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怎么样

2011-8-3 09:12| 发布者: bjangel| 查看: 1215| 评论: 0

摘要: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怎么样学院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是由东北师范大学按新机制和模式申办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其前身是1988年7月成立的吉林省对外语言文化交流中心。1991年、2000年又先后建立吉林国际语言文 ...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怎么样

学院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是由东北师范大学按新机制和模式申办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其前身是1988年7月成立的吉林省对外语言文化交流中心。1991年、2000年又先后建立吉林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吉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2001年成立新制二级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对外经贸学院,开始实施全日制本科教育。2004年2月,由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董事长为穆树源教授,院长为吕英华教授。学校坐落在长春市风景秀丽的净月经济开发区,建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600亩,建筑面积近19万平方米。校园与东北师范大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标学净月校区毗邻,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图书馆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纸本藏书50.5万册,电子图书65.5万册。设有电子阅览室,拥有先进的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校园网上24小时的信息查阅和检索服务,与东北师范大学图书和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办学理念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校以坚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人、成才、成功为主要依据,学校确定了“成功教育”理念,并将其核心内涵确定为“人人皆能成功”;确定了“勤奋开拓自强育才”的校训;形成了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国内外市场需求,依托优势,科学发展,自主发展,特色发展;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大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和勇于创新的应用型人才。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将学校办成有一定影响的外向型、应用性、多学科民办大学。

师资建设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全校设有21个院(系),现有专任教师408人,在校学生8944人。设有37个本科专业,涵盖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法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教育学6大学科门类。2009年开始,与东北师范大学在文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
  经过多年的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支以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为主体的专任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08人,其中专职教师291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的比例已超过30%,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49%,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正在迅速成长。

专业建设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训学校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已经形成了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为主体的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外语类、经济类等专业特色逐渐鲜明。汉语言文学专业、英语专业被评为吉林省教学改革建设试点专业,城市管理专业、日语专业分别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吉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课程建设取得较好成效,现有校级优秀课11门,省级优秀课8门,省级精品课1门;校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学院制订了《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实施办法》,创办了《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报》,为教师搭建了学术平台,鼓励教师从事科研工作。近四年来,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奖励131项,在公开出版的期刊上发表论文536篇,发表专著130部,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8项。

校园文化

    学生社团活动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各种创新能力竞赛,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每年的“激情五月”校园文化节、“十月书香”系列读书活动、“希望人文”专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学校特色品牌文化活动。
  近年来,有千余名学生在全国和全省各类大赛中获奖。在2004年国际旅游小姐大赛中,荣获中国赛区冠军、亚洲冠军、世界季军;在第四届CCTV服装设计暨模特电视大赛中入围全国总决赛并获首届中国模特之星吉林赛区冠军;在2007年“黄金搭档”第八届CCTV模特电视大赛东北赛区总决赛中荣获“女模十佳”。学校代表吉林省参加“仲景杯”全国中医药行业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参加全球华人地区规模最大的学生广告大赛,多次获得“金犊奖”。在第二届“科迅杯”全国师范院校高清暨DV作品大赛中,荣获“网上人气最旺艺术片”、“网上评价最高艺术片”两项特等奖。在2007年第十届吉林省高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获团体总成绩第二名,一名同学荣获一等奖;在2008年东北三省数学建模联赛中六名同学荣获一等奖;在2008年“中软吉大杯”第二届吉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006年,李建超被评为“吉林省感动校园的大学生”。2008年,学校有5名同学成为“奥运会志愿者”、“奥运礼仪小姐”和奥运火炬传递护跑手。2009年,担任北京奥运会引导员的甘琳琳作为吉林9名奥运金花之一当选第六届“感动吉林”十大人物。

