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9|回复: 3

30年前上海女人的择偶标准

[复制链接]
匿名
匿名  发表于 2010-1-10 16:51:43 |阅读模式
  岁月流转,如今的表象与30年前已大相径庭,但实质却一脉相连。

  “身份是党员,身体像运动员,长相像演员,工资像海员,头子像驾驶员。”

  几十年来,上海的择偶标准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30年前的择偶标准与当下的择偶标准似乎已经大相径庭,但是假如细细分析会发现,30年来的择偶标准有一条隐隐约约的线脉相连,这一条线脉,就是上海市井文化。

  “身份是党员,身体像运动员,长相像演员,工资像海员,头子像驾驶员。”这个顺口溜产生在上世纪还没有进入改革开放的70年代中期。在当时是作为先进青年思想道德的对立面需要口诛笔伐的。但是在30年后的今天,可以在“五大员”中发现上海女孩子的择偶标准是实惠的,可操作性,不好高骛远,定位准确的:它很物质化,却又不是唯“物”主义者。它体现的是上海女人做一个小女人、做一个好女人、做一个乖女人、做一个巧女人的道德潜准则。

  “身份是党员”,其实并不是当年上海小女人政治觉悟高,而是当时社会有一个基本印象,“党员”应该是个好人,有上进心。

  “运动员”和“演员”,看似有点荒唐,但是如果从上海小女人精神追求的层面去分析,都会觉得值得推崇——即使在“性别美”被彻底扼杀的时候,上海女孩子仍旧以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心目中男人的理想。

  “工资像海员”,还最好是国际海员,因为海员有津贴,虽然也知道嫁给一个海员,就将常年分居,被称为守活寡,但是上海女人这一份要钞票的精神坚韧性是不可动摇的。
  “头子像驾驶员”,那是觉得丈夫应该路路通,丈夫头子活络,是一个家庭的活力,也是一个家庭的核心竞争力。

  “五大员”,具有上海女人择偶标准的精神内核:妻为小,夫为大,男人是一个家庭的脊椎,女人就应该嫁给一个托得住的男人。

  上海一直充满了悖论,最智性的女人,在最先进的城市里,却又最自愿扮演一个相夫教子、贤妻良母的角色。2004年,在上海这么一个最开化的、文明程度最高、女性平均学历最高的城市里,女人的大多数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有人说这是一部分妇女不思进取的思想在抬头,其实又何尝不是上海女人的“小女人意识”在复苏?

  不妨再罗列一串上海女人的择偶顺口溜——

  1980年版本

  一套家具,二老归西,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音响),四季笔挺,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十元钱(工资),八面玲珑,九(酒)烟不进,十全十美。

  2000年版本

  一张文凭,二国语言(英语精通),三房一厅,四季名牌,五官端正,六六(落落)大方,七千月薪,八面玲珑,酒烟不沾,十分老实;好男不上班,好女嫁老板,戆男戆女倒三班。

  而现在的重要择偶标准则是——你买房了吗?你买房贷款了吗?你的房贷还剩多少?

  事实上,这种多少低俗的婚姻企盼,到头来还是七折八扣地回到了实在的生活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虽然企盼楼上楼,但是也甘愿楼下搬砖头。
xmwen 发表于 2010-1-10 16: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悲惨,我顶你个肺。。。。。
firhedong 发表于 2010-1-12 13: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也行
neojoni 发表于 2010-1-14 17: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人择偶的标准一直都是奇葩~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3 09: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