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2017年形势与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2017-8-29 15:04| 发布者: bjangel| 查看: 202| 评论: 0

摘要: 2017年形势与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久也将步入社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一份子,祖国“xx”的实现离不开我们,所以,我们更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要有正义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积 ...
2017年形势与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久也将步入社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一份子,祖国“xx”的实现离不开我们,所以,我们更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要有正义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积极向上,学好专业知识,关心国家大事,为党的事业做贡献,提升自我能力。

  所以在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浅显的认识。虽然只是短暂的几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我平时很少看新闻,很少关注国家政策、社会形势,因此对社会形势政策基本不了解。而《形势政策》这门课,正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帮我们了解和分析形势与政策。

  我们上课的形式是老师讲解配合ppt演示。虽然每周只有一堂课,但老师讲的津津有味,同学们得兴趣也很大。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课堂上,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形势与政策也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着。而这些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

  作为一名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是必须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也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发展。大发展决定小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应该是必须去关注的。我们未来的发展离不开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周围的各种变化都会影响着我们的发展之路,特别是形势与政策的变化,这是一个社会的制度和约束的体现,这是对我们所选择的道路与发展方向的一个约束和限制,所以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运用政策帮助我们发展,懂得变通,更应该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创新。同时,我们应顺应形势和政策的发展和变化去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

  作为一名在校学习的学生,我觉得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的认知出现一些比较鲜明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重要性的认知存在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不愿意”,个别学生认为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专业课的学习,掌握专业技能,这些是硬本领,而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则是软任务,不一定要学;二是“不重视”,部分学生认为专业课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根本没有功夫再来学习形式与政策教育课;三是“不必要”,不少学生认为要了解形势与政策,看报纸、上网、听收音机就行,不必非要来上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课程价值的认知出现了反差或者矛盾,这种消极的认知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课程的态度,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个特点:课程要求学生学习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学生自我评价消极的矛盾。

  《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要求学生能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主动思考,而事实上当老师提出问题时,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反应,上课没有积极性。在周围的同学中,我觉得大多数同学对课程感到满意,但是只有部分同学能够认真听课,经过课堂教学,只有小部分同学对形势与政策有了兴趣和收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课堂教学目前还存在各种问题,部分同学感到未能从课程学习中直接受益,课程讲授也未能真正满足大多数同学希望能从课程中增强政治敏感性、了解形势与政策以及党和国家路线方针的意愿。

  以上是我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课堂内容的体会,和我对这门课的认识,以及根据周围同学对这门课的认识提出的几点建议。总之,我觉得学习这门课是必要的,要使这门课真正发挥其作用,不仅要从学生自身方面加以认真对待,而且对于老师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方面也应得到完善。

学习汪金权老师先进事迹的几点体会

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有太多的感动和收获,湖北省蕲春四中优秀教师汪金权的感人故事就是极为生动的一例。我作为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教师,因职业使然,在暑假期间通过网络、报刊和电视等媒体,几度重温了汪金权老师的感人故事,无不让我肃然起敬,怆然泪下,由衷的感动涌入到笔端,深刻的感悟流露到笔尖。

1963年,汪金权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狮子镇郝子堡村,自幼家中十分贫穷,靠乡亲们的资助才完成学业。1987年,他从华中师大毕业后,被分配到蜚声中外的黄冈中学任教。一年后,在师生们的挽留和同学们的惊讶声中,他毅然决然的回到了蕲春北部山区的一所高中任教,一干就是20多年。这些都源于他对于教育事业强烈而神圣的责任和使命感。为了这份责任和信仰,他主动放弃城市的优越条件,放弃重点中学的岗位,一头扎进落后的山区中学。他生活条件艰苦,却给了学生最深厚的爱,他用最真诚的心爱护着他教过的每一个学生。他的行为无声地告诉我们,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把孩子的前途送给了老师;国家把孩子们送给学校,就是把国家的未来托付给了老师,老师必须竭尽全力,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人。为了这份责任,汪金权同志不论在多艰苦生活条件下,他都毫不动摇地常年坚持着;为了这份责任,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他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把教学放在第一位。他的行为塑造了新时代优秀教师的鲜活形象,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素质教育的践行者;什么是真正的爱岗敬业、廉洁自律;什么是真正的淡泊名利、乐守清贫;什么是真正的无私奉献、大爱无边。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将时刻用汪金权同志的事迹去鞭策自己、激励自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事业中去, 坚持树立以下四种观念:

一、最受人尊重的价值观

汪金权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也许我的肉体只能蜗居在大别山的一隅,但我的灵魂会跟随我的学生走向四方;我是荒原上的一支电线杆,也许只能永远地矗立在那儿,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向远方;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

教育事业是人类 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学校 的孩子,还可以影响整个社会。作为华中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汪金权老师毅然放弃较为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主动从全国名校黄冈中学回到大别山深处的蕲北山区,在蕲春四中一干就是 22 年。他把为山里的孩子营造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作为个人的最大愿望和终身追求,充分体现了“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红烛精神,深刻诠释了“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教育事业的崇高在于奉献”的人生信念。他的事迹是当前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育的生动教材。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学习汪金权老师扎根山区甘当人梯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平凡中创造伟大,要像汪老师那样,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意志、在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做好小学美术教育的模范实践者。

二、最宝贵的财富观

汪金权老师无比自豪的说:“我之前是一个普通老师,现在还是一个普通老师,课堂才是教师创造财富的地方。20多年来,我亲手培养1000多名孩子考上了大学。他们中的很多人出身贫困,如今却分布在全国各地,事业有成,这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汪老师通过言传身教,扎根山区高中20多年,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召学生,感染学生,从不打骂学生和体罚学生,他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学生自尊心。他从不求他的学生人人上名牌大学,但要求个个先做合格公民。他提倡学生轻松学习,从不布置课外作业,每天只练一页字。他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生“四会”:会读书,会写字,会说话,会作文。他每一节课给五分钟时间让两到三名学生上台演讲,每个月给每个学生一次演讲机会。他组织学生长年累月练书法,组织学生每人每月买一本课外读物,放在班内书架上,这样就组成一个活动书库。他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悟,在悟中赏析,并且在朗读中,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互比互评,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自由进取意识和愿望。

在汪金权老师的言传身教下,陈卓彬等20多名学生在国家和省级中学生作文竞赛荣获高中组系列奖项,陈未鸣、张玉成等100余名学生的千余篇诗文习作在《语文报》、《中国校园文学》等报刊发表。先后指导陈卓彬、张先龙、张有良、范绪枝等多名学生在市级以上各类作文比赛中获奖。面对这些最宝贵的财富,汪金权老师感到无比自豪。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4-25 07: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