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2011-5-10 13:46| 发布者: dudu| 查看: 7100| 评论: 0

摘要: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 本导则适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或的单 ...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
本导则适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或的单位(从业单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3.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危险源hazard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2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风险risk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4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3.5应急救援emergency rescne
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造化成的损失或危害的措施。
3.6应急预案 emergency plan
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计划或方案。
3.7准备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开展应急行为而预先所做的准备。
3.8响应response
指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措施或救援行动。
3.9恢复reecovery
指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各种行动。
4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
预案编制工作针对性强,要紧密结合企业工作实际,明确工作机构,借鉴同行业事故教训,全面分析企业危险因素,客观评价企业应急能力,采取应对措施,编制步骤可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如图1所示)
4.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针对企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和应急职责,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和工作计划。
4.2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辨识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风险,并进行影响范围和后果分析(即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对应急资源进行需求分析,评估现有的应急能力。
4.3编制应急预案
根据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的结果,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
4.4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生产经营单位或管理部门应急组织开展预案的评审工作。包括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以确保应急预案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预案经评审完善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并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
4.5应急预案的实施
预案批准发布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并对广大从业人员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5预案的主要内容
5.1总则
5.1.1编制目的
简述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和必要性等。
5.1.2编制依据
简述预案编制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有关行业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等要求。
5.1.3适用范围
说明预案适用范围、启动条件、申请程序及批准权限。
5.1.4预案体系
说明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由哪些预案构成,具体指出预案的名称。
注1: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主要划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三个层次。
5.1.5工作原则
简述预案编制的原则,原则要简明扼要,明确具体(如: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资源共享、协同应对,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反映快捷、措施果断,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等)。
5.2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5.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简述生产经营单位的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重点说明企业危险源、以及周边交通、重要设施、目标、场所等情况。
5.2.2危险分析
危险因素:说明本单位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各种危险因素。
脆弱性:说明本单位一旦发生危险事故,哪些位置和环节容易受到破坏和影响。
风险分析:说明重大事故发生时,对本单位内部或外部造成破坏(或伤害)的可能性,以及这些破坏(或伤害)可能导致的严重程度。
风险及隐患治理:说明本单位针对存在的风险及隐患所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
5.3组织机构及职责
5.3.1应急组织体系
以组织结构图的形式把本单位自上到下,把参与重大事故应急的部门或单位组织体系结构图表示出来。
5.3.2应急职能部门的职责
明确本单位参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相应的职能部门名称,以及在应急工作中的具体职责。
5.3.3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成员构成
列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情况,同时详细说明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部由谁担任,以及指挥机构其他人员的构成情况。另外也要说明指挥机构是否下设相关应急救援单位,如果设立,说明具体构成情况。
5.3.4现场指挥机构及职责
列出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情况,明确指挥部的总指挥、副总指挥及指挥部各救援小组的具体责任。救援小组中要有应急救援的专家参与,所有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应当涵盖所有现场应急救援活动的应急功能。
注2:各项职责应当明确,相互衔接,避免疏漏或重叠‘建议分类、分条进行表述。
5.4预防预警
5.4.1危险源监控
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对可能引发事故的信息进行监控和分析,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5.4.2 预警系统
生产经营单位应明确预防预警方式方法、渠道以及监督检查措施,信息交流与通报,预警信息发布程序。重点是建立本单位重大危险源信息检测方法与程序,进行分级,根据事故级别和影响程度,及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行动。
5.4.3 信息报告与沟通
a)接警与通知
生产经营单位应明确24小时报警电话,建立接警和事通报程序;当接事故报警后应尽快将事故信息通知本单位内部有关应急部门及人员。
b)信息上报
事故发生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明确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及报告内容。当发生的事故波及周边社会时,生产经营单位同时应明确向当地政府或同级相关部门进行通报的程序以及通报的形式与内容。
c)公众信息交流
当发生的事故波及周边的社会时,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明确通知场外社会公众及有关单位方法和程序,使其尽快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减少事故造成的后果和损失。
 应急响应
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建立应急响应程序,应急程序分为基本应急程序和专项应急处置程序。
5.5.1 应急分级
事故响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生产经营单位可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内部控制事态的能力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行动分为不同的等级,由相应的智能部门利用现有资源,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5.5.2 基本应急程序
指挥与控制
明确统一的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程序,便于对事故进行初始评估,确认紧急状态,从而迅速有效的进行紧急响应。
资源调度程序
明确在紧急情况下,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应急装备等应急资源的紧急调度程序。
医疗救护程序
明确在紧急状态下,事故现场展开医疗救护的基本程序,包括医疗机构联络、现场急救、伤员运送、治疗等所作的安排。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程序
应明确在救援活动中,保护应急救援人员安全所作的准备和规定。
事态检测与评估程序
明确在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对事态发展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的程序,便于在事故处置过程中提前采取合理的应急措施。
5.5.3 专项应急处置方案
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单一事故类型的应急而制定的处置方案(如:煤矿企业重大事故应急专项处置方案包括水灾事故、冒顶(片帮)事故、瓦斯事故、火灾等专项处置方案,电网企业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置方案,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火灾、爆炸、中毒等专项处置方案)。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专项应急处置方案时,应充分考虑:
本单位特定危险的特点;
对应急组织机构、应急活动等更为具体的阐述;
专项应急处置方案的程序应与基本应急程序有机衔接起来;
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特点,编制多个专项应急处置方案。
5.5.4 应急结束
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以及应急状态解除的程序、机构或人员,并注意区别现场抢救活动的结束。
后期处置
明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结束后,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设施重建、生产恢复等程序。
保障措施
5.7.1 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通信系统维护以及信息采集等制度,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明确参与应急活动的所有部门通讯方式,分级联系方式,并提供备用方案和通讯录。
5.7.2 应急队伍保障
要求列出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以及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以及应急能力保持方案等。
5.7.3 应急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救援期间,需要使用的应急设备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备用措施等内容。
5.7.4 经费保障
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管理监督措施,提供应急状态时生产经营单位经费的保障措施。
5.7.5 其他保障
生产经营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而确定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等。
 培训与演练
 培训
应说明对生产经营单位各级领导、应急管理和救援人员的上岗前培训、常规性培训、应说明培训的计划及方式。
 演习
应明确本单位演习的频次、范围、内容、组织等方面的规定。
5.9   应急预案的管理
5.9.1 预案的备案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应急预案的备案制度。
5.9.2 预案的维护和更新
应明确预案维护和更新的计划和要求。
   预案机关格式和要求
封面
封面格式和内容参照附录A
颁布公告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为预案颁布签署颁布公告,公告中要明确预案名称,审查形式,生效日期等内容。宣布应急预案生效,其目的是要明确实施应急预案合法授权,保证应急预案在本单位内部的权威性。
颁布公告格式和内容参照附录B。
6.3   署名页
生产经营单位内部有关应急单位负责承诺履行应急预案中的职责,而签署姓名。
署名页格式和内部参照附录C。
目次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应设置目次。目次所列的内容和顺序如下:
———颁布公告
———署名页
———章;
———带有标题的条(需要时列出);
———附录,用序号表明顺序。
 附录
按照导则要求以及实际应急救援工作需要整理附上。
结构清晰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应急预案封面格式
A1   封面内容及要求
A1.1 预案编号
在封面的右上角第一行,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内部规定自行对语案件进行编号。
A1.2 预案版本号
在封面的右上角第二行,要标明本预案的版本序号。
A1.3 生产经营单位名称
生产经营单位的名称。
A1.4 预案名称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名称。
A1.5 编制单位名称
编制应急预案的单位名称。
A1.6 颁布日期
预案正式颁布的时间
A2   封面样张
     封面样张见图A1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拓展阅读——应急预案写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应急预案写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般说来,应急预案的格式包括以下几个项目:

一、应急预案标题

标题的写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适用范围(包括国家、地区、单位等)+事由+文种,如《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市特大洪涝灾害救灾应急预案》;二是期限+事由+文种,如《2005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三是事由+文种,如《供电事故应急预案》。

  此外,总体预案应当在标题中注明“总体”二字,如《××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需要限定该预案所涉及的突发公共事件级别的,多在标题中提示,如《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省特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试行性预案往往在标题这后标明“试行”等字样,并外加圆括号,如《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

二、应急预案目录

包括一、二级序数和小标题。总体预案以及其他条文较多的预案需要加目录,显示其基本轮廓,起到导读的作用。

三、应急预案正文

(一)基本内容

有下列几项:

目的。即该预案的预期效果,大多起笔交代。写法有两种:一是用“为(为了)……,制定本预案”的句式;二是直接用一组动宾短语说明,如“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工作原则。如以人为本,依法规范、职责明确,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依*科学、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公众参与等。要切合实际、抓住要点。

编制依据。即制定该预案所根据的有关法律、法规、上级机关文件、其他情况等。用“根据(依据》……,制定本预案”的句式表述,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省防治人禽流感卫生应急处置预案》)。有时将编制依据与目的合写。

现状。简述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与趋势。如《××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划分了××市主要突发事件4大类13分类34种类型,概括了“以非自然因素为主,灾害种类多、损失重、影响大、连发性强、处置难度大”等特点,并作出“大风及沙尘暴、浓雾、冰雪、强降雨和雷电等气象灾害仍将是××城市的主要自然灾害。环境灾害、地质灾害、地震、信息灾害、超大地下空间、超高层建筑等特殊场所综合事故、城市工业化灾害与重大危险源、传染病疫情等将是主要潜在灾害”的预测。

适用范围。指出适用于该预案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如“本预案适用于处置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组织机构与职责。明确领导、指挥、日常工作的机构及其职责、权限;以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多用图表描述由主管部门、协作部门、参与单位构成的组织体系框架;明确与该区域内的外驻单位、军队、武警的应急联动机制。

