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大家复习,两全其美网整理了2010安全工程师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精选模拟试题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单选
1、()包括特大火灾事故、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民用爆炸物品和危险化学品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煤矿和其他矿山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以及其他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等。 A 特大交通事故 B 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C 特大火灾事故 D 矿山事故 ●答案:B ●解析:这是对特大安全事故的内容分类。 2、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逐级上报,( )报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A 重伤事故 B 特大死亡事故 C 死亡事故 D 矿山安全事故 ●答案:C ●解析:死亡事故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重大死亡事故报至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劳动部。 这是《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处理规定》中的具体规定;现在报告伤亡事故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而非劳动部门。 3、()是指由于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造成的事故或者是由于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审查批准和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的失职、渎职行为造成的事故。 A 非责任事故 B 自然事故 C 人为事故 D 责任事故 ●答案:D ●解析:责任事故与非责任事故的区别就在于,事故原因是否是因上述内容所造成,是就为责任事故,否则就是非责任事故,这只是对事故责任的一种划分方法。 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A 各个企业、事业单位 B 本行政区内 C 安全部门 D 各行政单位 ●答案:B ●解析: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进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的负责区域是它的本地区的行政区域,这是它履行职责的权限范围。 5、()报至国务院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A 轻伤事故 B 重伤事故 C 重大死亡事故 D 死亡事故 ●答案:C ●解析:在事故报告的要求上,对于重大死亡事故必须要报至国务院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6、(),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A特大事故 B 死亡事故 C 重伤事故 D 矿山安全事故 ●答案:A ●解析:事故报告程序要求逐级上报,特大事故要求报告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然后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向国务院报告。 7、()是指事故的发生是由于自然原因(包括不可抗力)或者人为破坏造成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或对安全生产有关事项负有审批和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无关。 A 人为事故 B 责任事故 C 自然事故 D 非责任事故 ●答案: D ●解析:与生产经营单位或对安全生产有关事项负有审批和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无关的,是除此之外的其它的一些原因所造成的;这样的事故责任是一种非责任事故。 8、对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逃匿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降职、撤职处分,还应当处()日以下拘留的行政处罚。 A 10 B 15 C 14 D 7 ●答案:B 多选题
1、下列中的哪两个行政法规对事故的报告、调查组的组成、任务以及责任人的处理等,都有明确规定,是目前对事故调查处理的主要法律依据( )。 A《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B《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C 《安全生产法》 D《工伤保险条例》 E 《劳动法》 ●答案:AB ●解析:目前我国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主要的法律依据就是A和B。 2、事故调查处理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A实事求是的原则 B.尊重科学的原则 C 公平原则 D 公正原则 E 公开原则 ●答案: A B ●解析:在事故的调查处理上,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以及尊重科学的原则,这样在事故的调查处理上才能做到客观、真实。 3、事故性质是指事故是( )。 A人为事故 B自然事故 C意外事故 D责任事故 E 特大事故 ●答案:ABCD ●解析:事故性质的划分,在事故责任的确定上起关健的作用,在事故性质的区分上,主要就是要分清事故的性质是属于责任事故还是非责任事故。 4、应急救援预案是指事先制定的关于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救援的()以及协调等方面的方案和计划。 A组织 B 程序 C 措施 D 责任 E 方针 ●答案:ABCD ●解析:组成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包括有组织、程序、措施、责任、协调等。 5、生产安全事故分类中,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包括以下的( )。 A 特大火灾事故 B 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 C 特种设备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D 矿山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E 造成2000元以上损失的交通事故 ●答案:ABCD ●解析:这是按事故内容对特大事故的分类。 1、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倍以上()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
A 1、5、1、5、 B 1、1、2、4、 C 1、2、3、4、 D 1、1、4、5、 ●答案:A ●解析:数字答案一定要记牢。 2、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并给他人造成损害时,应当承担() A 法律责任 B 民事责任 C 经济责任 D 赔偿责任 ●答案:B 解析:违法行为尚未导致发生危害后果或者虽然导致发生危害后果,但并未给他人造成损害,生产经营单位只承担行政责任。只有当违法行为引起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并导致他人利益受损时方存在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可能。 3、生产经营单位只能向具备()和相应资质条件的承包、承租单位或者个人发包、出租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而且还应当明确与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A 一定规模 B 相当规模 C 安全生产条件 D 300人以上的单位 ●答案:C ●解析: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是对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具备了这个最基本的要求才能进行相应的承包和租赁业务。 4、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 A 赔偿责任 B 相同责任 C 均等责任 D 连带赔偿责任 ●答案:D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与承包方和承租方的责任是相同的,这样体现了一种责任,不论是出租方还是承包或者承租方,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并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责任是相互的,共同对事故承担责任。 5、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或者予以关闭,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倍以上()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0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 A 1.5.2.20 B 2.5.5.10 C .1、5、2、10、 D 1.2.2.10 ●答案:C ●解析:数字答案一定要记牢。 1、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的罚款。
A 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B 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C 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D 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答案:A ●解析:数字答案一定要记牢。 2、《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具备(),是安全生产最根本的保障。 A安全生产条件 B 相应资质 C 注册资金 D 300人以上规模 ●答案:A ●解析: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条件为生产经营单位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3、“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的情况, A 人员不全 B 条件已经不存在 C 不可能改善 D 环境已经改变 ●答案:C ●解析:如果通过整改仍然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只有这两种可能了。 4、予以关闭的行政处罚,是一种剥夺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资格的行政处罚,也是对生产经营单位()。 A最严厉的处罚 B 最终的处罚 C 初始的处罚 D 最小的处罚 ●答案:A ●解析:最严厉的处罚是行政处罚法中的对生产经营单位致命的处罚。 5、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单方免责的无效协议;应该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以及个人经营的投资人进行法律制裁。 A 项目管理者 B 协议签定人 C 主要负责人 D 推荐人 ●答案:C ●解析: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个人经营的投资人的责任意识,以敦促其依法办事,有效的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