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两把尺子”量人长己短心得

2012-4-18 20:19| 发布者: as2113710| 查看: 168| 评论: 0

摘要: “两把尺子”量人长己短心得  着名教育家、全国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我这一辈子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笔者闻之,感慨颇多。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也有“两把尺子”,只是 ...

“两把尺子”量人长己短心得


  着名教育家、全国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我这一辈子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笔者闻之,感慨颇多。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也有“两把尺子”,只是“量”的方法截然不同:他们习惯用一把尺子去量别人的短处,用另一把尺子来量自己的长处。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拿自己的长处去“量”别人的短处,这实际上是一种掩耳盗铃的“量”法。对自己的短处,他们选择的是掩盖、逃避,既不愿意承认、面对,更谈不上采取措施去弥补。长此以往,不仅滋生骄傲自大的情绪,也助长不思进取的心理。
  拿自己的长处去“量”别人的短处,说到底还是自我的膨胀,是嫉妒心理在作祟。由于心胸狭隘,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因此试图通过这种“量”法,以期在自我陶醉中去寻求心理的平衡。殊不知,这般畸形的心态,既是个人进步的“绊脚石”,也是事业发展的“拦路虎”。
  个人要进步,事业要发展,离不开“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比较都有一个参照物,参照物选对了,才能比出责任,比出干劲,比出精神。如果老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久而久之,长处也会越比越短。只有多看看别人的亮点,多学学别人的长处,多检讨自己的短处,多反思自己的不足,通过互学互促、良性竞争,才能达到自我觉悟、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目的。

“两把尺子”量人长己短心得的延伸阅读——“八荣八耻”:新时代的公民生活准则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包括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为我国公民生活提供了一个新时代的准则。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社会生活由一元向多元发展。与此同时,一些旧的规则已经失效,一些新的规则尚未完全建立,人们的观念出现混乱或真空现象。诸如法律意识不足,道德意识滑坡,信仰意识缺失。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在现实中既不维护自己的权利,也不履行自己的义务。也有人不讲道德、漠视道德,没有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更有人要么是无信,要么是迷信,缺少真正的信念。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握了时代所产生的问题的症结,并指明了解决的途径。它不仅是一个普通的道德标准,而且也是一个包括法律、道德和信念三个层面的公民生活规范。
  首先是法律层面。“八荣八耻”其中的一些重要部分是对于宪法精神的阐述,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是如此。危害祖国不仅是一种羞耻,而且也是犯罪,因为它触犯了法律。“八荣八耻”更直接地强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呼吁人们遵守宪法和法律。因此,我们特别要加强宪法的宣传和普及,让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成为公民生活的准则。这就是说,让公民知道自己的权利,哪些是能够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让公民知道自己的义务,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坚决不能做的。
  其次是道德层面。“八荣八耻”所说的“荣耻”就是在召唤人们的良心,并让良心看守自己的言行,知荣明耻。“八荣八耻”不仅继承了传统道德,如辛勤劳动等,而且包括了现代道德,如崇尚科学等。因此,它丰富和发展了人类道德的基本内容。一般而言,作为普遍的道德规范的最低原则(底线)是不伤害他人,它的最高原则是要关爱他人。“八荣八耻”既反对人们突破道德的最低原则,如损人利己,也希望人们达到道德的最高原则,如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团结互助等。
  第三是信念层面。“八荣八耻”的所有内容其实都涉及人的信念和理想。人生活在世界上有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从而有一个精神支柱和寄托。一个人的信念和理想在根本上支配了他的道德和法律行为。“八荣八耻”所阐明的信念和理想就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对于假、丑、恶的反对。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包括的法律、道德和信念三个层面是紧密相连的。我们不仅要考虑它作为道德规范的约束力,而且要考虑它作为外在法律的强制性和作为内在信念的指导性。只有当法律、道德和信念三个层面的意义得到充分的理解并付诸实践的时候,“八荣八耻”才能显示其精神力量。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16 15: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