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7|回复: 0

阎锡山故居被定为台北古迹 因思念家乡石屋仿窑洞

[复制链接]
wj6163 发表于 2010-1-6 12: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阎锡山墓地就在故居附近。墓前斜坡上,用水泥雕成一个高大的“中”字。取意于阎锡山认为:处事、为人、为政,都要“发于仁,归于中”。 中新社发 耿军 摄

晚年一身戎装的阎锡山


环球网记者范凌志报道,台北市政会议5日通过提案,指定“阎锡山墓”为台北市市定古迹。阎锡山为民国时期重要政治人物,其墓园为重要的代表性建筑。随着两岸民间交流的开放,近期已有山西来的陆客专程上山参观阎锡山故居旧址及墓园。据了解,因怀念家乡,阎锡山故居的石头屋仿山西高原窑洞建筑。
位于阳明山永公路245巷32弄里的“阎锡山墓”,墓地周围峰峦环抱,茂林修竹,圆冢方碑,坐北朝南,气势非凡。墓园内之墓碑、宝顶,前方层级而上的墓道及后方背山,形成一完整墓园风水形式,贴满墨绿磁砖圆冢独具特色、石碑保存完整、风格独特,与数百公尺远的阎锡山故居的种能洞及红砖屋并列为古迹,相互辉映,共为一体,深具文化资产保存价值。
翻开近代史,人称“山西王”的阎锡山是位风云人物,曾是美国《时代》周刊1930年5月19日的封面人物。1949年“国民政府”失陷北平、撤守南京,阎锡山于广州就任“行政院院长”兼“国防部部长”,试图扭转危局。年底,“国民政府”撤守大陆迁台,阎以“阁揆”代行“总统”职,率“内阁阁员”抵台。1950年3月,蒋介石复任“总统”职,阎以中枢负责有人,卸“行政院长”职,转任“总统府资政”,晚年隐居并终老台湾。
阎锡山因怀念家乡,故居的石头屋仿山西高原窑洞建筑,亲自命名为“种能洞”,基于军事防卫需要,择于可居高临下俯视淡水河口与台北盆地之防风山坡上建造。红砖屋墙厚九十公分、楼版厚度为三十公分,窗户加装钢板,具防卫功能,颇具特色,与当年保护阎锡山的侍卫所居住的红砖楼,于2004年指定为市定古迹。

晚年的阎锡山

晚年阎锡山

圆冢方碑气势非凡的閰锡山墓。(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9 02: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