  预测、预警。包括信息监测与报告、预警、预测预警支持系统、预警级别及发布等。其中,按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可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I级)四级预警,并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应急响应。包括分级响应、信息共享和处理、指挥与协调、新闻报道、应急结束等。其中,依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原则上可按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特别重大(I)四级启动相应预案。

后期处置。说明人员安置与补偿、物资和劳务的征用补偿、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现场清理与处理等善后处置;明确社会救助的程序和要求;交代保险机构的职责和任务、事件调查承办机构和审核程序。

保障措施。包括通信与信息、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应急队伍、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治安、物资、经费、社会动员、技术等保障。要统筹安排、落到实处。

  宣传、培训和演习。公布有关预案、报警电话等,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明确上岗前和常规性培训的要求;交代演习的队伍、内容、范围、场所、频次、组织、评估和总结等事项。

名词术语、缩写语和编码的定义与说明。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类别、等级以及对应的指标定义,统一信息技术、行动方案和相关术语等编码标准。

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目录。即与该预案相配套的其他预案的目录。

预案管理。明确预案修订、完善、备案、评审与更新制度以及其他方式、方法和承办机构。如“本预案由国家防总办公室负责管理,并负责组织对预案进行评估。每5年对本预案评审一次,并视情况变化作出相应修改。各流域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根据本预案制定相关江河、地区和重点工程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监督检查与奖惩。明确监督主体,对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明确奖惩方案,写出奖惩的依据、主要规定。

制定与解释。写明制定与解释该预案的机构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并标注联系人和电话。

  实施时间。多在最后写“本预案自发布(印发)之日起实施(生效)”等。

  上述内容在总体预案中大多载明,专项等预案则根据实际需要有所取舍。

(二)应急预案主要写法

有以下几种:

分部式。它适用于条文较多的预案。全文分成几个大部分,每个部分就是一个层次。第一部分是总则,概述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现状、适用范围等;中间各个部分是分则,具体说明有关方案;最后一个部分是附则,对名词术语、缩写语和编码的定义与说明,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目录,预案管理,监督检查与奖惩,制定与解释,实施时间等加以补充。在每个部分中,又逐级划分,分层序数依次为“1.”、“1.1”、“1.1.1”等,其中一、二级序数后面多加小标题。国家预案、省级总体预案基本上采用此种写法。

章条式。它适用于条文较多的预案。全文以章为序划分层次,第一章是总则,中间各章是分则,最后一章是附则。各章内分若干条,而且每条之间连续编号,也就是所谓的“章断条连”。条的序数可用“第一条”或者“–、”的形式编排,条下可以设款、项、目,款不编序数,项写成“(–)”,目写成“1.”等。《陕西省防御灾害性洪水应急预案》即采取此种写法,全文分11章,各章又分若干条、款、项、目。

条陈式。它适用于条文较少的预案。有两种写法:一是前言+条陈式。第一段为开头,从第二段起分条表述。例如,《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的第一段以“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高致病性禽流感,确保养殖业持续发展和人民健康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制定本预案”作前言,从第二段起分六条对“疫情报告”、“疫情确认”、“疫情分级”、“应急指挥系统和部门分工”、“控制措施”、“保障措施”作了说明。二是条陈贯底式。即从第一段起就列若干条,直至最后一段,而且多用公文的“一、”、“(一)”、“1.”、“(1)”四级序数,这种写法在单位、重大活动等预案中普遍运用。

四、应急预案附录

包括归属于该总体预案的各专项预案、其他与该预案相关的重要预案(如与各省、自治区总体预案密切相关的该省会或该自治区首府的预案〉、各种规范化格式文本(如新闻发布、预案启动、应急结束及各种通报的格式)、相关机构和人员通讯录等。预案如有附录,在正文之后依次写明。

五、应急预案具名

一般写在正文的右下方。

六、应急预案日期

多写在具名的右下方。

需要说明,有些预案的具名和日期写在标题的正下方,也就是题注。此外,预案一般通过公文发布或印发,公文中已说明其制定机关和日期,因此有的预案不再单独具名和写日期。

编制预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求实。在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上级机关预案的前提下,根据该区域、该单位、该次活动的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制定出切实有力的预案,确保遇事拿得出、用得上、行得通。其二,创新。要有勇于改革的意识,凭借超前思维,注重内容开放,重视制度创新,尤其是在社会资源和力量整合利用等方面提出新办法。其三,严密。在内容上,力求涵盖全面、重点突出、关联密切;在结构上,做到框架合理、项目齐全、衔接自然;在语言上,达到字端、词稳、句妥。其四,循序。预案的编制有特定的程序,成立预案编制小组、风险分析与能力评估、草拟预案、预案的评审与发布、预案的实施等环环相扣,每个环节又各有特定的内容和要求。可以说,严格的程序是预案科学化、规范化的一个重要保证。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之外的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范文大全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范文排行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范文更新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4-20 21: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