秋的高卢南部干燥而闷热,让习惯寒冷气候的阿姆布昂人非常不适应。饱受 长途跋涉之苦的他们全然忘记了可能潜伏在身边的危险,把衣服和武器都扔在河岸 上,跳进清凉的河水里去嬉戏。这条小河名叫六水河(Aquae Sextiae),因为一 个名叫“六”(Sextius)的罗马人在此处经营过一片葡萄种植园。机不可失,马 略把眼前美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统统抛到脑后,对已经奔跑得嗓子眼冒烟的部下们 简短而冷酷地说道:“你们不是要水喝么?我在山下卖给你们。用血来买吧!”
    当皎洁的明月升起时,全体幸存下来的罗马军将士们都默默地坐在六水河两岸 的沙滩上,一边望着河水中无数若隐若现的残躯断臂,一边回忆着几个小时前发生 的一切。那是一场混乱的战斗,一个血腥的下午。敌人在毫无军事准备,地形又极 其不利的条件下进行了殊死的拼杀,就连妇女和少年也都奋勇地举起战斧和罗马人 肉搏。可惜,在马略周密的战略部署面前,这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作为一个民族 ,阿姆布昂人现在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此时此刻,罗马人既无心庆祝他们的 胜利,也不敢安心睡眠,因为就在西北方遥远的山谷里,正回荡着条顿人撕心裂肺 的悲歌。那声音全然不像是人类的哭泣,却好似上万头受伤的野狼在怒吼。虽然没 有同声翻译,但谁都能够明白那歌声的含义:复仇!复仇!复仇!惊恐中的罗马士 兵不约而同地把头扭向了主帅马略,看到的却是一张和他们自己同样惨白的面孔。 
      奇怪的是,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让罗马人提心吊胆的条顿复仇大军却并 没有出现。马略定下心来,决定以阿姆布昂人的尸体为诱饵,给条顿人设计一个陷 阱。他派副将马克卢斯带三千精兵秘密埋伏在右岸的山林里,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 大摇大摆地开到六水河的左岸,越走离旧战场越远。果然,次日清晨,条顿人就在 六水河谷里出现了。正当他们痛哭流涕地掩埋阿姆布昂人的遗体时,马略突然率骑 兵快速返回,在早就布置好的山丘上摆开阵势,向对方挑衅。果不其然,条顿人在 近似疯狂的愤怒驱使下,不列什么阵势就立即向罗马军扑了上来。但他们沉重的武 器在仰攻中发挥不了作用,而罗马骑兵的集团冲锋却因居高临下的原因而势如破竹 。条顿人在遭受惨重的损失后被挤压回平原地区,在那里,他们整顿好阵型,在肉 搏战中重新占据了上风。马略军的反复攻击都无法撼动对手那城墙一般坚韧的防线 ,直到马克卢斯和他的三千精兵从条顿人背后突然出现,胜利的天平才倒向了罗马 人一方。双方激战至深夜,条顿军的阵型彻底粉碎了,但他们顽强的抵抗又持续了 一整天。当条顿人的主营陷落时,成百上千的女子在里面举剑自杀:遭受罗马士兵 的蹂躏,对她们来说是一件比死更加可怕的事。
  马略如今总算可以放心地检验自己的辉煌战果了,在他脚下的沙场上倒伏着十 万至十五万具条顿人的尸体,另有数千人被俘。令马略恼火的是,无论是在生者还 是死者中,他都没有发现自己最想看到的人:条顿王条顿伯德。这位武艺超群的壮 士硬是从罗马军团中杀出了一条血路,逃到北方投奔高卢人去了!有道是除恶务尽 ,经过耐心的外交努力,条顿伯德和他幸存下来的少数部下最后还是被高卢人引渡 给了罗马,从此开始自己的铁窗生涯。十余万条顿人的遗体散落在六水河两岸之上 ,那里从此成为山南高卢土壤最为肥沃的田地之一。甚至他们的骨骼都没有遭到浪 费,而被罗马农民用来搭造庄园的栅栏。法兰西的葡萄酒为什么美如画?条顿勇士 们的鲜血染红了它!