历史沿革

  20世纪80年代,一批民办高等教育的先行者,以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思想为指导,以振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为己任,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胆识,带着对万千学子的关怀,创办了一批民办大学。人文学院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从创办吉林省对外语言文化交流中心开始的。
  1988年7月,经东北师范大学申报,吉林省编制委员会批准,创办了吉林省对外语言文化交流中心。该中心创办的全部初始资金来自民间,是一个民间办学机构,也可以说它是吉林省最早创办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中心的创办,为一批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了机会,为地方、为社会加快培养人才开辟了一条途径。
  中心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都来自东北师范大学,许多离退休干部包括一些处级以上干部和原系党总支书记担任班主任,做学生思想工作。他们爱护学生、关心学生,自觉主动工作,吃苦、敬业、负责是当时工作人员的特点。
  到1991年12月,先后培养了英语、俄语专科人才近800人。日语、俄语培训班培培训了660余人,为许多学生赴日本、俄罗斯留学和工作创造了条件。
  办学一开始就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深受社会欢迎,引起了很大反响,为后来的办学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吉林国际语言文化学院
  1991年11月,经吉林省教委批准,建立吉林国际语言文化学院。这是一所依托东北师范大学的外向型、多学科民办高等学校,属社会力量办学性质,经费自筹,人员实行聘任制。
  学院设立董事会,穆树源教授任董事长,同时出任学院院长,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当时,设立了英语系、俄语系、日语系等系科,有英语、俄语、日语、国际贸易等9个专业。
  学院不断研究和探索民办高校的发展特点,提出了面向市场进行专业改革,使外语培训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多种规格、多种层次办学,如举办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商务俄语、会计电算化等复合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
  1996年6月,吉林省教委批准学院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有6个专业进行了试点。实行国家考试与学校考试相结合,考试由三部分组成:全国统考课程考试、省统考课程考试和学校课程考试,全国和省统考课程每专业不少于10科。
  1996年9月17日,穆树源院长在开学典礼讲话中指出,实施国家学历文凭考试,标志着我们学校的发展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提出要形成外向型、复合型、职业型的办学特色。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与东北师范大学合作,做到骨干常任,多数稳定,少数灵活。在教学组织上,实行教学组长负责制,制订教学工作规范,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这个阶段,以规范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在办好学历文凭考试试点的同时,继续办好自学考试的本专科助学班,在校生达到2100人,同时,还举办了外国留学生汉语培训班和出国留学外语培训班(日语、德语)。
吉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
  2000年6月23日,根据《吉林省高等职业学校设置办法》和《吉林省民办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补充规定(暂定)》的精神,吉林省政府批准吉林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为民办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以实施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从此学院成为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2001年3月20日,根据教育部关于规范高等职业学校校名的要求,经吉林省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吉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吉林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继续保留并承担本专科自学考试助学和开展国际交流的任务。
东北师范大学对外经贸学院
  1999年国家做出了要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决策。为适应扩招形势需要,2001年9月14日经吉林省同意,东北师范大学决定举办具有民办二级学院性质的东北师范大学对外经贸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长为穆树源,院长为张绍杰。根据“吉林省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民办二级学院设置规则”的精神,学院经费自筹,财务独立。当年招收了300名本科学生,开始实施全日制本科教育。
  从2001年到2003年,连续招收了1100余名学生,颁发东北师大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2003年4月23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文件确定了“积极支持,规范管理,开拓创新”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民、独、优”的原则,对民办二级学院的办学进行了规范,并将这种学院一律改称为独立学院。根据[2003]8号文件精神,东北师范大学于2003年10月10日申请试办独立学院。
  2003年10月27日,经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同意,吉林省教育厅委托吉林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组成评估组,依据教育部[2003]8号文件,对东北师范大学申报的独立学院一一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进行了考察和评估。
  2004年2月16日,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由东北师范大学与吉林鹊源国际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属于按新的机制和模式创办的独立学院。东北师范大学负责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吉林鹊源国际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学院的办学条件和设施的建设。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长为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教授,法人代表和院长为穆树源教授。

