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5|回复: 0

郭道晖:破解“政治滞胀”

[复制链接]
wodingnine 发表于 2012-3-2 16: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郭道晖,著名法学家,法治思想家,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顾问,尊称“法治三老”之一,曾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哲学讲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研究部主任、《中国法学》杂志社总编辑等。

郭道晖:破解“政治滞胀”

       华炳啸56万字的学术专著《超越自由主义——宪政社会主义的思想言说》是凝聚着作者十五年研究心血并具有理论开创性的巨著,其所取得的理论突破与学术建树广受学界瞩目。这项研究统揽了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取得的积极理论成果,涉及到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宪法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多个研究领域,视野开阔,高屋建瓴,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理论开拓与学术贡献。
  该书选题重大,紧紧围绕在当代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人民民主宪政、怎样建设人民民主宪政”“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等中心问题,直面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难题,并坚持从“如何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来破题和立论,着力凸显了“批判威权主义、超越自由主义、开创宪政社会主义”的核心命题,构建起自成一体的宪政社会主义的理念、思想与理论框架。
  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高放先生特为本书撰写了一万多字的序言予以郑重推介,他认为“作者博览群书,旁征博引,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和亲身经历,独立思考,反复锤炼,提出创见。从某些问题上看,可以说做到了如《荀子·劝学篇》所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全书视野宽阔,从政治哲学到历史哲学再到社会哲学,既总结历史,又着重现实,更展望未来,重点阐发宪政社会主义新理念,努力开拓社会主义民主新路向。作者提出的一系列新见解,对于广大党政干部和青年学生很有启迪作用,对于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很有参考价值”。另据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詹成付教授评价,认为此书是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作者学术功底深厚,博收中外学者之长,融会贯通,有许多思想创新之处,对于党和国家在实践中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今年6月由中央编译局和陕西省人大召开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这本书也受到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作者扎实的文献资料功底与严谨的系统研究方法及其创见不仅受到了多个领域学界名家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一些学者型官员的认可与好评。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周瑞金先生认为该书“填补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理论研究的空白”,“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都不容低估”。
  华炳啸在《超越自由主义》一书中把社会主义宪政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只有宪政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并开拓了社会主义民主理论新路向。作者认为,政治改革迟滞、政治参与热情高涨和政治通货膨胀、失望情绪以及政治不景气同时存在导致了“政治滞胀”现象,而要走出“政治滞胀”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作者提出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确立起人民民主宪政体制,使权力资源(包括国家权力资源与社会权力资源)通过科学缜密而现实可行的顶层设计,在执政层面(使共产党依宪执政法制化)、施政层面(使公共政策竞争有序化、制度化)和参政层面(使多党参政与公民有序参政议政制度化)获得资源优化配置,并拟订合理的宪制规制策略,开创社会主义改革新时代。作者从破解“政治滞胀”的现实课题出发,认真梳理并重新阐发了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宪政与民主、公意与众意、党权与治权等等核心概念的思想流变与当代意义,进而提出了新的权力结构理论,使“复合型民主”和“多元共治的宪政共和新体制”获得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该书所取得的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从内容结构和形式上看,本书共分为导论和三编内容,导论“开创民主理论新路向——终结话语中的超越与建构”着力凸显了全书批判威权主义、超越自由主义、开创宪政社会主义民主理论新路向的核心命题;第一编“六十年共和国的历史方位”着重梳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在中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轨迹及其思想脉络,并从中努力探索和把握历史演进与制度创新的规律性,以正确定位和定向;第二编“人民民主何以可能”则着力从政治哲学的规范研究角度去建构宪政社会主义的理论新体系,理性回答“人民民主宪政”的可欲性与可行性问题,并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宪政民主进程:第一步,达成宪政民主共识;第二步,根据宪政民主共识去设计和建构宪政民主设施;第三步,开放公民有序进入宪政民主设施,实现人民民主。第三编“现实语境中的思想交锋”着力立足现实语境,从不同政治思想流派的理论交锋中去厘清宪政社会主义与其他政治思想流派在信仰价值取向、文化改革、政治改革、经济改革与改革路径选择等方面的异同。)
  总体而言,该书视野宏大,结构合理,观点新颖,自成体系。为此,我郑重推荐华炳啸的学术专著《超越自由主义——宪政社会主义的思想言说》。
 

      郭道晖:破解“政治滞胀”的延伸阅读——华炳啸及其代表作《超越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言说》简介:

      华炳啸,思想家,西北大学新闻传播研究中心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宪政社会主义论丛》主编,政治学与宪政社会主义学者。所秉持的学术立场是:思想无禁区,研究非功利,做人要有良知,治学要有信仰。代表作为《超越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言说》(最新2011年1月第二版当当网有售)。《宪政社会主义论丛》第一辑《大国复兴的宪治之道》2011年6月发行。
      作为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超越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言说》一经出版,即受到政治理论界、思想界的高度评价:
      西北大学华炳啸撰写的学术专著《超越自由主义——宪政社会主义的思想言说》(56万字),被选入“选举与治理丛书”资助出版计划,于2010年6月在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自7月发行以来,这本书受到政治学界、科学社会主义学界和法学界等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评,江平、王长江等学者专门约见华炳啸并予以关注,原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思想家吴江先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执笔人,曾协助胡耀邦抓中央党校工作)、原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锐先生等老同志也专门在家里约见华炳啸,并赠送书法条幅和个人全部文集,《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炎黄春秋》《领导者》《文化艺术报》、《西安之窗》等报刊都做了重点推介,短短5个月这本书就已经在出版社售罄。
  2011年1月,《超越自由主义》(修订版)出版发行,高放、江平分别作序予以高度评价,周瑞金、王长江、包心鉴、童之伟、蔡霞、王占阳、胡星斗、李炜光、虞崇胜、储建国等十位国内著名学者联袂鼎力推介,现编选部分新书推介语以飨读者:
  《超越自由主义》一书,填补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理论研究的空白,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养,独立的思考,有学者的谨严,又有政治家的眼光,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都不容低估。作者用煌煌56万字、从历史和现实的多个层面反复论证的“宪政社会主义”,有振聋发聩之效,点到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要穴,并让我们对以宪政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有了掀开大幕之前的底气和信心。作者沉下心来、倾15年人生“默默积累”、“甘于铺路”,这种精神更令人动容。为此,我向海内外广大读者郑重推荐华炳啸先生的心血之作《超越自由主义——宪政社会主义的思想言说》,大家读后一定会有“投石冲开水底天”的豁然开朗……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前《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周瑞金
  政治学领域里布满了各种意识形态陷阱。智者之智不在于能发现陷阱,也不在于千方百计绕开它,回避它,而在于直面它,超越它。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著作便是如此。相信读它的人必能从中获益多多。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博士生导师,王长江
  政治体制改革是通向宪政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这条路虽多有艰难与风险,但前景毋庸置疑。本书作者为政治体制改革所作出的思考与探索,终将为历史所铭记!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 包心鉴
  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是两种对立而又平行的理论,因此,超越自由主义的言说,也应该自然地饱含着超越国家主义的意蕴。宪政是介乎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之间、权利本位与权力至上之间、无政府状态与**极权之间,然而又超然独立于它们所有各方之上的一条中庸的大道。炳啸说,只有宪政才能发展社会主义,余深以为然。或许,也只有实行宪政,才是中华民族现今和将来的出路。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童之伟
  《超越自由主义》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开了探索创新的广阔的思想空间,值得每一个关注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人认真思考书中提出的真知灼见。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 蔡霞
  普遍幸福主义的政治就是宪政民主政治,这是人类晚近的重大发明和发现,所以从政治角度看,新式社会主义理应就是宪政社会主义,而这也就正是这部首次以“宪政社会主义”为名的理论著作所着力揭示的中国社会主义研究的新方向。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治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王占阳
  宪政社会主义是符合国情的中国式道路,是中国模式的核心。宪政与公平是未来中国的两面旗帜,谁能高举这两面旗帜,谁就控制了未来中国的制高点。
  ——国际知名的中国问题学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胡星斗
  饱含宪政意蕴的社会主义才是真的社会主义,并能祛除虚妄的意识形态之魅,把民主、民权、民生做实做好。炳啸多年来苦苦追索的,就是这种新型宪政主义的价值,他是一个难得的开拓者。
  ——著名财政学者、天津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 李炜光
  宪政是天下公器,谁也不能独霸宪政;宪政是世界公理,谁也不能拒绝宪政。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宪政是中国的宿命。因此,研究宪政和实施宪政,将成为未来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炳啸的专著明确提出了“宪政社会主义”概念,并且展开了相当深入的探讨,相信能够引发人们对于宪政和社会主义的重新思考。
  ———武汉大学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虞崇胜
  当这本书放到手上时,我翻了几页,就感到一种力量吸引我不断地读下去。读完之后,脑海中映现的是一位优秀的公民、一位优秀的知识分子在为这个共和国的优良治理而苦苦思考。书中引用大卫.施韦卡特的话说:“当中国正在为找到一个最优的经济制度而努力的时候,它也必须创造一个最优的政治制度。”这本书正是这种创造过程中一份可贵的成果。对于这种大规模的理论探讨,一般人是不敢轻易下手的,下手了也难以取得成功。炳啸兄有一种宏大的气势,进行了宏大的言说,而且取得了让人欣喜的成绩。作者恢复“公意”“众意”概念的活力在学术上是很有价值的,在实践中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借用江平教授的评价,这是一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学术力作。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储建国
  提示说明:《超越自由主义》(2011年修订版)目前在当当网和选举与治理网有售。当当网未标明是修订版,但实际上第一版在当当网早已售罄,现发售的均为第二版。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4-16 16: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