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多数专利有价值 “垃圾”标签须慎贴

2015-4-20 10:56| 发布者: atxiao| 查看: 63| 评论: 0

摘要:   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四年居世界首位,稳坐冠军宝座,但与此同时,缺乏战略性专利、核心专利,也是我国专利现阶段的突出特征和主要矛盾。因此,有人用“减法”简单地得出我国数量庞大的专利中很大比例都是毫无 ...

  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四年居世界首位,稳坐冠军宝座,但与此同时,缺乏战略性专利、核心专利,也是我国专利现阶段的突出特征和主要矛盾。因此,有人用“减法”简单地得出我国数量庞大的专利中很大比例都是毫无价值的“垃圾专利”和“泡沫专利”的结论,还把这个比例估计得很高,进而对我国近年来专利快速增长的成就和意义产生质疑。

  有些专利没有直接转化实现价值,有的没有经过实质审查,有人把这些专利都扔到“垃圾桶”里,还有人认为数量第一但质量不是第一,就一定是“泡沫”泛滥。这样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是对专利和专利制度了解不够造成的。

  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复杂的“游戏规则”,专利的价值不都是通过实施、转让、许可等方式体现的,如果因此认为专利没有转化、没有产生价值,那对专利运用的理解就太过低端了。有的专利在申请时就没打算实施,而是专门用来消耗对手成本,或者作防御性申请的,有的甚至取得后就“雪藏”起来,为的是不让对手使用。专利不仅是攻击的“矛”,也是防御的“盾”,专利需要通过组合来布局,而这一切都要服从于企业的整体商业策略。就像“专利大户”中兴通讯(28.29, 2.16, 8.27%)所言:“知识产权无关道德,而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商业工具。从商业利益而言,我们每个专利都有价值,没有‘垃圾’。”此话不假,专利申请特别是国际专利申请,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美国申请一项专利至少要花数万美元,而在欧洲或日本,这个数字更高,同时维持专利有效也需要不菲的花费。企业怎么会斥巨资申请和维持“垃圾”?

  实际上,专利制度在鼓励创新的同时,还有促进技术信息传播的功能。实际上,投入生产应用的专利永远是少数,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是如此。技术发明就是个试错过程,没有投入生产的专利通过信息扩散,等于标示出了“此路不通”,这也是节约大量社会成本、发挥效益的一种方式。

  质量没有和数量相匹配,不等于“垃圾”充数,数量增加同样来之不易。质量的提高一定是先从数量增加开始的,没有数量的积累,不经历专利意识增强、能力提高的过程,直接跨越到拥有数量可观的高质量专利阶段,不符合规律。正是因为我们拥有了数量庞大的专利申请,才得以支撑起经济的提质增效、产业的转型升级,支撑起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数字的背后是大批快速崛起的优秀企业、迅速提高的研发能力、撬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和全社会创新意识提高所带来的潜力。也只有站在“世界第一”的强大基座上,我们才有信心向“专利强国”发起冲锋。

  但也要承认,“垃圾专利”不是不存在。“垃圾专利”实际上指的是那些没有任何创新内容的专利。在我国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并存的情况下,所谓的“垃圾专利”主要集中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两个领域,因为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在申请前已是公知公用的东西。根据《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申请授权需要进行实质审查,而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只需采取形式审查的方式,只要申请不违反《专利法》的排除性规定,审查机关就必须授权。不进行实质审查的目的是为了节约社会公共资源,这也是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委受理无效专利申请占年专利申请受理总量的1%左右,这一比例并不高,与美国、欧洲接近。

  站在了“质量优先”的新阶段,我国专利制度和相关政策正在作出相应调整,如地方政府正完善有关的专利费用资助和奖励政策,将资助重点集中在具有技术含量的发明专利上,杜绝恶意申请套取资助现象;通过对《专利法》的修改,改进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和授权方式,完善实用新型检索报告制度,将没有创新价值的专利申请直接筛除;科技经费向发明专利倾斜,而不是专利申报数量。这些既是挤压“泡沫”的“药方”,也是清除“垃圾”的良策。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4-17 01: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