学校领导

  1950年4月出生,江苏省南京人,汉族,现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常委,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会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第五届科技委数理学部委员,第二届高等学校理科数学与力学指导委员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指导组召集人,吉林省第九、十届人大代表等职。2003年被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荣获2000、2002年度长春市“五一”劳动模范奖章。
  负责学校行政的全面工作。主管财务处、附属学校、出版社;联系教育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网络学院、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
外国语学院穆树源教授
  1936年3月出生,辽宁省西丰县人,满族。195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俄文系,1956年至1996年在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任教,1985年晋升为副教授,1991年晋升为教授。2001、2003年获吉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04年获吉林省老有所成贡献奖。现任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常务董事、法人代表;吉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院长、法人代表;吉林国际语言文化学院院长、董事长、法人代表;吉林省对外语言文化交流中心常务理事长;吉林省鹊源国际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吉林省外语学会名誉顾问;全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
院系介绍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设计学院创建于1999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逐步成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颇具规模的艺术类院系。设计学院有教师46人,学生835人。下设三个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动画专业、广告学专业 、 陶瓷艺术专业。设计学院坚持艺术设计教育面向社会发展,把握艺术设计最前卫的发展趋势,积极主动地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设计理念。广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法。设计学院十分注重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既要学习研究艺术设计规律,又要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和实际能力。坚持教学密切联系实践,注重研究专业的前沿发展,使学生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知识及能力,成为艺术教育、研究、设计等方面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教育理念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依照人文学院“尊重的教育”理念,制定了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确立了为基础教育服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提出了人才立院、强化特色。科学管理、创新求发展的治院方略,以加快人才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的发展,完成学科建设的合理布局。设计学院经整合形成两大类学科布局,符合当前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及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着巩固和完善传统优势学科,重点发展应用学科和前沿学科的原则,将现代艺术体系逐步落实到学科建设的实践中,从而形成集传统艺术教育与现代艺术教育协调发展的、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设计学院有15间微机室,共370台高性能的教学电脑,全面保证每生一台教学用机;有设施完备的4间多媒体教室为教学所用、有11间为基础课教学所用的画室、有4间民间工艺工作室等,为学生电脑设计和制作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师资队伍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设计学院有以著名油画家、教育家胡悌麟教授为首的一批高素质、高水平、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创新观念、业务强、理论水平较高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设计学院教师已经基本普及了硕士学历,在科研和教学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2008年艺术设计专业的书籍装帧设计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大力地促进了教学,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设计学院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就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等方面,同国内外相关高等院校与文化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促进了教师及教学水平的提高。学院已先后派出青年骨干教师前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各大高校进修学习,并计划继续派出部分教师和学生前往国内外各大高校进行交流。工作和学习,为师生建立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学习交流平台。

英语学院

  英语学院是2004年2月成立的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所属的一个系级学院。其前身可追溯到1988年成立的吉林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从事自学考试辅导,英语本科学历教育。在2000年又合建吉林对外经贸学院,招收英语专业学生,2006年三届学生全部毕业。英语学院下设英语教育系、英语经贸系、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英语翻译系和第二外语教研室。专职、兼职教职员68人,其中包括外籍教师7人。教授、副教授25人,占36.8%,硕士以上学历教师47人,占69%。英语本科学生991人。2007年8月,英语学院全体师生从文昌校区迁进了美丽而又现代化的净月东校区。

应用日语系

院系介绍
  日语是沟通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的桥梁,日语系是以培养具有外贸基础知识和实务能力的日语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专业。系主任洪栖川教授现任全国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日语学会理事、吉林省外语学会副会长、吉林省译协常务理事、吉林省留日同人会副会长等职务。从事日语教学工作几十年,有着极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日语人才。日语系将以洪栖川教授为主导进行教学。为更好的强化学生们的日语能力并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日语系从日本聘请了八位日籍优秀教师,同时又选聘了从日本留学归来的优秀学子担当教学任务,师资力量十分雄厚。
学生活动
  “美化社区环境”奉献日活动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日语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日语专业人才,有的留在本校或在其它院校从事教学工作。有的选择了出国留学的渠道或在国内外考上了研究生继续深造,也有的应聘到国内外资企业担当重任。在2005年,毕业生在全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100%的就业率。并且有多人成为电通集团、丸红商社、戴尔公司、富士通、卡西欧等世界500强知名企业的正式员工。日语系以每年50多人的数量,先后向深圳、汕头等日资企业推荐了大批日语系优秀毕业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获得了日资企业的一致好评,有的受到了企业管理部门的提拔和重用。为此,学院日语系毕业生在当地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随之其他外资企业也纷纷主动与学院进行联系,希望也能推荐一些优秀毕业生。经协商,学院首先把深圳浦良电子有限公司、汕头矢崎汽车零部件公司、东芝橡胶制品公司等一些大的日资企业作为日语系毕业生今后的就业基地,尽可能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渠道,以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日语系积极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务实举措。