     在对待战利品的态度上,马略也不像日耳曼人在阿劳西奥战役后表现得那么笨。他 把最好的战利品留给自己,次等的分发给有功将士,只有已经破损得不能再用的才 被堆起来焚烧,美其名曰“祭天谢神”。当他正在营寨里计算自己在此战中的获利 总额时,一名骑兵突然飞驰到帐前,通知他已经第五次当选为执政官。另外,元老 院还决定为马略举行盛大的凯旋仪式,但他却明智地拒绝了:比条顿人和阿姆布昂 人更加危险的辛布里人依然在中欧某个不为人知的地区内活动,这些野蛮人随时都 有可能突然袭击意大利本土,等到消灭了他们再举行凯旋式不迟。
  辛布里人果然来了!铺天盖地地来了!六水河战役后仅仅两个月,他们就突然 在阿尔卑斯山脉的茫茫积雪里出现,向驻扎在意大利北部的罗马军队发动了迅雷般 的袭击。卡图卢斯和苏拉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得在几天后率领数千残兵败将逃 过波河,波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失守。马略此时依然远在高卢,而意大利本土兵力又 极度空虚,正是辛布里人一举攻占罗马的大好时机。可惜的是,波河平原上宜人的 气候令他们流连忘返,葡萄酒取代了牛奶,温泉取代了冰雪,亚麻取代了兽皮,甜 蜜的生活一点点地消磨着这些野蛮人的战斗力。他们全然忘记了可能来临的危险, 决定就在那里过年,同时等待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从西方前来会师。
  次年7月初,辛布里人没有等来自己的条顿兄弟,却等来了死对头马略。还沉 浸在奢侈和幸福中的辛布里人完全不想战斗,他们又向罗马人派去使节,要求把波 河平原让给他们居住,顺便还想向他打听一下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的去向-按道理 ,他们早就应该抵达此地了,莫不是在半道上迷了路?听到这个问题,罗马将士们 哄堂大笑,只有马略板着脸回答:“我已经给你们的条顿兄弟安排好了永久的居住 地,不必再为他们的未来担心了。来人啊,把条顿王条顿伯德给我拉出来!”
    只到现在,辛布里人才明白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所遭遇的命运。要想获得居住 地,并拯救囚笼中的同胞们,他们除了战争已经别无选择。7月29日,辛布里王波 伊奥里克斯给马略发来了战书,请他选择会战的时间和地点。马略满不在乎地说道 :“我们罗马人从不主动选择会战的时间和地点,都随你们定好了。不过既然你们 求战心切,那我们就明日决战吧,西方那块平原地势开阔,是个不错的战场。”
     公元前101年7月30日,罗马共和国的命运之战在米兰西郊的维尔塞莱( Vercellae)平原上爆发了。辛布里人占据着战场的西面,男女老幼加起来约有20 万;罗马方面则都布置在战场的东面,卡图卢斯和苏拉率20300人居中,马略本人 指挥着两翼的35000人。现代人对此战的了解大都来自于苏拉在事后的回忆,据他 分析,马略执意要指挥两翼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和他抢夺更多的军功。甚至在战前的 祭神许愿中,卡图卢斯和苏拉就和马略发生过矛盾,可见积怨甚深。
       清晨,波伊奥里克斯率领15000名重骑兵进入了战场,身后跟着数万步兵,都 用铁链琐在腰间,组成上百排的连环长阵,这就是辛布里人在战场上有进无退,百 战百胜的秘方。朝阳照耀在辛布里人马的盔甲上,反射起来的光芒比月球还要明亮 。但他们却看不见敌人,因为马略选择在东方布阵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用从东 方升起的阳光掩盖本军的存在,并在战斗中影响敌人的视力。另外,他还早就算好 了当天将刮东风,这个预言在战斗开始后不久就应验了:辛布里重骑兵很快在风沙 中迷失了方向,回撞入本方的步兵方阵之中,成千的步兵被琐在自己身上的铁链拉 倒,或是被战马踩死。然而,即便是当罗马骑兵已经在辛布里骑兵身上取得了明显 优势后,胜利依然遥遥无期:辛布里妇女在后面疯狂地敲着野牛皮鼓,他们的男人 们在这激励下迅速恢复了阵型,重新像海浪般推过来。要不是马略之前对罗马军的 阵型作了改革,卡图卢斯和苏拉指挥的中军肯定就要崩溃了。
     最终战胜辛布里人的不是罗马军,而是意大利夏天的酷暑。这些习惯寒冷气 候的北方人在高温下拼杀了十几个小时后,由于失水过多,体力终于先于罗马人枯 竭。正午过后,马略所指挥的两翼踏着齐膝深的血水,逐渐压向敌军的心脏地带。 黄昏时分,辛布里王波伊奥里克斯在身被数十创后轰然倒地,死在他手上的罗马人 比死在汉尼拔手上的足足多出一倍,可叹很多军事史书上竟然没有他的名字。
