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中级经济师基础2010年备考: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2)

2011-8-14 20:31| 发布者: sunli1990420| 查看: 158| 评论: 0

摘要: 中级经济师基础2010年备考: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2)  第二节、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学习要求:   1.掌握数据分组的方法   2.掌握组中值的作用和计算方法   3.掌握数据分组的具体步骤   4.掌握直方图与 ...
中级经济师基础2010年备考: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2)

 第二节、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学习要求:
  1.掌握数据分组的方法
  2.掌握组中值的作用和计算方法
  3.掌握数据分组的具体步骤
  4.掌握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
  具体内容:
  (一)数据的分组
  1.数据分组的含义:
  数据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数据按照某种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组别。分组后再计算出各组中出现的次数或频数,形成一张频数分布表。
  2.数据分组的方法
  分组的方法有单变量值分组和组距分组两种。
  (1)单变量值分组是把每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这种分组方法通常只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较少的情况。
  (2)组距分组是将全部的变量值,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区间。适合于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情况。
  采用组距分组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分组的组数
  确定分组组数时的要求:
  ①划分的组数既不应太多也不应太少
  ②组数的确定,要尽量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与组内资料的同质性;
  ③采用的分组办法,要能够充分显示客观现象本身存在的状态。
  第二步,对原始资料进行排序。
  第三步,求极差。
  极差值=最大观察值-最小观察值
  第四步,确定各组组距。
   
  根据上式计算出来的组距,可能带有小数,为了编表和计算方便,也是审美习惯使然,最好把它取成接近于5除尽的一个数。
  组距与组数成反比例关系,组数越多,组距越小,组数越少,组距越大。
  ②组距是每组观察值的最大差,即每组的上限值与下限值之间的差。用公式表示就是:
  组距=某组上限值-该组下限值
  或:某组上限值=该组下限值+组距
  某组下限值=该组上限值-组距
  第五步,确定组限。
  组限是组与组之间的界限,或者是每组观察值的变化范围。
  一个组的最小值称为下限;最大值称为上限。
  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差值称为组距
  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数称为组中值。
    确定组限时应注意:
  ①第一组的下限值应比最小的观察值小一点,最后一组的上限值应比最大的观察值大一点。
  ②特别需要或不得已的情况除外,最好不要使用开口组。
  ③ 组限应取得美观些,按数字编好,组限值应能被5除尽,且一般要用整数表示。
  第六步 确定各组观察值出现的频数
  为解决“不重”的问题,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即当相邻两组的上下限重叠时,恰好等于某一组上限的观察值不算在本组内,而计算在下一组内。
  第七步,制作频数分布表。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1 23: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