经贸俄语系

院系介绍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经贸俄语系是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为适应与俄罗斯的经济贸易往来和国际旅游产业发展于2000年创办的。下设两个专业方向,即经贸俄语专业和旅游俄语专业。学生全部来自国家计划内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被录取的考生。2004年经贸俄语系面向14个省区招生,2005年将面向全国22个省区招生。经贸俄语系的办学宗旨是培养能适应经贸和旅游方面社会实际需求的既懂经贸、旅游业务,又通晓俄语的应用型人才。
教职员工
  经贸俄语系现有4个年级,7个班,169人在校生。2007年在校生将增至200人左右。专兼职教师12名,教授3名,副教授2名,讲师5名,其中包括两名来自俄罗斯的外籍教师,还有2名行政管理人员。经贸俄语系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微机室,教师办公室配有电脑、彩电,每个班级配有彩电,可以收看两个频道的俄罗斯电视节目。经贸俄语系办学特色突出,主要以培养外向型、复合型人才为主,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的新思路,已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语言大学、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伏尔加格勒国立师范大学建立了友好的学术交流和人员交流关系。经贸俄语系大四学生根据自愿的原则可以由学院安排赴俄罗斯上述三所大学留学,即可以拿到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毕业证书和东北师范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证书,也可以获得俄罗斯对外俄语国家一级水平证书。经贸俄语系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着眼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健康、长远的发展。我们将给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专业提高及塑造学生全新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学习方法创造有利条件。

应用韩国语系

院系介绍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应用韩国语系设置的目的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以培养"韩国通"为主的经贸韩国语本科教育体系,搭建沟通中韩两国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培养具有国际商务理论和实务能力的高水平韩国语翻译人才。经贸韩国语专业是非常短缺的热门专业之一,韩资企业在华投资巨大,在华企业多达6000家,在华生活和工作的韩国人超过100万,预计2010年在华韩国人将达到200万人。据媒体调查,懂韩国语的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市场需求量大。一方面韩资企业需要懂韩国语的中层管理人员;另一方面中国的企业与韩国做生意也需要商务人员懂韩国语。
教学理念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创办应用韩国语系的优势在于从1988年开始我院以英、日、俄等外语教学起家,积累了18年丰富的外语教学经验,培养了近万名外语专门人才。应用韩国语系与吉林省外事办公室、吉林省政府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韩国朝鲜研究所以及韩资企业等单位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容易形成“官、产、学、研”一体化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方教师全部都是有留学朝鲜或韩国名牌大学背景的优秀学者和语言学专家;韩方教师全部是由韩国的大学选派的语言学专家。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与韩国教育人才资源部国际教育振兴院和韩国蔚山广域市政府以及韩国江原道政府进行过广泛的交流,与韩国的蔚山大学、崇实大学、韩世大学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韩国方面明确表示在选派韩国教师、教学图书、学生实习、毕业生就业和赴韩国留学等诸方面将给予大力支持与合作。
教学特色
  应用韩国语系的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具有扎实的韩国语语言基本功底,具有较强的韩国语交际技能,具有比较广泛的人文、科技知识,能在国际商务领域和外资企业从事国际经贸和翻译等工作的实用型、外向型的韩国语专门翻译人才。应用韩国语系的专业方向:突出经贸韩国语专业特色,培养"韩国通"和同声翻译人才。用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中韩精英联合组织教学,共同打造韩国语基本功扎实,精通韩国语言和文化,熟悉韩国和朝鲜半岛的情况,了解韩国人和朝鲜人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懂得国际商务和管理科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能独立从事韩国语专业翻译的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应用韩国语系开设的主干课程:标准韩国语、交际韩国语、口译基础、笔译基础、商务翻译、新闻翻译、翻译技巧与方法、国际商务课程、中韩文化比较研究、韩国文学艺术赏析、韩语视听学、韩国问题研究。
  应用韩国语系的办学特色:重视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实施有针对性的认知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悟性、交际能力和语言表现力;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赴韩国企业实习,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创造性和实际工作能力;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和跨文化研究活动,拓宽知识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研究能力、良好的品行和综合素质。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中文领域多元化专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以及和其他与中文专业有关的从业人员,为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求职奠定宽厚、扎实的基础。根据社会对应用人才的实际需求,来决定中文专业学科发展的内容、方向和重点。从社会对人材需求的走势来看,中小学语文教师和高级文秘将是文学院在最近一个时期内人才培养的重点。部分学生还可以进入新闻传播单位,或通过培训获取对外汉语教学资格证书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或免试推荐和报考研究生进行继续深造。本科学制为4年,毕业累计需159学分,符合条件者授予东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实行学分制以后,学制将会有一定的弹性。2007年8月,在目前校区西部,在占地16垧的新校区已经拔地而起20000平方米的教学建筑群,文学院现在全部迁入现代化的新西校区办学。