  三天之后,战斗总算分出了最后的胜负,罗马军一共杀死了大约12万辛布里人 ,俘虏了6万人。8月2日,最后300名身着白衣的辛布里妇女被包围在一个小丘上, 她们请求马略能够保全她们的贞洁,而这位可敬的执政官却答复说:那样会违反战 争法。不久后,他就看到了这场战争中最令人悲伤的一幕:那些女人在山丘上亲手 刺死自己的父母,掐死自己的儿女,然后全体自杀。罗马士兵们胆战心惊地走过一 辆辆牛车,车轮下压着婴儿的尸体,车厢中躺着老人的尸体,车顶上吊着母亲的尸 体。
  一个多月后,马略满载着无数的战利品凯旋回到罗马。全城的人都跪倒在他的 脚下,欢呼他是可与罗慕路、卡米鲁斯相提并论的“罗马城的第三位缔造者、祖国 之父”。他的头上戴着象征天神朱庇特的金冠,身上披着象征最高权力的紫袍,一 位忠诚的奴隶跟在他的身后,不断地唠叨着:“伟大的国父啊,千万不要忘了,你 还仅仅是一位凡人!”马略很可能没有注意到,在凯旋队伍中,有两对充满嫉妒和 仇恨的眼睛正在恶狠狠地盯着他-那是代表贵族阶级利益的卡图卢斯和苏拉,他昨 日的同事,明日的死敌。相反,他刚在向自己山呼万岁的人群中发现了一位同乡兼 远房亲戚的儿子-年方5岁的马克?西塞罗。除此之外,他还高兴地获知,自己的 小舅子盖乌斯?尤利乌斯也刚刚喜结良缘。一年之后,盖乌斯的儿子、马略的外甥 在罗马诞生了,他的名字叫: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 -罗马共和国未来的掘墓人。(西塞罗与恺撒原来是亲戚!) 
      被五花大绑的条顿王条顿伯德也同样出现在马略的凯旋式上,罗马人把他拉到 体育场里,逼迫他表演田径项目以娱乐大众。这位近两米高的巨汉不负众望,在那 里创造了一项世界记录:他从并排站立的七匹马背上一跃而过,也就是说:跳过了 一座大约1.4米高,5米长的长方型障碍物(当时的马比较矮)。现代学者估计他这 一跳起码有1.8米高,7米远,在两千年前堪称奇迹。不过世界记录并没有给条顿伯 德带来金钱、荣誉、鲜花、掌声,或者自由乃至于生命:当天他就与全体部落贵族 一起被罗马人斩首祭神,其余同胞全部被变卖为奴隶,曾经震撼全欧洲的辛布里、 条顿、阿姆布昂三大民族至此全部宣告灭亡。罗马就这样挺过了自己历史上最艰难 的一关,现在它才是真正的地中海之王!然而,今日之罗马已经不再是昔日之罗马 ,共和国在民主自由与国家安全之间选择了后者,从此将无可挽回地走上独裁** 的帝国之路。 
     解铃还须系铃人。日耳曼人的民族大迁徙催生了罗马帝国,也将把它送入坟墓 。在比辛布里人、条顿人、阿姆布昂人的故乡更加遥远的北方,战斗力更强的一个 又一个日耳曼民族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于公元前58——51年征服高卢的恺撒,为 日耳曼人的战斗力和数量所震撼,多次提醒元老院要注意他们的危害。但和300多 年后东方的邓艾将军一样,他的担心最终在他死后变成了现实:辉煌无比的东西两 大帝国最终都被野蛮人夺走了半壁江山,罗马、伽太基、洛阳、长安等名都相继沦 陷,后人只有在它们的遗址废墟上为神州陆沉而无奈地仰天长叹。
anjinping 发表于 2010-3-15 22: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
 楼主| commonman 发表于 2010-3-15 22: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anjinping

是有点长,这也是写历史的一种写法,写的很详细,详细到好像亲身经历了一样,而不想正规史书那样只是冷冰冰的陈述史实
这两种写法历来各有争议,不过我真的很喜欢前一种写法,看起来过瘾多了,呵呵
anjinping 发表于 2010-3-15 22: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commonman


恩。。。尊重历史
gaogaotao925 发表于 2010-3-16 07: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学习了
gaogaotao925 发表于 2010-3-16 08: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commonman


    这种写法是不错,有点像小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5-21 23: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