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在职人员攻读mpa复习参考书目

2012-3-6 17:14| 发布者: as2113711| 查看: 182| 评论: 0

摘要: 在职人员攻读mpa复习参考书目  考试方法及科目  开学考试为初试、第二次考试2个时间段。  (一)初试(考生入场考试时将核验准考证、身份证件)  1、初试时间:10月25日、26日(具体时间和地方详见准考证) ...

在职人员攻读mpa复习参考书目


  考试方法及科目

  开学考试为初试、第二次考试2个时间段。

  (一)初试(考生入场考试时将核验准考证、身份证件)

  1、初试时间:10月25日、26日(具体时间和地方详见准考证)。

  2、初试科目:英语、公共管理根本、综合起来知识(文字文字、数学、逻辑),都是中国统一联考。

  3、97研究生教育纲:考生能在当地书店或直接向出版社购买

  英语:《在工作攻读硕士学位中国统一联考英语(日语、俄语)97研究生教育纲》(科学技能文献出版社,2005版);

  公共管理根本、综合起来知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统一联考97研究生教育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版)。

在职人员攻读mpa复习参考书目的延伸阅读——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复试建议

  人民大学的复试基本内容主要有:

  (1)外语和专业课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其中外语笔试时间为1小时,满分为50分;专业课笔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为100分。
  外语笔试题型为:四篇传统的阅读理解,一篇7选5!难度低于考研英语。达到30分即可合格!专业课笔试题型和初试时相同包括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具体为:名词解释6个题目,每题5分;简答题3个题目,每题15分;论述题1个题目,25分;总分100分!达到60分即可合格!答题时间2小时。

  (2)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满分为50分。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口试题目,每名考生口试时间为10分钟左右。
  主要通过抽签确定题目,然后老师用英语直接和考生交流。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由人大的外国语学院老师单独组织考察。例如:你的名字;你的本科院校;你觉得你将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碰到什么困难等等。

  (3)专业课与综合素质面试。由专业课与综合素质面试两部分组成,采用考生当场抽签、当场回答题签所列问题和复试小组教师现场提问、考生当场答问的形式。每名考生面试时间为30分钟左右。满分为150分。

  专业课面试采用抽签的形式,老师根据考生抽中的题号念出对应的题目,考生按照题目作答。面试的题目一般也比较基础,但是老师会在你回答的时候不断的提问你,将这个问题发散,抽到的题目如果不会可以抽第二次、第三次,只是要分别降10分、20分。综合素质面试问的问题各种各样,主要考察考生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兴趣爱好和心理素质等等。比如你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什么;参加过哪些公益组织或者公益活动。

  针对这些复试要求,两全其美网校城为2012年的考生们提供以下复试建议:

  英语方面。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建议大家可以选择托福的听力练习作为听力材料或听英语广播、看中央电视台的英语新闻等。其次要持之以恒。每天要保证1个小时以上的听力训练,每天坚持听英语广播、英语新闻,英语听力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最后要对法律英语有所准备,毕竟是法学专业的复试。

  专业课方面。人大的专业课无论从初试到复试都非常重视基础知识,专业课复试题量很大,所以一定要不断温习前面复习过的内容。

  综合素质面试部分。综合素质面试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面试时考生与老师面对面,紧张是在所难免的。大家尽量放松,保持清醒的头脑,听清楚老师的提问,稍作思考,清晰地、有条理地作出回答。平时可以做这方面的练习。准备一些问题,把同学或家长当做考官,发现当中的问题及时调整。

  最后两全其美网校城提醒2012年的考生们要调整心态,准备复试礼仪。现在成绩还没有出来,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考的不好,就没有准备复试,等成绩出来的时候发现复试名单中有自己的名字,此时再准备复试就晚了。无论觉得自己考的怎么样,都要对复试进行准备,不轻敌、不放弃。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MPA相关更多文章
    MPA相关更多新主题
      MPA相关更多热门主题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4 01: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