国际商务学院

  爱沙尼亚商学院本硕连读项目
  国际商务学院是在原经济管理系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基础上组建的。新组建的国际商务学院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办学理念和合理的经济管理学科结构,强化了教学的整合性和专业性,进一步落实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明确了学院的办学方向。
  新组建的国际商务学院下设四个系,七个本科专业,即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开设国际市场营销专业;工商管理系,开设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会计学专业;国际物流系:开设国际物流专业;金融系:开设国际金融和保险精算专业。全院在校学生968人。
  国际商务学院拥有专兼职教师46人,其中博士导师2人,硕士导师4人,教授12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3人。已经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结构合理、职称结构较优、业务素质较强、专兼结合、发展潜力较大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院毕业生
  学院重视开展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强化科研的先导地位;积极推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核心的综合改革,确立了强化素质教育、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过硬,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坚持学科强院、人才立院、以学生为本;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研工作的激励和引导,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丰硕成果。
  国际商务学院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努力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逐步将学校建设为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高水平,有特色的经济管理类学院,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教学楼介绍

  学院建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学生公寓,外国专家公寓和标准化的体育设施。除语音室、计算机室、多媒体室和同声传译室外,每个英语教室安装有彩色电视机,每个班级配置高级录音机一台供教学使用,还有DVD设备供学生每周欣赏英文电影。教师办公室除配备电脑外,每个办公室配有一台打印机,一台彩色电视机供教师备课使用。在多年的改革创新、开放办学实践中,英语学院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及具有英语特色的多样化教风与良好的学风。在从硬件建设向软件建设的转变过程中,在从制定、检查、规范管理向解决教学、科研实际的转变过程中,在从本科教学向教学研究转变的过程中,英语学院的全体师生正朝着“两个一流,一个强院”的目标奋进!

国际交流

    人文学院与哥本哈根商学院联合办学学校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教育资源,促进学校的教学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使学校逐渐融入到国际高等教育的行列中,形成多元的、开放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学。先后与日本、丹麦、俄罗斯、美国、韩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一批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以“2+1”、“3+1”、本科后读研等方式,开展合作办学。2000年以来,共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学校代表和友好人士200余人次,组织20多个团组出国考察访问。2005年以来,有200多名留学生来院学习汉语。2006年,中国教育学会、中育国际汉语教育(长春)基地正式在学校设立。学校是吉林省惟一具有出国留学服务资格的民办高校。

丰硕成果

  建校20年来,共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1.5万多名各类人才,许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2005年以来,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平均超过10%。2006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超过90%。
  学校先后被评为吉林省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吉林省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先进单位。2005年9月,获得陈香梅教科文奖办公室、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颁发的“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贡献奖”。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5-16 03: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