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市粮食局党委书记学习《廉政准则》征文体会

2012-4-18 18:33| 发布者: as2113710| 查看: 59| 评论: 0

摘要: 市粮食局党委书记学习《廉政准则》征文体会  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党的十七大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当前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保证。《廉 ...

市粮食局党委书记学习《廉政准则》征文体会


  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党的十七大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当前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保证。《廉政准则》的修订和颁布,是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践成果,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
  行为的一项重要基础
  性法规,对于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修改出台《廉政准则》体现了制度反腐的科学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加强整体规划,抓紧重点突破,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1997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对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新时期党的建设特别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不断深入,《廉政准则(试行)》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的需要,中央及时予以修订。新修订出台的《廉政准则》详细规定了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八大方面的“禁止”,并详细列出52种“不准”的行为:从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到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从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到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从谋取私利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到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从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到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一项项一条条,紧紧抓住党员领导干部权力行使中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使反腐更加深入细致,使倡廉更加水到渠成。作为反腐倡廉基础性的党内法规,《廉政准则》充分体现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它是一柄反腐的利剑,高高举起,监督党员领导干部发挥表率,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它也是一盏倡廉的明灯,激励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廉洁、忠于职守、正确行使权力。有充分理由相信,《廉政准则》将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必定会受到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二、标本兼治,提(来源: )高《廉政准则》的执行力
  有一种“猫与鼠的博弈”论,认为反腐倡廉是纪检监察部门与为政不廉的腐败分子的权力博弈,公权约束与公权滥用之间的力量对抗。既然是博弈,当然就会有多种结果:一种是“猫捉了鼠”或“鼠跑了”的结果,“猫捉了鼠”是人民群众都愿意看到的结果,“鼠跑了”也是尽管都不愿看到但不可避免的结果;另一种是“鼠不偷”、“猫不捉”的结果,即“政清人和”双赢局面。从经济学角度看,只要权力资源是稀缺资源,就会有腐败滋生,“鼠不偷”、“猫不捉”的情况很难存在,这正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艰巨性所在。况且,从理性经济人角度讲,当权力滥用带来的利益大于权力滥用所受的惩罚时,贪官们就会为了个人私欲视党纪国法于不顾,纷纷铤而走险,这种博弈就会失去均衡,《廉政准则》也就会成了一纸空文。如何贯彻执行好《廉政准则》,在与为政不廉的腐败分子的权力博弈中占据绝对优势,光靠严厉惩治是不够的,还应该标本兼治,在以下方面多做思考。一是研究如何既要讲清“什么禁止”、“什么不准”,也要讲清“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要有效防止不教而诛、教育不力、知而不行的倾向,加大教育《廉政准则》的宣传力度,以宣传教育的广泛性确保贯彻执行的有效性;二是要及时分析、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出现的新特征、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解决和正确处理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面临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与科学发展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正确甄别和有效监管开拓进取、大胆创新与贪污腐化、以权谋私之间种种现象和实质,使《廉政准则》切实成为一把扞卫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双刃利剑。三是研究如何既要惩前毖后、防范于未然,也要治病救人、关爱干部的问题,下大力做好教育、预防、监督等工作,切实使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政问题上不犯、少犯错误和改正错误,降低腐败行政成本,提高干部整体行政贡献率。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发挥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

市粮食局党委书记学习《廉政准则》征文体会的延伸阅读——“八荣八耻”:新时代的公民生活准则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包括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为我国公民生活提供了一个新时代的准则。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社会生活由一元向多元发展。与此同时,一些旧的规则已经失效,一些新的规则尚未完全建立,人们的观念出现混乱或真空现象。诸如法律意识不足,道德意识滑坡,信仰意识缺失。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在现实中既不维护自己的权利,也不履行自己的义务。也有人不讲道德、漠视道德,没有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更有人要么是无信,要么是迷信,缺少真正的信念。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握了时代所产生的问题的症结,并指明了解决的途径。它不仅是一个普通的道德标准,而且也是一个包括法律、道德和信念三个层面的公民生活规范。
  首先是法律层面。“八荣八耻”其中的一些重要部分是对于宪法精神的阐述,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是如此。危害祖国不仅是一种羞耻,而且也是犯罪,因为它触犯了法律。“八荣八耻”更直接地强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呼吁人们遵守宪法和法律。因此,我们特别要加强宪法的宣传和普及,让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成为公民生活的准则。这就是说,让公民知道自己的权利,哪些是能够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让公民知道自己的义务,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坚决不能做的。
  其次是道德层面。“八荣八耻”所说的“荣耻”就是在召唤人们的良心,并让良心看守自己的言行,知荣明耻。“八荣八耻”不仅继承了传统道德,如辛勤劳动等,而且包括了现代道德,如崇尚科学等。因此,它丰富和发展了人类道德的基本内容。一般而言,作为普遍的道德规范的最低原则(底线)是不伤害他人,它的最高原则是要关爱他人。“八荣八耻”既反对人们突破道德的最低原则,如损人利己,也希望人们达到道德的最高原则,如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团结互助等。
  第三是信念层面。“八荣八耻”的所有内容其实都涉及人的信念和理想。人生活在世界上有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从而有一个精神支柱和寄托。一个人的信念和理想在根本上支配了他的道德和法律行为。“八荣八耻”所阐明的信念和理想就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对于假、丑、恶的反对。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包括的法律、道德和信念三个层面是紧密相连的。我们不仅要考虑它作为道德规范的约束力,而且要考虑它作为外在法律的强制性和作为内在信念的指导性。只有当法律、道德和信念三个层面的意义得到充分的理解并付诸实践的时候,“八荣八耻”才能显示其精神力量。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2 00: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