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角

2014-1-9 21:38| 发布者: bjangel| 查看: 118| 评论: 0

摘要: 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角  中国人,也曾身处汉唐盛世,其时,作为煌煌盛世之子,傲视天下。然而,近代以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封闭是万恶之源”,人民在列强入侵下,受尽屈辱。  受尽屈辱,才知爱国的意义; ...
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角

  中国人,也曾身处汉唐盛世,其时,作为煌煌盛世之子,傲视天下。然而,近代以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封闭是万恶之源”,人民在列强入侵下,受尽屈辱。
  受尽屈辱,才知爱国的意义;受尽屈辱,方生振奋之心。中国梦,是崛起的梦,是不屈的梦,是觉醒的梦。所以,才会有近几十年来的奋起直追。正如xx同志所说,“每一个中国人想起那段历史都会感到心痛。所以,中国人总有那么一股民族复兴的心结和劲头,这是一种精神动力。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一个重要的精神力量就是爱国主义。”
  中国梦的本质,就是爱国主义。爱国犹如爱父母,它本应是一种天然的感情,但也有古语曰:“父不慈则子不孝”。在人民的心中,这个国家,要有人民爱的理由。国家要像母亲一样,爱护自己的每一个孩子,因为爱而生发的感情,才是真感情。爱国,不能强求,要发自内心。
  因此,大家必须团结力量,建设好自己的祖国,人民才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角,也是爱国力量的来源和主体。有消息说,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个有关中国梦的调查结果。报告显示,超过半数人对“中国梦”首先想到的是“安居乐业,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而高达三分之二(66.14%)居民认为贪污腐败是实现“中国梦”的首要阻碍因素。
  去除腐败,建立公正公平的制度,才可能真正解放生产力。只有让人民看到了希望,听到了公平正义的召唤,才可能以主人翁的精神,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工作中去。
  中华大地,沧海桑田。历史的浪潮一浪一浪,但人民永远都是主角。今天,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人民依然是长跑主力。我们一直在进步,百年前,国人小说中幻想的万国博览会,中国在上海开过了,我们叫它“世博会”。30年前,我们没有一公里高速公路,现在,中国高速里程位居世界第二。西方近百年的义务教育普及之路,我们只用了20多年时间即走过,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我们用了XX年时间编织。在这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经济体制在历史性的变革后,经济总量正在大跃升。这每一桩每一件,人民之功,永不可没。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有些地方,行政权力依然得不到监督,一把手一支笔常常说了就算。在教育、医疗、住房等体系中,因为存在的一些问题,人民不满意,有意见,甚至意见很大。尤其是对环境污染、食品卫生安全等问题,人民有强烈的不满情绪。
  这就要检视我们社会工作的不足。改变人民生活,发展经济当然是关键。但假若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尤其是被一些利益集团绑架,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那就要纠偏。教育政策、医疗政策、住房政策,如果不够科学合理,那就要调整。不能以牺牲公平和牺牲广泛的人民利益为代价。十八大后,中央三令五申,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对贪腐出重拳,对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严打击,对各种不良作风“套笼头”,清风一开,民心悦然。这对唤醒国人的爱国感情,是十分有利的。
  必然坚持不懈地与各种腐败行为作斗争,必然尽可能地促进这个社会的公正公平,必然真正把人民的声音,纳入行政权力的评判体系、监督体系。唯有让人民真正扬眉吐气,感受到国家意志对民众的保护和支持,人民才可能凝结精神,团结一心,为中国梦一往无前地奋斗精进,再次创造历史的辉煌。 

 

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角的延伸阅读——中国梦实现的目标

 

    中国梦既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什么内涵,它的具体目标是什么?这首先需要明确。有两个重要参照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美好愿景。

    一是两个百年的发展战略。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兴盛状况。中华民族是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伟大民族。而在这其中汉民族早自秦汉就进入盛世。作为其载体的古代中国曾以世界上头号富强大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之久。古代中国的盛世有两个重要标识:

    一为疆域版图特别辽阔。从汉武帝始,疆域版图就已经很辽阔了。唐朝的盛世疆域版图达1000多万平方公里。元世祖忽必烈开辟的蒙古帝国,面积约为1500多万平方公里。清康熙年间设立台湾府,使古代中国疆域版图的最后定格为130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和南海诸岛。满清帝国中央政府对各地的管辖权和控制力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大值。

    二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的发明。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包括发现),使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相当于刚刚过去的上个世纪末期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上的比重;且对外贸易长期超出当时西方国家中最富强的英国销往中国的商品总值,尚不足以抵消中国卖给英国的茶叶一项;全世界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当时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5-31 23: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