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81|回复: 1

志愿劳动制度比雇佣劳动制度的优越性(3)

[复制链接]
tai3cool 发表于 2009-11-28 22: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金鑫水淼

5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正是雇佣劳动制度与雇佣劳动相适应的法律保证了被雇佣者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从而唯系了剥削的正当性。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剩余价值产生利润,利润的积累使资本家更加富裕,而被雇佣者只能获取到唯系其基本生活的工资。比如房地产业,建筑地的农民工的工资不高,而且房屋的必要原料价格也不是真高,但房地产业依靠着公共土地和垄断,产生的高高利润流向了产业资本家与政治资本家,只有很少的部分流向了公共领域。房地产业的兴盛,使房地产商与其它附属资本家获取到远远超过其必要劳动时间的私人利益,从而产生了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雇佣劳动制度产生富翁,同时也造就贫穷者,两极分化正是雇佣劳动制度的外在表现,两极分化的内在原因正是雇佣劳动制度。两极分化不会实现共同富裕,只有两极富裕才能共同富裕。
     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上的定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产生剥削的原因正是雇佣劳动制度,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就必须破除雇佣劳动制度。志愿劳动制度正是没有了雇佣关系,劳动者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达到统一,劳动者为公共利益服务,在公益系统下劳动者按照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获取报偿或评价,实现了自我价值与社会公共价值的最大化。劳动者创造的的是公益利益,所有的社会人都能共享创造的公共财富。以在志愿劳动制度下的住房建筑业为例,社会产生改善住房的社会需求,劳动者们志愿组成调研、设计、管理、执行团队,当需原材料时,原材料组又通过公益网络招收制造提供原材料的志愿劳动者,当需要装修时,通过公益网络招收具有装修能力的志愿者,如果没有装修能力,社会又会产生如何装修的社会需求来让所有劳动者思考训练,直到达到条件,在志愿劳动的力量下直到创造出适合社会需要的房屋。如此,在公益需求发生后,公益氛围圏不断扩大,直致达到社会需求,社会人没有雇佣关系只有公益协作的关系,共同劳动,共同创造,社会评价体系为每一个参与的劳动者进行评价,作为获取自我需要公共产品的参考。志愿劳动制度下,不会参生富翁,只会造就益强扶弱的公益人,弱势群体能通过志愿公益网络获取到志愿服务,让其各具所能,各尽所能,参与到社会大生产中,在社会志愿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所有的公益人因为共同劳动,共享发展成果,所以能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internausicaa 发表于 2009-11-29 14: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锅饭,又不是没实行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3 23: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