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两全其美网校城 返回首页

ewje的个人空间 http://www.lqqm.com/?60850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捷克)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已有 709 次阅读2009-8-26 20:18 |个人分类:书评|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使读者坚信人类一定会生存下去,世界一定会生存下去。人们全心全意在这个世界上所信仰、寻求和热望的一切都将恢复其人性的面貌。
南大教授重译昆德拉名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全套中文译本即将面世,与以往不同的是,读者这次看到的作品是由法文直接翻译到中文,免掉了“英文中转站”,使得译著无限接近了原著。这项巨大的翻译工程云集了7位著名的法语翻译家,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博导许钧翻译了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原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昨天,在许钧的书房,记者采访了他。
完成了昆德拉的夙愿
米兰·昆德拉20多年来都在用法语出版他的作品,而且还将自己早期的《玩笑》等捷克文作品亲自翻译成了法文,并标注:“经作者修正,法文本与原文具有同等的真实性。”至此,法语无疑已经成了昆德拉的常用语言,他在对其它语种的译本做评论时指出,根据法文本翻译才是最好的,英译本没有经过作者参与,所以并不可取。在中国,昆德拉的作品魅力倾倒了无数读者,但他仍然有遗憾,希望有译者能够将他的法文本直接翻译到中文,最大限度地展现原著的灵魂。为了完成昆德拉的夙愿,上海译文出版社赵武平先生特地前去巴黎拜见昆德拉,同他商谈翻译版权。昆德拉非常高兴,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并表示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什么障碍,可以直接与他联系,他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忠实原著”。
新书名传递哲学意味
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为中国读者所熟知,这次许院长应上海译文之邀重新翻译这本书,在他的笔下,不仅内容换了一种风格,书名也变了样,改成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已经约定俗成,读者对新书名会不会产生一种距离感?许钧对记者称,任何东西都不是一次完成的,翻译是一种文化积累和拓展,“两个书名看起来差不多,其实传递的意思不太一样,原书名‘生命中’的范围太广,是一个总的概念,包括了死亡在内的一切东西,这么庞杂的内容很难在一本书中谈清楚;新书名中的‘生命’二字单指生命本身,多出了许多的哲学意味。”
比韩少功更接近原著
1985年,韩少功翻译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成了译坛上的常青树,至今魅力犹存。所以许钧在重新翻译这本书时特地和韩少功进行了一番切磋,应记者的要求,许钧比较了一下两人的译本,“韩少功是从英文转译到中文上来的,因此我的翻译应该比他更接近原著;另外,韩少功的译著是十几年前时代的产物,当时受到了种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有些片段他没有译出来,而现在中国读者的判断能力大大增强,对昆德拉的观点都能有自己的思考,所以我在翻译的过程当中没有任何回避,全文展现了出来。”
翻译时经常“不能承受”
昆德拉的叙事方式表面轻松,内在深沉,作品中的苦难和冷漠让读者“不能承受”。翻译昆德拉的作品,同样经历过一场“不能承受”,许钧说道:“《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阐述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翻译时,我经常会想到短暂与永恒、轻与重、严肃与不严肃等等的主题,沉重得几乎‘不能承受’。”翻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技法上倒是没有牵绊,“我看过这本书的英文、法文、中文本,还有许多相关评论,所以这次重译时我的理解力和把握力都可以胜任这项工作,过程很流畅。虽然我的中文本在昆德拉的法文本之后,但艺术风格不一定在他之下。”
——摘自《金陵晚报》
1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qingkongyu 2009-8-26 21:48
这本书,我喜欢~
回复 phoenixhyf 2009-8-26 21:50
这本书,俺还没看过..
仅仅只是一直在俺当当的暂存架上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2 04: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